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应用策略

2022-03-16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生活化物理情境

朱 超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初中部 221200)

对物理这门学科而言,教学的知识是对人们生活中常见自然规律的科学性总结.因此,探析初中物理教学的生活化应用,对开展高质量的物理教学,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升均具有良好的意义.

1 生活化教学的概述

1.1 生活化教学的优点

生活化教学来源于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念,该理念提倡将教学回归于日常生活,利用学生熟知的生活事物,来提高教学的代入感.根据教学实践,生活化教学具有以下优点:

(1)能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同于传统物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重现,激发学生的学习代入感,让学生对教学过程产生共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在生活化模式下,可以为初中物理学科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完善“理论+实践”的教学环节.以此为基础,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防止学生的物理思维停留在习题的层面.

(3)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教育的主要任务.初中物理学科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大维度.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侧重于知识传授,在核心素养的培育力度上明显不足.而生活化教学则截然不同,利用学生熟知的生活场景,教师可以更好的开展实践课程,带领学生参与到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之中.同时,也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物理知识对人们的生活能起到哪些重要的帮助作用.这可以弥补传统物理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1.2 生活化教学的模式

一般来讲,生活化教学有两个主要的教学模式.首先是虚拟式教学,这也是大多数物理教师经常采用的方式.主要通过实物、图片、多媒体等教学工具,针对某个生活中的场景或问题,所构建出的以假乱真的教学情境.对于虚拟式教学而言,其关键点在于情境的真实感,是否能为学生带来引人入胜的感觉.因此,虚拟的生活化教学,十分依赖于信息技术的水平.在当前,通过电子白板、VR等技术构建的虚拟生活场景,通常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其次为真实的生活化教学,有些教师会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入社会,从社会中的真实场景中来挖掘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来深入思考.例如研修旅行或实训基地学习等等.

2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理念沉痼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物理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和学生的高分成绩,仍旧沿袭“分数至上”的沉痼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做题方法的应用情况.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产生枯燥乏味的学习感受,缺乏将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的机会,明显不利于生活化教学的开展.

2.2 教学方式单一

生活化教学虽然只有虚拟和实践两种途径,但开展的方式却有多种多样的选择,例如多媒体视频、实物展示、角色扮演等等.但在教学实践中,部分物理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性.只是为学生布置一些具有生活元素的习题,在本质上,仍旧属于例题教学.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体现生活化教学的价值,还会不断消磨掉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2.3 学习动力不足

在初中时期,按照我国的教育体系,学生们要在初二才会正式接触这门学科.由于学生接触物理的时间较晚,且物理学科的难度较高.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畏惧的负面情绪.同时,初二阶段科目的增多,使得教学节奏显著加快,这也给学生带来了比较巨大的学习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物理学习意识会比较被动,缺乏主动探究新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需要认真解决这个问题,从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上入手,着重解决学生学习内驱力不足的情况.

3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3.1 预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致

生活化教学的高效落实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探索过程,教师首先要遵循兴趣引导的教学原则,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这样才能为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做好铺垫.当前,教师预设生活情境主要通过多媒体设备来进行.通过展示贴近日常生活的图片或视频,来引入一些学习话题,以调动学生讨论交流的积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果学校的教学硬件比较优秀,能支持更为先进的数字教学.教师也可以尝试将VR导入到物理课堂,借助能以假乱真的虚拟技术,为学生营造最为真实的生活化体验.

比如教师在教学苏科版八上第一章中“噪声及其控制”时,应用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播放工厂、汽车、音响、鞭炮、修路等不同性质的噪音,构建真实性的噪音环境.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听到这些噪音时,产生了哪些不舒服的感受.由噪音情境导入课程,学生在亲身体验的情况下,不仅能直观认识到噪音对生活的不良影响,也会对噪音的防治方法产生良好的探究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VR情境教学,继续为学生带来学习提示,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来探究物理奥秘.譬如,在屏幕上列举多种减轻噪音的方法:多植树、戴耳麦、树立禁音标识等等.并让学生对以上情景内容进行判断,这些方式为什么能起到减缓噪音的作用?其中体现了什么样的原理?由此,先借由情境模拟生活体验,导入教学课程.再通过情境来引入悬念,让学生能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来探究新知识,可以让生活化教学做到层层递进,强化课堂的教学效果.

3.2 设置生活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师在教学某些不易理解的物理概念时,可以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入手.通过引入实际案例,来设置生活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深度思考的状态.关于问题的设置,大多在两个阶段进行:其一为教学新知时,通过由简到难地布置思考问题,可以启发学生的学习思路,从而更快的掌握物理知识.其二为复习旧知时,教师可以将多个知识点融合到生活问题之中,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梳理学习过的物理概念.这有助于学生将脑海中的知识碎片统筹在一起,形成良好的物理知识体系.

以旧知复习为例,在九年级下学期复习阶段,针对“物体运动”“摩擦力”“杠杆”“动能与势能”等重要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将“自行车”作为问题的主体,将这些物理知识逐一串联在一起.譬如,①在自行车上的轮胎上,为什么要设计出参差不齐的花纹?自行车前行和刹车的原理是什么?这两个问题考察的是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②为什么骑自行车会感觉比较省力?在自行车上有哪些结构起到了省力的作用?这里的问题主要考察“杠杆”的知识点.③如果在自行车后座上放上重物,为什么骑起来感觉费力了?这里考察的是“压强与摩擦力”的综合应用.④当骑自行车的人看到前方有状况,突然急刹车时,为什么后轮会出现跳动的情况,这个问题询问的是“惯性”现象.以此类推,教师由一个常见的生活事物,引入各种各样的物理问题,将物理知识点归纳为一个整体.这不仅能对学生的总结学习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也能在学生脑海中构建出完整的知识框架,有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物理思维.

3.3 融合生活实验,丰富学生探究思路

对于物理学科来说,实验课程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如果在课堂上适当的融合生活实验,既能促进生活化教学的落实,也能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思路.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随机取材,将熟悉的事物转化为有趣的实验课程,作为生活化的教学素材.如眼镜、水壶、气球、橡皮泥、易拉罐、硬纸壳等等,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可以就地选用.不仅经济实惠,带来的实验教学也十分贴地气.由此,学生通过这一类生活化实验,可以深刻的感受到物理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同时,物理教学也成功脱离了教材的束缚,变的更加多元化.

3.4 拓展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将“知识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理念根植于心.如果只在课堂上展开虚拟性的生活化教学,学生只能对物理概念、实验技能产生浅层的理解.若想提高学生的物理应用能力,教师还需要积极拓展生活实践,让学生能结合物理知识来解决各种生活问题,实现由虚拟到真实的拓展,将生活化教学的目的有效落实.对此,教师既可以在课后作业阶段,为学生布置开放性的学习任务.也可以鼓励学生主动观察生活,尝试通过学习过的物理知识来分析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想要切实的提高初中生的物理学习效率,教师应当改变沉痼的传统授课理念,尝试由生活化教学模式导入知识,将物理课堂设计的更为多元化、整体化、实践化.由此,才能充分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对此,教师可以先用虚拟的生活化情境进行铺垫,引起学生的联想思考,再通过实验课程,把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融入到课堂当中,循序渐进的将生活化教学由虚拟情景过渡到真实实践.从而做到由浅入深,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实践应用能力,锻炼学生的物理思维,推动物理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生活化物理情境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不同情境中的水
只因是物理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处处留心皆物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