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福州市公园形象感知对比∗

2022-03-16李姝霖刘竞舸吴玉萍洪沁楠李房英

中国城市林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游乐景点公园

李姝霖 刘竞舸 吴玉萍 洪沁楠 李房英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福州 350002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交媒体数据逐渐成为了解使用者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网络游记[1-5]、游客评论[6-8]等文本数据和图片元数据等[9-11]。网络文本数据可以更加直观地反应使用者的感受,且与传统问卷调查相比,具有获取成本低、数据量大、获取信息直观真实等特点。因此,采用网络文本数据获取目的地形象感知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的地形象是指游客对于目的地信念、想法、印象的总合[12],形象感知在游客进行出游目的地选择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个体因素和刺激因素2个角度出发,分析具体的影响因素。地域文化差异、旅游经历、出游动机这类个体因素会对目的地形象感知产生影响[13-15],而广告、媒体营销、目的地环境等刺激因素是影响目的地形象的主要方面[16-20]。

公园的整体形象是游客在进行出游选择时一个比较大的考量因素。以往的研究往往集中在对于单个公园的形象感知研究,而不同类型的公园所呈现出的自然和文化特征为人们提供了独特的视觉和情感体验。因此在提供公园空间的多种用途和价值的同时,提升公园的形象、发挥不同类别公园自身的特点尤为重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福州市公园为研究对象。在我国公园绿地分类的基础上,参考美国和日本对公园类型的划分和功能认定[21-22],将研究选取的30个公园按使用功能划分为综合公园、生态公园、游乐公园3种类型。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 (Content analysis),即将获取到的文字、视频、图片等非系统、非定量的符号性内容进行定量转化及分析的研究方法[23-24]。由于网络文本数据更加开放自由,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因此将网络文本与内容分析法相结合[25],运用ROST CM6软件对数据进行分词处理,提取不同类型公园形象感知高频词汇进行对比分析;从高频词汇中获取游客对福州市公园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主要来源,并为福州市公园建设发展提出建议。

1.3 数据采集与处理

以“公园”为关键词在大众点评网进行搜索,提取评论数量排名前30的公园,并利用计算机编程语言python 3.9对公园评论页进行爬取。爬取时间为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共抓取评论7241条,96万余字,其中西湖公园评论数量最多,有1241条;东江滨公园评价数量最少,为66条。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频词汇提取与分类

运用ROST CM6对文本进行分词和词频分析,过滤掉与形象感知无关的高频词汇,如“园里”“进去”“园内”等。为方便分析,将高频词按照形象感知进行分类,一级分类包括景观景点感知、特色环境感知、服务设施感知和游憩活动感知,并在一级分类下设置多个二级分类,详细归纳出形象感知属性(表1至表3)。高频词中名词居多,主要涉及公园景点、环境、区位交通、游玩的时间等方面,形容词主要表现在对公园整体形象感受,动词主要为游客在公园进行的游憩活动。

1)景观景点感知。景观景点感知主要分为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2个方面。3类公园对于景观景点的感知关注度(表1至表3)排序为生态公园(48.86%)>综合公园(44.60%)>游乐公园(33.84%)。3类公园的游客对于人工景观关注的关键词差别不大,主要集中在“步道” “栈道”“广场”几个方面。而对于自然景观要素的关注重点却不同,综合公园比较关注“西湖”“温泉”或者是体现公园文化的植物如“荷花” “菊花”;生态公园对自然景观关注度较高,主要关注植物种类及植物的季相变化;游乐公园对于景观景点的关注较低,只停留在基本绿化、是否有足够的树荫等方面。

表1 综合公园形象感知高频关键词

表3 游乐公园形象感知高频关键词

2)特色环境感知。特色环境感知分为气候条件和景观特色2个方面。3类公园的感知关注度排序为生态公园(16.67%)>游乐公园(15.11%)>综合公园(11.25%)。在气候条件方面,3类公园都比较关注空气质量、出游的天气以及公园整体环境,其中生态公园还对“季节”比较关注。景观特色是3类公园关键词最集中的方面,其中综合公园出现的高频词为“面积”“历史” “景观”;生态公园更注重体现自然本身的面貌,关键词为“生态” “种类”“天然”“自然”等;游乐公园的高频词为“建筑” “历史”“面积”。

3)服务设施感知。服务设施感知主要集中在区位条件和设施管理2个方面。感知关注度排序依次为游乐公园(32.51%)>综合公园(21.94%)>生态公园(16.87%)。区位条件中,3类公园的游客均对位置、交通方式和周边环境比较关注。设施管理方面比较关注公园是否免费、停车是否方便,以及公园的游乐设施是否完备,由于大部分游客带小孩来公园玩耍,因此对一些儿童游乐设施也比较关注。

4)游憩活动感知。游憩活动感知分为游憩时间、游憩人群、游憩行为3个方面。关注程度排序依次为综合公园(22.21%)>游乐公园(18.54%)>生态公园(17.60%)。3类公园游客的游憩时间主要选择“周末”“晚上”,游览季节多数人提及“夏天”。游憩人群主要涉及小孩、朋友或家人。在游憩行为方面,“拍照” “散步”“锻炼”是提到比较多的词频,生态公园中还提到“烧烤”和“爬山”。

表2 生态公园形象感知高频关键词

2.2 高频词汇语义网络分析

利用ROST CM6软件中的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分析功能生成语义网络分析图(图1)。综合公园的评价中,人们最关注“西湖” “景色” “免费”“历史”“散步”“交通”等要素,人们主要以“游玩”“休闲” “跑步” “锻炼” “野餐”等活动为主;对于公园设计要素,人们主要关注“面积”“广场”“景点”“道路”等;使用时间多在周末。

图1 语义网络分析图

生态公园的评价中,除了关注“散步” “交通”外,还关注“空气” “森林” “花海” “拍照”“向日葵”“榕树”“枫叶”“樱花”等;相比于其他2类公园,对于季节也更为关注,使用季节多集中在夏天和秋天;来此类公园的活动多为“游玩” “休闲” “跑步”,使用时间多集中于周末;对于公园设计要素主要集中关注对生态设施的营造、湿地与栈道设计等。

游乐公园一般面积较小,评价中人们最关注公园的景观,注重“特色”“文化”“天气”“网红”等要素;在公园的设计要素方面,比较关注公园“亭子”“面积”“建筑”等;大多人选择和朋友或小孩前来,时间多在夏季周末,主要目的是进行野餐、休息、散步、锻炼等。

2.3 高频词汇情感分析

利用ROST CM6软件中的情感分析功能对3类公园的网络评价文本进行分析(表4)。总体来看,人们对3类公园普遍以积极情感为主,占59.17%~65.70%,消极情感占7.39%~9.19%。综合公园积极情绪占比最大,消极情绪占比最小;生态公园积极情绪占比最少,消极情绪占比最大。正面评价主要来源于“交通方便” “风景优美”“植物丰富”“适合运动”等方面;负面评价主要来源于“蚊虫多”“公园特色”“设施管理”“公园面积”等方面。

表4 高频词情绪分析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在公园形象感知方面,游客对于景观景点感知较为强烈,其中自然景观的关注度远高于人工景观。游客对于公园特色环境感知强度较弱,景观特色提及较少,且提及多为负面评价。

2)在情感形象方面,游客对于公园的景观景点、自然环境和可进行的游憩活动比较满意,总体呈现积极情绪。公园交通便利、景色优美、植物种类丰富,适合进行散步、跑步、健身等活动是积极情绪的主要来源。消极情绪主要源于公园的服务设施以及景观特色,例如部分游客表示,没有特色、停车不方便、设施老旧以及卫生条件不好是他们拒绝重游的主要原因。

3.2 建议

游客对于不同类型的公园有着不同的需求。综合公园的建设应注重交通便利性以及文化氛围的营造,同时还应对公园老旧设施及时更新,以满足游客日常活动需求。生态公园应注重植物景观的营造,增加植物季相变化,同时还应注重公园核心景点分布,可通过增加开阔场地和休憩设施以避免人群拥挤对植物造成踩踏损害。游乐公园大多为新建或是经过修整后的公园,应健全服务设施、增强管理力度,避免因噪音以及施工灰尘影响游客体验。

通过网络点评数据对公园形象感知进行分析,虽然具有数据量大、真实度高的优点,但对于不同年龄以及数据来源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今后研究中还应针对网络文本数据来源以及情感作进一步分析,为公园形象感知的研究以及公园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游乐景点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冬奥游乐会
动物游乐汇
在公园里玩
游乐
打卡名校景点——那些必去朝圣的大学景点
英格兰十大怪异景点
合适的出入口
没有景点 只是生活
景点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