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

2022-03-16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4期
关键词:溶栓心功能心肌梗死

焦 祺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循环内三科,辽宁铁岭 1127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属于危急重症的一种。它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使得局部冠脉堵塞,从而引发心肌缺血,造成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进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剧化发展,老年人的占比越来越高,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并且逐渐趋于年轻化[2]。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不但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对患者的生活品质产生干扰,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因此,临床上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视程度非常高,各大医院也在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治疗方案。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主要是溶栓治疗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效果较为显著。本研究将对这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和深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66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偏性掷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 例。对照组中,男17 例,女16 例;年龄46~76岁,平均(56.5±1.3)岁;病程2~6 h,平均(3.8±0.3)h。观察组中,男15 例,女18 例;年龄45~75 岁,平均(56.3±1.2)岁;病程1~6 h,平均(3.5±0.2)h。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3]。排除标准:①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严重不全者;②精神类疾病或者痴呆患者;③凝血功能异常者;④认知功能障碍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溶栓治疗。患者静脉滴注重组人尿激酶原[上海天士力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10003,生产批号:20161011,规格:5 mg(50 万U)×10 支],首次剂量20 mg,之后持续滴注30 mg,在30 min 内滴完。

观察组采用PCI 治疗。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济南永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3234,生产批号:20160904,规格:50 mg×100 片),剂量为300 mg;氯吡格雷(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15,生产批号:20170414,规格:75 mg×14 片),剂量为300 mg;或者嚼服替格瑞洛(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320,生产批号:20160909,规格:90 mg×14 片),剂量为180 mg。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血管堵塞部位,行标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术中给予患者肝素(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0612,生产批号:201701109,规格:2 ml:1.25 万U×10 支),剂量为100 U/kg,共给予4 次。选取合适的支架,恢复血流后,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4000 μg 12 h、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300 mg。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生理指标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心功能指标涵盖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 index,LVESVI)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 index,LVEDVI)[5]。生理指标涵盖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以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6]。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猝死、心肌梗死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F、LVESVI 以及LVEDVI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LVESVI 以及LVEDVI 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LVEF、LVESVI 以及LVEDVI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的比较(±s)

组别 LVEF(%)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LVESVI(ml/m2)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LVEDVI(ml/m2)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对照组(n=33)观察组(n=33)t 值P 值42.12±1.21 42.18±1.20 0.202 0.840 47.82±1.66 52.62±1.83 11.160<0.001 15.940 27.406<0.001<0.001 21.11±3.11 21.14±3.14 0.039 0.969 26.11±3.01 28.96±3.72 3.421<0.001 6.634 9.228<0.001<0.001 50.11±4.47 50.14±4.45 0.027 0.978 54.02±5.11 57.42±6.02 2.473 0.016 3.308 5.586<0.001<0.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理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NP、CR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NP、CRP 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BNP、CRP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理指标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理指标的比较(±s)

组别 BNP(pg/ml)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对照组(n=33)观察组(n=33)t 值P 值466.32±58.01 466.14±58.07 0.013 0.990 433.16±55.51 341.14±51.14 7.004<0.001 2.373 9.280 0.021<0.001 12.51±2.61 12.59±2.60 0.125 0.901 8.21±2.61 5.22±1.62 5.591<0.001 6.692 13.820<0.001<0.001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时常发生,患者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预后效果不佳,临床死亡率较高。发病原因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起堵塞,心肌急性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急性心肌梗死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临床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为:早期开通堵塞血管,恢复梗死区心肌的血液再灌注[7],从而对受损心肌细胞进行挽救,对心功能进行改善,以此来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临床致残率和致死率[8]。

临床上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往往采用静脉溶栓治疗、PCI 治疗等[9-10]。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方式之一,该方法的影响因素较多,比如溶栓禁忌症、溶栓时间窗等[11],因患者个体差异的不同,导致治疗效果各异[12]。因此临床认为,静脉溶栓治疗并不适用于每一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临床在寻找适合大众的安全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来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是患者也是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最为追求的目标。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即PCI 治疗[14]。该方式能够迅速打开患者堵塞的血管,恢复冠脉再灌注。PCI 治疗的操作简便,创伤小,并且术后恢复较快,患者的接受程度高[15]。相较于溶栓治疗容易造成脑血管意外及机体出血风险来讲,PCI 治疗的临床安全性更高[16]。急诊PCI 治疗之前,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考量,评估患者是否能够完全重建血运[17]。并且,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后,往往会伴随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18],而急诊PCI 治疗能够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减轻心脏后负荷,提升舒张期冠状动脉血流[19],大大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确保患者的冠脉血流灌注,有效保护患者的心功能,并且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LVEF、LVESVI 以及LVEDVI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NP 以及CRP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急性心肌梗死PCI 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和BNP、CRP,降低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

综上所述,急诊PCI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还能够改善BNP、CRP 指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适合将其作为常用手段应用于临床,也适合将其在临床大面积实施和开展。

猜你喜欢

溶栓心功能心肌梗死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