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技术在美术馆发展中的应用探析

2022-03-14孙昊贾晓舒

河北画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藏品美术馆数字化

孙昊 贾晓舒

(山东美术馆)

美术馆是收集、保存、展览和研究美术作品的专门机构,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平台,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展览活动和亲民、有趣的公教活动,吸引观众前来参观,美术馆已逐步成为艺术普及、艺术审美和艺术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正逐步成为孩子们的第二个艺术课堂。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兴起,以大数据、物联网、信息化为代表的科技新纪元,给美术馆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也使美术馆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赛道。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美术馆事业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领域,它突破了传统的实体美术馆中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以崭新的技术手段和特有的服务理念拓展了实体美术馆的功能。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社会公众不仅能够看到传统的实体陈列展览,还可以与艺术家“面对面”互动,甚至可以间接参与美术馆的日常管理活动。当前,数字化技术已经对美术馆的收藏、保存、研究、教育、展览和衍生品开发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拥抱数字化技术,与数字化技术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未来美术馆转型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

一、国际、国内美术馆数字化建设现状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逐渐成熟,各国都开始重视数字化技术在公共文化场馆建设和推广服务工作中的运用。1990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启动了一项名为“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的项目,该项目主要目的是将图书馆内的文件、书信、手稿、照片、影片等藏品转化为存储更为方便的数字资源,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实现了500多万件文献资料的数字化。1995年,美国博物馆与网络协会成立,成为协调美国博物馆数字化事业的中枢机构。同年,法国卢浮宫官方网站和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数字化存储工程等项目先后启动。也是在1995年,由IBM东京研究所与日本民族学博物馆合作实施了“全球数字博物馆(Global Digital Museum)计划”,这个计划主要以博物馆教育为重点,主要内容是提供网络中藏品资料的检索,同时支持互动式的网络浏览、编辑等功能。2008年,欧盟主导的“欧洲虚拟博物馆”(European Virtual Museum)建成。2011年,美国谷歌公司联合世界各地博物馆合作推出了“谷歌艺术计划”(Google Art Project)。该计划是利用谷歌街景技术拍摄博物馆内部实景,并且以超高像素相机拍摄场馆内收藏的历史名画,通过技术加工之后,提供给全球网民欣赏。通过这项计划,无论你身处世界何处,只要有网络连接,轻轻点击几下鼠标,就能欣赏到各地博物馆珍藏的世界级艺术作品的每一处细节,而且是免费的。到现在为止,与谷歌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的博物馆数量已经达到了151家,谷歌艺术计划为人类把艺术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国已参与该计划的机构有湖南省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国公共场馆的数字化建设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较为成功的案例有“数字故宫”“数字敦煌”、台北故宫博物院「OPEN DATA」数字典藏项目等。

二、当前主流数字化技术发展阶段

美术馆数字化是指美术馆机构将美术馆馆藏资源、展览信息、公教信息、学术资料等内容通过利用当前最新多媒体、数据库、数据压缩处理等数字化手段和媒介转化为无空间限制的数字形态的一种实践过程,而数字化技术是指在此过程中所利用到的各种技术手段。目前,美术馆的数字化建设大体经历了美术馆网站建设、藏品管理数字化和美术馆全面数字化三个阶段。

(一)网站建设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通过静态或动态网页的形式将美术馆的基本信息通过网站展示出来。该阶段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还没有系统性地对美术馆的藏品资源、展览活动、公教活动、学术资料等信息进行数字化。该阶段的网站功能有限,公众仅能查询到基本的场馆介绍和展情展讯,信息的时效性不强,且展示方式相对单一,以文字、图片和视频为主,观众只能在静态网页上获取信息,被动接收信息,信息具有单向性地提供和单一性理解,阅读体验感差,网站运行情况高度依赖美术馆的网站管理者的专业素养,网站互动交流功能较少,部分网站虽有留言功能,但互动性较弱,时效性差。

(二)藏品管理数字化阶段

该阶段数字化技术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美术馆的藏品信息由传统纸质载体形式转换为更易于分享的数字化信息形式,并处于有序存储、便捷利用的状态。由于藏品资源的数字化,藏品资源再利用的优势就显现出来:第一,在陈列展览中幻灯机、电视、投影机等视听化科技手段被发掘利用,声光电的效果不仅增加了观赏效果,维护成本也大大降低,在开展公共教育、藏品活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浏览设备由pc转换为移动设备,多媒体技术也全面更新,出现了各种可发布信息的第三方平台,如艺术家自建网站、政务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在线短视频直播平台和各种移动客户端APP平台等,藏品信息宣传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网站的互动性缺陷,同时还可以实现信息分享、门票预约、语音导览等功能。

(三)美术馆全面数字化阶段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下,一些比较传统的表现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美术馆对于展示方式的要求。当前,很多国内美术馆着眼于工作实际,着力实现场馆工作的数字化。新冠疫情让线上资源和数字化技术与美术馆产生了全所未有的联系,数字化技术在本次美术馆行业抗疫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验证,社会公众对美术馆线上资源的认可度大幅提升。360度全景展示技术和场馆3D建模技术作为数字化技术中的两项关键技术,正被各大美术馆使用,为艺术家和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的艺术展示方式。该技术具有现实增强感高、互动性好、制作成本低、适用于多终端展示等特点,通过再现真实艺术品和展览场景,实现线上与线下相互结合、远程与实体相互支撑的交互式艺术普及与体验服务,打造了永不落幕的美术馆。

360度全景是利用专业相机捕捉特定场景内的图像信息,用专业软件进行图像信息拼合,模拟出一个可交互的、虚拟的三维空间场景。该技术将二维的图像信息模拟成真实的三维空间,呈现给观赏者,并给观赏者提供各种操纵图像的功能,可以放大、缩小,可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向调整观看角度,达到模拟和再现拍摄场景的真实环境的效果,为我们提供了穿越时空的可能性。

场馆3D建模通常使用Autodesk 3Ds MAX来进行。前期,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基础扫描,采集现场环境的完整三维信息,现场收集的信息越多,后续建模时就会越精确。这些基础信息将提供真实、高精度的数据源。在进行展馆整体场景创建时,在Autodesk软件中提取建筑物轮廓线上的扫描点,将这些点拟合成轮廓线或者先拟合成平面,然后从相邻两个平面中提取轮廓线;利用提取的轮廓线组合成三维线框模型,然后利用拉伸、放样、剪切扫描等操作建立初步的实体模型。将TRW输出的RCP文件导入后,根据点云数据进行CAD图纸绘制和三维建模。建模后,浏览者可通过场景视图观察到每一个对象在场景中的位置并进行调整。此技术的优势是一次建模,无限次循环使用。

三、数字化技术在美术馆发展中应用的意义

(一)推动美术馆管理能力的提升

通过数字化建设,美术馆可以极大提高办事效率,增强展览活动、学术文献、馆藏资源、公教活动等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更进一步完善美术馆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增强区域联动,实现美术馆数字资源的社会化共享,解决信息资源孤岛问题,同时还可实现区域美术馆间数字资源的共享,实现馆藏资源的永久利用与保存,从而达到以实体美术馆为基础,以服务观众为目的,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技术支撑,达到增强观众的文化需求,扩散美术馆公共教育影响力,为新时期美术馆工作的飞跃插上数字化的翅膀,从而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

(二)保障美术馆数字化信息的管理更为规范

美术馆数字化建设主要以藏品资源数字化为主,通过围绕特色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建立健全美术馆自己的藏品资源数据库,通过数字资源的共享和整合,使藏品管理逐步步入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的轨道,进而提高馆藏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再利用水平。同时,与传统的纸质档案相比,美术馆藏品信息的数字化存储,空间和内容更大,操作更加便捷,安全性更高,非常适合存储一些规模大的高清图片与文字、视频信息,更加科学规范,而且可以避免传统藏品存储中存在的弊病。藏品信息数字化存储之后,更便于美术馆的管理人员日常工作中的修改、补充和调整,不会对美术馆和参观者造成任何影响,显著提升了藏品的安全系数。

(三)引领学术研究利用更加便捷高效

美术馆数字化建设的目的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用于馆藏资源数字化和丰富展览形式;二是用于自身管理的业务需求,如综合查询、永久存档等;三是用于更进一步的研究和社会应用。在数字化建设的基础上,通过馆际间的共建、共享的方式,建立开放的合作互动研究机制,及时向研究人员、艺术家和社会公众提供多方面、多层次的可供研究利用的便捷信息,极大地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进而实现美术馆传播与公众审美需求的高度融合,为更多喜欢美术馆的艺术爱好者们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四、美术馆数字化应用的趋势探索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深入应用,使得互联网的功能得到极大的丰富,也对美术馆的数字化技术创新带来深刻的技术变革。面对社会公众迅速提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美术馆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自身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能力,更进一步丰富观众的文化需求和参观体验。

(一)物联网技术下的藏品数字化建设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是一种物与物之间的连接方式。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它可以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比如,可以利用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及其辅助系统,对美术藏品电子标签进行签名,从而实现美术藏品的快速盘点与快速定位等等,以此来节省人力物力,提升藏品管理效果。在未来美术馆藏品管理中,管理者或者说是参观者和策展者只需通过智能手机终端,通过RFID先进的自动感知与高速存储技术实现数据库中各种类型数据的汇总和分析,并经过高效的数据分析系统(云计算)加工整合以及处理逐步形成高质量的藏品信息,从而帮助管理者、参观者和策展者明确其各自需求以及解决各类业务问题,实现对美术藏品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对其信息进行科学化整合与处理。基于藏品数据资源,开发藏品数据库管理软件,利用RFID进行藏品电子身份识别,实现藏品全程留痕出入库的动态管理方式已经在中国美术馆、中华艺术宫等机构使用。

(二)元宇宙技术下的美术馆

在后疫情时代“非接触”趋势下,元宇宙(Metaverse)技术正为美术馆数字化技术创造新的突破。元宇宙是由数字化技术构建的虚拟世界,是一个人人都可参与的数字虚拟世界。未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娱乐、社交活动都有可能通过元宇宙完成,在元宇宙中,我们将会实现“真我”。元宇宙技术则是综合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和扩展现实(XR)打造的一种科技感足、趣味性高、互动性强的沉浸式和体验式的虚实结合的艺术空间。元宇宙会进一步消除人类线上和线下生活的边界,为艺术交融提供无限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美术馆展览中可能出现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全电子化展示的艺术作品,用动态的画作沉浸式展示,实现元宇宙概念中所提到的沉浸感、低延迟和随地性。

五、结语

数字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项极具复杂性、长久性、系统性的工程。面对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美术馆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数字化手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美术馆数字化标准建设,完善顶层发展规划,关注人才培养,落实资金投入,加强行业交流,探索多元发展路径,实现数字化建设的分步发展、常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后疫情时代如何让数字化技术更好地与美术馆之间形成良性、可持续发展、具有社会内生动力的力量,也是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的。

猜你喜欢

藏品美术馆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去美术馆游荡
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