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与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英语听说教学重构的新思考

2022-03-17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20期
关键词:阅读课教研听力

苏 辉

2023年辽宁省普通高中英语高考听力成绩将计入总分,学业水平听说考试全面实行听力及口语自动化考试。为应对这一新变化,推动区域普通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的高质量开展,本文着眼新一轮普通高中综合改革区域推进中的现实问题,思考新课程与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英语听说教学重构问题。

一、学校提高站位,从强化课程保障出发

2018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新时代英语课程改革启动,笔者与教师进修学院同仁也肩负起教研工作新任务。当教研深入学校,沉浸到课堂,却发现新课程在很多学校的英语课堂还未真正起步。这一现状映射出本市新课改在广度和深度上面临着困局。回首区域新课改推进的“急迫”过程可以发现,新课改的推进轨迹是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到省级教研再到市级教研然后直接面向学科教师,该进程中学校角色和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了。而新课程的实施,切实推进普通高中英语听说教学改革,离不开学校的提高站位和强化课程保障。

硬件建设是听说教学实施的基本前提,学校需要提高认识,完善标准语音教室、教学资源平台等硬件设施。制度建设是完善听说课程实施的基本保障,学校要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制订课程实施方案,加强教学管理,保障听说课程规定学时,引导教师积极接受新教学理念,主动适应新教学方式变化,提高课程实施的能力。促进软实力提升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重中之重,学校要加强师资培训,打造多层级网状教师研修共同体;系统完善教研体制和教师专业发展机制;通过链接、引领为教师赋能,给予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支撑和内生动力,帮助教师实现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育理论、优秀经验与课堂教学的有效链接,让教师的专业发展由线性成长变为教育生命个体的立体化成长。

二、教师准确定位,从专业再学习出发

教师专业化水平是有效实施英语课程的关键,新课改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自身专业化水平不足是当前本区域高中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的最大挑战。听说教学的重构要求教师准确定位,从专业再学习出发。

1.深研课标精神,转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普通高中综合改革是教育新时代提高高中办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和趋势,其深化实施必然推动高中课堂的深度变革,只有实现由课改到改课的跨越,新课程才能真正落地。教师要打赢课堂教学改革这一攻坚战,转变观念、更新教育理念是前提。教师的首要任务是研读课程方案与标准,其作为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乃英语教学改革遵循之道,教师应闻道而勤行之。

2.依据听说要求,换思路、改变听说教学现状

调研发现,新教材所设听说教学板块并未真正受到教师的重视,目前部分学校涉及的听说教学仍然停留在阅读课上听课文、阅读活动中适当说、听各种考试题及习题中的听力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英语阅读课中存在伪听力教学现象。当前仍有部分教师在阅读课中以看课文听录音代替第一遍朗读,试图以此给学生提供接触口语的机会,匹配学生所听与所看,并校正读音,教师在听后再提问。这种方法极不科学,如果学生不知为何而听,必然是机械地、被动地、毫无兴趣地听,其从听中所得必然有限且效率低下。这会导致学生产生过重的听力负担,引发听力学习焦虑,听力任务就会变成记忆测试。

即使教师先设问,由于阅读课中学生都是看着文本听,实际上听就没必要了。对于多数学生来说,阅读文字比从语音中识别、理解要素更容易,他们会通过读而非听探求教师设问,听实质上就变为阅读的练习和附属,即产生了英语阅读课上伪听力学习现象。

其二,口语教学停滞在传统认知层面。把说作为语法和词汇教学的副产品,在语音教学中进行强化。新课程观要求把说视为重要技能,新教材中设有“观点展示” 板块,以讨论、评选、演讲、辩论等口头表达形式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复习与掌握,以开放或半开放活动形式促进合作、展示个性,充分表达对主题思想的理解和认识。

其三,以听说考查代替听说能力培养,舍本逐末。以英语听力课为例,目前有些学校的听力课局限于训练高考类型的听力测试,教师只研究听力怎么考查却不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偏离了听说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的教学目标。

鉴于此,教师要参透新课标要求,挖掘教材资源,用好测试与评价工具,整合微技能训练,辅以专项测评,开展听说教学实践,构建以培养能力和素养为目标的专业听说教学新模式。

3.重启专业学习,提质量、打造专业听说课堂

首先,教师要重新认识听说内涵。

听是理解口语的技能,是听说读看写技能之一。它是一种目标导向的学习活动,涉及理解输入语言信号、联系上下文语境、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思维分析等能力领域。

说普遍被认为是听说读看写技能中最重要的技能,说的能力常被等同于精通此门语言。英语教学普遍存在学生学习英语多年却无法真正说英语的现象,其主要困难在于说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下无意识、自然而然地发生,这就意味着听和说即输入和输出教学应该是统整、协同和融通的。

其次,学生如何听与说。

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听,要运用多种策略以获取信息,要在“top-down and bottom-up”(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策略之间不断转换 。目前许多教师认为真实生活中学生主要采用自上而下方式听,所以采用“top-down”这种策略来组织教学,其基本路线是从课程大背景和整体教学任务出发,走向较小的语言应用的细节和问题教学。

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说,若过于注重语言规则,则语言产出就会受到影响,即失去流利度;反之,若只注重语言产出效率,则准确性受损。因此,学生需要学会掌握二者之间的平衡。

再次,选择设计正确的听说任务。

听涉及学生获取文本故事概要或对话中的主要信息与具体细节,反映在任务设计中,要明确是让学生通过听收集具体信息还是抓主旨大意,或兼而有之。为此,教师应当把不同类型的听力任务分布在不同的重播中,不必过于担忧录音材料的适用水平,但必须确保任务设计符合学生水平。

说需要大量练习,学习者获得说的机会越多,说就会变得越流畅、越容易。口语练习不单纯指简单地回答教师的问题、重复语法练习,它更强调学生与其他说话者的互动、维持交流、就所选话题展开小组讨论等。

第四,遵循教学准则,科学规范教学行为。

听的教学要遵循问题前置、任务分层、过程重于结果三大准则,要注意教学中易被忽略却颇具操作效果的十个细节问题与方法,即录音时长要短、播放次数要充足、答前可以讨论、不急于公布结果、不让少数强势学生主导课堂、逐词逐句复播、适时提供帮助引导而不是直接给答案、让学生自己控制播放进程、中途不可更换任务、避免所问非所设。教师要备加呵护学生听的学习自信,确保任务设计在学生能力分层范围内,可以有难度但是学生“跳一跳”都能够达成。

说的教学,首先要关注教学方法,教师把说的技能分解为多项子技能,如开始与结束交谈、转向、改述、打断等;聚焦于不同的目的和相关文体,如叙事、对话、小说,采用基于话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就一系列话题进行自主交流。其次要善于设计多种类型活动,如对话、戏剧 、游戏、讨论与辩论。

高中英语教师要深化听说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具有区域特色,凸显校本创新的专业的高中英语听说新课堂。

猜你喜欢

阅读课教研听力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用问题点燃孩子思维的火花——一堂组文阅读课的感悟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