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主旋律电视剧的艺术表达与价值导向

2022-03-17彭翠李彬

新闻爱好者 2022年2期
关键词:山海情扶贫攻坚价值导向

彭翠 李彬

【摘要】以扶贫攻坚为主题的电视剧近年来要么因为题材过于明显的政治化而让人敬而远之,要么因为故事的虚构和演员的演技差而导致观众缺席。但《山海情》的完美收官不仅以最高的豆瓣评分成为主流国产剧的标杆,而且还凭借剧情的真实性、人物的典型性、情感的崇高性等艺术建构能力成为一种“山海情现象”。该剧不仅以现实主义手法为观众树立了艰苦奋斗的意识和继续建设新家园的斗志,也为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建设者们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情感慰藉。同时,穿越苦难、奔向幸福生活的集体主义精神也让理想照耀中国的奋斗者群像深入民心,成功唤起了年轻人的力量与梦想,而这既是主旋律电视剧的价值导向和传播意义,也是该剧能够得到习近平主席表扬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山海情》;扶贫攻坚;典型人物;现实主义;时代关切;价值导向

为了弘扬主流文化和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出了一系列以“理想照耀中国”为主旨的电视剧展播活动。其中,2021年呼声最高且口碑最好的脱贫攻坚类电视剧《山海情》已经完美收官。观众的热烈讨论既预示了该剧的收视率会继续上升,也表明了以充分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重大题材和以反映贫困百姓日常生活相贴近为主旋律的电视剧,同样可以凭借题材的客观性、故事的真实性、制作的精良性逐渐进入观众的视野。

一、扶贫攻坚与《山海情》的“主题设定”

综观近年来播出的主旋律电视剧,要么因为题材过于明显的政治化而让人敬而远之,要么因为故事的虚构和演员的演技差而导致观众缺席,要么因为故事的不接地气、难以共情而不被市场青睐。基于此,拍摄带有主流意识形态色彩或以塑造时代英雄为主线的电视剧正让无数导演望而却步。但孔笙、孙墨龙却联合导演了以扶贫攻坚为主题,以黄轩、热依扎、黄尧、郭京飞等主演的电视剧《山海情》,该剧原名《闽宁镇》,讲述的是20世纪90年代宁夏西海固地区的移民群众响应国家扶贫政策,与福建援宁干部们通过艰苦奋斗,将寸草不生的戈壁滩变成了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电视剧开播时特意将剧名改成了《山海情》,极具隐喻和象征意义。既赞颂了福建与宁夏跨越山海共同扶贫的艰苦奋斗精神,也暗合了“志合者,不以山海為远”之意。

不言而喻,“山”代表的是宁夏,“海”代表的是福建。而在山与海之间,则是东西协作的闽宁精神和同甘共苦的扶贫故事。用山海情来表达闽宁之间20多年攻坚克难的深情厚谊,显然比最初的《闽宁镇》更能引起共情,也更能表达脱贫的宁夏人民对福建扶贫干部和专家的感激之情。充分表达了闽宁之间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抉择与使命担当。为了让这段光辉的奋斗精神传承下去,《山海情》所讲述的《吊庄》《移民》《种菇》《梦的翅膀》和《迁村》五个主题都是编剧团队在西海固地区经过实地采编获取的真实素材,马得福、李水花、张树成、吴月娟、老支书、杨县长等每个人物都有原型。如何在荒凉贫瘠的戈壁滩上通水电、建房子、修公路、浇庄稼,如何在联合国粮食开发署都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通过科技扶贫、坡改梯、三级扬水站的建设、劳务输出、菌草推广和招商引资来建设青山绿水、红砖瓦房、美丽舒适的闽宁镇,这一系列改变都是点对点帮扶过程中实实在在发生的事。

毋庸置疑,扶贫故事的真实性本身就是主旋律电视剧重要的一大看点。尤其是在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宏大背景下,讲好扶贫攻坚的故事同样至关重要。因为这既是一段党和国家帮助落后乡村摆脱贫困、走向小康生活的光辉历史,也是扶贫干部、科技专家、支教教师、贫困百姓共同参与的一场时代变革。故而,《山海情》虽然不能像纪录片那样详细刻录西海固地区曾经的贫穷程度和村民吊庄移民建设新家园的困难程度,但剧中所展示的部分情节作为一种客观真实却足以令观众窥斑见豹。诸如水花的父亲为了一头驴和一口水窖将女儿许配给不认识的男人,兄弟三个轮流穿一条裤子,一顿饭里一半粮食一半沙子,为打一桶水排队大半天,从沙子里筛土种粮食,顶着50摄氏度高温种植双孢菇,“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大风三六九,小风天天有”等都有真实的历史背景支撑。

也正是20世纪90年代西海固这些写满心酸和令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让国家和政府不断派出优秀的扶贫干部从政策上对口帮扶,同时派出科技扶贫团队从技术上为落后地区的脱贫之路问诊把脉。剧情中所表现的这些举措也都是真实的,并注定会与乡村脱贫的文明进程一起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无法忘却的纪念,以扶贫攻坚为主旋律的《山海情》才赢得了市场和受众的双重青睐。甚至可以说:“在国产剧评分普遍不高的今天,《山海情》既是一股清流,更是一股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洪流。”[1]也正是这股洪流激励着更多贫困地区的中华儿女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并以战天斗地的豪情和集体主义观念建设美丽新家园。

故而,《山海情》本身就是一部歌唱主旋律、传达主旋律、响应主旋律的扶贫攻坚剧。它以拍摄纪录片似的客观镜头,将新时代扶贫攻坚的时代主题和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真实历史熔铸到了一起,极大地颠覆了大众的审美习惯和对主旋律电视剧的刻板印象。该剧取得的良好口碑和主流价值观对大众产生的灵魂激荡就像一首鲜明的乐章,不断提醒着主旋律电视剧既要关注时代命题,也要追求历史真实。而且,只有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到一起,才能让主旋律电视剧以全新的姿态走向大众的期待视野。

二、典型人物的聚焦:扶贫进程中的人物群像塑造

但凡被观众认可推崇的优秀电视剧一般都离不开人物形象的塑造,主旋律电视剧也不例外。尽管《山海情》的拍摄本身就是一曲为扶贫攻坚而唱响的时代赞歌,但同样离不开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因为没有人物就没有故事的承载主体,没有人物就没有人物性格的多角度呈现,当然也就谈不上复杂人性的彰显。而一旦离开了对人性入木三分的刻画,情节的进展也就失去了血肉和温度,从而也就失去了故事的代入感和与观众共情的可能。鉴于此,以扶贫情怀为主线的《山海情》即便没有波澜壮阔的情感叙事和跌宕起伏的矛盾冲突,但它依旧以客观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双重标准为观众勾勒了一幅让戈壁滩变金沙滩的奋斗者群像,这幅群像既是90年代西海固的历史写真,也是让理想照耀中国的原动力。更何况《山海情》中的每一个灵魂人物都是活跃在打赢乡村脱贫最后一战的生动缩影,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一)勇于担当的扶贫干部

在《山海情》的人物群像中,以马得福、张树成为代表的基层干部和以陈金山为代表的挂职干部成了全剧的灵魂担当。他们一个是从涌泉村走出去的土生土长的大学生,一个是负责吊庄移民且有过当兵经历的基地主任,而陈金山则是从福建被派到闽宁的挂职副县长。三个人的职务不同、责任不同,但他们要做的事情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千方百计地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务必完成吊庄移民脱贫致富的目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三个人怀着共同的目标,在吊庄移民、种菇致富、外出务工、建设水站等一系列脱贫举措中,齐心协力,互相帮助,不辞劳苦,共克时艰,表现出了卓越的工作能力和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决心。用细节客观呈现了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广大干部的工作瓶颈和勇于担当、直面困难的良好形象,既深得民心,又各有侧重。

首先来说贯穿全剧的核心人物马得福,19岁的他一出场就是极其朴素的装扮,斜挎一个黄布包,一看就十分接地气。他作为青年扶贫干部的代表,刚参加工作就迎来了人生中的两场考验。一是青梅竹马的水花因为一头驴就被许配给了没有感情基础的男人,二是让祖辈生活在涌泉村的村民搬迁至荒凉贫瘠的戈壁滩,建设新家园。然而,不论是个人的情感伤痛还是工作的棘手,都没有让他放弃帮村民致富的梦想。在第一次吊庄移民时,一部分村民面对沙尘暴的狂虐坚决离去。面对留下来的村民,他报以感恩、自信的笑容,并坚定地相信未来!在面对差一户移民不能通电的困难时,他对变电所领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乃至蹲点死耗,就是担心村民失去耐心,失去对美好生活的理想憧憬;面对没有扬水站,村民无法浇水时,他有礼有节地带领村民去找主管领导,急人民之所急;在面临蘑菇滞销的市场难题时,他在经验推广会上一改讲稿内容,将菇民的苦楚真切呈现。为了帮助菇民找到销路,在飞黄腾达和村民利益的博弈中,他毅然拒绝了平步青云的大好时机。同时借白校长之口,告诫所有面临诱惑的年轻干部:“独木桥有独木桥的好,它危险,但是让人警觉;那高速公路是平坦,但是人容易麻痹,就容易出事。”而在“独木桥好,还是高速公路好”的隐喻中,马得福最终还是作出了正确的抉择,并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尤其是他在处理迁村的困境时表现出的外柔内刚和忍辱负重,以及面对顽固村民的倔强保守体现出的公而忘私、勇于担当和兢兢业业,就像民间英雄一样以朴实的形象扎根于观众的灵魂之中。而他那句“人有两头根,一头在老先人手里,一头就在我们后人手里,我们后人到哪儿了,哪儿也就能再扎根”的话充满了哲学味道,更是凸显了一个年轻人的理想、胸怀和对老年人极具深情的劝慰,引发了强烈共鸣。

再说对马得福极其信任和欣赏的优秀共产党员张树成书记,这个起初还只是一个基地主任的革命军人,通过党校两年的学习很快晋升为县领导,但他却始终没有放下西海固地区的吊庄移民。当闽宁镇由于政府交接问题而出现了农民工讨薪、工程款拖欠、扬水站烂尾等诸多关乎民生的大难题时,他毅然选择回到镇上,并立下军令状,要以一年的时间使闽宁镇走上正轨。在治理烂摊子的具体工作中,他废寝忘食,事必躬亲,时刻把人民放在第一位。面对上访闹事的群众,他那句“镇政府的大门随时敞开”平复了群众激动的心情,并自掏腰包给他们买饭。为了三级扬水站能够早日竣工,他白天处理行政事务,晚上到工地与工人一起劳动,完全没有当领导的架子。但面对挪用工程款的干部时,却义正词严毫不遮掩,铮铮铁骨与满腔正义不仅让施工队吃了定心丸,也让群众因为有这样的好干部而自豪。只是张树成书记在一切向好的收获时刻,却因车祸在工作途中不幸遇难。作为党员干部的优秀典型,可谓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令人感佩!

如果说马得福的忍辱负重饱含对乡亲们的故土情缘,张树成的不怕牺牲、鞠躬尽瘁是出于对党的忠诚和对责任的担当,那么福建口音浓重的挂职副县长陈金山则完全是出于对贫困村民的同情和帮助他们脱贫的情怀而兢兢业业地工作。他请福建专家教农民种菇,坚信科技致富;利用个人资源想尽办法与企业联系,搭建青年女工外出打工的桥梁。即便挂职结束,选择默默离开时,依然不忘继续对村民进行帮扶。而他“我觉得人呐,最怕的就是懒惰,对美好生活有所向往,有激情,这是好事情”这句话,既透露着一个领导者对农民的鼓励和信任,也是他个人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与拼搏。其智慧与幽默同样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且承担了剧中很多笑点。同时也让更多的扶贫干部懂得了“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二)坚强乐观的脱贫百姓

《山海情》中除了有个性鲜明的扶贫干部形象,也有让人过目不忘的脱贫百姓。尤其是涌泉村老支书的那句“有奔头那就不算苦,没奔头那才叫真的苦,咱换个地方活有啥不好呢!”不仅感动了在场的张树成,也让观众对这个威望极高的老红军肃然起敬。坚强乐观的水花为了活下去,用地板车拉着瘫痪的丈夫、女儿和全部家当在戈壁灘走了七天七夜赶到玉泉营,睡地窝子、学种菇、开超市……面对任何困难都会笑着说“总会有办法的”。尽管命运对她极其不公,但她从未抱怨过。尤其是她那句“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而且要越过越好”更是将水花的坚强、隐忍、乐观、好学、吃苦耐劳且始终心怀希望、相信未来的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作为全剧当中着墨最多的一位女性,她既是一个从赤贫到富裕再到拥抱幸福生活的奋斗符号,也表征着“乡村女性由弱者到自主、自立的身份变迁过程”[2],极富感染力。脑瓜灵活、注重亲情、能吃苦且敢于创业和创新的马得宝从一个独闯新疆的毛头小子到变成村里的种菇第一人,再到承包工程、开公司的企业家,几乎承担了年轻人想走出大山的所有梦想。由张嘉译扮演的憨厚却充满大智慧的底层人精马喊水,既深谙农村的生存之道,又怀有知恩图报和助人为乐的精神,识大体,顾大局。为了支持儿子的工作,将自己对故土的依恋深埋于心,将家国情怀演绎得入木三分。当然,除了这些精彩的形象,还有思想后进、私心极重、精于算计却又固守良知的李大有,虽倔强任性却又心怀梦想、见义勇为且追求卓越的白麦苗,以及年轻一代的海吉女工为了梦想到福建务工却又对故乡时刻挂怀的女性群体等农民形象,都在剧中得到了鲜活的生命。

(三)无私奉献的科技专家

科技扶贫作为国家的一项主要策略,在《山海情》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剧中以凌一农教授为代表的扶贫专家及其团队,挨家挨户地帮助村民建大棚、种蘑菇。不仅要提供技术指导,还要与菇民一起劳动。在科技致富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因地制宜,注重生态建设,而且还教会了村民种蘑菇,甚至额外承担了蘑菇推销的任务和滞销的损失。当飞机带着金滩村的蘑菇直入云霄时,镜头停留许久,对飞升姿势的各种特写,让观众看到的不仅是蘑菇有了销路,还有村民科技致富的希望与信心。他们不仅将智慧无私地奉献给戈壁滩,还为了菇民的利益不计个人得失,甚至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深受人民爱戴。当这些知识精英们离开玉泉营时,原本只有得保和得福要给科技扶贫团队悄悄送行,但一向私心极重的李大有却在吃饭的时候闯了进来,原本还以为他是要找麻烦,结果凌教授不计前嫌,热情邀约。但李大有却说不是他一个人,门外还有几个人。开门的瞬间,全村男女老少齐刷刷站在院子里,手里用草帽、筐子、篮子等装着各家挑选的土特产,热诚地请求凌教授一行带着。那个瞬间,不仅凌教授感动得声音哽咽,观众的心更是被狠狠地扎了一下。那种朴素的场面虽然并不是很壮观,然而却是全村人对以凌教授为首的专家团队的感激和感谢。作为科技扶贫的典型代表,为观众呈现了一组为了人民甘于奉献、任劳任怨且时刻心系百姓的知识分子群像。

(四)不忘初心的乡村教师

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始终是国家关心的头等大事。主旋律电视剧并没有忽略对百年大计的重视和对乡村教师的礼赞。《山海情》中的白校长和从福建派来的年轻支教教师郭闽航就是献身教育、扎根乡村的灵魂守护者和孩子们的梦想打造者。尤其是虽常年身处乡村却吹拉弹唱都擅长的白校长,不仅教孩子们学知识,还要教他们接受音乐的熏陶,拥有精神的富足。为了让吊庄的移民能够有学上,白校长毅然从涌泉村跟到了金沙滩,在偏远落后的戈壁滩上自建教室,砌黑板、排桌子、扫院子,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将简单的校舍打理成了孩子们放飞希望的象牙塔。为了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白校长经常拿自己的工资贴补学校的各项支出,爱校如家,对学生视如己出。他秉持“只要有机会就要给孩子们多教一点,让遗憾少一点”的原则,让孩子们尽量学知识。为了不让未成年人外出打工,他不怕与家长翻脸,硬是拦下了去福建的打工专车,将孩子带回了学校;为了让孩子们尽快能在操场上锻炼,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穿着校服参加歌唱比赛,他冒着被撤职的风险卖掉了福建捐赠的几台电脑。他不是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但在白校长心中“与其关心自己的前途,还不如多关心下学生呢!”这样的无所畏惧既是一个普通教师不忘初心的赞歌,也是对贫困地区无数校长的真实再现。

综观《山海情》中的人物群像,不仅有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寻常百姓和基层干部,也有挂职的副县长和涌入大城市的打工妹;既有视学生为亲人的辛勤教育工作者,也有为了眼前利益而让未成年人外出打工的愚昧家长;当然也有甘于贫穷得过且过的老年人和尝试冲破束缚逃离乡村的追梦人。从小孩到老人、从心系家乡的年轻人到福建派来的扶贫专家,栩栩如生的众生相几乎涵盖了扶贫过程中遇到的所有人,极具代表性。不得不说,“一部剧可以塑造这么多鲜活动人的人物形象,足见该剧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确实了得”[3]。这些人在脱贫致富过程中面临的每一次考验,都充满了艰难的抉择和自我斗争的犹豫。然而,正是这种人性的张力让这些典型人物极具艺术魅力和精神引领之光,为中国广大贫困地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经验,树立了典型。

三、价值导向:《山海情》的时代关切与艺术精神

主旋律电视剧《山海情》通过对脱贫致富这一现实题材的艺术转化,“实现了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的艺术突围和传播突围”[4],赢得了老中青三代观众的最广泛认同。这种认同不仅让业界振奋,也在观众心中凭借着还原历史真实的精彩演绎,铸就了主旋律电视剧难以超越的“山海情现象”,这是迄今为止以扶贫为题材的电视剧从未斩获的殊荣。之所以取得这样的好成绩,除了演员的实力在线和细节的动人心扉外,当然还有时代关切、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对奋斗者群像表现出的人文关怀、对主旋律的受众突围,以及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时代放歌的艺术精神等。

(一)主题选择与时代关切

建党100周年,很多主旋律电视剧出现了井喷之势。《山海情》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显然离不开扶贫的时代关切。西海固地区曾经“三个兄弟穿一条裤子的贫穷”深深触动了观众。剧中一系列贫困群众的日常展现,让我们深切体会到国家为什么要坚决“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理解了总书记为什么叮嘱干部“要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事,心里装着困难群众,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常去贫困地区走一走,常到贫困户家里坐一坐,常同困难群众聊一聊,多了解困难群众的期盼,多解决困难群众的问题,满怀热情为困难群众办事”[5]。对照《山海情》中的马得福、张树成、陈金山、杨县长和吴主任等一批干部,可以说他们很好地完成了总书记的嘱托,做到了时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虽然这只是演员的一种演绎,但却极其符合历史真实,且没有因为是主旋律电视剧就故意虚构宏大的场面和完美的英雄而忽略大众。相反,《山海情》以还原真实的艺术再现能力,将观众习以为常的英雄形象置换成了普通百姓,避免了高大全的理想人设,讴歌了普通人的追梦历程。故而《山海情》虽然是主旋律的选题,但因为有了时代关切和歷史温度便足以让观众感叹“没有不爱看的题材,只有不爱看的烂剧”。可见,“文艺要为人民抒怀,为时代放歌。观众需要这样的艺术担当,时代呼唤更多这样的精品力作”[6]。有了这样的精品佳作,观众在审美取向上就不会因为是主旋律敬而远之。

(二)现实主义与重大题材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思潮,在先锋主义盛行的20世纪80年代几乎受尽冷遇,“路遥现象”[7]便是明证。朴实无华的《山海情》之所以让人瞬间联想到《平凡的世界》,就是因为它们有着一致的现实主义叙事风格。既没有浮夸的镜头,也没有华丽的阵容。唯有真实地反映历史故事,用客观的镜头和演员的行动与台词为观众打造扶贫攻坚的苦与乐,再现扶贫政策的落地与实施,并在“扶贫”这一重大题材的推进中表现贫困百姓的乡土情结和有为青年的奋斗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山海情》可谓时代精神的记录者和追梦人的心灵史,那种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奋斗豪情就是西海固人民的真实写照。贫困地区老百姓的窘迫、迁村带来的灵魂激荡、科技扶贫的迫切性、共产党员的牺牲、年轻一代的觉醒、保守农民思想的解放……在《山海情》中无不以现实主义手法加以表现。该剧的成功说明:只有激励人心、鼓舞斗志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才能与时代同行,才能迸发出征服观众的无穷魅力。同时也说明了现实主义在主旋律电视剧中依旧拥有强悍的生命力。

(三)平民视角与家国情怀

在同类主旋律电视剧中,《山海情》的精神内核主要体现在奋斗者群像在脱贫致富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家国情怀。面对吊庄移民的困难,面对没水没电的焦虑,面对打工赚钱的诱惑,面对迁村的思想束缚,该剧从头到尾都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也没有大道理的灌输和颐指气使的命令式口吻,这样的创设初衷一改主旋律电视剧的训教色彩和生硬的意识形态传达,将作品主旨流布到每一个人物和每一个情节之中,并力求回到历史现场,再现人物的真实心理变化。以此展现西海固地区的老百姓从眷恋故土、固守贫困,到放下心结、接受政策、为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的精神蜕变。或者说,《山海情》中把戈壁滩变成金沙滩的过程,同时也是贫困与富裕、封闭与解放、落后与进步、破败与生机的博弈过程,更是普通民众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建设美丽新家园的心路历程。在整个过程中,每一个角色都舍小我,顾大局、识大体,然而却都没有任何的豪言壮语。因此,对主旋律电视剧来说,平民视角无疑是最能够贴近群众、打动群众的。

(四)主旋律的年轻化表达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会有隐含读者,主旋律电视剧也不例外。《山海情》中以马得福、李水花、陈金山、马得宝、白麦苗、郭闽航、尕娃、水旺等为代表的年轻人有理想、有闯劲、有担当,也有作为。他们对梦想的憧憬和奋斗的艰辛深深地吸引了一批年轻受众。尤其是以凌一农教授为首的科技扶贫团队,其成员全部都是读研的年轻人。他们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从温润的南方城市投身乡村,吃得了苦,受得了罪,帮全村人建菇棚,做技术指导,切实践行了总书记所说的“学术、知识不能只是在嘴上,要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学以致用”。对于广大的年轻受众来说,这些活跃在扶贫最前线的年轻人就是最好的榜样。他们的朝气与锐气与以往扶贫剧的脸谱化、模式化相比充满奋斗的激情和生活的希望,带动了年轻人参与扶贫事业的决心与信心。不言而喻,年轻人扶贫“其实更是一次知识与文化的洗礼。沿着扶贫的道路,知识精英、青年群体的返乡,使厚重的中国乡土文化迸发出了活力”[8]。这种活力就像青年的激情一样绵延不息,给贫困地区带去无限的生机和无穷的能量。《山海情》作为一幅描绘青年无限可能的时代画卷,成功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和中国力量。

四、结语

《山海情》以扶贫攻坚作为时代主题,以艺术的真实塑造了扶贫干部、科技专家、教育工作者和脱贫百姓等诸多灵魂性的人物形象。通过奋斗者群像的人性呼唤与精神独立,将时代关切与主旋律电视剧的艺术担当交织在一起。同时以集体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连通小我和大我,践行了“中国故事国际表达,中国价值全球视野”[9]的创作理念。放眼中国的主旋律电视剧,只有紧跟时代潮流,时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并以现实主义手法记录时代风云,再现历史真实,充分发掘年轻受众的潜力与能量,才能真正担负起文艺为人民服务、为时代高歌的藝术精神,并将其作为一种价值导向,指导未来主旋律电视剧的生产与制作。有了这样的价值导向,我们就能实现“重温红色党史,坚定理想信念,继续艰苦奋斗;传承红色基因,打造时代精品,铸牢精神家园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精神文明内核”[10]的时代价值。

[本文为河北大学红色文化专项“太行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播与传承”(2021HHW025)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皇甫世俊.《山海情》叫座的背后[N].银川日报,2021-01-20.

[2]刘乐乐,张淑华.乡村女性的媒介使用与自我赋权[J].新闻爱好者,2021(2).

[3]王一川.地缘美学密码的魅力:电视剧《山海情》观后[N].中国艺术报,2021-02-03.

[4]康伟.“山海情现象”随想[N].文艺报,2021-02-10.

[5]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J].求是,2021-02-16.

[6]辛识平.《山海情》爆火的启示[N].贵阳日报,2021-02-01.

[7]彭翠.传统与现代的纠缠:“路遥现象”与女性形象的再解读[J].当代文坛,2017(6).

[8]韩浩月.《山海情》靠什么吸引了年轻人[N].贵阳日报,2021-01-24.

[9]梁红.直抵人心方能传播世界[J].上海广播电视研究,2020(4).

[10]宋炯明.与人民同心 与国家同进 与时代同行 续写主流广电的光荣与梦想[J].上海广播电视研究,2020(4).

(彭翠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河北大学燕赵文化高等研究院研究员;李彬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校:王谦

3411501908259

猜你喜欢

山海情扶贫攻坚价值导向
《山海情》:所愿隔山海,山海亦可平
土味《山海情》凭什么热度不减?
好看的“扶贫剧”不止《山海情》
《山海情》,“土到掉渣”的爆款
基于价值链导向的会展旅游产业链提升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价值导向分析
简析公共政策制定过程
扶贫攻坚视域下发展广西乡村旅游的新思考
以“五大发展理念”统领推动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创新发展
浅淡如何发挥交通基础作用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