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艺术设计教育模式探究—以汉堡美术学院为例

2022-03-16

艺术设计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美术学院汉堡导师

傅 江

德国是世界现代大学教育思想的发源地,近现代德国在新人文主义思想指导下建立了现代大学教育和科学观念,形成了独特的高等教育体制,崇尚科学和理性,推崇学术独立和思想自由。德国高等院校分为三种类型:综合性大学(Universität)、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和艺术类院校(Kunsthochschule/Kunstakademie)。 综合性大学专业设置齐全,主张教学与研究并重,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化,其毕业生通常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和科学研究能力。应用科技大学开设的专业虽没有综合大学全面,但专业分类较细,教学安排紧凑,学制较短,偏重实践和应用。艺术类院校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艺术才能培养。目前德国境内开设艺术和设计专业的公立大学共有24所,除了独立的艺术类院校(Kunsthochschule)之外,很多综合类大学和应用科技大学,如明斯特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 Münster)、 波茨坦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 Potsdam)和魏玛包豪斯 大 学(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 )等都有设计类专业。

笔者于2020年以国家留学基金委访问学者的身份走访了德国汉堡市两所高校,一所为汉堡应用科技大学(Hochschule für Angewandte Wissenschaften Hamburg),另一所为汉堡美术学院(Hochschule für Bildende Künste Hamburg),即笔者的母校。正是由于分别对这两所理工科院校和艺术类院校进行了深入探访,得以对德国艺术设计专业跨学科教学模式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和比对。本文以汉堡美术学院为例,对德国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

汉堡美术学院,也译为汉堡造型艺术学院,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其前身为汉堡艺术与实用行业促进会(Hamburgische Gesellschaft zur Beförderung der Künste und nützlichen Gewerbe),简称爱国协会,成立于1767年,是全德国第一所工艺美术学校。1865年转由汉堡市接管,1955年更名为汉堡造型艺术学院。“造型艺术(Bildende Kunst)”这一术语自19世纪以来被德语国家作为视觉艺术形式的统称(包括建筑、雕塑、绘画、平面设计和摄影等),与表演艺术(如音乐、戏剧、舞蹈、电影)、文学和音乐区分开来。艺术和设计类大学被称为Hochschule für Bildende Künste,而音乐、戏剧和舞蹈类大学被称为Hochschule für Musik或Hochschule für Musik und Theater。有趣的是,德文“造型艺术”(Bildende Kunst)中“Bild”一词意为图像,转换为动词“bilden”,意为按照一定规则或方式进行塑造或创造,进而演变为名词“Bildung”,这个词的含义正是“教化”。而“教化理论”(Bildungstheorien)产生于 “德意志运动”(Deutsche Bewegung)时期(1770~1830),标志着德国精神从普遍的欧洲精神、特别是法国的启蒙精神中独立出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德国古典教化理论对德国现代教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汉堡美术学院提供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跨学科课程,目前大约有850名学生。除了位于Lerchenfeld大街的主建筑外,在Finkenau大街和Wartenau大街还设有两幢教学楼(图 1)。这所大学在2019年CEWS 提供的艺术和音乐类大学排名中名列前茅。其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在德国所有艺术设计类大学中独具特色,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详细阐述。

图1:汉堡美术学院校园和主教学楼

一、跨学科教学模式

汉堡美术学院当前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体系与包豪斯(Bauhaus)教学模式有着不可分割的承传关系。包豪斯学校创始人格罗庇乌斯(Walter Gropius)提出的“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教育理念打破了学科之间的藩篱,取消了纯艺术与应用学科之间的差别,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追求形式和材料的创新,而非单向狭隘的培养艺术家、雕塑师、设计师和建筑师,这无疑是一个跨学科的理念。它为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开创了一个里程碑,可以说,不仅德国,全世界各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都是在包豪斯教育理念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我们人类所处的环境与时代在不断地变化,几乎所有的学科专业都在向着多维领域发展。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ity),亦称交叉学科,指的是两个或多个学科相互合作,在同一个目标下进行的学术活动。这个概念不仅仅局限于研究环节,同时也包括教育环节中的团队课程,在这种课程中,学生被要求通过相互学习理解同一个主题如何在不同的学科处理下展现不同的面貌。 这是一种多学科之间的“融合”。对学生来说,单学科的认知虽然能够带来纵向上深度的专业发展,但是过于单一和局限的教学范畴,不仅会影响学生在横向领域的拓展,也可能会阻碍本专业知识的发展。尤其是艺术和设计专业,注重的是创新思维能力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汉堡美术学院拥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汉堡美术学院是一所艺术和科学大学。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艺术和科学多种方向学科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得以独立发展。理论知识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大学提供以艺术和/或科学为专业方向完成学业的机会。‘造型艺术’针对艺术和科学的不同活动领域在众多学科方向中提供跨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素质教育。”由此看来,这所大学培养的学生不仅仅是具有创新意识的艺术家,而且还是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经验、具有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科学家。这所大学的专业设置共有八个方向:雕塑/舞台空间设计(Bildhauerei/Bühnenraum)、绘画(Malerei/Zeichnen)、 设 计(Design)、电影(Film)、平面/字体设计/摄影(Grafik/Typografie/Fotografie)、当代媒体(Zeitbezogene Medien)、艺术史 /艺术理论(Theorie und Geschichte),另外还设有艺术教育专业。原先的建筑设计专业于2006年从汉堡美术学院分离出去,并入当年成立的汉堡港口城市大学(HafenCity Universität Hamburg)。所有专业都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学生不但可以选择本专业开设的课程,还可以自由选择其他专业方向提供的理论类课程和实验类课程。学生学位证书上的学位名称亦无专业划分,八个专业方向的毕业生都只有一个统一的学位称号,即本科阶段“艺术学士”(Bachelor of Fine Arts),研究生阶段“艺术硕士”(Master of Fine Arts)。在这里,学生并不是按照传统的学科分类被编进某个院系,而是让学科为学生的艺术设计创作服务。这所大学的教育出发点就是全方位引导和协助学生实现其创意和想法,基于他们的原始创意,引导并支持学生寻找适合的表达媒介,设计制定解决方案并付诸实现。围绕这一出发点,学校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体系,从课程设置、实践空间、社会资源、技术支持等,全方位、多角度为学生创意的实现提供可能性(图2)。

图2:汉堡美术学院教学体系

二、以导师为核心的工作室教学

德国的艺术类大学通常不设置固定班级,专业课教学主要以导师带领的工作室(Studio)为单位进行,学生入学后可根据导师提供的专业方向自由选择工作室。导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像是师徒,导师会尽其所能协助学生解决创作方面的问题和困难。笔者在汉堡美术学院攻读学位期间选择的是Glen Oliver Löw教授,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家具和家居产品设计。目前设计专业方向除Löw教授外还有五位导师,每位导师都带领各自的工作室展开教学和学术研究。导师提供的课程种类和教学方式主要有以下六种类型:一、学期实践项目(Semesterprojekt)。每学期初导师都会在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范围内开设实践项目课题,选课学生在学期末完成项目并达到导师的要求便可获得相应学分;二、一对一指导(Einzelkorrektur)。学生可根据导师在本学期课程目录(Vorlesungsverzeichnis)中公布的指导时间段进行预约,获得导师一对一的指导机会;三、集体指导/工作室聚会(Gruppenkorrektur/Klassentreffen)。 通常是选修同一门课程的学生跟导师一起进行项目研究和讨论,同时也是工作室成员见面交流的时间;四、学术研讨课(Seminar)。指导师提供的专题学术讨论课程,通常以理论研究为主;五、游学/学术考察(Exkursion)。一般指导师带领选课学生就某一主题进行实地研究考察工作。图3为设计专业方向导师Wolfgang Pohl带领学生在德国Lauscha一家玻璃手工艺工厂学术考察,并指导学生完成学期实践项目;六、学术座谈会(Kolloquium)。指就某一课题研究内容展开的座谈和讨论,除工作室成员外,还经常邀请业界专家参与。

许多在校任教的导师同时也是画廊签约艺术家或某企业的设计师,与业界保持着广泛联系,并将这些社会资源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体验设计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完整过程,并意识到艺术设计创作与社会生产和商业运作的密切联系。Glen Oliver Löw教授即与多家德国本土和意大利知名家居产品制造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如Thonet、Kartell、Vitra und Vitrashop 等,有些学期实践项目教学便成为了与这些企业合作的实际项目。笔者曾参加过Löw教授带领的餐具设计项目(Iittala,来自芬兰的以家居产品、餐具和炊具为主导产品的设计品牌)和儿童食品包装设计项目(Hipp,德国婴幼儿有机食品企业)。学生的优秀作品有可能直接被企业接纳并投入生产,使得教学成果得以转化并付诸实现。

自汉堡美术学院成立以来,其倡导创作自由的学术气氛和宽松的教育理念吸引了众多大师级艺术家和设计师来学校任教,或作为客座教授参与教学,或以讲座论坛的形式进行学术交流。欧洲著名前卫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曾是该校客座教授,建筑设计大师马克斯·比尔(Max Bill)曾任环境设计专业系主任, 大师级艺术家佛登斯列·汉德瓦萨(Friedensreich Hundertwasser)和维尔纳·比特内尔(Werner Büttner)曾在自由艺术专业方向任教,产品设计大师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著名导演法提赫·阿金(Fatih Akin)等曾任该校客座教授。

三、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

正如汉堡美术学院现任院长马丁·科特林教授(Martin Köttering)所述,“艺术院校不仅仅要做美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必须要允许实验成为我们最重要的教育环节。我们希望能够让实验和美学教育互相激励,同时让工作室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效益最大化。”其教学关注的重点是自主决定的艺术探讨以及与实际项目相关和实验性的工作方法,目的是在艺术学科中提出新问题并开发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是德国高等教育模式的核心特征和优势。施莱尔马赫认为,“在任何艺术(Kunst)中,实践都在先,理论建立在既存的实践基础上”。汉堡美术学院并没有像传统大学那样设置基础必修课,但根据专业方向自身特点设有基础选修课,例如艺术教育专业方向开设了“学术论文撰写方法(Einführung ins wissenschaftliche Schreiben)”课程,设计专业方向设有“技术力学(Technische Mechanik)”等基础课程。在这所大学,学生任何形式的创新和实践都会受到鼓励和引导。创意不能仅仅停留在草稿和效果图上,需按照导师的要求不断研究优化并进行具体实施。案例一,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曾以“桥”为主题,用纸板设计制作了一座旱桥,成功搭建在汉堡美术学院主教学楼大厅楼梯间三角形转角处,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即学生亲自踏上这座桥到达对岸,以此测试、论证桥体设计的合理性和材料结构的可行性。通过这个长达一学期的实践项目,从前期调研到对“桥”概念和功能的深入研究,以及建筑力学分析,造型和结构设计,材料选取和加工工艺等,学生在多方面得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练习机会,不仅充分发挥了创新意识,而且提高了动手能力。案例二,Betina Sefkow教授开设的题为“Everyone is a foreigner”的学术研讨课(Seminar),这个项目是DAAD(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所承办的“外国留学生论坛”的一部分。选修这门课的学生来自各个专业方向,在这门课上,教授引导学生进行东西方艺术和文化比对以及相互关系的研究,根据本国文化传统对艺术的影响进行思辨和分析,最终将分组讨论和研究成果以小册子的形式进行汇报总结,并由汉堡美术学院出版社印刷出版。

学校从多方位提供给各个专业方向的学生学习及体验实践技法和经验的可能性。其中包括二十多个实验室和手工作坊,这些实验室通常以材料和功能划分,例如陶瓷车间、木工车间、金属车间、印刷车间、塑料车间、纺织车间、书籍装帧车间、摄影实验室、视频剪辑实验室、电影制作实验室、丝网印刷车间等(图4)。实验室每学期都提供基础培训课程(Einführungskurs)和进阶培训课程(Aufbaukurs),课程内容通常是对材料和技术特性、制作工艺以及实验室提供的设备和器材使用方法的培训。学生可根据创作需求自行选择实验室,只要参加并完成基础培训课程便允许进入实验室工作,负责教师会尽力协助学生完成其个人实践项目(图5)。

图3:导师带领学生在德国Lauscha玻璃手工艺工厂学术考察并完成学期实践项目

图4:金属实验室、木工实验室、数字视频剪辑实验室、印刷实验室、陶瓷实验室、CAD/3D实验室

图5:学生在塑料实验室工作

此外,学校要求学生毕业前必须有实习经历,从而获得社会实践和团队合作的经验,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复杂问题的能力。许多学生由于实习期间成绩优秀,毕业后即留在实习企业并得到了长期职位。但是,获得一家企业的实习位置并不是一件易事。通常有以下途径:首先,导师会把有意向的学生推荐给与其长期合作的企业或设计事务所;其次,各企业会定期在校园公告栏张贴招聘广告,每个专业方向在主教学楼都设有通知公告栏(图6);另外,学生亦可按照个体需求自行寻找适合的实习企业或设计公司。

图6:设计专业方向公告栏

四、开放式教学环境

一旦进入这所大学,学生即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和选择权。笔者在汉堡美术学院就读期间,学校对学习年限不做限制,不乏有学生中途离开学校,经历实习或工作多年后又回到学校完成学业并获得学位。由于工作期间积累了社会和实际工作经验,相对其他在校生更能明确目标,使得后半部分的学习更加有针对性,更高效。另外,考核和评估方式也很独特,学生不需要参加任何笔试或类似的测试,学校每年提供两次毕业答辩机会,学生只要集够四个导师签名,便可获得参加毕业答辩的资格。通常各个专业方向的导师每学期会提供一至两个“学期实践项目”(Semesterprojekt),如果学生选择了某个项目,并从创意到最终作品实现都能顺利完成并达到导师的评估标准,便可获得这位导师的签名。毕业答辩通常由学期实践项目、毕业设计作品(实践部分)和理论部分构成,理论部分包含一篇艺术理论或设计学专业学术论文和口试(主题自选)两个内容。

由于欧洲各国高校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为了便于教育质量评估和成绩互认,从2015年开始,汉堡美术学院的教学评估系统采用“欧洲学分互认体系”(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and Accumulation System, ECTS), 用 于对学生的总工作量进行定量计分。学士和硕士学位课程的成绩依据此系统来折算、转换和累加学分。本科生总学分为240 ECTS学分,正常学习时长为八学期。研究生总学分为120 ECTS学分,学习时长为四学期。教学系统采用课程模块(Module)架构,本科学习阶段的课程由“艺术发展”(Künstlerische Entwicklungsvorhaben)和“科学研究”(Wissenschaftliche Studien)两大模块组成。“艺术发展”模块所包含的课程有:雕塑、舞台空间、数字图形/实验媒体、电影/运动和时间图像、摄影、实验设计、平面设计、概念设计、绘画/素描 、混合媒体、产品设计、社会设计、视频、排版。“科学研究”模块包含的课程有:美学理论、设计理论/设计史、艺术和文化研究、艺术史、艺术批评、哲学。围绕着这两个模块展开多种形式的配套课程(Begleitendes Lehrangebot),包括:工作室导师开设的集体指导(Gruppenkorrekturen)、专业基础课(Grundlagenveranstaltungen)以及各个实验室/车间提供的培训课程(Labor- und Werkstattangebote)。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自由选课,并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学校力图将学习制度和规定降至最低,以此来支持学生的艺术实践,使之得以最大化地自由发展与实现。

除了校内课程学习,这所大学鼓励学生在与其同一等级的国内另一所艺术院校或国外大学学习一个学期,这期间完成的艺术或科学研究成果无需考核即可获得汉堡美术学院的认可。另外,学校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国际交换项目,例如由欧盟委员会资助的伊拉斯谟计划(Erasmus),学生甚至可以申请此计划的资助去国外实习。

为了鼓励并协助学生优质地完成学业,学校还提供大量不同类型的奖学金和竞赛,例如“朋友圈作品资助(Freundeskreis-Projektförderung)”,此资助项目自成立以来已有37年历史,每年为该校学生的优秀艺术作品提供两次资助机会,笔者在汉堡美术学院就读期间的一个设计实践项目就曾因获得此基金资助,项目得以顺利完成。Karl H. Ditze基金会自1979年以来,每年为汉堡美术学院学生提供四项奖学金,并为毕业生颁发最佳毕业创作奖,同时还为汉堡市另外三所大学提供奖学金。另外还有Schües艺术基金会提供的新生代奖、汉堡文化基金会承办的电影创作竞赛和Hiscox艺术竞赛等。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每年颁发“优秀留学生奖”,笔者曾有幸获得此奖项,并作为优秀留学生代表出席在汉堡市政厅举办的颁奖活动。除奖学金之外,学生还可以向学校申请教育补助金(BAföG),协助完成学业。

另外,学校还以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作品展示的机会,除位于主教学楼三层的HFBK画廊外,还举办年展(Jahresausstellung)和毕业作品展(图7)。这些重要展览不仅仅是学业汇报和展示,同时也成为了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和交流的平台。汉堡美术学院在教学之外也致力于通过与艺术界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对当下社会的艺术发展产生影响。

图7:2021年汉堡美术学院年展

综上所述,汉堡美术学院为学生和教师创建了一个完全自由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可以利用能够找到的所有途径、空间及时间资源和机会,来完成自己的创作和学业。

结语

德国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经过上百年的发展与改革,形成了一套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体系,培养了大量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跨学科艺术设计人才。自包豪斯成立以来,艺术设计成为了与社会紧密关联的学科,承担着社会使命。艺术设计创造能够处理社会、生态、政治和经济问题,同时也成为一种创新性的、能转变社会形势的力量。汉堡美术学院院长马丁·科特林曾说:“让艺术自由作为日常教学活动的指导原则,以便在大学中营造一种充满活力的氛围,让实验艺术研究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点燃。只有这样,这所大学才能成为一个为艺术和我们的未来社会所存在的,具有批判精神和反抗意识并不断产生新知的独立艺术机构。”希望汉堡美术学院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能对我国高等艺术设计专业院校的教育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注释:

① 彭正梅:《德国教育学概观—从启蒙运动到当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79页。

② 维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 7%91%E9%99%85%E6%95%B4%E5%90%88

③ 汉堡美术学院新版学位考试规则(Neufassung der Prüfungsordnung für den Studiengang“Bildende Künste” vom 22.04.2021):https://hfbk-hamburg.de

④ 《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对汉堡美术学院院长马丁·科特林教授(Martin Koettering)的专访:https://cul.qq.com/a/20131112/005528.htm

⑤ 彭正梅:《德国教育学概观—从启蒙运动到当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73页。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1786~1834)著名神学家、哲学家、柏拉图翻译者、解释学家,同时还是教育改革者和系统的教育学家,被视为德国经典教育学家之一。

⑥ 欧洲学分互认体系(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and Accumulation System, ECTS)是欧洲诸国间在高等教育领域互相衔接的一个项目,以确保各国高等教育标准相当。1999年欧洲29个国家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签订博洛尼亚宣言,该体系对所有自愿参加的欧洲国家开放。根据该体系,一学年相当于60 ECTS学分,对应1500至1800个学时。

⑦ https://70gg.wordpress.com/2019/04/05/martinkottering/

猜你喜欢

美术学院汉堡导师
导师的猫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参加汉堡节
汉堡还可以这么玩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选
创意无限的另类汉堡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选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