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工艺美术的再创新设计与研究

2022-03-18宋玉远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

天工 2022年15期
关键词:传统产品设计

宋玉远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

勤劳而富有创造力的人民创造了许多富有艺术色彩的珍贵文物。当前,建立起一个保护、传承产业链条,这不仅仅是传承非遗工艺美术的有效途径,更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一环。无数非遗工艺美术展现了民间工艺非凡的生命价值,反映了人民群众不同寻常的创造能力。非遗工艺美术的传承主要在于社会环境中蕴藏的审美情趣和寄托在生活形态中的创造精神。手工艺产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文化产业,其生产价值取向已整体地指向精神生活和审美需要。

当下,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涌现出很多新技术、新手段、新理念,再加上外来文化抢占市场、争夺受众,我国非遗工艺美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但也带来了逆风翻盘的宝贵机会。在方法、理念、手段、技术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让传统工艺美术产品真正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并带动旅游业、织染业、雕塑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进而提升大众的审美水平,服务于现代社会,是我们当下研究的主题和下一步需要做的事情。

一、非遗工艺美术的需求处境

(一)方法与方案执行的起因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构成了人类生活的主要内容:物质生活为人们提供了生存和发展必要的物质基础,精神生活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鉴于非遗工艺美术的精神内核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下和愈发小众的群体中不断被弱化,一些工艺美术创作者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无法自由开展有个性的、有创意的设计创作,这样设计出来的工艺美术产品大多失去了艺术灵魂,也背离了艺术创作的初衷和本心。还有很多创作者为了提升非遗工艺美术作品的转化率,拓宽受众面,追求花里胡哨的视觉效果,盲目拼接美术视觉元素,这种操作导致非遗工艺美术失去了原本的真善美,民众无法与这类产品产生共鸣,自然也不会产生消费行为。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非遗工艺美术创作者和传承者需要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加以重视,并及时解决,除了要挖掘、保留非遗工艺美术的核心文化基因之外,还要注重将工艺美术内容和新技术相结合,并进行创新与设计,走出一条康庄大道来。

(二)创新设计的策略与执行

当前是信息化社会,每个人每天都会通过广播、电视、网站、手机等各种媒介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另外,现代媒介具有较强的视觉性、技术性,其可通过自身改变视觉文化的影响。一个好的工艺美术创新与设计方案借助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会促使民众逐渐产生好奇心和新鲜感,进而建立起一套新的价值评判体系。由此可见,现代技术和现代媒介是非遗工艺美术进入现代民众生活的通关钥匙。在进行非遗工艺美术文创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的、陈旧的、僵化的设计理念,结合现代人们的生活理念以及现代流行趋势,依据非遗工艺美术市场的不同需求划分标准,来进行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创新,还要实时根据人们的反馈结果不断改进、调整设计方案,更好地推进非遗工艺美术的传播、推广。

二、非遗工艺美术的再创新设计

(一)数字科技推动视觉创新的设计

1.视觉模拟与造型体验

20世纪90年代中期产生了3D打印技术,现在已经广泛地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具体到非遗工艺设计中,应用3D打印技术可以加快研发的速度,加强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消费者的视觉认知。除此以外,虚拟成像技术加强了非遗工艺品的操作优势,便于技术人员对非遗工艺美术品的缺陷加以改造。例如,诸多领域的非遗工艺美术可以运用AR和VR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为广大受众推出沉浸式体验服务,同时也让创作者对工艺美术重新进行审视并创新设计。再如,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剪纸、刺绣、珠宝首饰等工艺美术元素,利用科学技术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如校服、学位服的设计,深受年轻一代的喜欢和欢迎。这种崭新的观赏视角既可以为非遗工艺美术带来巨大的流量和较大的名气,又可以为观赏者提供新的观察角度,从而发现它的诸多新功能。

2.多角度构建产品的展示模式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工艺美术品设计中广泛应用科学技术,为我国的非遗工艺美术文创产品带来了生机,也有力地推进了非遗的传播。具体来说,一方面,非遗工艺美术产品在推向市场或者在高校传播、展示的时候,利用虚拟成像技术非常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激发人们的兴趣。在最初最原始的展览中,非遗工艺美术品是以静态的方式呈现给观众的,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的静态展览已经变成了动态演示。这种转换就得益于数字成像技术。以民俗装饰画为例,数字成像技术利用软件对传统的工艺美术画面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使其由平面转变成立体、由纸质形式转换成数码形式。有了强大的数据技术的支撑,电子屏幕就能成为民俗装饰画的媒介材料。

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发展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除了屏幕的动态展示之外,还可以通过图像定时更替程序自动切换图画,形成类似于电子广告牌的动态展示效果。从长远来看,这些新技术加强了非遗工艺美术的视觉传达效果,强调了工艺美术品的形式美感。再以传统的剪纸为例,最初的剪纸以平面的方式加以展示,一些立体的建筑物或者大型活动场面的剪纸就需要依靠观众的想象力,而新技术将其由平面图形转化为动态的审美意象,如剪纸动画。

(二)新媒体创意推动创新设计

1.创新设计互动的意境产品

人们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因社会阅历、学识水平不同,导致所形成的价值观不同,交流互动方式也不同。互联网是当今重要的社交媒介,它使民众的交流突破了时空的界限,而非遗工艺美术在社交活动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所以在时代潮流的推动下,创作者需要在汲取生活养分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灵活融入多样的社交活动中,设计出兼具工艺美、科技美,既有生活气息又灵活多样的产品。

以工艺美术创意产品的外观设计为例,这个概念早已提出,但大多数人对其存在刻板印象,认为产品外观设计仅仅是对产品的外壳进行设计。但实际上它只是产品外观设计中的一部分,而产品造型设计主要是解决产品的外形问题,另外还包括颜色搭配、材料选择、使用体验等多方面因素。所以说,产品外观设计是造型设计、颜色搭配、材料选择、使用体验等多种元素的组合体。创作者将非遗工艺美术应用于产品外观设计中,既可以丰富大众的精神世界,又可以使工艺美术品在社交互动界面呈现出非凡的视觉样式,营造出浓厚的网络社交空间表达意境。比如,现在的社交App界面极其多样,很多视觉元素的灵感均来源于非遗工艺美术。

2.强化传统非遗创新创意的表达

非遗工艺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内涵,使其在表意情境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这种拓宽表意形式的路径一般展现在传统年画上。传统年画都是通过木版套色印刷技术来进行生产的,而生活形态的转型造成传统年画的表意功能缺失,光靠纸张媒介无法满足传播需求,只有植入新的表现形式才能在现代生活中实现大规模的传播。因此,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衍生了很多新的表达方式。有了新媒体的帮助,年画可以通过最新衍生出来的表意形式,突破传统媒介的瓶颈,赋予它新的价值,通过二维码扫描、视频植入VR技术体验等创意对传统年画进行二次创作,使得传统年画能够贴近人们的日常社交生活。部分设计师还标新立异,将年画镶嵌到了App小程序等交互媒体中。综上所述,民众通过网络共享的方式,在特定的节日里互相传达祝福祝愿,进一步传承了年画这一艺术,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重视工艺美术设计的民族性

传统工艺创作中的民族特色,也就是指在创作中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优良历史人文传统与风貌。而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丰富底蕴与璀璨历史文化,是工艺设计的重要灵感来源。传统工艺的设计理念就是要汲取中华民族艺术的精髓,并通过艺术作品的民族性走向世界。这就需要工艺创作者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对本民族优良工艺与美术传承的研究上,并由此获取新启示。因为唯有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方可使民族艺术作品更富有内涵与深意。但是在汲取民族文化精髓的过程中并不表示要彻底抛弃现代的美术形态与手段,而是要努力做到使二者充分地融合,让民族优良传统与文化服务于现代人的艺术审美,笔者的釉红流动陶瓷艺术品就表现了工艺美术设计的民族性,具有强烈的观赏性。

(三)产业化推动功能价值的创新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新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我国的非遗工艺美术也融入了更多的科技手段。但当前的商品经济社会对设计和制造的要求发生了改变,再加上工艺美术品数字化、科技化消费改变了消费市场结构,为此,只有在产业化推动功能的价值上重新进行创造设计,才能使非遗工艺美术品更符合现代化的要求。

1.开发现代实用功能的产品

创作者只有综合考虑基本属性和特殊属性,所设计制作的工艺美术品才能符合现代民众的要求,兼具功能价值与审美价值。例如,传统工艺彩灯达不到空间照明的硬性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传统彩灯的适应度,现在的工匠在设计彩灯时,会着重增强彩灯的照明效果,摒弃一部分装饰价值,使传统彩灯的造型元素和现代灯饰的结构、材质以及光源相匹配,提升了工艺彩灯的使用价值与社会价值。在产品传统功能的基础上赋予其科技功能的例子也是举不胜举。现代设计的表达形式重新组合了传统工艺制作要素,使得非遗工艺美术具备了更大的实用价值。只有具备实用价值的艺术品,才能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被大众所接受。比如,有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经过加工改造,可以当作夜光灯、小音箱使用。有人一直在感慨非遗文化在不断消失,传统技艺正在泯灭于历史长河的发展中,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是因为人们对非遗工艺美术的认识不够、信心不足、挖掘力度不够。所以,工匠们要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探索产品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就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2.创意塑造品牌价值

非遗工艺美术的产品形态之美不再仅仅是一种视觉体验,它需要体现在非遗产品和与用户交互的过程中,而不是固有的文化成就与文化形态。产品创意设计就是通过它的文化元素、造型、色彩、纹理、材料等来唤起人们的认知,使人产生美感,从而满足人们一定的审美要求与情趣。而以前完全依靠手工制作模式生产艺术品的方式不再适合产业化生产,更不适合大量对外销售,这就造成非遗工艺美术文化产品远离民众的日常生活,无法再次进入广大的消费市场。工艺美术创意产品设计需要满足用户的应用要求,制订技术处理方案。只有塑造非遗工艺美术作品的品牌价值,倡导设计师去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认知标准,给消费者提供一个美丽的愿景,甚至是心理上的享受,才能让工艺美术品牌复活,持续影响社会发展。在宣传推广非遗工艺美术品时,可以应用数字媒体技术,拓宽传播渠道,如虚拟成像技术、VR沉浸式体验、全息投影等,进而引导大众的生活,打造出属于各个地方的文化地标。

三、总结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提出有见解、有创意的解决方法,是以新思维、新发明为特征的一种再设计过程。非遗创新在经济、文化等领域中举足轻重。从本质上说,非遗创新是创新思维蓝图的外化、物化,利用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各公益组织、高校力量,整合资源优势,并助推非遗的创新转化,实现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总而言之,新时代的到来,在精神需求的驱使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非遗日渐重视,非遗工艺美术将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文化产业之一,非遗工艺美术的创新设计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在进行非遗工艺美术设计的过程中,要深入挖掘文化精神,将其与产品完美结合,设计具有文化内涵并且符合时代潮流的非遗工艺美术产品,丰富其表意内涵,推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传统产品设计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