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1+X”课程模式初探

2022-03-14东莞市松山湖第一小学周伊薇

师道(教研) 2022年12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情境

文/东莞市松山湖第一小学 刘 璇 周伊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1版)》中写道:“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可见,口语交际不仅需要培养“听”“说”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日常口语交际中的应对本领。我校的口语交际校本课程《说说说》就在探索一种以实际应用为目的的口语交际课程设计方案,下面以部编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为例进行阐述与说明。

一、课程主体框架

“1+X”是我校“口语交际”课程的设计框架,“1”指部编版教材“口语交际”板块的内容,“X”指由此拓展的小主题与活动。

(一)立足教材“1”,落实课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教材在第一、第三、第五、第六单元分设了四大口语交际主题,分别是“有趣的动物”“做手工”“商量”和“看图讲故事”。“有趣的动物”是典型的“讲述类”口语交际主题,侧重“独白”能力的训练;“做手工”属于“转述类”兼“操作型”口语交际主题,需要学生在自己听懂学会的基础上进行转述与表达;“商量”是典型的“应对类”交际主题,帮助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侧重“对话”能力的培养;最后“看图讲故事”是前三个主题目标的集合与升华,既要求学生讲清楚每幅漫画,还要求能够按顺序讲流畅,既需要想象漫画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还需要为故事创造结局,需在一年级“讲清楚”的基础上“讲精彩”。

(二)拓展活动“X”,发展能力。四大主题符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但要达成教学目标,依照《教师教学用书》要求每一主题设置一课时是不够的。鉴于口语交际课程热闹有趣,需要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的特点,我们探索出了每周两课时,每课时15分钟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下,课堂内容需进行大量拓展填充,遂需将大主题细化为多维小主题,并设置趣味的活动,来进行成果展示与评价。

二、课程设计理念

(一)交际情境“社会生活化”。口语交际训练作为学生社会实践的预演手段之一,情境选择不应局限于学校,也需更多关注家庭情景和社会情境。纵观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教材的四个主题,不乏学校和家庭情境的口语交际主题,“有趣的动物”“做手工”要求学生进行师生、生生间的分享;“商量”主题中呈现的情境范例为学校情境的“和同学换值日”及家庭情境的“争取电视节目”;“看图讲故事”给出的漫画也是家庭主题漫画《父与子》,缺少社会生活情境。虽说二年级的学生还处于被学校、家庭高度保护的状态,社会交际需求较少,但将情境拓展,适当教授一些社会情境中的交际策略对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有益无害。

(二)情境创设“真实可感化”。口语交际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正确积极地与人交流,所有“说话”的场景都必须是真实发生的。因此,我们除了注重将情境拓展得更广阔,还力求创设“真实可感”的情境。从空间入手,授课过程中努力消除师生之间的身份隔阂,为每一个情境创设更为平易近人的场景。如《商量》主题下,与同学商量的场景设置在班级图书角,与大人商量的重心转移到老师办公区等。其次,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机等现代技术手段,模拟现实情境。第一,提前录制情境导入视频。第二,利用音频资料锻炼听的能力。第三,利用手机录像功能,提高整体交际氛围。

(三)成果展示“趣味活动化”。在每个大主题的在机动周,都配备了一个让学生可以展示交际成果的小活动,教师通过活动检验主题学习成果,对学生口语交际水平进行评价。学生能将主题的余温带入生活中,实现口语交际由课堂走向生活。

主题一的“猜猜我是谁”活动。学生轮番上台讲述动物的特征,提示从小主题“样子”“习性”“故事”三个角度阐述,其他学生依据听到的特征,运用“请问你说的是xxx吗?”的句型进行猜测,在和谐友好的交际氛围中检验“抓特点、善提问”的交际目标。

主题二的“手工节”活动。让学生带来自己“得意”的手工作品,向同学介绍制作的材料、步骤等,引导学生运用描述顺序的词汇,把作品介绍得清楚明白,鼓励学生的新鲜表达,让“做手工”话题在生活中延续。

主题三的“爱心帮帮团”活动。提前让孩子们收集生活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同学化身“爱心帮帮团”建言献策。让学生的生活成为课堂的素材,体现口语交际“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特点。

学生在妙趣横生的活动中展现口语表达的风采,为大主题的结束画上完美的句号,将课程的波纹荡漾到校园以外更广阔的表达情境中。

三、教学模式探索

(一)15分钟小课时。每周两课时,每课时15分钟的教学模式同传统40分钟的课堂有很大不同。如何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如何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开口表达?我们探索出“个人表达与小组表达相结合,方法总结与实践运用互助力”的课堂模式。

(二)多次演练小剧场。二年级学生口语交际的现状是学生很想说,但表达得不够规范,看到什么说什么,没有方向,零零散散。而对于他人的发言,也缺少倾听的习惯,课堂容易混乱。作为执教者,要珍惜每一次授课机会,教会学生“交际方法”,同时在课堂中通过大量演练来深化方法的理解,融会贯通成为学生自己的交际“元认知”。这些方法不仅是语言与文字,更多的是观察与思考。

(三)教学流程六步走。交际方法的由扶到放,主要教学流程为情境创设——案例示范——总结方法——复习方法——情景演练——展示评价。值得一提的是,“出示范例”这一环节对低年段的孩子来说尤其必要,大部分孩子,尤其是口语交际有困难亟待突破的孩子,都能根据范例来进行模仿学习。而总结方法,则是让他们可以举一反三。

(四)三星标准促评价。口语交际的评价标准多种多样,基于《课标》要求,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我们设置了以下具体可感的三条标准,供教师评价和生生互评。并为每条标准设定一个星级,达到“三星”即为优秀的口语表达。(声音响亮,自信大方;说的清楚,表达流畅;“问好,谢谢”,礼貌发言)

四、总结

口语交际能力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摒弃“敏于行,讷于言”的传统思想,培养才思敏捷的优秀表达者?是新时代对语文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我校《说说说》校本课程尝试运用“1+X”的模式,在部编版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丰富,围绕“交际情境‘社会生活化’”“情境创设‘真实可感化’”“成果展示‘趣味活动化’”三大理念设计出大主题下的小主题和趣味活动,探索“个人表达与小组表达相结合,方法总结与实践运用互助力”的15分钟“小课堂”模式,实现少量多练,创设丰富、真实而有趣的情境,探索实用型口语交际训练模式。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情景交际
情景交际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交际羊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护患情境会话
口语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