APP下载

多维融合: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路径再探索

2022-03-18武汉市江汉区福建街小学

成才 2022年10期
关键词:研学劳动学校

■ 武汉市江汉区福建街小学 王 雯

中华民族素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体不劳不勤,脑不用不聪”,劳动是促进人类生命进化、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劳动不仅是光荣的事,更是最好的教育。学校在新形势下如何全域推进、整体提升劳动教育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让新时代中国孩子在劳动教育中健康成长?下面,笔者就如何提升劳动教育育人实效,谈谈我们在劳动教育多维融合、多途径强化实践体验方面的探索。

一、与学科课程融通,确保劳动教育全方位融入

探索劳动教育与学科课程的“跨界融合”,需要学校全面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组织管理,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加强劳动教育学科研究和指导,提升全科教师的劳动教育思想观念。为此,学校教导处通过对劳动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统筹安排劳动教育场地设施和经费投入等工作,为“跨界融合”的实施创造必要条件。

为了更好地在各学科日常教学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学校从课堂实践入手,根据年级制定的劳动教育主题,结合各学科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开展劳动教育融合教学,切实落实劳动教育教学目标。例如:道德与法治学科在融合劳动教育时,根据年级主题,教师有意识地从思想上指导学生认识劳动的价值,一年级指导学生认识自己是家中一员,有责任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二年级重在培养学生的整理能力和良好的整理习惯,帮助学生认识到乱丢物品的危害;三年级重在引导学会感悟“为什么要为家人做早餐”,明白“感恩与劳动”的意义;四年级从道德层面引导学生发现并感受劳动的美;五年级指导学生交流分享劳动活动的感想,认识劳动的价值;六年级重在锻炼学生的基本劳动能力,学习劳动技能。在科学课的融合中,老师带领学生到校园“空中葡萄农庄”观察植物生长,从浇水、施肥、除草、松土等劳动体验中帮助学生了解葡萄生长的过程,了解其不同生长周期的劳动工序。葡萄成熟后,教师会带领学生学习葡萄采摘技能,带领学生将葡萄洗净给社区居民送去夏季清凉,让学生体悟劳动虽是辛苦的,收获却是快乐的。

通过构建这种上下有序、课内外衔接、以点带面等立体式的教学方式,劳动教育不仅打破了学科之间、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边界,更是创新了课程形态,充分实现了劳动育人的功能。

二、与主题研学联盟,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场所

中小学主题研学是研究性学习和校外体验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活动,是一种有效的实践育人途径。通过研学,学生不仅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能很好地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培养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学校近三年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劳动体验类主题研学活动,如“徜徉花海乐园·童眼探秘”“金秋正当时·秋收之乐”等。这些在校园外开展的主题研学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劳动实践的机会,更是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劳动自由”,让他们更乐于融入团队参与劳动实践,获得更多的劳动乐趣。如:全校师生在四月中旬一同走进武汉花博园汇开展了“徜徉花海乐园·童眼探秘”主题研学活动。在参观过程中,学生看到园艺师在园中栽培、修葺、锄草,看到环卫师傅弯腰拾垃圾,维护园区卫生。教师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脑思考,了解园中不同工种的劳动样态,感受园艺艺术创作的美,体会园艺工作的辛苦等。在现实情境中开展劳动教育,更能让学生获得真切的实践体验,也让学生将对园艺工作者的敬佩之情化作实际行动:一路上小心翼翼走过草地,不随手去摘花,捡拾树叶和废弃物,帮助师傅们搬花盆……受到师傅们辛苦劳作的感染,“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等劳动教育的内容不再只是纸上的文字,而是成为实实在在的切身感受烙印在学生心中。研学后,学生撰写了心得体会,在字里行间透露出立志要当一名光荣劳动者的决心,展现出他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参与祖国建设的美好愿望。

为了进一步巩固研学成果,学校坚持开展日常实践性劳动教育,如“一日三扫”、间周全校主题劳动大扫除等。通过多样化的日常劳动实践,让学生学会擦窗、学会收拾课桌、学会整理班务等技能,以不断强化劳动意识,形成劳动习惯。

三、与传统文化邂逅,体会劳动教育悠久历史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崇尚“天道酬勤”“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等理念,将勤勉劳作视为社稷之基和生活之本,在传统文化和节日中更是有着数不尽的优良劳动习俗,值得我们学习与研究。

在新时代劳动教育背景下,我们既要创新劳动教育,也要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例如:在“端午节”,学校与社区共同策划开展了香囊DIY主题活动,请民间艺人现场讲授制作方法。作为00后的学生,都是从来没拿过针线的孩子,但在师傅讲授与示范下,他们先学习穿针,然后尝试将颜色不同的小花布一针一线地缝在一起,最后塞满艾叶草再对角缝合,如此完成了一个个可爱小香囊的制作。之后,在浓浓的艾叶芳香中,师傅详细介绍了端午香囊的由来和功效,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了端午传统文化。

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劳动教育中,学校开展了不少类似制作香囊的DIY活动。学生将学到的技能运用于日常生活,在学习与应用过程中不仅传承了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获得了多样化的成长。

四、与家校社力量整合,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家庭和社会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伙伴,学校教育需要家长与社会的支持,特别是学校劳动教育更需要家庭的配合。就家庭中的家务劳动而言,不同年段的劳动任务和目标是有区别的,如低年级的家庭劳动任务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知道人人都要劳动;中高年级的家庭劳动的活动则注重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让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

以往,因为对劳动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家长不愿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对需要填交家庭劳动信息的工作应付了事,极大影响了劳动教育的效果。为改变这种现状,学校通过家长课堂、资源分享、线上普及教育等途径转变家长的观念,使其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劳动习惯的养成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益。学校的引导,有效强化了家长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实际行动。如:“五一”劳动月,德育部门按年段布置了“我是扫地能手”(低年级)、“小小收纳师”(中年段)、“家务小达人”(高年段)等家庭劳动小任务和小活动,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家长的大力支持。疫情防控常态背景下,大队部经常带领不同年段学生走进社区,积极参加校内外公益活动,如与社区志愿者一起开展抗疫宣传、参与文明创建“清洁家园”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也体会了劳动光荣的意义。

劳动教育让家长们切身体会到了孩子们的变化。从学生晒出的劳动视频和照片来看,他们会叠被、能洗碗、会做饭菜,动手能力大大增强,劳动工具使用越来越娴熟,劳动能力得到质的飞跃,良好劳动习惯得到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也在逐渐形成。劳动教育的合力不仅全面提高了学生劳动素养和劳动技能,更让学生树立起为小家、为学校、为祖国大家庭的建设尽一份力的责任担当。

通过与学科课程融通、与主题研学联盟、与传统文化邂逅、与家社联盟等渗透融合式的劳动教育方式,学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劳动意识扎根学生心中,融入学生血脉,全面实现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作用。

当今社会已进入智能时代,劳动的构成更加复杂多元,下一步我们将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不断探索、构建更具开放性的劳动教育活动体系,让立德树人的劳动教育培养目标、基本内涵、实践路径等更具新时代特征,让中华民族勤俭、奋斗、创造、奉献的劳动精神在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身上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研学劳动学校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