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弹性成像模式对浅表淋巴结定性的作用

2022-03-14傅佳韦明珠王姜莹杨淑丽石鹏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浅表良性硬度

傅佳,韦明珠,王姜莹,杨淑丽,石鹏

1.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特检科,绍兴 312000;2.绍兴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浅表淋巴结肿大属于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变,病因非常多,可能表现为全身感染、局部感染,甚至转移瘤等,所以及早诊断、及时采取有效方法治疗是临床降低疾病病死率的关键环节,且对控制疾病发展,改善患者预后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2]。浅表淋巴结肿大会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中,可见于多种疾病,因此需要非常重视淋巴结肿大的具体原因,及时准确地对浅表淋巴结进行评估,可以避免出现漏诊、误诊的现象,而且还能够为后续的治疗和护理提供有利条件[3-4]。超声检查是目前临床上判断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主要方法,能够观察到淋巴结的形态、大小、内部回声等。与常规超声相比,超声弹性成像(UE)模式操作简便,分辨率高,诊断准确率也较高,能够根据不同组织之间弹性系数的不同,通过外力对组织压迫发生变形、扭曲,从而获取最具有评估价值的实时彩色图像,尤其是对于组织硬度的评估,更能够达到良好的诊断目的,利于选择最佳的手术治疗方式,改善预后,是目前诊断浅表淋巴结准确率最高的一种检测方法[5-7]。本研究以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模式的诊断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共166个淋巴结)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8例,女62例;年龄范围22~64岁,年龄(43.1±3.9)岁;病灶直径范围7~43 mm,病灶直径(25.99±2.57)mm。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常规检查和UE检查,手术切除后,标本送病理检查。按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患者签署知情许可书;②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患者精神异常,无法积极配合医生检查;②患者之前接受过放化疗;③患者存在严重的脏器功能障碍。

1.3 检查方法 采用美国产GE-LOGlQ-P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探头选用14L5,频率设置为7~15 MHz。先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后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模式检查。

常规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将受检部分充分暴露出来。采用灰阶超声对浅表淋巴结进行常规扫查,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变换体位,确保检查工作顺利完成,检查内容包括: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边界以及淋巴结门的结构情况,检查后进行评分,分值为6~12分,良性≤7分,恶性>7分,同时记录、计算淋巴结长径与短径的比值,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的血流进行观察,准确记录血流阻力指数(RI)。

超声弹性成像模式:医生手持探头轻轻按压病灶,选择感兴趣区(ROI),弹性图通常用彩色编码来表示不同组织弹性的大小,绿色属于ROI中组织的平均硬度,红色表现硬度<平均硬度,蓝色属于硬度>平均硬度,采用ChoiJJ评分法将弹性等级分为4级,弹性分级≥3级:浅表淋巴结为恶性,弹性分级≤2级:浅表淋巴结为良性。最后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对诊断情况分析,对比超声弹性成像模式与常规超声的检查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例数与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分析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理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种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的比较 病理诊断结果,恶性患者105例(恶性组),良性患者45例(良性组);常规超声检查结果中,阳性患者95例,阴性患者55例;超声弹性成像模式检查结果中,阳性患者102例,阴性患者48例。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的比较(例)

2.3 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分析 超声弹性成像模式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分析(%)

3 讨论

淋巴结肿大属于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变,主要原因为转移性病变和良性反应[8]。导致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包括局部感染、淋巴瘤、结核病等,肿瘤转移性淋巴结(恶性淋巴结)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易被忽略,一旦发现,患者病情已经非常严重,因此准确判断患者浅表淋巴结的良恶性是临床治疗疾病的关键[9-10]。采用常规超声进行检查,依赖于淋巴结的大小、形态、边界以及血流情况来判断良恶性。通常情况下,转移性淋巴结的短径大,形态趋于不规则圆形,且相互不会融合[11]。肿瘤对周围组织的浸润,会使淋巴结边界出现明确模糊的现象,内部回声不均匀,呈散团状分布,并且检查可以发现淋巴结内的有沙砾样钙化点[12-14]。目前常规超声对鉴别良恶性淋巴结诊断准确率低,其诊断方式也逐渐成为医学界研究的一个热议话题[15]。近些年,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增加了对淋巴结肿大诊断的方法,能够提高诊断淋巴结肿大的准确率。超声检查安全、可靠,可以减轻对患者精神和身体上造成的痛苦,减轻患者的压力[16]。

在本研究中,病理检查结果中,恶性患者105例,良性患者45例;常规超声检查结果中,阳性患者95例,阴性患者55;超声弹性成像模式检查结果中,阳性患者102例,阴性患者48例。表明UE用于鉴别诊断浅表淋巴结的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UE作为临床诊断的一种新型技术,能够对内部组织的软硬度以彩色成像,绿色表示为组织硬度相对周围组织硬度小,蓝色反之;UE可以直接根据组织硬度的变化情况来直接判断肿块的良恶性。本研究中,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模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8.04%、89.58%、95.33%,常规超声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8.95%、45.45%、66.67%,说明UE诊断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可以为评估淋巴结良恶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UE检测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除以上优势外,还有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检测的过程中很难避免重叠现象,部分较大的肿块在检测过程中,ROI区全部都是病灶组织的相关信息,如果单一使用非常容易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此情况建议与常规超声联合诊断,利于获得良好的诊断效果。

综上所述,对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通过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模式诊断,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为鉴别肿块的良恶性提供有效地支撑,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及时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治疗,降低疾病的病死率。

猜你喜欢

浅表良性硬度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研究
三七总皂苷调节PDGF-BB/PDGFR-β的表达促进大鼠浅表Ⅱ°烧伤创面愈合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与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神农耕而作陶 黑陶高平之地的温度与硬度
让学生的主动参与由浅表向深层漫溯
锦州市自来水硬度特点及净化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