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与γ谷氨酰基转移酶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022-03-16黎灵锋韦慧萍刘桂荣谢燕芳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6期
关键词:肝细胞生化肝功能

黎灵锋 韦慧萍 刘桂荣 谢燕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检验科,广东梅州 514000

肝硬化是由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一种以肝细胞损害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疾病,该疾病的发生会诱发肝细胞坏死或是纤维组织增生,肝硬化患者发病早期通常无明显特征,疾病隐匿性较强,而随着病情的发展加重,患者确诊时通常已经较为严重,容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肝硬化患者受到长时间肝脏损害等因素的影响,疾病早期可见腹胀、乏力、尿少、下肢水肿、黄疸、脾大等症状,对早期不典型症状的患者实施初步筛查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仅仅借助体征的检查方式,无法保证准确性和可靠性,漏诊和误诊的发生率较高,也容易诱发肝细胞凋亡坏死、肝组织瀑式炎症反应、脂质代谢紊乱等一系列更加严重的肝脏病理生理反应问题,随着肝细胞缺氧时间的持续性延长,其病情也会快速发展恶化,甚至诱发肝癌等其他恶性后果。结合疾病诱发原因的差异,临床上通常会考虑该疾病与酒精之间的关系,且不同类型肝硬化患者的疾病预后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在诊断过程中也需要对疾病的类型加以判断。当前临床常用的肝硬化检查和诊断指标包括肝脏穿刺组织活检、血尿常规、肝功能检查等,其中,各类生化指标的应用能够直接反映出患者的肝脏损害程度和肝细胞合成代谢功能,这也是患者预后分析的重要基础,对于监测疾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降低消化道出血和肝腹水等恶性症状的发生率,临床上通常采用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与γ 谷氨酰基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T)等生化指标进行诊断分析,从而确定患者的肝细胞损害程度,为疾病治疗方案的确定奠定基础。本研究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检验科收治40 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肝硬化疾病诊断中AST、ALT 与γ-GT 检验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检验科收治的40 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体检的40 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试验组中,男24 例,女16 例;年龄22~76 岁,平均(52.53±21.23)岁;病程1 个月~4年,平均(2.35±1.11)年;肝硬化类型:胆汁淤积肝硬化6 例,酒精性肝硬化20 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14 例。对照组中,男20 例,女20 例;年龄20~77 岁,平均(52.82±24.29)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能够配合随访观察;②患者及其家属均对临床研究目的和过程知情且同意;③患者无其他肝脏系统疾病。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全或中途退出临床研究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③合并急慢性感染、库欣综合征、恶性肿瘤、甲状腺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肝豆状核变性等疾病者;④检查依从性较差者。

1.2 方法

全部受试者受检前1 d 开始限制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空腹时间持续12 h 以上,对于有饮酒和吸烟习惯的患者,需要提前戒烟戒酒,受检当天采集空腹静脉血液,采集的血液标本保存在2~8℃的冰箱中,研究所用检查设备为贝克曼AU5811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贝克曼DXI800 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及配套试剂,分析患者的AST、ALT 与γ-GT 等指标。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的AST、ALT与γ-GT,AST 正常值:8~40 U/L;ALT 正常值:5~40 U/L;γ-GT 正常值:0~50 U/L。②比较两组的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LDH)、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a-岩藻糖苷酶(a-fucosidase,AFU)、J3-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A-glucosidase,NAG)及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ine arylamidase,LAP)等肝功能指标。③比较两组的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lbumin/globulin,A/G)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AST、ALT、γ-GT 水平的比较

试验组的AST、ALT、γ-GT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AST、ALT、γ-GT 水平的比较(U/L,±s)

表1 两组AST、ALT、γ-GT 水平的比较(U/L,±s)

注 AST:门冬氨酸转氨酶;ALT:丙氨酸转氨酶;γ-GT:γ 谷氨酰基转移酶

images/BZ_117_1275_2594_2268_2649.png试验组对照组t 值P 值40 40 94.42±11.21 15.54±1.99 43.818<0.001 56.63±5.63 15.23±2.12 43.524<0.001 165.34±11.12 18.18±1.58 82.866<0.001

2.2 两组肝功能指标的比较

试验 组 的AFP、GLDH、ADA、AFU、NAG、LAP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肝功能指标的比较(±s)

表2 两组肝功能指标的比较(±s)

注 AFP:甲胎蛋白;GLDH:合氨酸脱氢酸;ADA:腺苷脱氨酶;AFU:a-岩藻糖苷酶;NAG:J3-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LAP:亮氨酸氨基肽酶

组别 例数 AFP(ng/L) GLDH(U/L) ADA(U/L) AFU(U/L) NAG(U/L) LAP(U/L)试验组对照组t 值P 值40 40 292.12±14.22 39.41±2.14 111.145<0.001 10.98±2.03 6.02±1.02 13.808<0.001 35.09±2.01 12.13±1.42 59.005<0.001 22.09±1.11 18.12±1.21 15.291<0.001 8.91±0.88 1.23±0.23 53.402<0.001 66.23±4.23 21.34±3.12 54.015<0.001

2.3 两组ALB、TP、CHE、A/G 的比较

试验组的ALB、TP、CHE 和A/G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ALB、TP、CHE、A/G 的比较(±s)

表3 两组ALB、TP、CHE、A/G 的比较(±s)

注 ALB:白蛋白;TP:总蛋白;CHE:胆碱酯酶;A/G: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

images/BZ_118_212_1052_1205_1107.png试验组对照组t 值P 值40 40 21.09±1.21 42.43±3.52 36.260<0.001 58.12±3.12 73.55±5.23 16.024<0.001 2355.23±244.23 7243.25±1021.33 29.439<0.001 0.55±0.10 1.78±0.13 47.431<0.001

3 讨论

肝硬化是一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肝脏弥漫性损害疾病,也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类型,患者具有发病率高、病情进展速度快、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且预后较差等特征,如果患者无法及时得到系统有效的治疗,则会对其肝脏的供血系统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诱发纤维组织增生、肝脏硬化变形、胆小叶变性、癌变等其他不良后果,最终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早期的筛查和治疗对于控制肝硬化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具有积极的意义[1-2]。

肝硬化为一种男性群体发生率较高的慢性消化性疾病类型,且40~50 岁人群的肝硬化发生率相对较高,患者发病后也面临较高的死亡风险,临床常见的肝硬化包括酒精性肝硬化、病毒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等,其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类型是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发病早期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便秘、乳房胀痛、乏力、疲倦等,但是,患者普遍早期症状不明显,且容易与其他肝脏系统疾病相混淆,很多患者确诊时已经是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这也大大增加了肝硬化患者的癌变风险,降低了疾病治疗的作用和效果,因此,针对肝硬化患者,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肝硬化防控和筛查的关键在于定期的身体检查。临床上针对肝硬化患者的疾病筛查通常会考虑患者有无饮酒史,或是将其禁酒1 个月前后的肝功能指标、组织病理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将其纳入临床鉴别和诊断的参考依据,然而,临床常用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均耗时较长且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因而临床应用价值有限,因而当前更加倾向于使用生化指标水平的检测结果作为评定患者的肝脏功能,但也有研究证实,生化指标检测用于肝功能状态判断分析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较差[3-4]。

生化检验指的是通过化学或是生物的方式检查人体的各项生理指标,其中,CHE 和ALB 直接生成肝细胞,一旦人体发生肝细胞受损情况,则AST、ALT 的活性会显著升高,而CHE 的水平则会显著降低,因而可以直接通过人体内多种酶活性的检查结果判断肝细胞损害程度。AST 和ALT 等均为判断肝细胞损伤程度的直观指标,而TP、CHE、ALB 等则能够反映出人体的肝细胞代谢与合成能力,一旦人体发生肝细胞坏死表现,则各项指标结果均会发生明显的异常改变,且肝细胞损害程度越重,指标异常值越高,同时,CHE 水平的降低也直接反映出肝硬化的风险[5-6]。从各项生化检验指标的具体分析结果来看,ALT 是一种临床上应用率最高的肝功能检验指标,其主要生成于肝细胞浆内,是判断人体肝细胞损害程度的直接指标,人体发生肝细胞或是其他组织损伤后,其体内的ALT水平也会明显升高,尽管损伤程度较轻,但因ALT 敏感性较强,其检测结果也会发生直接改变。AST 的作用和特点与ALT 相似,也是直接反应人体肝脏坏死或破坏程度的直接指标,其作为一种生化指标中的重要转氨酶,在细胞线粒体中分布广泛,如果AST 水平过高,则说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坏死、损伤情况。当前,临床上通常倾向于AST 和ALT 相结合的肝功能检查方法,并将其用于脂肪肝的辅助检查中[7-8]。AST、ALT、AST/ALT 的异常升高可以作为一种直观的疾病鉴别诊断基础,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AST 在胞浆和线粒体中广泛存在,且会直接受到吡哆醇水平的影响,而低吡哆醇能促进周围循环中AST水平的升高,但乙醇的摄入会导致吡哆醇分泌量的降低;另一方面,肝功能的产生过程会受到维生素B6等辅助因子的影响,受到ALT 酶作用的影响,乙醇也会直接降低人体内ALT 酶的活性以及ALT 水平,尽管AST 检测结果未发生明显改变,但AST/ALT 会明显升高[9-10]。γ-GT 是一种肝内梗阻或肝外胆管梗阻过程中会明显改变的生化指标类型,患者发病后其指标值会明显升高,且随着肝胆病变的发生,该指标的活性也会发生明显的改变,γ-GT 在肾脏、胰脏、肝脏等脏器中广泛分布,正常人体状态下,血清中γ-GT的主要来源是肝脏,如患者长时间接受安替比林、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影响肝脏功能的药物治疗或是长时间酗酒,则γ-GT 水平也会相应升高,因而临床上通常将其作为肝硬化或是肝炎的主要诊断依据,特别是对于酒精所导致的肝硬化患者,其指标的特异性更高[11-12]。酒精所致肝硬化患者相比于其他类型肝硬化患者,其γ-GT 升高情况更加明显,与疾病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见,γ-GT 可以作为肝硬化的一项主要判断指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13-14]。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AST、ALT、γ-GT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AFP、GLDH、ADA、AFU、NAG、LAP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ALB、TP、CHE 和A/G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各项生化检验和肝功能检验指标的应用,对于患者肝硬化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15-18]。

综上所述,AST、ALT 与γ-GT 均为较为敏感的肝硬化检查和诊断指标,能够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肝细胞生化肝功能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关系研究进展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基于Cell—SELEX的核酸适配体在生化分析与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肝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药应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