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青年女排运动员下肢专项素质特征研究

2022-03-14吴玲玲连道明

体育科学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女排排球专项

吴玲玲,连道明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2019年,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的佳绩夺得第十三届女排世界杯冠军,这也是中国女排第十次获得世界冠军。中国女排之所以能站在世界排坛巅峰,得益于我国高度重视排球后备人才梯队建设与培养,这是中国女排屹立世界排坛的基石。

青年女排作为我国排球梯队建设的重要环节,其专项身体素质将直接影响我国女排一线队伍竞技水平。

随着竞技排球运动朝着更高、更快的方向发展,要求运动员要有更高的起跳腾空高度和快速移动的能力,因此在排球比赛中跳跃动作变得非常频繁,跳跃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前后排扣球、拦网、跳发球、跳传球技术的掌握[1]。排球运动专项特征要求排球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下肢纵向爆发力、直线爆发力和下肢多方位移动速度素质。对2018年至2020年我国15支队伍183名青年女排运动员三项下肢专项素质指标(助跑摸高、30米跑、半“米”字移动)进行动态量化分析,旨在探寻青年女排下肢专项素质的特征及变化规律,以期为我国女排后备人才下肢专项力量训练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参加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全国青年女排集训的15支队伍183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上以“排球专项身体素质”“排球下肢专项素质”“下肢爆发力”以及“排球体能”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并在集美大学图书馆查阅与排球下肢专项素质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文提供理论基础。

1.2.2 测试法

在2018年至2020年全国青年女排集训期间,对我国15支青年女排队伍进行实地专项素质测试,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排球中心集训要求,选定的我国青年女排运动员下肢专项素质指标为助跑摸高、30米跑、半“米”字移动三项,以下将对其进行动态分析研究。

1.2.3 数据分析法

运用Excel、SPSS24.0等软件对集训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为论文主体部分的分析提供定量依据。

1.2.4 比较分析法

将参加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全国青年女排集训运动员的三项下肢专项素质测试指标动态发展进行比较研究,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及特征。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青年女排运动员下肢专项素质发展特征

2.1.1 助跑摸高指标特征

现代竞技排球争夺焦点集中在网上,获得网上优势能够取得比赛主动权。在排球比赛中要夺得空中优势,除了选拔身材高大的运动员外,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和提高运动员的弹跳能力[2],以获得网上优势。运动员下肢弹跳爆发力的强弱影响着比赛成绩,下肢爆发力是指在最短时间内使人体移动到尽量远或高的距离,力量爆发力越大,弹跳力也就越好[3]。助跑摸高指标测试直接有效反映运动员的弹跳能力和下肢纵向爆发力,是衡量排球运动员弹跳素质强弱的主要指标之一,同时能够充分体现排球运动员下肢短时、持续爆发用力的能力。

由于自由人专位特征,以下助跑摸高项目均剔除自由人。我国青年女排助跑摸高项目自2018年至2020年三年均值分别为289.01 cm、292.39 cm、293.57 cm(见表1)。从时间动态上看,均值从2018年至2019年增幅3.38 cm,二者具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从2019年至2020年增幅1.18 cm,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从2018年至2020年均值增幅为4.56 cm,数据表明三年的助跑摸高指标随年龄增长整体逐年上升,且具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参照《中国青年排球训练教学大纲》U18组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助跑摸高身体素质评分表,得出2018年至2020年分数分别为59分、62分、63分,成绩处于及格边缘徘徊。研究表明女子青春期力量虽继续增长,但速度缓慢,运动员力量在20岁时可达到最大值,后随年龄增长减弱[5]。我国青年女排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身体发育不完全,力量素质还未达到最佳水平,助跑摸高成绩虽逐年增长,但仍有进步空间。教练员应把握运动员发展下肢弹跳能力的敏感时期,进行针对性的下肢爆发力训练。

表1 2018—2020年青年女排助跑摸高指标比较表(单位:cm)

2.1.2 30米跑指标特征

排球下肢专项力量以快速力量为主导,直接决定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战术发挥水平[4]。运动员在排球赛场上不论是进行快速的攻防转换还是积极防守,都需要很好的冲刺能力。30米跑项目是短距离测量速度,是体现下肢直线爆发力的一项重要素质指标。

我国青年女排30米跑项目从2018年至2020年均值分别为4.67 s、5.14 s、4.94 s(见表2)。从时间动态上看,均值从2018年至2019年速度下降0.47 s,二者具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从2019年至2020年速度提升0.2 s,具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这说明三年来30米跑指标成绩波动较大。参照《中国青年排球训练教学大纲》U18组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30米跑身体素质评分表,得出2018年至2020年分数分别为65.5分、42分和52分。青年女排的下肢速度素质在2018年成绩达到最好水平,后两年成绩还需进一步加强。原苏联学者A· 伯德列瓦耶夫等通过对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速度素质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果:系统从事排球运动的青少年女子,其速度素质增长最快是在12岁~13岁。女子14岁~15岁时,速度素质的水平趋于稳定,16岁稍有下降,而到17岁又有所提高[5]。本文的研究对象均处于14岁~17岁的年龄段,速度素质的水平已经趋于稳定或有所下降,因此教练员应重视青少年下肢速度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在最佳年龄时期安排合理有效的速度训练,让青少年的速度素质得到充分的发展。

表2 2018—2020年青年女排30米跑指标比较表(单位:s)

2.1.3 半“米”字移动指标特征

排球比赛场上瞬息万变,这就需要运动员时刻做好准备动作姿势、快速往返起动、制动进行准确取位和防守,因此,运动员的反应能力和快速移动能力在赛场上不可或缺。半“米”字移动项目可以准确反映出排球运动员的灵敏、协调和低重心快速移动的能力[6],是运动员进行步伐快速转换,体现下肢多方位移动速度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具有较强的排球专项特点。

我国青年女排半“米”字移动项目从2018年至2020年三年均值分别为17.39 s、17.33 s、17.04 s(见表3)。从时间动态上看,均值从2018年至2019年速度提升0.06 s,二者具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从2019年至2020年速度提升0.29 s,具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从2018年至2020年速度提升0.35 s,具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这说明教练员能针对以往测试的薄弱环节,在训练中加强运动员的速度与反应能力练习。对照《中国青年排球训练教学大纲》 U18组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半“米”字移动指标身体素质评分表,得出均值17.39 s、17.33 s、17.04 s对应的成绩分别为42分、43分、49分,结果表明半“米”字移动成绩虽逐年提升,但成绩还不理想。青年女排的下肢速度灵敏素质的进步空间较大,需更加重视对运动员的脚步移动练习,在训练课前后都可安排不同距离、不同方向的灵敏素质练习,特别需严格要求正在生长发育的高个子青年队员,对其进行下肢多方位的速度素质练习,使运动员能更好地灵活移动、准确取位,以应对比赛中的节奏。

表3 2018—2020年青年女排半“米”字移动指标比较表 (单位:s)

2.2 不同专位下肢专项力量素质特征

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具有鲜明专项特征,其中包括爆发力、弹跳力、反应能力和腰腹肌力量等[7]。排球作为一个集体隔网对抗项目,场上每个专位各司其职且分工明确,不同专位具有显著专位特征,因此不同专位对运动员的下肢专项素质也有不同要求,其下肢专项力量根据专位不同也具有相应特征。

2.2.1 不同专位助跑摸高指标特征

2018年至2020年助跑摸高项目三年的成绩总均值最优为副攻的293.94 cm,其次为接应292.89 cm、主攻292.25 cm和二传289.76 cm(见表4),基本符合专项位置特征。由于副攻专位形态特征,要求副攻运动员身材高大,所以教练员应更加注重青年排球运动员的选材。二传助跑摸高成绩居于后位。在排球赛事中,防守的第一道防线是拦网,高超的拦网技术和优异的弹跳能力能更好地应对现代排球网上的激烈争夺。二传所面对的是四号位强攻,因此,为了有效防止二传队员的拦网位置成为对方的进攻突破口,各专位在增强弹跳能力的训练中,应重点加强二传的下肢纵向爆发力的训练,以提高二传拦网高度,增强拦网效果。

表4 2018—2020年我国青年女排不同专位助跑摸高均值比较(单位:cm)

2.2.2 不同专位30米跑指标特征

2018年至2020年30米跑项目中,三年的成绩总均值最优为自由人的4.84 s,其次是接应4.88 s、二传4.89 s、主攻4.91 s和副攻5.00 s(见表5)。这一成绩符合现代竞技排球对自由人的专位要求和发展趋势;接应运动员成绩位居第二,表明青年女排在日常训练中,教练员重视接应运动员快速直线冲刺的能力,符合现代排球接应运动员作为一个重要进攻点的特征。副攻的主要职责除配合二传采取不同的进攻手段增加得分点,还需掩护其他攻手的进攻,为其制造有利的进攻条件,因此对快速移动素质的加强不容忽视,在日常训练中,应紧紧把握青少年运动员的速度素质敏感期,并针对下肢直线爆发力,制定相应的科学训练计划。

表5 2018—2020年我国青年女排不同专位30米跑均值比较(单位:s)

2.2.3 不同专位半“米”字移动指标特征

2018年至2020年半 “米”字移动项目三年的成绩总均值最优为自由人的16.80 s,其次为二传17.15 s、主攻17.19 s、接应17.24 s和副攻17.43 s(见表6)。自由人位置的运动员多方位快速移动能力明显高于其他位置的运动员,符合现代竞技排球自由人的专位特征;副攻的多方位移动能力与其他专位之间相比明显薄弱,教练员应更加重视副攻的快速变向移动速度素质,在平时训练中,应着重加强副攻下肢多方位移动速度素质练习。

表6 2018—2020年我国青年女排不同专位半“米”字移动均值比较(单位:s)

3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参加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全国青年女排集训的15支队伍183名运动员三项下肢专项素质指标(助跑摸高、30米跑、半“米”字移动)进行动态量化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青年女排助跑摸高指标成绩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成绩提升缓慢,弹跳能力还有较大提高空间;30米跑指标成绩于2019年、2020年两年整体退步较为明显;半“米”字移动指标成绩随年龄增长稳步提高,后期进步空间大。建议教练员根据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发展规律,进行科学训练和比赛,重点发展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为技战术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把握住发展速度素质的敏感期,采用合理有效的训练手段,避免错过运动员速度、力量增长的最好年龄阶段。

(2)反映下肢爆发力的助跑摸高指标,不同专位间三年总均值成绩排序为副攻>接应>主攻>二传,符合目前排球运动项目重点发展网上高度的特点与要求。反映下肢直线爆发力的30米跑指标,不同专位间三年总均值成绩排序为自由人>接应>二传>主攻>副攻,符合排球专位特征,各专位成绩差异较小,有待进一步提高。反映下肢多方位移动素质的半“米”字移动指标,不同专位间三年总均值成绩排序为自由人>二传>主攻>接应>副攻,基本符合排球专项位置特征,但整体都处于不及格水平,说明各专位的快速变向移动能力水平还不高。不同专位间的下肢专项素质虽符合排球专项位置特征,但各专位成绩间的差距较小,且整体水平不高,这势必影响运动员对排球技战术的全面性发展。建议教练员在制定训练计划时,要做到全面、系统,着重加强副攻的下肢速度素质的训练,使各专位间的下肢力量、速度发展更加平衡。

猜你喜欢

女排排球专项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红楼女排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女排精神,历久弥新
永远拼搏的女排精神
壮哉,女排精神!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广西高校气排球和硬式排球公体课教学的价值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