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管理控制措施探讨

2022-03-18张超超

科海故事博览 2022年6期
关键词:轨道交通乘客列车

张超超

(长沙市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0)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城市轨道交通作为新型出行方式,因其方便、高效、便捷的优势深受人们的欢迎,它在很大程度上为解决城市的拥堵做出了贡献。但不可忽视的是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安全问题,现在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从根本上解决交通行车的安全问题,提高人们的出行安全系数,这对于降低轨道交通行车的安全隐患和减少事故发生率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1 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及影响因素分析

因其速度快、使用便捷等优势,地铁在人们的出行选择中备受喜爱,因此地铁的安全管理很重要。据统计,地铁安全事故包括火灾、爆炸、水灾、高空坠落、工具伤害等。此外,还有在地下站台等公共区域,因车站各区域人员过多,现场缺乏有序的管理,再加上指示牌不清晰,安全出口被遮挡等原因导致出现人员密集现象,从而容易造成乘客拥堵、出站困难等情况,甚至引发踩踏事故,这些事件都会对乘客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经过研究发现,火灾对地铁安全管理造成的安全威胁是最大的,其次是列车出轨,然后依次排序是爆炸安全事故、水灾、停电、地震等,地铁事故的安全预防和紧急应对是当下人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1.1 人为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的作用是给人们的出行提供服务,所以人为因素既是主观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决定性因素,其主要包含乘客、工作人员等。在城市轨道交通实际运行中,很多城市轨道交通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乘客造成的,乘客不遵守规则,拥挤、争抢等行为造成交通无法通行。有些乘客甚至对交通工具进行故意损坏,导致车辆被破坏,在行驶过程中就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同时,工作人员在具体的管理中没有重视自己的作用,也没有按照标准执行工作,导致防控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进而引发交通安全事故。对于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来说,由于相关设备比较先进及技术水平比较高,很多列车都已经实现了无人驾驶和自动化控制,比人为控制更加稳定,但是依然需要人员的监督管理。如果设备运行出现错误问题后不能得到及时的改进,就会形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在人为监督管理工作下,工作人员应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障列车的行驶安全。因此,如果车辆的值班员、驾驶员等工作人员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会给交通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1.2 行车设备的影响

在城市轨道列车系统内,包含线路、信号设备、供电设备等都是系统功能性的设备。线路是列车运行的基础组成结构,任何一个扣件出现松动、钢轨磨损等情况时,都会给车辆行驶安全性造成不良的影响,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加强其管理与维护,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各个结构部分都符合要求,不能有任何故障问题。车辆也是轨道交通的组成部分,其质量水平对于交通运输安全性影响比较大,关系到交通安全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信号系统是车辆行驶过程中重要的运行设备,对于提高车辆运行安全性和运行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关系到车辆行驶的总体效果,而现代城市轨道列车的间隔时间短、间隔距离小,使得信号系统的作用更大,也因此对于其工作稳定性有着更高的要求。而列车动力来自于供电设备,必须保证供电设备运行达到稳定性的要求,才能使得列车可以正常地行驶。此外,列车的转向架、制动设备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会影响车辆行驶效果。

1.3 环境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性会受到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也会对其存在干扰和影响。城市轨道交通逐步形成网络形式,使地下交通环境变得更加的复杂,每一个城市都形成了系统化、标准化的路网形式。很多企业已经采取了针对性管理措施,但是部分先进管理制度并不能落实到实践中,造成了交通系统管理效果比较差。同时,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建设中不仅包含各种硬件设施、大量的工作人员以及管理组织等模块的协调运行,还需要社会环境、经济条件等方面的支持,才能提高其运行效果。此外,开放的环境面对的人员组成也是比较复杂的,而不同人员的观念、认识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也会对车辆行驶安全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2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现状

2.1 责任机制不完善

结合实际情况,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大多的安全管理责任机制都不完善,无法将责任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身上,尤其是在责任监管方面,很多管理部门负责人都比较关注本职工作职责,但却忽略了整个部门其他人员工作责任的落实,因此无法将工作责任实实在在地落实在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同时责任机制的不完善也严重影响了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管理制度的全面性。在安全管理中,不明确的工作职责、不完善的责任机制影响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阻碍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全面发展。

2.2 技术支持不足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从技术层面来看还有一定的差距。技术支持是各行业发展的强有力的后备力量,因此不论是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监督上,还是从城市轨道交通设计上,甚至是施工及其运营中,都存在一些实际问题,不仅阻碍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也对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城市安全监督在工程建设和运营时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来保障轨道交通安全运行和轨道交通系统的稳步发展。

2.3 监督安全工作不到位

在各行各业中,监督安全问题都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一定要谨记防患于未然。但是联合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中缺乏了安全监督的预防工作。安全隐患问题可以通过有效的监督工作来对其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既可以有效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也能进一步降低安全管理的成本,从而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降低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但是我国部分轨道交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按照交通发展模式进行积极地预防和监督,导致没有将一些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第一时间消除在萌芽里,以致于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更大的威胁。

3 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措施

3.1 建立并完善安全防范应急处置机制

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中首要原则就是预防为主,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安全防范应急处置机制,且要根据现实情况不断地去完善。基于此,我们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应急预案的制定,对于处理紧急事件和安全防范需要快速的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依据完善的应急处置机制,然后采取正确的措施,就能在安全紧急事件中做到有效提高安全性能[1]。因此,在安全管理中,面对紧急事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制定多套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从而增强对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安全管理系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发展奠定基础。

3.2 高度重视引发城市轨道交通事故的外部因素

安全交通事故的发生都是有章可循的,应该重点关注且详细分析引发安全交通事故的因素,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问题。总体来说,城市交通系统因涉及众多因素,所以系统构成比较复杂,人员、管理制度、设施设备以及社会环境都是隐患发生的影响因素[2]。

社会因素具有比较开放的特性,再加上城市轨道交通开放性较强,所以一般因社会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很难去预防。因为开放导致社会因素具有不可控、不可预知的特性,而且随着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针对公共交通工具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也在日益增多。国际形势的多变也进一步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知性。

所以,我们必须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提高对自身安全的重视度,面对可能会存在的安全隐患,必须想尽一切办法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从各方面降低外部因素带来的不可预知性和不确定性,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3.3 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和乘客安全知识的宣传

在城市交通系统里,运营安全工作会涉及到城市交通系统里的很多环节,从列车驾驶到轨道维护,从设备设施保养到调度,这些工作岗位都为系统的安全运营进行了铺垫,每一个环节的完美配合才能使得总体安全系数提高。这些岗位都需要极强的岗位职责和技术水平,因此应在城市交通系统里加强以上各个岗位的专业技术水平,包括从思想上的培训到岗位技能重要性及实践操作技术水平的指导训练,只有经过严格的全方位培训并通过相关考核考评体系,而后才可以持证上岗。

要加强对乘客安全知识的宣传工作,对于我国目前的公共交通工具,乘客作为使用者,在交通系统的安全管理中也很重要[3]。在乘坐轨道交通工具时,一旦产生安全隐患第一时间可能受到生命威胁的就是乘客。首先要引导且加强乘客的安全意识,可以在车上的上下门、扶手等重要公共位置张贴安全意识小知识,便于乘客阅读了解,起到很好的普及作用。通过在车上播放乘客安全小知识进行宣传,或者播放发生安全事故时的正确逃生方式小视频等,都可以借助形象的演示播放,提高乘客应对危险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4]。

3.4 建立一体化的应急联动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因其用时短、方便快捷等优势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方式,但是轨道交通却是所有公共交通方式中安全系数和抗风险系数最低的。开放的交通方式、错综复杂的社会因素,导致车辆很可能因为一个易燃易爆品的出现就发生重大的火灾等安全事故,或者也可能会因为一辆列车的机械设备故障而导致多条列车线路运营受影响。不可抗的外部因素、恐怖袭击的人为因素、列车追尾等等可能性事故的发生都会直接影响到乘客的出行计划,无法保障乘客的安全出行,甚至严重威胁到乘客的生命安全[5]。

为了避免上述事件的发生,一定要建立智能化的监测预警应急系统,这样便可以高效地为交通管理系统工作人员起到警示作用,便于他们第一时间产生应急意识,并且快速在监测预警中作出应急反应,也帮助乘客在智能化预警应急系统的提示下,产生危机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要为乘客建立紧急疏导应急系统,一旦监测到安全预警,就可以按照紧急疏导应急系统将乘客第一时间进行有序、安全、科学的紧急疏导,避免产生大面积的踩踏事件。要建立和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联动系统,有效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联动一体化,这样就可以更有效且及时地为乘客提供安全引导和安全救援,从而进一步降低安全事故对乘客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非常重要。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主要的城市交通工具,其产生的服务价值很大,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保证乘客的安全出行。本文主要分析了产生安全隐患的原因,讨论了因责任机制不完善、技术水平不足以及缺乏完善的安全监督机制等产生的安全事故风险,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从完善责任机制到加强安全防范应急处置机制,从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到引导乘客加强自我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等,都对安全有效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进一步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和城市交通系统的安全稳定发展提供了可行的建议。

猜你喜欢

轨道交通乘客列车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嫦娥五号带回的“乘客”
登上末日列车
关爱向列车下延伸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汽车顶层上的乘客
穿越时空的列车
最牛乘客
高铁丢票乘客索退款被驳回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