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戴着镣铐跳舞”再思考
——兼及翻译比喻之分类

2022-03-17张德福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镣铐比喻原文

张德福

(江苏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翻译比喻是翻译教学和翻译研究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既涉及到具体的翻译概念,也涵盖翻译现象中的其他因素(如译者和读者)。丰富多彩的翻译比喻能够从特定视角形象地描述有关翻译现象的特点,有助于翻译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翻译及其相关研究。作为一个形象比喻,“戴着镣铐跳舞”在汉语中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尤其在翻译研究领域更是广为引用。就其作为翻译比喻而言,学者刘爱兰[1]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析,让人颇为受益,却也存在言之欠详令人意犹未尽之感。故此,本文从考察“戴着镣铐跳舞”的使用情况入手,通过追根溯源,分析目前运用该语作为翻译比喻的可能误区,并尝试对翻译比喻重新思考和分类,以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翻译比喻。

一、“戴着镣铐跳舞”之考察

在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相关文献资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戴着镣铐跳舞”一语的使用频率以及应用范围甚广。仅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统计为例(截至2020年底),调查发现包含“戴着镣铐跳舞”一语的各类论文共计3 3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 100多篇),甚至标题中包含该语的论文超过50篇,涉及文学、语言、哲学、历史、经济、教育、法律等学科,其中文学、语言和教育三个领域的论文最多。经过文献梳理表明,国内早期使用“戴着镣铐跳舞”一语的领域并非翻译研究,而是出现于文学尤其诗歌创作领域,来源大都模糊不明,且措辞也存在些微差异(如“带”和“戴”),如例(1)和例(2),这或许是早期学术论文的一个普遍特征。

(1)《女神》与同一时期的诗风也大不一样。在当时的诗作中……有的虽同情人民的苦难,却不过是人道主义的怜悯。虽号召战斗,却不知如何战斗。虽描绘光明,却又十分朦胧;虽向往未来,却又脱离现实基础。虽大胆探求新诗形式,却又不免带着镣铐跳舞。[2]40

(2)如果我们不是在思想上来个大解放,就会把“四人帮”的那套货色误认为四项基本原则,头脑被禁锢,手脚被束缚,尽管空喊百花齐放,到头来还是戴着镣铐跳舞,永远也不会有真正的百花齐放。[3]32

(3)虽然他(引者注:指闻一多)所提倡的新格律诗,还不是人们所理想的新诗体,但是,新诗“要戴着镣铐跳舞”的意见,还是相当深刻的。[4]39-40

目前,笔者所能找到明确告诉读者该语出处的最早线索是孙大雨于1957年发表在《复旦学报》(人文科学)的《诗歌底格律(续)》一文,表明该语更早为闻一多先生所使用,该文的注解中有如下文字:

(4)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诗人们应当戴了脚镣跳舞;这个说法虽然是答复反格律论者的,可是也是不适当的,能引起绝大的误会,因为格律之于诗歌并不等于脚镣之于人。[5]27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用的是“戴了脚镣跳舞”。进一步查证发现,“戴着脚镣跳舞”(而非上文中的“戴了脚镣跳舞”)首先由闻一多在《诗的格律》(1926)一文中最先使用:

(5)这样看来,恐怕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只有不会跳舞的才怪脚镣碍事,只有不会做诗的才感觉得格律的缚束。[6]

笔者细读该文,又在文章首段发现了新的线索:

(6)难怪这年头儿的新诗“比雨后的春笋还多些”。我知道这些话准有人不愿意听。但是Bliss Perry教授的话来得更古板。他说“差不多没有诗人承认他们真正给格律缚束住了。他们乐意戴着脚镣跳舞,并且要戴别个诗人的脚镣”。[6]

由于原文没有给出“Bliss Perry教授的话”的明确出处,笔者几经探赜找到“教授的话”源自时任哈佛大学英国文学教授的Bliss Perry(1860—1954)所撰学术专著《诗歌研究》(A Studyof Poetry)第六章“韵,诗节和自由诗”(Rhyme,Stanza and Free Verse)关于“诗节”的讨论,原文如下:

(7)And few poets,furthermore,will admit that they are really in bondage to their stanzas.They love to dance in these fetters,and even when wearing the same fetters as another poet,they nevertheless invent movements of their own,so that Mr.Masefield's"Chaucerian"stanzas are really not so much Chaucer's as Masefield's.[7]202

试译:此外,很少有诗人会承认他们真的受到诗节的束缚。他们喜欢带着脚镣跳舞,即便带着另一位诗人的脚镣,他们也会编创自己的舞步,因此梅斯菲尔德先生所作的“乔叟式”诗节确实与其说属于乔叟的不如说是梅斯菲尔德本人的。

至此,我们可以就“戴着镣铐跳舞”一语的使用情况初步总结如下:国内学界所使用的“戴着镣铐跳舞”是由“戴着脚镣跳舞”衍变而来,最初由闻一多引述外国学者的话并加以化用,用来形容自己关于格律和诗歌创作的思想。进一步抽样分析“戴着镣铐跳舞”一语的用法,笔者发现其主要语用涵义可以归纳为两大类:第一类与闻先生原初使用的本义一致,尤其从近20年的使用来看占绝大多数,如上文例(3)强调从事类似格律诗创作的工作,既要发挥人的创造性,又要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另一类则属于一种争议性“变体”,往往对该语原初意义持否定或批评态度,如上文例(1)和例(2)。那么,翻译比喻“戴着镣铐跳舞”的使用情况又如何呢?

二、翻译比喻“戴着镣铐跳舞”之溯源

作为翻译比喻,“戴着镣铐跳舞”在翻译研究领域的使用明显晚于其用来形象描述格律诗的创作特点。文献梳理表明,该翻译比喻最早出现在1982年发表的两篇翻译研究论文。其中,许渊冲在《如何翻译诗词——〈唐宋词选〉英、法译本代序》一文中多处提到“镣铐”这一形象,值得注意的有3处。

(8)还有一个自由诗论者说:译诗押韵,“恐怕最终会证明此路不同”,“象一个人戴着手铐脚镣跳舞,效果总不理想”。[8]18

这一引文让我们追溯到“戴着镣铐跳舞”的前身——所谓“自由诗论者”的“戴着脚镣跳舞”:“总之,译诗时要能达意传神……否则,轻重倒置,正如有的同志说的,象一个人戴着脚镣跳舞,效果总不理想,那又何必呢?”[9]59此处“有的同志”是谁呢?遗憾的是,原文没有注解,令人难以查证。

(9)闻一多先生也说过:“戴着镣铐跳舞,跳得好才算真好。”[8]18

该处文字转引自1977年臧克家发表于《光明日报》的文章《新诗形式管见》:“他(引者注:指闻一多)卓然独立,颇著功效与成绩。他的严格的格律论,使他发出戴着镣铐跳舞,跳得好才算真好的惊时之论。”[10]这里间接表明“戴着镣铐跳舞”一语出自闻一多之口。第三处引文则是作者本人对“戴着镣铐跳舞”这一翻译比喻的解读和积极评价:

(10)我翻译的《唐宋诗词》就是戴着镣铐跳舞的一次尝试,也许不免会栽几个跟斗……而故步自封的人,却是永远也不会“离天三尺三”的。[8]18

另一篇文章是《喜读拜伦〈哀希腊〉新译》,作者范德一在使用翻译比喻“戴着镣铐跳舞”时,也持肯定的态度,但并未告诉读者该语的具体出处,有关表述如下:

(11)笔者用他(引者注:指杨德豫)的翻译实践在一些前辈译诗家之后再次证明:用移植原诗形式的方法译诗,曾被人喻为戴着镣铐跳舞的,并不必然会损害忠实、达意、传神这些译诗的基本要求。这里需要的是驾驭语言的功力,纯熟的译诗技巧,和呕心沤血的劳动![11]94

笔者通过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发现,翻译比喻“戴着镣铐跳舞”的使用频率相当高,仅近十年就有逾百篇翻译研究论文加以引用,且喻义基本一致、较为积极肯定,即好的翻译既需要译者的发挥和创造,又要同时受制于原文、读者等因素,也反映出译者的两难境况,与闻一多最初使用该语形象描述格律诗创作的本义基本一致。至于该翻译比喻用于论文标题,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是关于第22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周小进撰写并刊载于2010年第6期《中国翻译》的参赛译文评析文章的题目即为《戴着镣铐跳舞》(副标题为:第二十二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英译汉参赛译文评析),而该赛事是目前中国翻译界组织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翻译大赛,该翻译比喻在译界的影响之深由此可见一斑。无独有偶,曹明伦发表于2017年第1期《中国翻译》关于“翻译导读”的文章,其篇名《翻译还是要坚持“戴着镣铐跳舞”》亦使用了该语。结合进一步的文献考察和抽样分析,关于翻译比喻“戴着镣铐跳舞”的用法似乎可以归纳如下:翻译比喻“戴着镣铐跳舞”在国内翻译研究领域的使用,含义较为肯定、积极,同样源自闻一多1926年形容自己格律诗创作的表述,而闻先生最初的使用又是对外国学者话语加以化用的结果。

翻译比喻“戴着镣铐跳舞”往往被英译为诸如dance/dancing with fetters等类似表达,笔者通过查询EBSCO、Springer LINK等英文数据库(包括Babel、Meta等国际翻译权威期刊),却未能发现国外学者在英文学术期刊论文(含翻译研究领域)中使用dance/dancing with fetters一语以及类似表达(包括dance with fettered legs)。这究竟是何原因呢?笔者在研读西方译学原著时有了如下发现:

(12)'Tis much like dancing on ropes with fettered legs:a man may shun a fall by using caution;but the gracefulness of motion is not to be expected:and when we have said the best of it,'tis but a foolish task;for no sober man would put himself into a danger for the applause of escaping without breaking his neck.[12]172

试译:这就好像戴着脚镣在绳索上跳舞,舞者小心翼翼以免跌落,却难以指望其舞姿优美。该做法充其量也非明智之举,因为神志清醒之人绝不会冒着折脖断颈之险而去赢得别人的掌声。

以上文字源自17世纪英国翻译家德莱顿(John Dryden)为其译作《奥维德诗简》(Ovid’s Epistles)所作的“序言”(Preface)。在这篇著名的序言中,德莱顿突破传统翻译二分法(即直译和意译),将翻译分为三类:字译(metaphrase)、释译(paraphrase)和拟译(imitation)。字译强调译文拘泥于原文的形式,突出译文和原文之间的字字、句句对应;释译被其认为是翻译的理想选择,译者可以摆脱原文文字形式的限制,侧重意义的灵活转换;拟译作为字译的另一个极端,完全脱离了原文和原作者,译文变成了译者的发挥和创造,而以上引文正是对此种字译的形象描述[12]172-173。显然,远在三百多年前,德莱顿使用dancing on ropes with fettered legs是用来尖锐批评翻译中那种极度生硬、机械字词对应的译文,并认为本·琼生(Ben Jonson)对古罗马诗人贺拉斯(Horace)著作《诗艺》(Art of Poetry)的翻译即为此类翻译的典型代表[12]172。

综上可见,汉语翻译比喻“戴着镣铐跳舞”(包括“戴着脚镣跳舞”等)和英语中的翻译比喻dancing(on ropes)with fettered legs貌似实非,两者在用法上大相径庭:前者是对成功翻译的必然要求,意味着译者既要发挥与创造又要受到约束与限制,喻义较为积极肯定;后者则是对机械僵化翻译的刻画,更是对此类拙劣翻译的批判,涵义具有批评性。因此,国内学者在从事翻译研究时,一旦使用dance/dancing with fettered legs抑或dance/dancing with fetters/fettered legs等来英译汉语翻译比喻“戴着镣铐跳舞”,并以之与国外译界学者进行交流和对话,势必会造成不良后果。这也很大程度上表明,较之于汉语中喻义丰富、化用积极的翻译比喻“戴着镣铐跳舞”(更何况还有源自汉语比喻“戴着镣铐跳舞”在其他领域广泛使用的间接影响),dancing(on ropes)with fettered legs在西方翻译史上仅仅作为一个曾经存在的、针对拙劣翻译进行批评的比喻,其影响之微和使用之罕也就可以理解了。

为了中外译学界更好地沟通、交流和对话,我们如何有效避免误解,正确使用包括此类貌似实非的翻译比喻呢?对翻译比喻尝试进行有效的重新分类,明确其使用特点,或许不失为一种较为可行的解决途径。

三、翻译比喻之分类

关于翻译比喻,国内已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加以分类,尤其结合翻译研究经典文献中的例证,让人透过不同比喻表象对翻译现象乃至翻译研究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何刚强[13]将众多的翻译比喻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对翻译或者翻译者总体的比喻;第二类则侧重于对翻译操作过程的想象描述。”谭载喜[14]将中外的翻译比喻大致分为10类,包括绘画、雕刻类,音乐、表演类,桥梁、媒婆类,奴隶、镣铐类等,其中关于文学翻译的比喻约占总数的90%。而边立红[15]84-88则从伦理关系的视角,把翻译比喻分为五个范畴:君臣关系/主仆关系、父子关系、男女/夫妻/恋爱关系、兄弟关系和朋友/竞争对手关系,并对翻译伦理隐喻加以深层解读。为了更深入地诠释翻译比喻的内涵,笔者基于语义内涵和语体色彩的差异将翻译比喻大致分为三大类,并结合典型例证加以比较和评析。

(一)批判性翻译比喻

批判性翻译比喻指的是那些对翻译或翻译现象持有类似否定态度的、摒除异见的甚或带有个人偏见的形象性表达。此类翻译比喻使用较为广泛,如上文德莱顿用来批评生硬字译的表述dancing on ropes with fettered legs即为此类翻译比喻的典型代表。再如:

(13)诸出为秦言,便约不烦者,皆葡萄酒之被水者也。[16]28

(14)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秽也。[16]34

(15)译诗不是鹦鹉学话,不是沐猴而冠。[16]405

(16)(引者注:德·阿布朗古尔的译作)“使我联想起一位我在图尔时曾经爱恋过的女人,她很美,但不忠。”[17]88

(17)Those expert translations that compete with the original actually only serve as entertainment for scholarly circles.[12]222

(18)Better a live sparrow than a stuffed eagle.[12]249

例(13)和例(14)皆为关于佛经翻译的比喻,虽然也讲出梵文迻译为汉语之艰难,但给人留下更多的是一种消极的甚至“不可译”的论调;例(15)是对机械生硬翻译诗歌的批评,也颇具代表性地间接反映了郭沫若一贯标举的翻译观:翻译即创作;例(16)是17世纪法国译评家梅纳日(Gilles Ménage)用来批评德·阿布朗古尔(d’ Ablancourt)译笔相当自由的翻译作品,将其讥讽为“美而不忠的女人”(les belles infidéles)[12]156,成为翻译“美而不忠”论之源头;例(17)为德国作家歌德积极评价类似马丁·路德的《圣经》翻译即“浅显翻译”(simple translation)后,对所谓的expert translation做出的否定性评判(例句试译:那些与原作媲美的娴熟翻译其实仅能供学界娱乐而已);而例(18)则是19世纪英国翻译家菲茨杰拉德(E.FitzGerald)在“Letter to E.B.Cowell”(1859)中,谈论自己翻译波斯作品《鲁拜集》(Rubaiyat)时所追求的“宁愿活麻雀而非死鹰”的翻译准则,后来他在“Letter to J.R.Lowell”(1878)里,又进而坚持“活犬胜死狮”(the live dog better than the dead lion)的翻译思想。显然,批判性翻译比喻多为翻译批评用语,尽管有一定的道理,但多少带有偏激或极端化的特点,故时而会以点代面,有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之嫌。

(二)中立性翻译比喻

所谓中立性翻译比喻通常指能够从某一维度对翻译或翻译现象作出较为客观公允、不偏不倚的形象性表达。这类翻译比喻使用最为广泛,出现频率也最高,像上文论及的汉语翻译比喻“戴着镣铐跳舞”较为客观而形象地描绘了翻译实践的两难情形,即属于此类。又如:

(19)(夫翻译者,谓翻梵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言。音虽似别,义则大同。)宋僧传云:如翻锦绣,两面俱华,但左右不同耳。[16]94

(20)译之言易也,谓以所有易所无也。譬诸枳桔焉,由易土而殖,桔化为枳,桔枳之呼虽殊,而辛芳干叶无异。[18]169

(21)不过它原是洋鬼子,当然谁也看不惯,为比较的顺眼起见,只能改换他的衣裳,却不该削低他的鼻子,剜掉他的眼睛。[16]373

(22)一杯伏特卡酒不能换成一杯白开水,总要还他一杯汾酒或茅台,才算尽了责。假使变成一杯白开水,里面还要夹杂些泥沙,那就不行了。[16]561-562

(23)我喜欢把原作想象成一块方方正正的冰。翻译的过程就是这块冰溶化的过程。待到变成了液体状态时,每个分子都变换了位置,没有一个分子与其他的分子再保留着原来的关系。它们开始了在第二种语言里形成作品的过程。分子有逃逸掉的,新的分子涌了进来填补空缺,但是这种成形和修补的轨迹完全是隐性的。在第二语言里确立起来的译品是一块新的方方正正的冰块,它虽与原来冰块不同,然而外表看上去却是一模一样的。[13]

(24)(Translation is)a game(of chess)with complete information...a game in which every succeeding move is influenced by the knowledge of previous decisions.[19]1172

例(19)和例(20)分别用“如翻锦绣”之喻和(赞宁的)“枳桔”之辨较为客观而辩证地说明了佛经翻译的基本要求以及译文和源文之间的同中存异现象,而例(19)括号内的引文也很有意义:它是中国有史可考的第一个(由宋僧法云)给翻译所下的定义;例(21)和例(22)较为形象地表明鲁迅和郭沫若两人对于翻译现象的不同认识和见解;例(23)是美国翻译家玛格丽特·佩登(Margaret S.Peden)将翻译过程比作一块冰从溶化到再结成冰,表面悄无声息,其间“伤筋动骨”,也客观反映出作为语言转换的翻译过程充满了译者的创造性;例(24)以下棋喻翻译,生动地体现出捷克译论家列维有关翻译研究的一种全局观思想,强调翻译过程乃是译者不断努力做出正确抉择的过程。可见,中立性翻译比喻一般较为客观合理,能够从一定层面对翻译现象进行中肯的描述,给人以启迪和思考,有助于人们对翻译现象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但鲜有下文褒新性翻译比喻所蕴涵的译学研究新思想。

(三)褒新性翻译比喻

褒新性翻译比喻是对优秀甚至理想化的翻译或翻译现象所进行的积极评价和肯定解读,是有关创新式翻译观念的一种形象表达。此类翻译比喻虽然较为鲜见,但基本上都揭示出翻译史上那些意义非凡、影响深远的翻译革新思想。

(25)十七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the transmigration of souls),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16]774

(26)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16]623

(27)而中外翻译则是把作者的思想从一种文字转化为另一种文字。既然两种文字都在表达作者的思想,那就有一个高下之分,这就是两种文字在竞赛了。[20]4

(28)A translation issues from the original—not so much from its life as from its afterlife.[21]16

(29)Translation(as a symbolic and respectful devouring of the source text)is no longer a one-way flow from the source to the target culture,but a twoway transcultural enterprise.[22]69

(30)I would not have our paraphrase to be a mere interpretation,but an effort to vie with and rival our original in the expression of the same thoughts.[23]20

例(25)、例(26)和例(27)分别呈现了20世纪中叶以降在中国三种颇有代表性且具革新意义的翻译思想:“化境论”、“神似说”和“优势竞赛论”;例(28)是德国哲学家本雅明的重要翻译思想:译文是原文的“来生”(afterlife),该思想后来经过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的诠释直接影响了解构主义翻译观的诞生;例(29)反映的是翻译研究领域源于巴西学者的“食人主义”理论(cannibalistic theory),强调译者就像吞噬原文的“野人”,将原文转化为自己的能量,然后创作自己的译文,是对翻译意味着殖民征服观念的一种抗争;例(30)是古罗马学者昆体良关于翻译就是与原文“竞赛”的翻译观,这与例(27)所反映的我国翻译家许渊冲所倡导的“优势竞赛论”颇具相似性。故此,褒新性翻译比喻多代表一种翻译研究领域的创见,反映出不同于传统翻译思想的新翻译观。此类翻译比喻常常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变革思想,有利于引领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尤其值得人们关注和思考。

四、结语

翻译比喻在表现形式上多姿多彩,内涵丰厚而隽永,在翻译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和价值。通过溯源性考察及比较研究表明,汉英翻译比喻“戴着镣铐跳舞”和dancing(on ropes)with fettered legs貌似实非,语义内涵以及具体使用大相径庭,而基于语义内涵和语体色彩的差异对翻译比喻的重新分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认识和使用丰富多样的翻译比喻。同时,整个探究过程也让我们更加认识到研读译学原著的重要性,因为“通过二手资料学习不容易深刻理解外国翻译理论中的有些关键术语”,也“容易造成对于外国翻译理论不求甚解”[24]72,当然也包括对诸如dance(on ropes)with fettered legs等翻译比喻可能存在的误读和误用①。

注释:

①中国学者误读德莱顿(John Dryden)这一翻译比喻的现象目前依然存在,如胡显耀、李力主编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系列教材《高级文学翻译》居然就出现:“正如英国诗人德莱顿所比喻的那样,文学翻译是‘带着镣铐的舞蹈’”[25]6;学者贺显斌亦云:“John Dryden's metaphor of'dancing on ropes with fettered legs'refers to the constraints imposed by the source text and by the linguistic-cultural ethos of the potential or intended target text as well as to th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norms on translation.”(详见:“Translation Norms and the Translator's Agency”by He Xianbin:http://www.skase.sk/Volumes/JTI02/pdf_doc/3.pdf,2020-01-12)等。

猜你喜欢

镣铐比喻原文
比喻
买椟dú还珠
在渣滓洞看一副副镣铐
墓志铭
“镣铐”辩
再析比喻义的“像……似的”
“戴着旧镣铐怎能舞出新姿”: 晚清文学改良运动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