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朝的那些宋潮

2022-03-15孙雯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26期
关键词:茶铺茶坊梦华

孙雯

一千年前的这个时节,夏至刚过,在宋朝的三天法定假日中,杭州人在西湖边的日子,一定特别适意。彼时的杭州首县钱塘,即使没有一间赵氏茶铺,也一定有陈氏茶铺或是张氏茶铺。

悠游的行人,在茶铺停驻,唤来掌柜娘子,点一盏颇有些名堂的谢源茶或青凤髓,闲谈之间,暑意也消退了。

在网剧《梦华录》里,女主赵盼儿就是在这样的场景中登场。这部剧从开播至今,经历了口碑的跌宕起伏,但不可否认,它仍是这个初夏最热的剧集之一。它对“宋韵文化”的还原,不但引发网友关注,也让学者很有考证的兴趣。

知名历史作家吴钩就不断在微信公号“我们都爱宋朝”上,谈论这部剧的细节与真实历史的关系。更多不为人知的“宋潮”,也随着他的讲述涌现在大众面前。

《梦华录》的故事,发生在北宋年间。钱塘赵盼儿与两个小伙伴,一路北上创业,最终在汴京站稳脚跟。

吴钩说,他一直在追剧。其中的细节,吸引他对有趣的宋朝进一步展开细说。他认为,《梦华录》应该发生在宋真宗天禧年间(1017-1021),距今千年。

那么,彼时的杭州,真正的社会样貌是怎样的?

就像《梦华录》里的趙盼儿,女性经商并不少见。吴钩以宋人庄绰的《鸡肋编》为例,其中记录了一个开茶坊的少妇:“尝泊舟严州城下,有茶肆妇人少艾,鲜衣靓妆,银钗簪花,其门户金漆雅洁……”古严州今天分属杭州的桐庐县、淳安县和建德市三地。在吴钩看来,放在今日,这位“茶肆妇人”一定是网上热传的“茶坊西施”。

再说回赵盼儿的工作场所——茶铺。“在宋代,开茶坊、茶肆,是一门好生意,就如今日的咖啡馆。”吴钩说,根据《东京梦华录》的记载,北宋汴京城的朱雀门外,“以南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尤盛。”

南宋的临安也是一样,“处处有茶坊”,而且,士大夫、富家子弟、平民,都有各自饮茶与交游的场所。

正因茶铺的繁盛,《梦华录》里演绎的点茶与斗茶的情景也应运而生。

随便提及一个宋代名人,几乎都有一段与茶相关的故事。在《点茶南宋皇城根下的文化记忆》一书中,记录了一段作家王旭烽的文字,“有两个人我们一直以为他们和点茶没有什么关系,一个范仲淹,一个文天祥,而实际上他们是狂热的茶痴和茶迷。当年,文天祥回江西老家为母亲祝寿时,亲自点茶分茶。”

茶业的发展,还促生了职业点茶人,其中以僧人为最。还是在王旭烽这段文字中,她说,南宋时期,小孩的满月酒,老人的寿宴,婚礼等都会邀请僧人前来点茶。

赵盼儿让人想到宋神宗熙宁年间的官妓周韶,当时的官妓,更有点像今天的名媛,才艺双全。周韶与“宋四家”之一的蔡襄斗茶,成就一段茶史佳话,连苏东坡都忍不住将其写在《天际乌云帖》,其中有一段:“杭州营籍周韶,多蓄奇茗,常与君谟斗,胜之。”

君谟即是蔡襄,他不但是苏东坡佩服的书法家,还写有宋代重要的茶学专著《茶陆》。

在宋代,周韶的茶艺超群不足为奇,但是,与她斗茶的是宋代茶圈的巅峰人士,可见当时社会茶事之盛。

比较特别的是,按宋朝风俗,“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家中来了客人,先点茶敬客,客人要走时,再点汤送客。所以,假如我们到宋朝人的家里做客,聊了一阵子,主人家让婢女给你端来一碗汤品,那你就要识趣告辞了。如果主人迟迟没有上汤品,则意味着想留你继续聊天。”吴钩说,如果不知道这个规矩,就不能好好穿越到宋朝去做客了。

一片小小的茶叶,在宋朝可以被玩到如此有趣,足见当时社会的丰富多彩。

(编辑:于智博)

猜你喜欢

茶铺茶坊梦华
Evolution of Subkilometer-scale Impact Craters on the Lunar Maria as Constrained from Mini-RF Data and Topographic Degradation Model
论宋元话本中的“茶坊”公共空间
领略宋朝极致生活美学——读《大宋梦华》
无题(1)
似淡却浓
茶铺物语
茶 铺
游篁岭
《东京梦华录》中呈现的北宋时期的游戏活动
在城市的屋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