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加尔:唯一的色彩大师

2022-03-17伽蓝

南都周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夏加尔贝拉马戏团

伽蓝

“夏加尔是唯一理解色彩的艺术家”——这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毕加索,对马克·夏加尔的认可。他强调的是夏加尔绘画作品里,色彩的精妙绝伦。但谈及色彩,马克·夏加尔说得更形而上学一些:“如果生命的调色板上只能有一种颜色,为生活与艺术提供全部的意义,这个颜色就是爱。”

如果说毕加索的解读,是从色彩的专业角度对夏加尔的赞赏,那夏加尔对自己的解释,则是从精神内核的角度,对自己的绘画所追加的人文注脚。

夏加尔并不是把颜色简单拼贴地放进画作。

他靠的是内在的诗意的力量,而不是绘画的逻辑与规则。

他把个人经验里的公鸡、驴子等意象,与它们在形式上的象征意味结合,才有了他笔下爱情的模样,即鲜艳的颜色背后,裹挟着充满童趣的况味,梦幻烂漫,却也深邃感人。

夏加尔打破真实场景和迷离诗意之间的界限的同时,也颠覆了绚烂色彩和烂漫梦幻之间的差别,以此在画作里向我们袒露他或喜悦或忧郁的真情实感——借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的说法就是:“在夏加尔的绘画里,愉快是飞扬天际的,沉郁是浸入海底的,惊奇是踏实质朴的。”

倘或你只是看过印刷品或网络图片,很难领略到夏加尔绘画里的这种精髓。

最近,“遇见夏加尔:爱与色彩”展览正在北京“遇见博物馆”展出,我们采访了“遇见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以及“遇见夏加尔:爱与色彩”展览的执行策展人孔博川,请她们介绍了夏加尔画作的精妙,此次展览的幕后,以及“遇见博物馆”的当下与未来。

“遇见夏加尔:爱与色彩”的展览,由“爱与乡愁“、”马戏团”、”花束系列“、”圣经“、“拉·封丹寓言”以及“巴黎系列”六个单元组成,共计155件作品展出。

“之所以会选择‘爱与色彩’这两个关键词作为展览主题,其实就是从夏加尔绘画的主题提炼而来。”孔博川简明扼要地回溯了马克·夏加尔的一生:

“1887年,马克·夏加尔出生在白俄罗斯一个贫寒的犹太家庭,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除了故乡维捷布斯克,他还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以及美国纽约和法国巴黎居住过。他出生的时候,后印象派刚好崛起,后来又是毕加索这样的立体派,他还接触过马蒂斯的野兽派。”尽管出生于非常传统的犹太家庭,但夏加尔并不希望自己受到任何画派的束缚。恰恰相反,他反而融会了许多艺术流派的想法和技巧,为自己所用。

“他希望表达的主题就是爱,而他表达爱的方式就是颜色。”

“为什么毕加索说夏加尔是唯一的色彩大师?是因为他运用色彩的时候,有很强劲的冲击力,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的。”孔博川用夏加尔的《紫罗兰公鸡》,来解释夏加尔色彩的微妙和力量。

在这幅画里,夏加尔让自己化身为捧着鲜花的小丑,现身在画面前侧,而他心爱的贝拉则身着白色婚纱,骑着一头绿色的驴子,走向夏加尔。他们身后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夏加尔标志性的马戏团剧场。至于左上方倒立的公鸡,则是夏加尔记忆中的伙伴,曾多次出现在以他和貝拉为主角的绘画里。

整体看,《紫罗兰公鸡》弥漫着迷人的蓝色,让人联想到海水、天空或梦境。尽管大部分都是蓝色,却也在这样一幅画里,呈现出不同的质感。它们有的偏灰、有的偏绿、有的偏红、有的又偏向紫或黄。在允许的范围内凑近看,“你能清晰看到这些颜色如何交错在一起,它们的笔触、纹络、薄厚、节奏及层次,如何把这幅画搭配成构图荒诞却又梦幻浪漫的杰作。”

除了对蓝色的拿捏,《紫罗兰公鸡》还有夏加尔绘画里反复出现的几个意象:驴子、公鸡、马戏团和新娘贝拉。“公鸡、驴子和马戏团,应该是跟他童年的生活经验有关系,代表着他对家乡的一种怀念。他出生在一个乡镇,周围全是这种动物,而且还经常有马戏团巡回演出。”

“不过,关于‘驴’还有另一种说法,说它在夏加尔心目中代表爱情,就跟经常出现的贝拉总是穿着婚纱一个意思。“

贝拉,夏加尔的第一任妻子。

22岁那年,经朋友介绍,穷小子夏加尔认识了与他携手走过三十多年妻子贝拉。在自传《我的生活》里,夏加尔记录了他与贝拉的初次相遇:“她沉默不语,我也沉默不语……似乎她了解我童年的一切、我如今的一切,还有我的未来;尽管我是第一次见到她,我仿佛觉得,她一直在守候着我。我觉得,我的妻子就应该是她。”

这种爱情的幸福感,在他画作里呈现的形态,就是情侣在漂浮、在飞升。

他摒弃现实的物理法则,让爱人在自己的画作里肆意飞扬。

直到1944年,贝拉染病在纽约去世。

失去挚爱的巨大伤痛,能在1946年的《月亮花束与白色海芋》中一窥究竟。

“相较于夏加尔其他的画作,这幅《月亮花束与白色海芋》在视觉上更沉郁:白色的花朵在浓稠的墨绿里绽放,而在画面的两侧,是一对被分割在两端的恋人——画面下方的夏加尔化身为犹太传说中屋顶上的小提琴手,微笑着注视上空,在他目光所及的画面上方,贝拉还是年轻时那个一袭白衣的少女,她手持折扇,脸庞被一轮圆月遮挡,暗示她早已上升到永恒的世界。”

这幅《月亮花束与白色海芋》,左下角有一排并不起眼的歪歪扭扭的房屋,“喻示着这对恋人的幸福,就飘荡在充满爱和回忆的地方。”

贝拉去世后,夏加尔在她的墓碑上作画,并写下一句话:“她的一辈子,都是我的画。”

据孔博川介绍,无论生前抑或离世,贝拉都在夏加尔的画作里,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贝拉是他的艺术泉源,也是他永远的缪斯。”

“比如《黄色背景上的恋人》,就是夏加尔暮年时,关于爱情主题的代表作。”

色彩饱和的背景下,蓝色、红色和白色等个性化的色彩亮度更加明显,也因此衬托得画中的情侣更为动感。“《黄色背景上的恋人》最特殊的地方在于:夏加尔没有使用他之前惯用的色彩和意象,比如‘夏加尔蓝’、公鸡、驴、马戏团、村庄,以及恋人在空中漂浮等,这些全部没在这幅画里出现。”

夏加尔剔除纷繁复在的色彩和意象,把画作上的更大面积,留给了情侣。

“这幅画是夏加尔在人生暮年时,回望一生中最珍爱的人和时光的经典之作。它和《紫罗兰公鸡》,也是这次展览里,最重要的两幅画,堪称‘镇馆之宝’。”

此次参展的155件展品,是由法国夏加尔委员会主导的展览。

据孔博川介绍:“这次展览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最大规模的夏加尔作品展”。

策展时,他们按照不同的主题和内容,对夏加尔的画进行分类,“比如‘拉·封丹寓言’,就是把所有夏加尔制作的版画放在红色单元里;《圣经》的主题画作,就统一在那边的绿色墙壁上;蓝色单元的就是他的‘马戏团’系列,黄色区域的就是‘爱与乡愁’系列。”

“夏加尔的这些作品,都是‘裸展’。”解释这个专有名词时,孔博川用“遇见博物馆”另一个同期正在进行的“黄金木乃伊”的展做对比:“像‘黄金木乃伊’的展,全部都是放在玻璃柜里的,因为玻璃柜能为展品提供一个最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木乃伊的那些玻璃柜,是直接从英国运过来的,不是我们这边加做的。”

按照孔博川的说法,这就意味着他们在运输和布展期间,要对夏加尔的画,做更多更仔细的工作,也意味着对展览空间的硬件设施,提出了更高水准的要求,“对待艺术品,容不得半点马虎。”

“这155件画作,是上海的展览结束后,坐‘专车’来的。”孔博川说的“专车”,是专门运输艺术品的公司的车。他们不仅提供专业的安保团队和服务,车厢里还有非常专业的恒温恒湿仓库,以保证这些艺术品在运输过程里,尽可能不发生损伤或破坏。

从确定承办展览,到最后把艺术品送回原处,这中间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首先是要甄选运输和保险公司,其次要不停地去核查。上一个步骤结束,立刻就要开始检验,以防出现任何万一。确认没问题后,才会开始下一个步骤。”

“我们行话叫‘点交’”,介绍文物查验时,孔博川解释这个专有名词:“就是有文物勘验师还有团队其他的相关责任人,一起查验文物的运输和保存情况,这个步骤主要是为保证展品的质量,比如它从国外到这儿,途中有没有损坏;如果说有,那这个是不是我们可以当场修复的,如果说不可以,我们就要向外方报告。这个物品出现了任何的这种问题,我们应该去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孔博川也告诉我们:其实不用太紧张或担心,因为每个环节,都是有严格的国际标准的。

“只要严格按照标准去做,就不会出现意外。”

展馆的湿度、温度和灯光,同样有严格的标准。“这个是温湿度计”,孔博川指着画廊边角上地灯一样的白色装置说:“就是用来监测场馆的温度和湿度,随时可以反馈这里的温湿度状况。”

据孔博川介绍,展馆里特意增设了恒温恒湿机,目的就是让整个展馆的温湿度,处在对展品最佳的状态里。“把温度严格控制在20°,上下浮动的范围在2°以内;湿度严格控制在50%,上下浮动范围在5%以内。”

除了温湿度,展馆的灯光同样很考究。

为了方便人们观看到画作的最佳色泽和状态,灯光要以特定的角度照射到画作上,这样才能保证观众从任何角度看,都能欣赏到这些艺术品的精妙。与此同时,还得严格控制这些灯光的亮度,通常会选择一个较低的数值:50Lux。

“第一因为是冬天嘛,外边的颜色是很单調,希望夏加尔丰富多彩的颜色,能让大家感受到温暖”,谈及为何策展夏加尔的作品,孔博川说了两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是当下的疫情,这种社会的变动与不幸,夏加尔也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给他的创伤更大,但他最后还是选择用爱去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我们希望以夏加尔的经历,尤其是他这些洋溢着爱的色彩,去温暖大家、鼓舞大家。”

遇见博物馆是北京中创文旅文化产业集团发起并运营的的文化艺术品牌,目前旗下有五大展览IP“遇见浮世绘”、“遇见拉斐尔”、“遇见敦煌”、“遇见古埃及”、“遇见夏加尔”。目前已累计接待观众数十万,观众人群覆盖亲子、学生、女性等消费群体。

在持续开发优秀展览IP资源的同时,遇见博物馆首家线下展馆正式落地北京银泰中心in 01空间。此场馆将全年为观众带来优质文化艺术项目,并将举办音乐品鉴、文化讲堂和艺术教育等多元化文化活动,把文化艺术的魅力多维度传递给观众。

未来,遇见博物馆将通过与国际各大主流文化机构及世界级博物馆合作,持续输出世界级优秀文化项目。

光影展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展陈形式,运用到“遇见敦煌”展中具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可以响应“让文物活起来”的国家文化政策,让不可移动的敦煌石窟文化和艺术走进普通民众生活,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第二可以扩大文化的影响力,全新的光影形式重构敦煌文化和艺术,用时尚潮流的方式吸引更多年轻群体的关注,让他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第三可以增强国际间文化交流,让敦煌文化和艺术通过新科技、新方式传递到世界各地。

我们也是基于以上才决定做此次“遇见敦煌”光影展的。

如上所说,是一种流行的方式,但不能囊括所有展览形式。有一些展品适合,有一些展品不适合,所以不能简单的以主流和非主流来界定,只能说光影展会是展览业态一种全新的补充,让整个展览形式更加年轻化、科技化。

我们2022年会陆续去到更多的城市,可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会发布未来更多展览规划。

会的,我们不局限在某个领域。我们以线下展为入口,打造一个年轻人的全新生活方式。因此展览的选择会更宽泛,没有局限。

3135500218550

猜你喜欢

夏加尔贝拉马戏团
在我的画里, 藏着我的爱情
老狗贝拉
好儿马戏团
在我的画里,藏着我的爱情
I and the Village 《我与村庄》
唠叨的妈妈
四十九条围巾
马戏团
三根横线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