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粮油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

2022-03-16梁丽雅李晓雁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4期
关键词:粮油食品工艺学粮食

郭 梅,梁丽雅,李晓雁

(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天津 300392)

2020年6月1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指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在此背景下,《粮油食品工艺学》充分挖掘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开展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探索。高等院校教育中,要以专业知识为载体,推动思政教育内涵发展,实现课程思政与传授专业知识的合力育人、树人。如何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课程教学实践中,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政素养、发挥思政课堂的树德育人作用具有重要意义[1]。

1 课程思政的目标

1.1 增加学生的爱国情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粮油食品的加工有更深层次了解,也将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与对待生活等“正能量”的知识点加以传递,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加学生的爱国情怀,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激励学生奋发图强、努力拼搏的学习精神。

1.2 强化社会责任感

在授课过程中提升学生自身思想素质、食品质量安全意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食品加工的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照标准科学的设计配方,安全的生产食品。为社会、为企业服务,同时传承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并不断创新,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2 课程思政设计与教学融入

为了实现《粮油食品工艺学》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衔接,任课教师充分挖掘粮油食品加工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设计各部分课程内容的思政元素,积极探索与课程思政相适应的教学融入方式。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凝练各章节的思政元素,寻找思政契合点,优化思政方案,利用多媒体课堂讲解、课堂讨论、思政案例分析及参观食品企业等多种方式,将思政教育元素自然地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主体地位。此外,通过课余时间线上讨论、大学慕课和加工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拓展思政学习渠道,延伸思政教学内容。

我们还应用现代化教育理念去影响与引导学生,在课程教学内容中结合案例,融入爱国之情、敬业之德、诚信之行等思政素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粮油食品工艺学》的课时安排,结合各章节的教学内容,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设计与融入方案,制定各篇章的融入点、授课方式等,以期达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3 课程思政的教学案例

在明确《粮油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目标后,立足于教学目标,并结合该课程特点,深度提炼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一些思政元素,建立思政案例资源库,让学生认识到合格的食品从业者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有社会责任以及家国情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承担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使该课程成为思政教育有效推进的载体。以下是几个案例分析。

3.1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把爱党、爱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远大理想,食品从业者的职业道德与责任等元素融入《粮油食品工艺学》的教学中,在专业知识传授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政治信仰,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时代发展的优秀新青年[2]。

案例1:在介绍绪论章节时,强调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我国粮食产量连续6年超1.3万亿斤,人均占有量超过470公斤,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我国粮食安全总体形势向好。“十三五”时期,我国粮食物资储备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成色更足,应对风险挑战能力大幅提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经受住了考验,粮食物资储备“压舱石”“稳定器”作用有效发挥,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习近平的小康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在专业知识传授中增强文化自信。

3.2 树立学生的责任意识

食品专业学生的就业包含了研发、生产加工和品控等方向。无论从事哪个岗位,都需要秉持责任意识,为消费者的食用安全负责[3]。授课期间要加强食品安全理念的灌输,自觉抵制不良食品加工行为,生产出更多让消费者放心的食品。强调“食品人”肩负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强化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

案例2:在绪论章节学习食品概念的过程中,以“食”字结构展开,食=“人”+“良”,有良心的人加工处理的食物才能称为食品。食品加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食品行业是一个道德行业,从食品安全案例解析,导出作为“食品人”应该具有的品质,应该遵守道德规范,时刻以良好的职业操守来要求自己,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树立食品行业良知理念。

3.3 勤俭节约、杜绝浪费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约一粒米,珍惜劳动成果”。《粮油食品工艺学》课程涉及粮食及其精深加工,在教学过程中,立足我国人口大国的基本定位,通过对不同的粮食例如面粉、大米、玉米加工技术的改进以及资源的综合利用,引导学生关注粮食安全,增强节约粮食、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积极意识。

案例3:在粮谷加工章节,讲述粮食是人类生存之本,国不可一日无粮,家不可一日无米,粮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引出“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确定,1981年10月16日是首届世界粮食日,此后每年的10月16日都作为“世界粮食日”,其宗旨在于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世界粮食日宣传标语有哪些?“节约粮食,光盘行动,从我做起”“餐桌上的节约,尊重的是辛劳,折射的是美德”等等。在课程中传播“勤俭节约、杜绝浪费”的思想,树立“爱粮节粮”意识[4],并举出一些让人忧心的社会现象,如粮食产后损失浪费严重,餐桌上的浪费尤为触目惊心,以此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作为一名食品人,要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少粮食储藏、流通、加工等环节的浪费,同时引导每一位学生从自我做起,在全社会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文化。

3.4 科学创新精神

通过课程思政的改革,让专业课程成了“课程思政”实践的重要渠道,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及对专业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

案例4:在介绍稻谷制米章节,必然会讲到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这是袁隆平院士几十年的生活写照。袁隆平院士获得的荣誉称号:“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世界粮食奖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杂交水稻工程中心名誉主任”等等。通过介绍袁隆平院士的事迹,学习袁老的科学创新精神,用袁老的话:“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粮食永远是头等大事”等来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的创新精神。

4 结语

“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粮油食品工艺学》课程建设以思政教育教学理念为抓手,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进行有机融合,把思政教育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章节,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责任意识以及创新意识;通过理论知识与课程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不断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粮油食品工艺学粮食
珍惜粮食
脑工终结时代的来临:通用人工智能机器生产工艺学批判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工艺学》课程改革探索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努力打造粮油食品行业人才培养高地
我的粮食梦
欢迎订阅2019年《粮油食品科技》
2017 年《粮油食品科技》总目录
藏族工艺学的历史渊源及其相关藏文伏藏文献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