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定位与多元融通:新文科视域下建设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2022-03-17王建华刘永腾

昌吉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文科思政学科

张 超 王建华 刘永腾

(1.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2.新疆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3;3.新疆工程学院党委学工部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3)

2019年4月,教育部等13部委正式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四新”建设,即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着力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1]新文科立足于传统文科的教育目标、教育过程、教育价值与教育体系等,是对传统文科教育的继承与超越,是对高等教育现代化规律探索的深化与拓展,“为培养与国家建设发展相协调、相适应的文科人才指明了努力方向”。[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课程思政是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和实效性的时代创举,是落实立德树人建设目标的战略举措。从新文科的视域研究课程思政建设,在明确新文科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新定位,通过多元因素的融通实现铸魂育人。当前,高校正在抓紧进行的新文科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都是加快培养新时代拔尖人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更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顶层设计和关键之举。[4]

一、新文科的缘来与内涵

新时代呼唤新文科。我国社会主义已经踏入新时代,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与任务。而解决这些挑战和任务需要一批学贯古今、融通多学科、政治觉悟较高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这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4月19日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5]面对新挑战和新任务,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发展,必须结合具体实际加快新文科建设。

社会进步、人文社会学科分类与知识生产模式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倒逼知识组织方式进一步重组与划分为不同的学科,学科分类是为了方便学科知识的发展依据一定标准而进行的人为性学科分割。学科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新文科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6]新文科建设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观念价值上,更影响到人类的心智、思维方式与知识生产。新文科的提出体现了我国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决心与战略,目的是培育更多融通古今知识、跨学科与多面向的社会主义新型文科人才。围绕我国国家战略发展,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程中占据主动、赢得优势,迫切需要供给大量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型文科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作出更多知识贡献。

“新文科是一种基于传统文科而又超越传统文科,以新时代、新经济与新产业为背景,融合了理、工等诸多外部学科要素的包容性学科框架。”[7]因此,新文科知识体系建构是在注重传统文科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人文社会科学新兴研究领域和跨学科研究。[8]这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原因。

其一,创新文科建构逻辑。一是从重视学习国外先进文科理念到重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的转变。二是从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引领社会发展到重视社会发展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发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三是注重突破学科壁垒,突出新兴学科与多元学科对文科教育的补充作用,尤为注重在交叉与融合中创新文科发展内容和机制。

其二,重塑文科建构价值。一是传统的文科强调各学科的专业化与独立化,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难以发挥各人文社会学科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新兴学科与人文学科之间的协同增进作用,新文科就是要实现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协同与互促。二是传统文科对全球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阐释力有局限性,新文科是立足于传统文科的基础上,以继承与创新的理念,不断提高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话语权,目的在于提高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服务全球建设、治理与发展的应用能力,进一步突出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

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进步,继而推动人类知识生产模式的飞跃,人类知识生产模式也是推动人类社会与人文社会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按此辩证逻辑,新文科的提出与建设顺应了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我国引领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合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规律。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规律探索的拓展与飞跃,具有深刻的战略性、创新性与融合性,是引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实现范畴重塑、观念重构、范式再造的构建理念和行动纲领。

二、新定位:新文科视角下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

从学科划分角度看,课程思政建设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性举措。从新文科教育理念出发理解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就是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范畴、理念、范式的基础上,梳理清楚新文科对课程思政建设启发的新范畴、新理念、新范式。

(一)新范畴

理解范畴的概念是研究课程思政范畴的前提。列宁说过:“在人面前是自然现象之网。本能的人,即野蛮人没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分开来。自觉的人则区分开来了,范畴是区分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即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9]课程思政隶属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范畴,规定了课程思政范畴的内容材料。从揭示学科基础的范畴来看,课程思政包括思想与政治、传播与疏导、借鉴与超越、主体与客体、思想与行动等。从揭示学科联系的范畴来看,课程包括教育体系、教育过程、教育实践、教育制度与教育管理等。从揭示学科群体的范畴来看,课程思政包括个人、家庭、高校、单位与社会组织等。从揭示学科意识的范畴来看,课程思政包括课程思政价值趋向、课程思政意识形态、课程思政舆论导向、课程思政心理状态、课程思政生态、课程思政时代背景等范畴。

(二)新理念

新文科是对传统文科的超越,更是对传统文科的时代化。主要表现为打破专业孤立、学科壁垒与领域障碍,特点是学术视角开阔、广博的问题导向与多元融合的学术积累,目的在于培养受教育者的当代社会素养,使受教育者主动、准确回应快速变革的当代社会。因此新文科包含着学科融合、引导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等价值理念,是指导课程思政等领域建设的新理念。

学科融合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向纵深发展。学科融合是指通过不断打通不同学科壁垒、消弭学科差异,以实现学科交叉与学科间相互渗透的活动。学科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逻辑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0]各学科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一段渠”,这有两层意蕴:一是充分利用好课程思政建设,把立德树人的任务“润物细无声”式地融入各学科教学过程之中。二是充分利用各学科的有益思维、工具、价值与平台等,特别是新兴学科的技术手段与理念,大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向纵深发展。

科技与产业变革引导课程思政人才培养走向,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快速发展。一是科技与产业变革需要更多具有多元学科知识与多种实践能力与素质的综合型文科人才,倒逼课程思政的人才培养目标随着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生物技术等先进产业与领域的发展而不断调整,以适应未来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变化之需。二是科技与产业变革直接推动课程思政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科技与产业变革会为课程思政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建设平台、技术,将为课程思政培养的人才提供更为合适的、更具时代特质的岗位。科技与产业变革倒逼课程思政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与时俱进,同时也促进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现代化。

机制是持续性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点。一是非思政课建设“课程思政”,抓好综合素养课与专业课。综合素养课是通识教育展开的主要载体,专业课占受教育者学习知识来源的比重最大,因此应该在依托不同区域、不同高校、不同学科的特色与先进典型的基础上,自主探索不同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通内容与共同价值理念。二是思政课程更要积极主动探索与建设课程思政,思政课程是课程思政的首要环节,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占据特殊地位,课程思政是克服思政课程不足与实现时代性对接的战略抉择。在思政课程的课程思政进程中,应该主动补充思政课建设的新血液,主动吸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实践成果,自主积极地将体现区域特色、院校风格与学科知识的思政材料融入到思政课程当中,做到推陈出新和与时俱进。

(三)新范式

范式是一种公认的思想体系,范式是“一个特定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构成的整体”。[11]课程思政建设的范式重构,应该在社会公认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对自身重新定位。具体来说,课程思政的新范式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其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与跨界融合。新文科并不是对传统文科的否定,而是新时代对文科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考与理性创举。课程思政建设在本质上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之内,新文科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它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式发展,要求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跨时代性飞跃,课程思政不是“课程+思政”,也不是课程“思政化”或者“去知识化”,而是对包括思政课在内的所有课程发挥育人功能的新要求。[12]在目标上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同行,均是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建设吸纳了其它学科,特别是智能、数字与大数据等新兴学科与平台,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育模式的变革,改变了受教育者知识获得方式与知识输出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

其二,继承守正与创意创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难免存在与当今社会不相融洽之处,因此课程思政的建设就是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继承其合理有效的精髓,摈弃其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走向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课程思政的另一个重要范畴是创意创新,创意创新战略是人文社会学科的转型理念,当前我国亟需一场文化创意创新来推动新文科建设,课程思政是我国文化创意创新的重要战略举措,将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革新发挥实验与示范作用。

其三,新时代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引领人类思想发展的重要活动,在新与旧的钮结上,个体是人类智慧探索的基本单位。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更是社会历史的塑造者,因此我们党始终把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社会的最高目标,新时代具有新气象,是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近的时代。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体现了新时代对于人本体价值培育的注重,目的在于更大地激发个体能动性,使每个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为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发展贡献力量。此外,这种新时代的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范畴超越了生存主义与物质主义,趋向于成就个人与教育的全维度化,从这个角度看,课程思政是在生存与成就自我之间担负起过渡桥梁的作用。

三、多元融通:课程思政建设的战略路径

以新文科的维度来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战略路径选择,可以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提升多元资源配置的有序化与高效化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课程思政元素发掘与利用的程度直接关乎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客观地讲,当前对课程思政建设非常重视,但在各级层面、各院校、各学科、各课程对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仍有较大提升的空间。这主要表现为:一是各院校所处地域不同,课程思政建设对区域特色的思政元素挖掘不够充分。二是目前各学科尚未形成各具学科特色的课程思政教材与教程,对课程思政的实施尚未全面推动;三是各课程任课教师和各门课的学生主要依靠原有教材讲授知识,新时代与新文科呼唤新教材,体现课程思政特色的多元化、时代化与新要求系统化的课程教材体系尚未完善;四是各课程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融入课堂的认识不够深刻,运用身边、生产、专业领域等思政元素的技巧不够到位。

课程思政的建设力度不仅与多重元素的发掘利用程度有关,而且与其配置效率有关。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表现在课程思政元素配置的低效性。主要根源于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无序化,缺乏宏观上的细微化统筹,使得课程思政建设被误解为“思政课程的学科具体化”。二是表现为难以突出重点元素,造成课程思政建设难点难以突破。这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落实课程思政授课环节中缺乏理论的广度与高度,授课元素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要求,培养方法逐渐落后于学生的学习需求,课程思政元素的设置难以突出重点与目标,更难以“根据个别困难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诠释与指导”[13],综合造成课程思政元素配置效率较低。

重构课程体系与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课程思政资源配置的有序化与高效化。合理规划通识课、专业课与思政课的课程思政,在通识课维度要改变折衷主义教育观与多元价值教育观,克服其难以为学生提供共同知识和价值难以实现均衡发展的弊病。专业课中要灵活地加入德育知识,在学习、生活与实践上正确引导学生行为与价值意识;思政课程要实现与课程思政的辩证统一,推进立德树人供给侧改革,推动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提升同向同行文化认同感,深化知识育人与立德树人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4]改进教学方法是落实以生为本的重要体现,目标在于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在知识爆炸的当今时代,人们的知识素养永远处于被迫的跟随状态。“我们不必要拿什么东西给一个人,只要把那暗藏在身体内固有的东西揭开和揭露出来,并重视每个个别的因素就够了”。[15]课程教学要重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根据不同学生的状况,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程思政的教育成效。只有重构课程体系、改进教育方法,才能切实提高课程思政资源配置的有序化与高效化。

(二)推动多级建设主体的协调化和一体化

课程思政建设主体的协调性关系课程思政建设的进度与效度,课程思政的建设主体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具体来说广义的建设主体包括社会、学校与家庭,狭义的课程思政建设主体主要包括学校党委、学院与学科、教师队伍与思政队伍。笔者所说是狭义上的课程思政建设主体,是推动课程思政落实到位的重要组织与个体。“学校党委—学院与学科组织—教师与思政队伍授课”是课程思政实施建设的重要逻辑,指明了各建设主体的角色与作用。

推动多级与多元建设主体的协调化与一体化,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在提高学校党委领导政治站位的前提下,加强组织建设,为推动协同育人与同向同行给予组织保障,同时在工作中要把握关键,加强课程思政教师队伍、课程思政制定机制、课程思政考评—反馈机制与课程思政监督—激励机制的建设。二是要充分发挥学院和学科为课程思政建设所起的桥梁作用,学院和学科方便发挥统筹各学科与领域内的课程思政元素,相对于学校层面来说,学院与学科层面对课程思政资源的分配更有话语权,更方便有针对性地制定规则与标准。三是深化教师建设课程思政的主体作用,这意味着教师应该探索与掌握落实课程思政价值的科学方案,推动各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专业化、交叉融合化与地域校情化,在常学常新中逐渐优化课程思政建设。四是要强化高校思政队伍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职业角色和主体自觉,突出思政队伍课程思政理念与技能建设,加强与其他主体的协同育人性,改革课程思政教学,搭建多维立体化育人平台与模式,并通过完善考评体系,建设课程思政长效育人体系,从而构建战略性、协调性与一体化的课程思政建设主体。

(三)增进多元建设机制的条理化与系统化

课程思政建设机制是建设课程思政的各要素之间结构关系与运行方式,课程思政需要建设机制去实现规范化、高效化与常态化,提升其服务立德树人目标的能力。研究课程思政建设机制主要从分工协作机制、考评机制、教师培育机制、资源发掘机制、激励机制、价值实践机制、长效育人机制、协同育人机制等维度进行逻辑化、条理化与系统化的梳理。目前课程思政育人机制体系尚未根本完善,各种建设机制有待进一步梳理与调试,需要形成条理化与系统化的课程思政建设机制,并将其用于指导实践改革。

条理化、系统化梳理与建构课程思政建设机制。围绕“新范畴、新理念、新范式”,课程思政建设机制体系应该中心凸显立德树人的目标与要求,同时体现新文科与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机制的条理化与系统化要依托权威主体或者外域机构与平台等才能实现。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加强学校党委对课程思政建设机制体系的领导,根据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智囊团的建议由学校党委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构建体系,利用政治权威增进课程思政建设机制的条理化与系统化。二是可以引进校外第三方评估机构,通过项目外包的形式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机制的科学化与系统化,并通过科学化的评估验收,切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机制的条理化与系统化。三是依托当代先进大数据平台与智能平台,模拟课程思政建设机制的运行效果,对课程思政建设机制模型进行质量评估,在评估中凸显建设机制的条理化与系统化,利用先进技术平台最大程度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机制建构的条理性与系统性。

(四)提高平台技术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网络化、信息化与智能化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依托与平台,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评价标准与时代化追求。促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就是要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彰显技术在提升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支持保障作用。技术作为课程思政建设多维工具的一维,需要上升到技术赋能的高度,以便更好地发挥其提升课程思政效能的功能。这也就意味着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元素与材料,而且能够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科学技术可看成是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节点,提高课程思政建设平台与技术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是课程思政建设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理解技术赋能对提高课程思政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具体作用,一方面要理解以大数据、5G等为代表的先进技术正在对我国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先进生产技术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生产技术通过影响人的认知思维、行为能力与生产关系等塑造着不同时期教育与知识生产模式,成为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种重要力量。

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是通过改变认知思维与发挥工具效用实现的。一是以大数据为代表的先进技术,能够提供课程思政资源平台,丰富课堂教学素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等,拉近了学生与当代社会、当代世界的距离,改变了学生对传统思政课程的刻板印象,有助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普及化与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目标的实现。二是先进技术以其高效的工具效用推动了课程思政建设共同体的形成。借助先进技术,可以健全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完善课程思政评估—反馈体系与监督—奖惩体系等,继而科学地重构课程思政建设结构、创新合作共建课程思政方式,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合作决策能力与合作执行能力,推动合作主义理念普及化,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铸魂的良好氛围。三是要充分发挥现代高新技术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平台支撑作用,积极引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体验等先进科技,提升先进科技支撑课程思政建设的广度与深度,继而通过提高课程思政建设平台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推动课程思政走向更高阶段。

总之,尊重文科教育特性和人才培养规律是新文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和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方面。应该说,新文科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是一致的,新文科意蕴着课程思政建设新范畴、新理念与新范式,把二者综合起来进行研究,既发挥出了文科教育所凸显的价值引领和塑造,以及道德培育和导向的作用,又能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这不仅要求对标课程思政的新定位来建设课程思政,更要求将新文科战略性、创新性、融合性与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资源的高效有序配置、建设主体的协调一体化、建设机制的条理系统化与平台技术的信息智能化,实现课程思政建设因素的多元融通,进而形成立德树人的高效合力。

猜你喜欢

文科思政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思政课“需求侧”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豆文科作品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