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教育的内蕴、实质及模式构建

2022-03-18曾馨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生命安全生命高职

曾馨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工程学院,四川 遂宁 629000)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应用型人才、传承创新技术技能、助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职责。高职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据统计,截止2020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738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1468所。普通高等学校校均规模15276人[1],高职院校生均规模也超过万人。如何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学生生命教育,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大任务、重要使命之一。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顾明远先生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2]。面对学业、就业、经济、情感等方面的压力,如何加强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疏解,破除其心理障碍,强化心理健康指导,加强学生生命关怀与教育,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高职学生生命教育的内蕴

肖川教授认为:生命教育是真实,良好和理想的教育的代名词,它标志着教育的方向,规定了教育的质量,阐明了教育的内容和主题[3]。生命教育不仅负责于学生的升学考试,而且要对学生的生活质量负责,为学生的幸福生活打下基础。生命教育应该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教育,指导每个人朝着更好,更完善的方向发展。学者冯建军认为:生命教育是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4]。基于此,我们认为开展高职学生生命教育应从生命意识、生命历程、生命安全、生命价值等方面入手。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对待生命,提高生命的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二、高职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质

高职学生生命教育是一项重要且系统的工程,涉及多因素、各方面,具体涵盖生命意识、生命历程、生命安全、生命价值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一)生命意识教育

生命意识是人最重要的意识。生命意识的培养,是生命教育的起点[5]。生命意识教育是让高职学生认识生命是什么,教育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正确的、完整的生命认识。帮助他们形成对生命的热爱、尊重、珍惜,既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也包括对自我以外生命的热爱、尊重、珍惜。帮助他们认清生命的本质,欣赏生命的美好,肯定自己、悦纳自己,形成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形成对生命的积极正确的认识。

(二)生命历程教育

生命历程教育是针对高职学生生命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需求而开展的教育。每一个自然生命体都会面对生、老、病、死的生命现象。在生命历程教育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人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会经历很多逆境,有时甚至会面临痛彻心扉的打击。教育引导学生在遇到这些困难、逆境与打击的时候应以正确的心态予以正视,正可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6]。引导学生认识到这虽是生命中的不幸,但也是人生的历练,经历了风雨的磨砺,生命将因此变得更加顽强,终将在与困难、挫折抗争的过程中不断走向成熟。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生理知识教育、习惯教育、死亡教育。使学生能正确认识人生各时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在与同学、朋友、家人相处中做到既能尊重他人也能尊重自己,从而去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良好的精力与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工作中,以积极的姿态应对人生的挑战。法国诗人吕凯特说过:“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因此,立足高职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死亡教育,能够帮助高职学生了解死亡,正确地看待、正视死亡,促使他们更好地反思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的可贵,从而使他们更加积极地面对人生,更加认真地对待生命,提高生命质量。

(三)生命安全教育

安全是生命的保护神。对于高职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包括生命安全保护、生命安全救援与职业安全教育。首先,教育高职学生关注自身生命安全防护与保护,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和强化保护自身生命安全的意识与行为。在人身财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网络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提高防范意识,掌握安全基本常识与避险技能。其次,教育高职学生掌握必要的救护知识、安全救援知识,遇到危险时能够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处于困境的人员实施生命安全救援。第三,基于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人才培养的特殊性,需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安全教育。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形成职业安全意识,让学生掌握职业安全基础知识、技术,掌握相应职业所需要的自我防护、现场急救的常用方法。

(四)生命价值教育

人除了是自然世界的一份子,他还是人类社会中的一员,是具有精神活动的个体。生命价值教育旨在让高职学生对生命的价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与合理的期待。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发展,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沉渣泛起,一定程度上对国人包括高职学生形成冲击。部分学生对物质追求的不切实际的膨胀,压制了他们对生命价值的科学认知。通过生命价值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生命是有限的、宝贵的,同时也是脆弱的、短暂的。人生价值不应该仅仅用金钱名利来衡量,在有限的生命里,应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做对人类社会有意义的事情,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帮助高职学生涵养对生命的敬畏,形成正确的生命期待,使他们学会欣赏生命、感悟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珍惜生命,认真地思考和擘画人生,领悟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

三、高职学生生命教育的模式构建

实施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教育,要立足学校主阵地,广泛凝聚社会力量,构建生命教育体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同心同向的一体化生命教育格局,增强教育合力,提升教育实效。

(一)打造生命教育专题教育课

部分人会将生命教育与生命安全教育划等号,往往把高职学生的生命教育局限在生命安全教育范畴,局限于入学教育或者突发安全事件处置,多以一次主题班会或讲座的形式进行。实际上生命安全教育只是生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职学生的生命教育应涵盖认知生命、如何提升生命价值等方面的内容,仅靠一两次讲座或者主题班会并不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生命的认识、珍惜、尊重、热爱有太多的感悟。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渠道,高职学生生命教育不应错失这个主战场。因此,应通过开设连续而系统的生命教育必修课,给学生系统地传授专门的生命课程知识。

此外,还应注重生命教育在学科课程中的贯穿和渗透,实现课程生命教育与生命教育课程的有效融合。当前学校绝大部分学科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将生命教育融入思政课、基础课和专业课,通过多种形式、方式,发挥课程价值的引领作用,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触及学生心灵、转变学生态度、改善学生心态,转化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校园文化对高职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深厚且持久的影响。第一,打造文明、和谐、向上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的好坏也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一个优美、舒适、整洁、宜人的校园,能陶冶其情操、涵养其品性,对培养高职学生高尚的品质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第二,打造优良校风、教风、学风。校风是一所学校长期以来凝练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精神,是一种潜濡默化的文化传承。优良的校风让学生斗志昂扬、积极向上,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行为受到影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良好的教风也会对优良学风的形成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第三,打造优质主题班团活动。依托学生会、团组织、学生社团等,精心设计关于生命教育的专项活动、班会活动、团日活动,通过这些主题鲜明的、有针对性的活动,让学生感受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学会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将优良校风、学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合力

一直以来对高职学生的生命教育多以学校为主,来自于家庭对学生的生命教育主要集中在学生出行安全方面,对学生的身心其他方面的教育,家庭却较少涉及。一方面家长认为高职学生已经迈入学校,无升学压力,对学生学习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要求逐渐降低,追求顺利毕业即可。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大多是异地求学,与父母的交流多在生活消费、身体健康、学业成绩、交通安全等话题上。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变化、行为习惯、情感发展等方面的了解较少。加之多数家长受自身条件限制,对孩子身上发生的变化也不能及时掌握,即使发现自己孩子出现异常,也没有采用正确的方式及时予以教育疏导。

家庭是生命教育的起点。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最完美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开展学生生命教育必须让家长参与进来,家庭与学校形成生命教育合力。首先是密切家校协作沟通,在新生录取时就可通过寄给家长的一封信、校园公众号等方式向家长进行宣讲生命教育理念及教育目标。其次,可以通过校园公众号、网络平台向家长普及生命教育知识、方法与技能等,让家长了解与理解生命教育,并能采用合理的方式与子女沟通。第三,家校之间应建立起良好的联系渠道,使学校与家长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期间的日常学习生活状况与身心状态,让学校与家庭的教育能有连续性与延续性,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此外,应大力动员社会力量,使社会各层面都能积极参与到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教育活动当中,通过努力优化校外环境,营造良好教育氛围,强化第三方教育评估,加强社会监督等举措,提升学校、家庭和社会同心同向育人合力,增强教育实效。

(四)构建互联网互助平台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5G落地、AI爆发、大数据持续突破,传统的生命教育方式、心理健康咨询方式显然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学生可能更愿意在网上刷刷小视频,看看小短文,却不愿意到现场听听讲座,参与实践活动。他们可能在互联网世界中高谈阔论、呼朋引伴、游刃有余,但是现实社会却不愿与人更多交流。他们可能更多的看到他人人前的鲜衣怒马、仗剑天涯,却忽视了他人人后的艰难竭蹶、殚精竭虑。由此,高职院校要主动占领网络主阵地,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加强教学设计、公众号内容设计,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生命教育融入其中。开设生命教育网络课程,将相关学习资料,视频、游戏等放在网上,让学生通过网上学习,逐步形成对生命观的正确认识。借助网络平台进行生命活动的模拟体验,让学生增强对生命实质的把握。此外,还应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积极构筑网上心理咨询平台,让有困难的学生能及时得到帮助。让性格内向、社恐焦虑或有难言之隐的学生能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碍获得有效救助。

(五)培养专业化师资队伍

要做好学生的生命教育工作,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是其基础和核心。一是要保证生命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尽快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专业化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目前,系统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高职院校较少,大多数学校是通过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几个板块来实施。这些板块大多是分别由心理学教师、学生管理工作者等来完成教育工作,日常的生命教育任务则大多落在学生管理工作者身上。因此,对于心理学教师而言,除了专业的知识储备,还需对高职教育发展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对于学生管理工作者而言,应该加强心理学知识以及心理学咨询技能、方法等方面的学习、训练。二是要保障生命教育教师数量。由于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学生数量的迅猛增加,给高职院校开展生命教育带来极大困难。因此,在加强对现有人员培训的同时,适时引进专业的生命教育师资,保障教师数量,提升教师质量,势在必行。

四、结束语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高职学生生命教育,是高职学生成长的客观需求、现实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替,高职学生生命教育工作也应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适时开展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是培养高职学生尊重生命尊严,提升生命质量意识的有效途径,能够使他们有充满自信的理性力量去坚守道德良知,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从而促进职业教育育人目标的实现,更好地助力人才培养。

猜你喜欢

生命安全生命高职
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设置的困境与策略研究
新都区:强化工伤源头治理 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守护“洲岛”民众生命安全的卫士
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设施选用经济性分析——以G312无锡段为例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