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渭河宝鸡段老城区滨水空间活力评价∗

2022-03-16于东飞盛馨尹

中国城市林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渭河老城区滨水

于东飞 盛馨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 710055

宝鸡市位于关中平原,南靠秦岭、北依北塬,跨渭河两岸呈带状发展,是陕西西部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素有“炎帝故里、青铜之乡”之美誉。作为国家首批生态园林城市和第三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之一,宝鸡市政府较早制定了«宝鸡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实施方案(2018—2020年)»,在新的城市总体建设要求下,滨水空间在保障防洪需求基础上,还需要建设形成满足现代居民多样化需求的系统性城市公共空间。城市滨水区指城镇邻近河湖、海洋等水体的部分,是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1],渭河宝鸡段滨水区作为城市重要发展核心,担负着城市生态修复、文化展示、旧城更新、区域复兴及环境品质提升等多个层面的重要引领和示范作用。因此,探索构建城市滨水空间活力评价体系对渭河宝鸡段老城区滨水空间活力进行定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渭河宝鸡老城区段主要包括渭滨区、金台区和陈仓区,河床宽约600 m[2]。选取区域划分相对完善,可供调研样本数量较为齐全的渭滨区和金台区两岸的带状滨水空间为研究区。研究区西起神农大桥,东至石鼓隧道,北至新建路、滨河北路,南至中滩路、滨河大道,长约7 km,宽约2 km(图1)。

图1 研究范围及主要空间节点

1.2 研究方法

1.2.1 实地调研方法

基于凯文·林奇[3]对“活力”和使用者在城市空间质量评价中重要性的盘点,简·雅各布斯、扬·盖尔等[4-5]关于使用者对空间的影响产生活力的论断,借鉴国外滨水空间综合评价经验[6],以直接反映空间活力度的使用者作为主体,利用PSPL调研法(Public space&public life survey)分析公共空间中使用者活动和行为的相关性。利用问卷调查、咨询访谈、地图注记、现场计数以及实地考察等方法[7],调查研究区内使用者的空间活动规律、类型、内容、路线、时段、持续时间、出行时间和频率,以及经过和停留的人数、当前空间存在的问题、相关使用者的体验感受等内容。

问卷调查分为2种形式,一种以相关专家、建设管理单位及同行为主,发放问卷20份,全部收回;另一种以公众为主,根据空间类型及场地活力影响因素分析,调研以金渭大桥为界,将研究区域分为A、B、C、D 4段,共发放调研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3份,有效率为94.6%。

1.2.2 活力分析方法

依据已有研究在使用功能、产权归属、文化价值等层面的解读,广义城市空间活力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空间等层面[8-9],影响公共空间活力的因素包括自然、人文、空间、交通、设施、功能、人口密度[10-13],公共健康、环境品质[14-16]等。结合渭河宝鸡段滨水空间现状调查,利用统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语义差异法等方法,构建活力评价体系,并通过层次结构模型、判断矩阵得到指标权重及其组合权重,最后运用活力评价模型进行滨水空间活力评价(式1、式2)。

式(1)、式(2)中:Yn为第n个评价指标的得分;Wnm为第n个评价指标中第m个指标因子的权重;Xnm为第n个评价指标中第m个指标因子的评分;W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Y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得分。

2 滨水空间活力评价体系构建

2.1 指标确立

通过专家咨询、公众调研、相关评价案例调研、现状调研加统计分析等方法,考虑景观在地性和功能效应,遴选指标因子,建立活力评价体系。结合相关研究将渭河宝鸡段老城区滨水空间活力分为区位活力(B1)、空间活力(B2)、生态活力(B3)、设施活力(B4)、文化活力(B5)5个维度,24个指标因子(图2)。

图2 渭河宝鸡段城市滨水空间活力评价指标体系

2.2 权重确定

将选取因子与SPSS软件的矩阵量表相结合进行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得出各项指标权重[17](表1)。根据各项指标权重计算结果,渭河宝鸡段老城区滨水空间活力评价体系中5个准则层的权重排序为:区位活力>空间活力>生态活力>设施活力>文化活力,准则层权重排序反映了影响空间活力的重要层面和到访者的活动需求。

区位活力准则层下的周边人口密度和步行系统排序靠前(表1),原因在于人们进行户外活动时更喜欢距离较近、方便到达的物质空间。外部交通与交通设施的匹配程度是影响场地可达性及其整体活力的重要指标。

空间活力准则层下,权重从大到小的指数依次是空间尺度、空间吸引力、空间归属感和分区合理性(表1)。空间尺度权重为0.449 5,是空间活力中最重要的评价指标,说明滨水空间的尺度影响整个空间氛围;空间吸引力位居第二,权重为0.250 8,说明空间的吸引力是吸引使用者到访的重要因素,丰富的空间形态和功能设置能够满足不同使用者的活动需求,引导人们有序开展各类活动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整个空间的人气。

生态活力准则层下,水体景观观赏性排序较高(表1),是滨水空间的重要评价指标。环境清洁和水体洁净度原本同样是影响滨水空间活力的重要指标,但«陕西渭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办法»的制定与实施较好地保护了渭河水质,国家首批生态园林城市及其环境卫生管理意识也保障了滨水空间环境清洁程度,从而大大降低了这两项因子的影响预期,使其整体排序都较为靠后,并未成为宝鸡城市滨水空间活力影响的重要因素。

设施活力准则层下,排在首位的是防汛安全设施(表1),权重为0.224 8;其次为指示系统,权重为0.216 4,这与渭河常有洪泛不无关系,可见渭河滨水空间设计中,防汛安全设施是基本保障。其余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可参与性景观、铺装舒适性、夜间照明质量、活动设施、坐憩设施及无障碍设计,说明人们对滨水空间活动性场地需求略高,对新鲜的活动内容更加憧憬。

文化活力准则层下,各指标权重排序为管理维护>文化活动>历史文化延续性(表1)。说明人们对于管理维护需求较高,更倾向在和谐舒适的环境中活动;另外,丰富的文化活动有助于吸引更多人,从而成为增加空间活力的期望因素。

表1 城市滨水空间活力评价体系各层级指标权重值

3 滨水空间活力评价结果与分析

3.1 区位活力

渭河宝鸡段老城区滨水空间区位活力评价得分3.07分,评价等级良好(表2),说明老城区滨水空间在区位上有条件成为城市活力的核心区域。但其外部交通、交通设施站点布局等总体得分较低,存在一定的可达性、便捷度不高,部分场地出入口不足,可进入性差等问题。可通过对滨水空间的覆盖半径和居住区服务半径的分析,统筹考虑步行和景观视线通道、增配公交站点和自行车停车存放场地、适当增设滨水空间出入口、吸引人流便捷到达滨水空间。外部交通总体得分虽然略高于交通设施站点,但4段得分都偏低,需要统筹规划;交通设施站点排序最低,但4段得分存在一定差异,B、D段情况明显劣于A、C段,应重点关注。

表2 渭河宝鸡段老城区滨水空间的区位活力评价

3.2 空间活力

渭河宝鸡段老城区滨水空间整体空间活力得分2.46分,评价等级合格(表3),C段因为渭河生态公园建成时间较短,空间活力评价总分略优于其他3段。分区合理性和空间归属感总体得分排序较低,这是因为过高的堤岸削弱了水岸和水体之间的联系,部分水域空间视线受阻,观赏性弱,而且过长的堤岸缺乏空间层次变化,视觉效果单一,从而降低了人们的空间体验。B、D段存在空间狭小或功能单一等问题,导致活动时间、类型和活跃程度受到影响,降低了空间吸引力。空间尺度总体得分最高,但A、B段分值明显低于C、D段,存在部分空间场地过大或过小,植物封闭遮挡等问题,加剧了空间使用者的孤独感。优化设计可通过竖向地形柔化水岸边界,利用堤坝、步道、广场、活动场地、景观节点等形成层次丰富、尺度适宜的空间组合类型,达到开拓水域景观视野、提升空间活力效果。

表3 渭河宝鸡段老城区滨水空间的空间活力评分

3.3 生态活力

整个滨水空间的生态活力得分为2.09分,评分等级合格(表4),各段评分比较接近。植物种类和绿化覆盖率总体得分较低,但C段优于其他3段。环境清洁各段得分比较一致,说明人们普遍对滨水空间环境卫生的期望值更高。水景景观观赏性总体得分排序最高,但A段明显远低于其他3段,成为最期望被提升的环境因素。就渭河流域治理而言,虽然使用硬质堤坝能够节约土地、防洪排涝,但破坏了渭河的自然水文生态系统和环境观赏性,成为影响生态活力提升的关键问题。可在确保泄洪安全情况下,结合生态护岸、泥沙过滤湿地等设计,利用地域植物增加滨水空间生态系统稳定性,形成连续、稳定、特色鲜明的四季景观;通过建设河漫滩和栖息岛等生物栖息地,保护滨水空间生态环境。

表4 渭河宝鸡段老城区滨水空间的生态活力评分

3.4 设施活力

设施活力综合分数只有0.91分,评价等级不合格(表5),说明整体设施活力水平较差。无障碍设施、活动设施、可参与性景观、坐憩设施等因子总分排序靠后,表明滨水空间环境设计对人们的活动需求关心不足,且缺失人性关怀。此外,场地设施管理不当、损坏设施无法及时修复、垃圾桶等环保设施缺乏等降低了空间的环境品质和活力,夜间照明不理想降低了人们外出活动几率。防汛安全设施总体得分最高,但其权重排序也比较靠前,因而仍然是设施活力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比如北侧河堤紧邻河岸设置了自行车慢行道,高差近3 m的岸边无保护栏杆和安全警示牌,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仍需重点关注。

表5 渭河宝鸡段老城区滨水空间的设施活力评分

3.5 文化活力

文化活力相关评价指标得分为2.13分,评价等级合格(表6)。宝鸡历史文化悠久,滨水空间营造仅C段设有一处花鼓浮雕,整体缺乏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此,滨水历史文脉延续潜力巨大,深耕历史和地域文化,充分整合利用文化的教育、旅游、商业等价值,有利于提升渭河宝鸡段老城区滨水空间活力辨识度,彰显宝鸡文化底蕴。

表6 渭河宝鸡段老城区滨水空间文化活力评分

4 结语

现状空间活力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渭河宝鸡段老城区滨水空间评价较为明确地反映了滨水空间存在的具体问题及人们的认可度。作为横向决策和优化更新的辅助工具和技术支持,活力评价并没有为景观改造提供现成的解决方案,但为滨水空间更新提供了更为准确的量化信息和依据,有利于统筹交通、水文、环卫、管理和规划设计等多个专业或职能部门进行协同设计,体现了城市精细化治理的价值导向。

猜你喜欢

渭河老城区滨水
故乡
日出老城
故乡
大咖妙语论道 “最宜居”的滨水新城,最理想的人居状态
黄韬 滨水新城齐集三大“兴奋点”,绝版人居成就溢价黄金期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老城区是夜经济的“灵魂”
九江市老城区住区空间形态演变原因研究
关中“下水道”变“黄金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