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染色时间对氧化锆陶瓷渗透深度的影响

2022-03-16刘小丽张显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6期
关键词:比色色卡氧化锆

刘小丽 江 燕 张显华

1.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江西省口腔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006;2.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江西萍乡 337000;3.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江西南昌 330006

氧化锆陶瓷修复体具有机械性能优、边缘密合、生物相容性好、性价比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2]。但烧结后其呈现白垩色,与天然牙的颜色差异明显,若依靠表面堆筑饰瓷法染色、遮色,会增加修复体厚度,还会降低修复体物理性能,其中最致命缺点为氧化锆修复体的基底冠与饰瓷结合处易崩裂[3-4]。浸泡染色法具有人为因素影响小、简便等优点,是临床常用的改善白色氧化锆块颜色特征的方法。过渡稀土元素、 金属元素是用于染色作用的主要着色氧化物元素,不同渗透温度、浓度、渗透时间、着色剂种类是氧化锆陶瓷外染色的影响因素,可影响氧化锆的色度与渗透深度[5-6]。目前,临床关于氧化锆材料染色研究很多,但鲜有研究探讨不同浸泡时间染色后试件断面渗透深度。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染色时间对氧化锆陶瓷渗透深度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处理氧化锆陶瓷修复体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材料和仪器

爱尔创染色剂(辽宁爱尔创医疗服务有限公司,型号:Ⅱ型);爱尔创Upcera(辽宁爱尔创医疗服务有限公司,规格:ST-白色);Shade Eye NCC 电脑比色仪(Shofu Inc,Japan,型号:NCC);X 射线能普仪(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型号:JSM-6701F,JEOL);SELECT 2 型干湿五轴切削设备(德国威兰德公司);红外线干燥仪(重庆航天航空公司,型号:CQ-30);数显外径千分尺(日本三丰株式会社,型号:293-340-30);VGGT-1200H 型超声清洗震荡机(广州固特超声股份有限公司);204 型南韩打磨机(韩国世新公司)。

1.2 方法

1.2.1 氧化锆试件制作 用3Shape CAD/CAM 软件按照说明书推荐的瓷块烧结收缩比例对烧结前尺寸进行设计,随后导入WIELAND 干湿五轴切削系统,排版后,安插适宜的铸道,选择适宜的切削磨头实施切削,将试件用打磨机的低速挡位从氧化锆瓷盘上取下,用气枪、毛刷清理干净附着于试件的粉末。共制备27 个试件,厚度为2.5 mm,长和宽距均为10 mm。

1.2.2 试件分组 按染色时间分为5、10、15、20、30、60、120、180、240 s 等9 组,每组3 个试件。

1.2.3 试件浸泡染色 将试件中1 个10 mm×10 mm 的面暴露,其他5 个面用指甲油封闭,浸入A2 专用染色液中染色,室温下浸泡,随后按照分组依次取出试件,用纸巾吸干多余的染色液后,置于外线干燥仪下干燥,时间为1800 s。随后横断面切开试件,用打磨机切开,清洁后,置于WIELAND 烧结炉内,用烧结参数相同下温度升至1540℃,冷却后备用。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比较各组的染色渗透深度、试件色彩和试件表面元素。①试件超声震荡清洁干燥后,用数显千分尺测量染色渗透深度,随机选取染色后试件横断面上3 个点测量,取三者平均值作为染色渗透深度值。②染色后的试件用超声震荡清洗机浸泡清洗,时间为180 s,将其表面水用干棉球擦拭干净。比色仪的探头用白板的标准校正,随后将其置于试件和A2 色卡的中心,确保垂直于测试面,将MC 测试键按下,获取A2 色卡及试件的L*、a*、b* 值,正常参考值:L* 值为(70.50±0.20),a*值为(-0.73±0.12),b*值为(12.95±0.47)。对各组间与A2 色卡间的色差ΔE 进行计算,E 值标准范围0.0~1.5 NBS,ΔE=[(ΔL)2+(Δa)2+(Δb)2]1/2。③喷金处理后样品表面用X 射线能谱仪(EDS)扫描各组试件的瓷块断面,用定点扫描方式对其晶体形貌观察,分析样品的表面元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SNK-q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染色渗透深度比较

随着试件染色时间延长,渗透深度逐渐加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图1,封四)。

图1 各组染色渗透深度

表1 各组染色渗透深度比较(mm,±s)

表1 各组染色渗透深度比较(mm,±s)

组别 例数 渗透深度5 s 10 s 15 s 20 s 30 s 60 s 120 s 180 s 240 s F 值P 值3 3 3 3 3 3 3 3 3 0.54±0.21 1.20±0.24 1.30±0.21 1.35±0.22 1.47±0.15 1.71±0.16 1.75±0.12 2.08±0.15 2.18±0.14 54.687<0.001

2.2 各组试件色彩比较

随着试件染色时间延长,L* 值逐渐下降,a* 值、b*值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各组试件色彩比较(±s)

表2 各组试件色彩比较(±s)

组别 例数 L* 值 a* 值 b* 值5 s 10 s 15 s 20 s 30 s 60 s 120 s 180 s 240 s F 值P 值3 3 3 3 3 3 3 3 3 77.77±0.34 75.65±0.19 74.35±0.10 75.05±0.04 70.71±0.05 70.19±0.08 69.92±0.07 68.53±0.24 64.20±0.18 742.674<0.001-1.31±0.09-1.14±0.56-1.04±0.52-0.97±0.47-0.80±0.02-0.71±0.01-0.53±0.10-0.10±0.01-0.36±0.14 106.236<0.001 11.64±0.14 11.82±0.12 11.97±0.44 12.08±0.09 12.42±0.67 13.12±0.29 14.21±0.86 14.52±0.90 15.12±0.53 12.673<0.001

2.3 各组试件ΔE 值(NBS)和渗透深度(mm)分析

试件浸泡30~120 s 的ΔE 值均处于0.0~1.5 NBS范围内,提示其颜色与A2 比色卡颜色匹配(表3)。

表3 各组试件ΔE 值(NBS)和渗透深度(mm)分析

2.4 试件表面元素

EDS 分析显示,试件横断面仅发现O、Zr 氧化锆陶瓷特有的金属元素,还有C 元素,均未发现氧化物着色剂元素,具体见图2~3。图4~5 为浸泡试件断面电镜图(封四)。

图2 浸泡30 s 试件断面能谱图

图3 浸泡240 s 试件断面能谱图

图4 浸泡30 s 试件断面电镜图

图5 浸泡240 s 试件断面电镜图

3 讨论

与传统金属失蜡铸造法比较,氧化锆CAD/CAM方法具有边缘密合度好、操作快捷、制作精度高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牙科[7-8]。无论是氧化锆全冠或氧化锆内冠,均需染色处理,以获得预测颜色,进而获得理想的美学效果[9-10]。渗透着色法是常用的染色方式之一,将含有金属氧化物染色剂用浸泡的方式使着色氧化物渗入氧化锆内,改变修复体颜色[11-12]。当染色时渗透深度欠佳时,调磨时易磨除染色层,显露未染色的白垩色,针对此类情况临床多选择外染色补救,但烧结后获得的氧化锆牙存在细腻、光滑的表面,易出现染色不均现象,造成修复体制作失败[13-15]。

本研究将金属氧化物种类加入A2 色染色专用液内,浓度较为恒定,且浸泡染色在室温下进行,变量为浸泡时间,此时对染色渗透深度观察可有效防止试验结果受其他因素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试件染色时间延长,渗透深度逐渐加深,L* 值逐渐下降,a*值、b* 值逐渐升高,提示浸泡染色时间会影响氧化锆陶瓷烧结后染色渗透深度,且随着浸泡染色时间增加明度减弱,色彩逐步变黄、变红。原因在于氧化锆块经低温烧结后的预烧结体气孔率可达50%,结构疏松,强度较小,此时其内部颗粒间的微小间隙与毛细管结构相似,加上染色液可湿润固体氧化锆预烧结体,能够促进染色金属氧化物进入氧化锆,且深入氧化锆深层。浸泡染色可进一步增加氧化锆的气孔率,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能够使染色氧化物出现过饱和情况,相应增加渗透深度、染色深度。试件浸泡越短则进入氧化锆内的ZrO2晶体中的染色成分越少,而染色剂存在吸光效应,此时被吸收的光线明显减少,增加反射回探头的光线,明度相对较高[16-17]。

因加工过程中的误差,临床试戴最终修复体时需适当调整咬合高度,若染色时无足够的渗透深度,可能会造成调磨后修复体颜色与自然牙颜色之间存在明显色差,影响美观度[18]。本研究结果显示,氧化锆渗透深度在浸泡5 s 时为0.54 mm,10 s 时达1.2 mm。氧化锆全冠由计算机设计而成,存在相对较小的厚度误差,临床试戴时仅需小幅度调整咬合高度,故渗透深>1 mm 较为安全,但此时颜色与A2 比色板间色度差明显,无法满足临床需求。本研究结果显示,试件浸泡30~120 s 时渗透深度均可达到1 mm 以上,且ΔE值均处于0~1.5 NBS 范围内,提示其颜色与A2 比色卡颜色具有较高的匹配度,渗透深度足够,染色深度相对理想。但时间过长会增加渗透深度,颜色与A2比色板之间存在较大的色度差,可见渗透深度与染色深度之间并不无正相关性,临床需加以注意。本研究EDS 分析显示,试件横断面仅发现O、Zr 氧化锆陶瓷特有的金属元素,还有C 元素,这可能与制作过程中的污染物相关;且未发现氧化物着色剂元素,可能与稀释溶液中金属氧化物含量较低,浸泡染色过程中进入氧化锆中的含量更少有关。本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如未分析A1、A3 及其他比色值,未与他人研究对比,纳入样本量偏小等,后期仍需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浸泡染色时间会影响氧化锆陶瓷烧结后染色渗透深度、表面色彩特征,其中浸泡30~120 s时渗透深度足够、染色深度相对理想,且颜色与A2比色板颜色更匹配。

猜你喜欢

比色色卡氧化锆
氧化锆牙种植体的现状与未来
数字色卡
一种高韧性氧化锆基复合粉及其制备方法
基于对Fe3+—H22O2—OPD体系荧光和比色信号的增强检测多巴胺
金纳米簇的制备及对重金属汞的检测
不同时间VITA 3D—Master比色板2M2比色片数码颜色差异性的研究
氧化锆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耐高温改性电熔氧化锆及镨黄色料的制备方法
2016年情人节色卡
功能化核酸适配子传感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