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建的 育人模式研究

2022-03-17刘洋郑晓绵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年2期
关键词:革命文化育人模式

刘洋 郑晓绵

摘    要:革命文化是良好的教育资源,探索建立革命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包括以“三会一课”为主渠道,传承革命精神;以“党员社会实践”为延伸拓展,了解革命遗存;以“新媒体阵地”为有益补充,铭记革命历史;以“学术探讨”为前沿方向,领悟革命文本。“四位一体”育人模式可以促进革命文化传承,提升高校学生党建育人效果。

关键词:革命文化;高校学生党建;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2-0005-02

革命文化萌芽于中国共产党人为改变中国命运获得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初心,经过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锤炼而成,融合了革命内在意义与社会实践探索的思想。革命文化传承时代的记忆,蕴含文化自信的因子,是“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格的文化形态”[1]。

一、革命文化与高校学生党建关联性

(一)革命文化与高校学生党建内容相通

革命精神、革命遗存、革命历史和革命文本是革命文化的呈现形态,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展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而高校学生党建内容的实质也是要坚定党的信仰,传承中国精神。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和新问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应汲取革命文化养分,重新正视党的初心,承担时代重任,砥砺前行。

(二)革命文化与高校学生党建价值同构

其一,革命文化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这与高校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工作初衷相一致,都是以人为本。其二,革命精神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和品格展现,这些优秀的品质正是高校学生党建育人所追求的内在意蕴。其三,“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实现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是革命文化的追求[2],这也与高校学生党建培养中国梦的“主力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育任务相契合。

(三)革命文化和高校学生党建相互作用

一方面,革命文化作为重要的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革命文化为切入点,充分利用革命文化的形式,可以丰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高校学生党建育人效果。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党建作为传播文化和培育学生的重要形式,通过创新活动形式,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革命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可以促进革命文化的传承,也能够推进革命文化价值的转化。

二、革命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建育人模式的

现状分析

2020年,广州地区10所高校的500名学生党员参与了革命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建育人模式问卷调查,回收问卷483份,有效问卷471份,有效回收率为94.2%。以下调查数据都是此次调查研究的结果,具体情况如下。

(一)革命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建育人模式的成效

1.學生党员接受革命文化教育的意愿比较强烈

学生党员能够主动接受革命文化教育,增强党性意识,加深爱国主义情感,这是革命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建育人模式效果的体现。调查显示,学生党员主动接受革命文化教育的意愿都比较强烈,有57.23%的学生党员表示“很乐意”,33.33%的学生党员表示“乐意”,会服从安排的学生党员占9.44%,没有不愿意接受革命文化教育的学生党员。

2.学生党员对进行革命文化教育的渠道满意度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党员对进行革命文化教育的渠道满意度较高,有83.22%的学生党员对“三会一课”融入革命文化教育表示“满意”和“很满意”。对融入的具体方式也比较认可,其中对文艺演出和竞赛活动融入革命文化教育的形式表示“满意”和“很满意”的学生党员占调查总数的80.5%,80%以上的学生党员对学术交流、学术研讨和革命教育实践活动融入革命文化教育也表示“认同”和“很认同”。

3.学生党员能够正确看待革命文化对党性修养的影响

革命文化是组织文化,影响着每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思想和行为。高校学生党员在革命文化融入学生党建育人模式中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升。根据调查显示,革命文化在高校学生党建育人模式中的作用逐渐彰显,有88.89%的学生党员认为革命文化教育活动对自身党性修养的影响很大。同时,学生党员对参与革命文化教育能秉持着正确的态度,有72.75%的学生党员都能积极地参加革命文化教育活动,基本不存在学生党员不参加革命文化教育活动的现象。

(二)革命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建育人模式存在的不足

1.学生党员对革命文化内涵的了解有待提高

革命文化是文化的存在形式之一,但其本意经常被忽视。很多学生党员对革命文化内涵的了解还不够,弄不清究竟什么是革命文化。调查数据显示,只有60%的学生党员对革命文化基本了解,38%的学生党员对革命文化的认识是模糊的,无法准确地界定革命文化的内涵,也不知道革命文化呈现形态之间的差别。

2.以新媒体方式传承革命文化还需要加强

将革命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建育人模式不能忽视新媒体的作用,但是在调查统计中发现,学生党员通过手机或者电脑收到学校推送的革命文化学习材料的情况不是很乐观,只有41.3%的学生党员“经常收到”,53.88%的学生党员“偶尔收到”,4.82%的学生党员“从来没有收到”。“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9.40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了9.32亿。”[3]高校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层次,同时拥有很多碎片化时间,因此高校利用新媒体推送革命文化学习材料、传承革命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3.革命文化教育还不能完全满足高校学生党建育人

需要

据调查显示,高校开展的革命文化教育还不能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完全匹配。53.67%的学生党员认为学校开展的革命文化教育能满足高校学生党建育人需要,44.86%的学生党员对学校开展的革命文化教育是否基本满足高校学生党建育人需要,持一般态度,还有1.47%的学生党员认为不能满足,可见革命文化教育还需要加强其在高校学生党建中的作用。

三、革命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建的“四位一体”育人模式

(一)以“三会一课”为主渠道,传承革命精神

“三会一课”有实质性内容,才能增强对党员的吸引力。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工作需要依托革命精神,实现革命文化在“三会一课”中的有机融入。一方面,发挥党课的主导作用以及支部大会、支委会和党小组会的协同效应,在党课和不同的主题会议中选择不同的革命精神加以重点讲授。另一方面,坚持有所侧重、相互配合的原则,尤其在主题教育过程中,要注意针对不同层面,对革命精神有所区分。对于理论宣讲层面,需要了解革命精神产生的内涵、历史沿革,着重对革命精神产生发展和时代意义的讲授;对于实践育人层面,则需要侧重革命精神中的事、物、人等,增强对学生党员思想的启迪和行为的引导。

(二)以“党员社会实践”为延伸拓展,了解革命遗存

革命遗存是革命文化的外显形式。革命遗存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不可估量的。将学生党员带出校园,让其亲自参与党员社会实践,参观革命先烈当年生活、战斗甚至牺牲的地方,让学生党员“身临其境”,洗涤思想,感悟革命遗存的力量。是否参观过革命遗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生党员教育的效果。用好、用活革命文化资源,需要将党员社会实践作为党员教育培养、延伸、拓展的必要形式,这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党员巩固党课学习效果,还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共产党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三)以“新媒体阵地”为有益补充,铭记革命历史

新媒体为革命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载体、新平台和新方式。高校革命文化教育可以利用新媒体,即通过开发革命历史网络教育平台和网络教学资源,注重革命历史传播内容的设计,创新网络传播形式,推动学习形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例如,以视频的形式传播革命历史、运用知识动画表达革命历史、通过情景模拟展现革命历史和借助音频播报解读革命历史。这些以新媒体为阵地进行的党员教育培养路径,有利于革命历史在现代境遇下的传承与创新,增强革命文化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促进学生党员铭记革命历史,让革命历史“入耳、入脑、入心”,提高革命历史的认同度、吸引力。

(四)以“学术探讨”为前沿方向,领悟革命文本

革命文本不仅传递知识,也蕴藏着真善美。有的革命文本通俗易懂,有的革命文本需要進行挖掘。以“学术探讨”为前沿方向,领悟革命文本是十分必要的。学术探讨革命文本是对日常阅读革命文本的补充,两者侧重点各有不同。日常阅读革命文本关注的是对革命基本知识和理论的掌握,以“学术”方式探讨革命文本则重点关注文本观点的逻辑路线,是以学术思维的方式,加深对革命文本的深层次理解,而不仅仅是记住一些结论或观点,更注重革命文本永恒的经典价值。

参考文献:

[1]  曹开华:中国革命文化发展研究论纲[DB/OL].(2019-02-27)[2021-03-07].http://www.cssn.cn/dsdj/dsdj_yc/201902/t20190227_4837859.html.

[2]  田克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兼论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J].理论学刊,2003(1):45.

[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20.

■ 编辑∕陈晶

猜你喜欢

革命文化育人模式
新时期我国革命文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文化自信的学理与增强路径
试论革命文化对文化自信的作用
红色革命文化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推动策略分析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中国近现代革命文化基本问题研究
构建协同资助育人模式的路径分析
浅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问题和育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