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助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22-03-17任延艳陈青于泳荆丽艳

教育现代化 2022年15期
关键词:泰安市助产校企

任延艳,陈青,于泳,荆丽艳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山东 泰安)

一 引言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鼓励职业院校建设或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的课时原则上应不少于总课时一半以上。实践教学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了解社会和专业发展现状、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1]。助产专业的、许多核心课程(助产学、妇科护理等)都是一些实践性很强的学科[2],实践课程是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关键,构建科学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3]。目前高职助产专业教育仍然存在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教学模式[4],中国助产士培养也没有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5],助产人才培养还需顾及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的获得,导致助产职业技能及素养培养弱化,缺乏助产专业特色。因此,我院从成立助产系以来,初步构建了围绕课程思政搭建多维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经过教学实践验证,取得了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二 高职助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院助产专业坚持“服务社会、特色创新”的专业建设理念,深化校企合作,搭建区域性产教融合平台,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构建了高职助产1围绕4基地2平台的实践教学体系。围绕课程思政,4个基地和2个平台相辅相成,将专业基本操作技能、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和专业综合操作技能三大模块科学结合,融通X证书技能模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三 高职助产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证探索

(一) 围绕课程思政,构建了“大思政格局”

①学院顶层重视思政教育:学院设立思政部为教师进一步加强思政课和思政教育奠定了基础。以思政课堂为主渠道,直面学生的现实心理特征,把握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运用互联网、自媒体等新技术新手段开展思政教育,师生双向交流、互动沟通,全面了解学生所需所求、所思所盼、所忧所虑。此外,学院还成立了课程思政领导小组,统筹指导思政教育。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和衷共济:学院建设了一批专业核心课程思政示范课,深挖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渗透到课程建设和教学,构建了“大思政”格局。③重视营造良好的思政育人环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崇德、敬业、笃诚、至美”校训融入理论课堂和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建成“全课融入、实践培育”的良好思政育人环境。

(二) 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

1.实训教学基地

①与医院、企业合作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拥有技能训练室38个、虚实结合教学实训室6个和虚拟仿真实训室2个。设基础护理和临床护理、母婴护理、孕育指导、健康监测、健康风险评估等功能区,面向社会群体开展相关实践技能教学及创新活动,承接幼儿照护、家庭保健、母婴护理等“1+X证书”证书培训项目,融“教学、培训、社会服务、科研创新、技能大赛”综合性实训教学基地。实训室实行每天(节假日除外)开放制度,学生或者社会培训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预约实操练习。②建立专家工作站模式,聘请临床一线专家到学校进行技能操作及技能大赛指导。③实训教学基地营造浓郁的助产教育与产房、病房文化相结合的实训环境,模拟助产工作场景,建有模拟产房、模拟妇科检查真实场景,使学生在真实的助产士工作环境中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

2.见习教学基地

自2016年起,助产专业将课堂搬至医院,与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探索“1.5+0.5+1”“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1.5年,医院集中见习0.5年,顶岗实习1年,学校和医院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方案,校企共同管理学生见习期,见习期间占实践教学30学分。见习科室包括产科、儿科、内科、外科和手术室等科室,见习产科时间相对较长,每见习完一个科室需要参加出科的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每一次操作考试成绩按照比例汇总成最终的操作成绩,学生学期末还需要参加一次理论考试,组成学期总成绩。目前,学院积极探索和泰安周边其他医院及医疗机构的合作见习育人模式,见习方式包括“1.5+0.5+1”模式和4+1模式(大二第二学期,在学校学习4天,在医院学习1天,记实践学分1分)等。2021年8月26日,“1.5+0.5+1”“校企一体化”合作育人模式——“共话校企合作 展望产学共赢”在中国教育电视台职教频道(职教筑梦板块)作为优秀案例展播。“1.5+0.5+1”育人模式以“合作共赢”为主线,使学生对医院环境、岗位、管理和工作流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增强了同学们对实习岗位的信心,缩短了实习休克期,为进入临床实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实习教学基地

①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助产专业校企共同体,拓展实践教学基地:联合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安市中医医院、泰山医养中心等医疗机构,与北京中民福祉科技有限公司、美中宜和妇儿集团、济南市阳光大姐有限责任公司、三十七度昱孕产健康管理和全程母婴智慧照护等大企业合作,采用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式,加强合作培养。强化校企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等方面深度融合,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促进助产专业高质量发展。②实习教学基地有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泰安市立医院、泰安市中医二院等3家附属医院,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安市中医医院等5家紧密型教学医院。长期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和泰安市中心医院等30余家三级甲等医院开展合作,培养了大批优秀实习生和毕业生。学院在学生大二的第二学期对有意向省外实习的学生进行培训,各家医院此时定期到学院遴选优秀学生去实习。③实习教学基地实行“2+0.8+0.2”递进型学制形式,即2年校内学习,8个月跟岗实习和2个月执业资格证书和“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强化培训。④学生实习期间定期开展实习管理研讨会,实施院系两级管理机制,加强实习期的管理与调研,定期走访各实习医院,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及生活各方面问题。学生实习期间,可以将实习心得体会和学习生活的感想撰写成文,通过微信公众号及抖音号发布在网络上。学生每转完一个科室,须将实习工作总结和体会,通过学院实习管理平台按时提交,实习结束后要提交年度实习总结。采用实习队长责任制,每月上交实习队情况汇报总结。通过钉钉、微信、QQ等方式向院系反映实习过程中需要学院解决的问题及医院实习存在的问题等。通过实习,学生可以更广泛地接触社会,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通过在医院的锻炼可以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心理健康引导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职业素养。

4.社会实践基地

我院依托助产专业校企合作平台、实训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开展健康保健模拟实战和实体运营,实施健康保健项目和“互联网+”平台项目;建立1+X证书实训基地和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等为学生社会服务实践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学生主要通过以下项目进行社会服务实践:①面向社区开放资源,实行“定点服务社区”计划,发挥场地、设施、师资、网络及教育资源优势,面向老年大学、社区、企业、机关、学校,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老年健康教育、养生保健讲堂、心理健康咨询,提升居民卫生健康意识和保健水平。②对口帮扶,服务乡村振兴:为农村、贫困偏远地区提供健康咨询、康复保健、医疗卫生等服务;面向农民工开展家政服务、养老照护、保健按摩师、育婴师等工种培训,让服务区域农民走上致富路,助力区域经济发展。③“希望志愿者”品牌志愿服务队:2016年以来,我院助产系打造“希望志愿者”品牌志愿服务队,以实践育人为导向,先后在泰安市岩庄社区、石横镇卫生院等地开拓志愿服务基地,创建和完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和“温暖的冬季”品牌服务项目,泰安电视台、泰山日报等媒体对支部志愿服务活动均有所报道,不断提升学院影响力和学生实践能力。

(三) 校企高水平技术技能平台

①我院结合专业建设、教学育人、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环节,与大院大所、龙头企业共建技术技能创新平台,联合医院、医养中心、行业协会、企业、机构等,成立山东省康养产教研联盟,学生可以在医疗服务、健康照护、母婴保健等领域开展技能实践,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②依托我院立项的山东省助产和中医整脊复位技术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进行学生技能大赛备赛指导工作和技能传承创新,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四) 国际交流平台

我院充分利用国外优势资源,通过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拓展国际合作资源途径与模式、开拓国(境)外留学、就业渠道,借助菲律宾护理教育的优势,学生可以参加我院与菲律宾女子大学“3+3”本硕连读项目、与亚洲多米尼克学院“3+2”本硕连读项目等;与菲律宾远东大学、菲律宾女子大学、韩国大真大学等合作办学,输送学生赴国(境)外学习、升学及就业。学生通过几年的国外交流学习和生活,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磨炼和提升[6],这些人生经历对于学生将是人生非常宝贵的财富。

四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成效

我院助产专业教学实践体系改革成效显著。①专业建设成绩突出,2017年获泰安市“校企一体化育人”示范专业,同年被认定为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品牌专业群主要专业;2018年被评为山东省助产专业能力研究与实践基地;201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1+X”母婴护理证书试点专业、国家级骨干专业;2021年立项为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智慧医养”高水平专业群主要专业。建成模拟产房、产科虚拟实训室等省内一流助产技术实训室,立项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1门、校级4门,助产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②学生综合素养及职业能力不断提升,2016年获山东省职业院校助产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2018年获山东省职业院校助产技能大赛团体三等奖;2018年获得全国师生礼仪大赛学生组一等奖4人次,二等奖10人次,三等奖20人次;2019年在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技能大赛“养老护理”和“母婴护理”赛项中,获一、二、三等奖分别1名、3名,和2名。③学生毕业后就业率、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及专升本率再创新高,护士资格证考试通过率99%,学生就业率达95%以上,课证融合,1+X母婴护理技能等级证书通过率100%。2018年以来,助产专业专升本人数实现了从1人、到14人、再到28人、再到77人的迅猛增长,2021年升本率达到28%,比去年提高19个百分点,升本人数是2020年的3倍;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2020届351名毕业生总体就业率92.45%,2021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4.98%。④我院助产专业打造“希望志愿者”品牌志愿服务队,在2017-2020年,连续四年被省委宣传部表彰为暑期“三下乡”优秀志愿者服务队。

五 结语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院初步构建了高职助产1、围绕4、基地2平台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产教融合型助产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具有较强就业竞争力、较高综合素质的助产人才,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人才,真正达成校企互利双赢。目前学生的校外实践获活动都是利用假期或者周六周日进行,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将继续拓展产教融合实践教学模式,比如可以建立校园实践活动月或者校园实践活动周等,继续加强对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完善推进,探讨信息化的实习管理,进一步完善助产实践教学平台的探索,形成长期良性互动,更好地助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猜你喜欢

泰安市助产校企
振兴乡村经济“互联网+”模式的可行性研究——以泰安市为例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北风催眠曲
再见,雪姑娘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山东省泰安市检察院依法对蔡希有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