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比例全株玉米与杂交构树混合青贮对青贮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

2022-03-16杨小伟林萌萌郑爱华

甘肃畜牧兽医 2022年2期
关键词:构树法测定青贮饲料

杨小伟,林萌萌,刘 玉,郑爱华

(天水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甘肃 天水 741000)

畜禽饲料原料资源是制约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开发新型饲料原料资源对促进我国畜牧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构树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多在山地和丘陵地带生长,属于桑科构属落叶乔木,是我国原生树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培育的杂交构树新品种具有利用年限长、种植适应性强、便于繁殖等特点。研究发现,杂交构树叶的粗蛋白质含量普遍超过20%,与紫花苜蓿相当,并且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非常规饲料蛋白质原料资源[1-3]。2015年初,原国务院扶贫办将构树扶贫项目列入国家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近年来,国内部分地区大力发展构树产业,形成了组培、炼苗、大田种植、深加工、养殖等全产业链,并初具规模,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构树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在饲料工业并不发达时,我国农村散养户就有使用构树叶养殖牛羊的做法,但由于构树叶粗蛋白质分子结构复杂,粗纤维含量较高,并在没有加工直接食用的情况下含有较高的抗营养因子,畜禽直接食用后消化率并不高[4]。构树叶片中含有单宁,在饲料中应用会产生涩味;茎秆木质素含量高,影响其可消化性。因此,构树叶要进行加工后才可以作为饲料使用,经发酵后其叶蛋白被降解为小肽或游离氨基酸[5],而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被降解为低分子单糖或低聚糖,青贮后具酸香味、柔软多汁,可提升家畜对构树饲料的利用率。将全株杂交构树粉碎青贮后作为饲料利用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主要探讨在杂交构树青贮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全株玉米对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杂交构树饲料化利用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杂交构树饲料原料由清水金桑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选择1~1.5 m高的杂交构树,收割整株植株,留茬高度15~20 cm;秸秆为全株玉米,选择籽粒乳熟中期至蜡熟初期收割的青绿玉米。

1.2 试验方法

将杂交构树和全株玉米用机械切短至1~2 cm,再采用圆捆打捆机将青贮料压实,捆成圆形草捆,外面包以拉网,然后用拉伸膜裹包机以专用塑料拉伸膜将草捆紧密包裹起来,在密封状态下贮存。青贮50 d后,打开青贮裹包,依据《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中相关方法进行样品采集,采集样品进行真空包装并及时送至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使用概略养分分析法进行饲料营养成分检测。

1.3 试验设计

选用健康状况良好、体重及月龄相似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72头。试验设置4个水平,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牛。试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饲喂杂交构树青贮饲料和精饲料,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20%、30%、40%的全株玉米与杂交构树的混合青贮饲料。试验开始前对牛舍进行全面消毒,对肉牛称重、驱虫、健胃。预试期14 d(2周),正试期90 d(13周)。

1.4 测定指标

1.4.1 饲料营养成分概略养分分析 直接干燥法测定水分、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CP)、直接灰化法测定粗灰分(CA)、索氏抽提法测定粗脂肪(EE)、过滤法测定粗纤维(CF)、碱性洗涤法测定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法测定酸性洗涤纤维(ADF)、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钙(Ca)、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P)。

1.4.2 采食量 正试期每天上午8:00和下午4:00定时饲喂,饲喂后2 h收集剩料。准确记录每天的喂料量和剩料量,试验结束后计算平均采食量。

1.4.3 平均日增重 分别在试验开始时和试验结束后早上8:00空腹称量肉牛初始体重和末重,根据称量结果计算试验牛平均日增重。

1.4.4 经济效益指标 毛盈利以试验期肉牛增重收入减去试验期饲料成本(未考虑其他成本)。肉牛活牛价格以36元/kg计,饲料成本以采购时价格计算。

1.5 数据处理

样品测定所得数据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显著性检验,数据结果以平均值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比例全株玉米和杂交构树混合青贮饲料营养成分变化

由表1可知,随着秸秆在混合青贮中比例的提高,青贮饲料中粗蛋白含量逐渐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青贮饲料中粗脂肪、粗纤维含量逐渐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和磷都有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差异不显著(P>0.05)。

表1 不同比例全株玉米和杂交构树混合青贮饲料营养物质含量

2.2 全株玉米和杂交构树混合青贮饲料饲喂肉牛经济效益分析

由表2可知,各组肉牛在日增重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日增重随混合青贮饲料中全株玉米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对照组牛头均日盈利38.29元,试验组牛头均日盈利分别为41.50元、42.55元、42.92元,随着全株玉米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饲料成本随着全株玉米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40%添加组最低,较对照组饲料成本降低0.67元。随着全株玉米添加量的增加日毛收入呈升高趋势,较之对照组,试验组分别升高3.21元、4.26元、4.63元。这可能是因为目前杂交构树种植面积较少,加工技术也不成熟,杂交构树青贮饲料成本较高。

表2 青贮杂交构树饲喂肉牛经济效益分析

3 讨论

3.1 添加不同比例全株玉米的青贮杂交构树营养成分变化

杂交构树由于蛋白质含量较高,在青贮过程中变为酸性环境的速度较慢,直接青贮不易成功[6]。对杂交构树进行凋萎处理,和缓冲有关的有机酸含量会下降,为青贮提供了有利条件[7]。

添加20%、30%、40%全株玉米与杂交构树混合青贮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在10.00%~11.20%之间,粗纤维在36.21%~40.67%之间,保存营养物质效果差别不大。

3.2 全株玉米与杂交构树混合青贮饲料对肉牛养殖效益的影响

在肉牛生产与养殖中,提高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是养殖的目的[8]。青贮构树作为肉牛蛋白饲料对提高养分消化率及持续增重具有重要意义,而以构树作为青贮饲料效果如何研究较少。本次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全株玉米比例的提高,肉牛头均日盈利呈增长趋势,可能与目前杂交构树饲料成本较高有关。在后续杂交构树青贮饲料使用中可以加强饲养管理,提高肉牛增重,或优化杂交构树青贮饲料加工方法,减少杂交构树饲料生产成本,达到增加肉牛养殖经济效益的目的。

3.3 青贮构树对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

杂交构树作为非常规饲料资源,在西北地区尚处于示范阶段,未形成规模化种植,因而青贮构树采购加工成本较高。虽青贮构树能作为蛋白饲料使用,但要选择适宜添加量。研究表明,杂交构树在我国南方刈割4~5次/年,(叶茎)鲜生物量75~120 t/hm2,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山区)降水偏低,水热不同期,年刈割2~3次,产量亦不能与南方相比。构树饲料利用时叶优于茎,其叶蛋白含量可达23%,完全可满足家畜需求[9]。

4 结论

在混合青贮中添加全株玉米对杂交构树青贮饲料营养成分具有改善作用,可在肉牛日粮中进行应用,但从青贮品质的角度进行评定,杂交构树最佳青贮方法需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构树法测定青贮饲料
优质青贮饲料制作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预热法测定皮革中六价铬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高频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硅碳球中硫含量
HPLC法测定盐酸伐地那非的杂质含量
蒸馏定铵法测定沸石粉吸氨量
青贮饲料制作掌握5点
产业扶贫的重要途径之一构树扶贫工程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构树+”的致富路
构树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