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陶渊明诗歌中的悲凉意蕴

2022-03-17葛欣媛

青年文学家 2022年2期
关键词:归隐意蕴陶渊明

葛欣媛

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人称五柳先生。其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隐逸诗人”的称号,很多史书为其作传时也都将他分在“隐逸”这一类下。陶渊明的诗歌以优美恬淡的风格被世人称颂,但更令人敬仰的是他的出世精神、自然豁达的理念。但陶渊明的诗歌中也有许多悲凉、哀婉的意蕴,单从作品统计中就会发现其表达悲凉情感的篇目高达64篇,“悲”“愁”“忧”等字眼也是频频出现。世人多把五柳先生塑造成超脱于世俗之人,但究其诗歌意蕴,得到的是一个真情实感的立体身躯。因此本文从陶渊明诗歌中的悲凉意蕴进行探究,旨在加深对陶渊明诗歌的理解和感受,丰富五柳先生的人物刻画。

一、陶渊明诗歌中的悲凉意蕴的含义

(一)生活中的悲凉意蕴

诗是来源于生活的艺术形式,生活中的悲凉自然也会反映在诗歌的内容中。“苦痛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好诗主要是不愉快、烦恼或‘穷愁’的表现和发泄。”诗中悲凉意蕴的产生,基于的是缺乏性的创作动机,诗人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如家族发展、社会现状等等,造成个人心理上的压抑、悲伤和愤懑等情绪,当情绪积攒到爆发时,一篇饱含悲凉意蕴的诗歌就产生了。纵观陶渊明的一生,大多数时间其家庭条件都并不富裕。生活的琐事浇灭了陶渊明满腔豪情和践行理想的热情,物质的匮乏也成了他创作的缺乏性动机,“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的生活环境给予了他当头棒喝。在历经了生活的艰难之后,其诗歌中自然多了些许悲凉的意蕴。

与青年时期相比,晚年的陶渊明受病情的影响,身体状况不佳,这时期的创作也成了他晚年悲凉命运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其归隐之后,初期的衣食无忧并没有持续多久,辛苦耕耘也并没有带来什么收获,“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醉心歌酒到迈向真正的劳作,与他想象的生活并不完全一致。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下,陶渊明诗歌所表达的内涵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以及无奈。贫困几乎伴随了陶渊明的一生,因此迟暮之时发出“岁月将欲暮,如何辛苦悲”的感叹,也是有迹可循的。

(二)怀才士子的理想之艰难

士子的理想与抱负,是作为主体精神支撑他们于逆境中奋勇向上的动力所在。而如若理想难以实现,那么抱负又会成为束缚他们的囚笼。在我国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陶渊明最初仍有满腔豪情,有一展宏图的雄心壮志,但是在进行人生选择时,难免会出现一心处两端的局面。陶渊明在其十三年的出仕生涯中就有过五次归隐,可见他对人生选择的纠结,也可见他心中不断雀跃的报国之豪情。在一次次的改变中不断地寻找人生的方向,就是陶渊明选择的对策,也是他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践行的理念。

陶渊明在《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这样表述:

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

鼓棹路崎曲,指景限西隅。江山岂不险?归子念前涂。

凯风负我心,戢楪守穷湖。高莽眇无界,夏木独森疏。

谁言客舟远?近瞻百里余。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

这首诗将作者忧虑的心情直接表现出来,虽然表面上主要描写对回家的渴望和行路的艰难,但细细推敲,便会发现其中也蕴含了对出仕的感受。出仕的经历对陶渊明诗歌中悲凉意蕴的影响是非常关键的。在日复一日的出仕过程中,陶渊明的归隐之心越来越明显,“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诉说可谓是道出了心中的无奈。

在理想与尊严的选择中,陶渊明终究还是倾向了后者。因此,在三十七岁这个仕途的黄金年龄,陶渊明踏上了归家之路。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陶渊明还未完全放弃兼济苍生的理想,蛰伏等待时机。

在陶渊明致仕彭泽时,因为督邮的骄横要求,让陶渊明忍无可忍,彻底放弃了其治世救民的志向,选择辞官,并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千古傳唱。在今日看来,陶渊明的选择是豁达的、有尊严的,但是在当时陶渊明的观念中,也饱含着无奈与失落,因为辞官归隐的陶渊明放弃的不仅仅是养家糊口的五斗米,也是他年轻时期的理想与志向,是他寒窗苦读的目标。对一个仍渴望建功立业的人来说,这无疑是剜肉削骨,这也为千古绝唱《归去来兮辞》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在表面看来,《归去来兮辞》表达的是归家的喜悦,但是深入挖掘,也能体会到其悲凉的意蕴。开头一句“奚惆怅而独悲”就直观地表现出了作者忧伤的心情,之后的欢乐也有一种以欢欣压抑痛苦的感觉。在欢乐的强烈感知对比下,此时的苦痛显得愈发嵌于灵魂。归家之时,便是其理想和志向熄灭之日。

(三)哲人的生命意识

1.对生存与死亡的关注

哲人对生命有其独到的见解,对生死过多地关注是陶渊明诗歌中表现出来的特点,因此,难免会因为人类的渺小和被动而产生悲凉意蕴。陶渊明之所以会在创作过程中过多地关注死亡,是因为我国古时的思想家已然对生命、生存与死亡有了诸多思考。《荀子·礼论》中说:“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齐万物、一死生”的庄子的生死观是“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认为人类无力左右变化无常的生命,那就应顺其自然,不因生而喜亦不为死而悲。《古诗十九首》中“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对生命短暂的慨叹也传递出底层士人对生死的思考。自幼苦读的陶渊明从文献典籍中吸收着先哲的感悟,构筑起他的自然生命观。

在疾病和天灾频繁发生的时代,死亡便如家常便饭,这也让陶渊明在对生存与死亡的思考中更轻易地体会到个体的渺小。生命在历史与自然的长河中是如此脆弱不堪,汉魏时代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为陶渊明创造了浓厚的“忧生畏死”氛围,陶诗中也自然有了对生死问题的关注与思考。生死的现象与悲凉的气韵总是相伴的,在对生死的关注过程中,陶渊明的生死观也在不断地改变,也对他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自然生命观念的局限性

陶渊明的自然生命观相较于同时代的其他文人已经有所进步,他认识到宇宙万物自有其运行的规律—“万物自森著”。达观的姿态固然可以顺应生命消长的自然规律,但仍有其局限:对自然及命运的认识止步于生命规律的不可逆,认为人在命运面前只能随波逐流而无法积极面对,这也是他痛苦的来源之一。虽然人类在自然和历史发展过程中并非完全的逆来顺受,但在自然生命观念想法的覆盖下,人类的主观能动作用被无限缩小,诗歌创作中也总是会添上些悲凉色彩。

自然生命观念中对人的认识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历史的框定也让他很难在此领域有所突破,自然与人的矛盾对陶渊明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是陶渊明诗歌中存在悲凉意蕴的原因之一。

(四)逸人之精神孤独

人之精神是引导诗歌理念的关键,陶渊明经过人生的反复,其精神境界逐渐升华,这样的发展会让其产生无人作陪的孤独感。假若一个人的生活中没有能够理解他的朋友,甚至妻子对他的行为也不能体谅,这样的生活环境必然会促进孤独感的产生。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晚年只能用道德的鞭子狠狠抽打自己,陶渊明也在孤独中困束自己,使他的人生更添几分悲凉。

1.精神生活的影响

精神生活对诗人的创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人在生活与成长过程中,只有将个体与自我、个体与其他个体、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进行一个良好的把握,才能充分地促进自我的发展。陶渊明的精神生活状况与归隐之后的社会交流有着密切联系。陶渊明在归隐之后,便选择了离群索居,隐居生活成了保障自身精神的纯洁、追求自身独立人格的有效手段。但是,很明显“静念园林好”的田园生活没有办法填补陶渊明心中理想无法实现的失落感,归隐田园的行为正是陶渊明对社会群体关系感到无法适应的反馈。陶渊明归隐之后很少与外界有所往来,志向和理想就无法实现,只能通过诗歌来表述自己的苦闷。因此,其诗歌中悲凉意蕴的形成与他归隐时的精神生活状态是密不可分的。

2.家庭情感的影响

陶渊明决定归隐注定困难重重,除了生计无以维持,还有亲友之劝谏、社会之议论、家人之阻碍。其中,家庭情感对陶渊明的诗歌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陶渊明做出归隐决定时,家人无法理解,因为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男人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陶渊明的工作不仅是他实现理想的途径,还是喂饱全家的必要手段。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决定会导致家庭感情的不和谐,从而对陶渊明的家庭生活造成影响。

陶渊明与其他家庭成员的矛盾还是由于对精神和物质的追求不同,这种矛盾最终导致了陶渊明诗歌创作内涵的变化。陶渊明的归隐是以全家人的生计为代价的,在理想和尊严的选择中,陶渊明选择舍弃理想,过贫苦的生活,赴身于潇洒的精神世界。而家人们却无法如此豁达,苦心经营物质生活成了家庭成员的常态。物质需求与精神层次的享受形成了强烈对冲,家庭感情不和谐的原因也大抵归咎于此。家庭情感的影响,让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就更加孤寂,只能在劳作与创作中找寻自我,抒发感情,这让他的诗歌更显孤独与悲凉。

二、陶渊明诗歌中悲凉意蕴的表达方式

(一)借自然意象抒发悲情

通过自然意象来抒发自身的悲情,是陶渊明诗歌中悲凉意蕴常见的表达方式。古时农耕文明下的自然形态往往能够赋予诗歌更好的精神意蕴,如通过失群之鸟、瑟瑟悲风以及飘飘无依之云等意象来创作,可以更好地将诗中的悲凉抒发出来。

陶渊明的《饮酒》其四曾写道: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失群之鸟与陶渊明这种失群之人何其相似。在自然法则中,群居动物脱离群体,就是一种孤独、悲哀的体现。表面写飞鸟、北风,实则在写自己,以这种委婉的方式将自己内心的悲凉意蕴抒发出来,是陶渊明在隐居之后抒发情感的方式之一。

(二)以人文意象体现忧虑

通过人文意象来体现忧虑是另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人文意象不仅起着辅助表达的效果,更是陶渊明自身特质的反映,体现了其独特的价值观,从而形成陶渊明诗歌中独特的悲凉意蕴。在陶渊明的诗歌中,杜康酒、无弦琴以及菊花都有其独特的悲凉意蕴。《饮酒》中曾写道:“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借酒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明确地表达了在官场只会令其失去心灵的自由,归隐田园才能让自己获得真正的洒脱。

菊花是陶渊明诗歌中最为独特的意象,陶渊明爱菊也是我国流传已久的典故。菊花在陶诗中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通过陶渊明对菊花的各种描写,如“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可以看到陶渊明在生死观念中的感悟。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让人感受到了即使是在悲凉之中,仍饱含着对生活的希望,是其诗歌中积极的一面。

(三)咏人物典故隐含愁怨

在陶渊明诗歌中,经常通过怀才不遇的贤士、至死抗争的斗士以及难觅知音的贫苦之士的典故来隐晦地表达自己的愁怨,《咏荆轲》中的荆轲、《韩非》中的韩非子、《形影神》《连雨独饮》《读山海经》中的神话人物、《管鲍》中的管鲍等都是很典型的举例。陶渊明通过运用典故,一来感慨人物的命运,二来复现自身之处境。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透露出一種愁怨的氛围。

三、陶渊明诗歌中悲凉意蕴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特殊社会的环境侵入

陶渊明诗歌中悲凉意蕴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魏晋士子的风骨,让他们生活得更加艰难,无法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独与悲壮便只能在诗歌中体现。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和他理想中的图景相差甚远,这种反差感让他最终只能放弃自己的志向,通过隐居保全尊严。自我实现和委曲求全的冲突成了陶渊明为官期间矛盾的根源,精神追求与物质需求之间的矛盾造成的逃离并不是结束,物质生活与人格的完成才是开始,其苦痛就是那个时代异化的一般产物。

(二)诗骚文学渊源的承袭

陶渊明诗歌中的悲凉意蕴,与我国古代诗骚文学的承袭有着一定的关联。《诗经》与《楚辞》作为古代诗歌的扛鼎之作,陶渊明从其中汲取精华,将诗骚文学中的悲凉意蕴内化到自己的创作中,不仅仅是作品内容的转化,更是忧国忧民的民生文化精神的继承。如果社会环境动荡不安,百姓就是时代的受害者中被伤害最深的群体,这种悲哀与痛苦的情绪无法宣泄,也造就了他的诗歌的悲凉。

陶渊明诗歌中悲凉意蕴的形成与发展非常复杂,需要从陶渊明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理想抱负、人生经历等方面一一研究。文学艺术作为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形式,悲出怨诗,乐出颂诗,皆应由本心出发,诉诸愁苦或欢愉。陶渊明的诗歌就是对当时社会境况的最好展现,也是他们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另一种需求。

1540501186243

猜你喜欢

归隐意蕴陶渊明
你好,陶渊明
草堂归隐
天宫院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陶渊明 饮酒》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论陶渊明归隐的挣扎与追寻——基于《饮酒》其四的诗歌文本分析
沈从文与汪曾祺的归隐情结比较研究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
不为五斗米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