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晏阳初经验探析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建设路径

2022-03-13丁鸿睿

黄山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晏阳初中国式现代化

丁鸿睿,王 选,2

(1.安徽工业大学,安徽 马鞍山 243002;2.东南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6)

推动更高水平的乡村建设是国家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部分,也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人的光荣使命与重大任务。要进行路径探索,就必须以深层次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建设的要求与实际状况为前提。在要求上,“中国式”乡村建设的重点突出三个方面的中国国情:(1)制度层面,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乡村建设工作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来推动乡村的现代化;(2)目标层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符合中国实际、独具中国特色、体现中国风格的现代化目标,在此基础上最终要实现的是共同富裕;(3)形态层面,以中国传统“礼乐”文明为特征的儒家文化形态滋养了乡村上千年,是乡村和谐的精神源泉,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应该是传承儒家文化下“理想田园”的乡村形态。而“现代化”乡村建设方面也有三个方面的要求:(1)技术层面,乡村应该拥有现代化技术支持的农业生产模式;(2)理念层面,可持续发展的、强调社区服务的乡村,即符合这个“小社会”内不同层次需求和生活规律的乡村模式;(3)形态层面,乡村是与现代城市居民平等的、有自身特色与优势的生活空间的构建。这说明传统的依靠农民自身实现乡村建设的路径不具可行性,至少需要两种力量——具备现代农业技术与新思想的年轻人和保留乡村文化的村民,二者协同努力才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而晏阳初传统与现代结合、以教育为主要手段的乡村探索经验对当下的新路径探索有借鉴意义。

一、当下中国乡村问题与优势

在以往的研究中,乡村往往与“贫穷”“落后”“文化素质不高”这些描述相联系,遮蔽了乡村在传统文化延续与田园生活方式创造上的巨大潜力;或者将之与“原始”相关联,认为乡村需要保持封建时代手工制作、男耕女织的低水平田园生活状态,这样就剥夺了农民获得平等发展的机会。两种代表性的认识既不客观、不完整,也阻碍了乡村建设美好前景的想象空间。应该说,当下中国乡村的现状是问题与优势共存。

(一)发展滞后,却留住了根

中国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物质生活保障是在“先富带动后富”的国家政策实施进程中逐步予以完善的,落后于城市和发达地区是现实的必然。但是这种落后却为我们保留了乡村宝贵的历史原貌,为我们留下了无法用价值衡量的、传统文化孕育的精神栖息场所。同时,大量留存的原始田园风光,为那些对自然有着天然亲近感的人保留了通向陶渊明笔下“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的理想家园的路径。

(二)老龄低质,但亲情相牵

社会中的核心支持力量是人,乡村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空心化”带来的老龄化与文化素质偏低的人口结构问题。随着教育的普及,农村年轻一代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工业化冲击着农村本就窘迫的发展空间,大量年轻人和剩余劳动力离开。乡村主要人口组成变成了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文化水平较低、照顾家庭的中年女性群体,保留了离开的年轻人割舍不断血脉联系与亲情牵挂的伦理空间。

(三)生产传统,但文明延续

与规模化种植、高度机械自动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相比,效率与效益是中国乡村传统的生产模式无法企及的。这受客观条件限制,因为中国巨大的农村人口基数以及以家庭为单位和按人口比例设置的土地承包制度,决定了土地的分散化。而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考虑成本、工具和劳动力等因素,必然导致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但是四时不同的劳作、经验知识、乡野歌谣、乡音乡情的延续为我们保留了文化之根的回溯之路。

(四)差异巨大,又存多样性

中国地理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导致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在气候环境、水土状况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化导致了问题解决的复杂性,难以用一致的模式与方法解决不同地域的乡村治理。但是这又为多样化的农业生产和特色种植、养殖留下了巨大的空间,避免了同质化竞争与农产品单一化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建设目标的实现,需要发挥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使乡村提升到能与城市生活与保障平等甚至更具有竞争力的现代特色田园空间的位置之上。年轻人的现代化知识储备和快速掌握新技术的优势形成乡村之“表”,发挥延续乡土之上的农民的“土”之力的价值——将刻在自己行为和血脉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与记忆注入乡村之“里”,如此才能实现对乡村价值的重新“发现”。

二、晏阳初乡村治理经验的启发

晏阳初运用综合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技术的“内外共进”模式进行乡村改造,该模式适合解决中国乡村现代化发展目前面临的困境和难题,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启示。

(一)平民教育经验的启发

1.目标群体的深刻认知和教育价值的确立

晏阳初明确指出自己平民教育的目标不是知识的获得而是人的潜能开发,不仅找到生存的方式,而且重建生活的方式[1]。在推行以平民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方案建立中认识到农民身上存在的“愚、贫、弱、私”的不足,得出了“中国‘人’的基础是农民,其生活的基础是乡村,所以结果也就逼上乡建的一条路”[2]的结论。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建设首先需要分析年轻人和农民,并展开系统性的再教育以完成思想转变,发掘他们潜能共同投身探索建构一种中国式现代化乡村的生活方式与经济模式。

2.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与深刻性

晏阳初提出的“四大教育”非常有针对性,分别是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平民的知识力;以生计教育攻“贫”,培养生产力;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如口语与俚语)和形式(如广播、戏剧)进行教育。对年轻人教育的方法也是课堂和现场实习相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根据实际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公民教育起到了彻底性改造教育的重要作用,实现更深层次的民族精神培育,是变被动为主动的、彻底性改变时人价值观的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教育上,也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育内容模块,并按照目标人群的认知习惯与兴趣爱好组织相关材料和提供教育支持,最终实现他们对乡村建设观念的彻底性转变。

3.传统与现代知识教育相结合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在引入西学以完成中国化改造的同时,特别重视文化传统的认同[3]。在西方现代技术的引入方面,用家禽养殖、作物增产的农业科学知识来提升农民经济方面的收益,通过现代医疗卫生知识来改变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以及健康保障,并将信用依托的现代经济活动模式运用于农业服务中。在传统文化发掘方面,他在文艺教育中选取的故事、素材和表演艺术形式都取材于传统民间文化,公民教育中的很多价值观来源都根植于传统,并发挥传统伦理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以促进人心团结。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建设教育中,要根据时代的发展特点,合理组合现代技术和传统文化知识,发挥各自优势服务于教育目标的不同方面。

4.打造立体教育、终身学习的通道

晏阳初的教育包含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和家庭式教育三个方面。学校式教育侧重技术和文化知识,社会式教育是通过实践过程指导示范和改变环境,家庭式教育则通过成员的言传身教和氛围实现,这样就构建起一个立体式的、全方位的教育体系。只重视书本式的学校教育无法解决现代化乡村中复杂、变动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建设需要打通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空间,形成立体式的环境与终生学习的习惯。

(二)“三步走”模式的启示

晏阳初的乡村治理模式概括起来是“基础的乡村调查、治理研究实验、治理方案表证推广”的过程。

1.基础的乡村调查

晏阳初认为开展平民教育运动不掌握农民经济和社会状况的准确情况,就不可能做出明智的乡村改造计划。他曾在会议上详细地介绍了从调查仅限简单信息,到之后更为深入且内容科学化、细致化的调研和历史资料整理的过程,并总结了农民因各种原因抗拒、遗漏和编造信息等状况和解决办法,行成《定县社会调查丛书》[4]。调查实际是一种对问题的科学诊断和对工作的查漏补缺,晏阳初的乡村调查经验对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建设依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性。

2.治理研究实验

晏阳初在总结中将其试点治理的定县描述为世界第一个“社区试验区”[1]288,并指出治理活动的本质和过程是实验性的。他的研究实验是建立在乡村治理任务对民族存亡使命的重要性认知之上,在方法上采用实验改造民族生活,实验探索的第一步是备齐“人才、事业、经济、时间和社会”五个条件,本着“基础性、实际性和普遍性”三个原则;第二步是训练人才,包括先解决“为什么要训练、谁来训练以及训练什么”这三个问题,然后开展人才的训练[4]254-262。

3.治理方案的表证推广

晏阳初的治理方案表证推广建立在实验中关注到问题与方法的“基础性、实际性和普遍性”上,并推广到其他地区和领域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把定县乡村治理实验所取得的各项成果,特别是平民教育经验向全国推广。如在国内长沙、烟台、嘉兴和杭州等地试验推行平民教育、城市平民识字运动、军队识字教育实验,在菲律宾、危地马拉等国外地区进行乡村治理实践等,反响十分热烈。参照推广过程的前提是对经验的理论化总结思考和对新对象中要实现成果最大化转化,将实验探索的成果服务于不同地域,推行差异化、在地化的方案,实现整体性的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建设目标。

(三)对内外力量的支援与配置的启示

1.借助平台获得支持

晏阳初在定县实践过程中借用了包括全国青年协会、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内的影响力较大的平台的力量,调动协会的资源投入乡村治理,同时也发挥了各大平台宣传推广和凝聚力量的作用。同时还积极向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和国外华人协会、商会团体平台寻求资金、物资、技术的支持,有力地保障了乡村治理实验与推广的顺利展开。启发我们在进行乡村建设过程中要建立专门化的平台和利用各种平台的资源支持活动开展。

2.引入专业人才与资源进行保障

晏阳初在乡村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种团队结构:专家团队和有理想抱负的年轻人与本地农民一起完成治理。比如说服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校长、著名剧作家熊佛西先生,将农民的生活体验融入传统戏剧经典来创作适合他们品德培养的戏剧作品。社会机构力量的合作方面,如棉花运营与南开大学、金城银行合作,与化肥相关的农业化学与清华大学合作等。拓宽人才参与的通道与路径,同时和高校、银行和科研机构合作,形成专业化支持、互利共赢的机制。

3.积极推广宣传

在实践探索过程中,他前往北京大学、燕京大学等高校以及四川、无锡等省市的行政院、教育部等政府机构以及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等交流会议,还到美国全国教育会、耶鲁大学、国外各大城市去演讲,进行经验的交流与学习。他主动邀请国联专家史坦伯博士、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考察工作,主动拜访金融家巴鲁克等名人,介绍平民教育意义和经验。在后期他还通过对国际社会贫困地区的乡村建设的实践与指导增加影响力。

三、晏阳初经验的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建设路径转化

(一)以使命认知为前提,以教育为重要抓手

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建设是摆在当下中国所有人面前的一项关系到民族复兴、传统文化继承、国家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任务使命,对这一使命的重大价值与意义的准确认知能够激发参与者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借助“中国式现代化田园乡村教育”的力量来完成,使得参与的两大主体——具备现代化技术与知识能力的年轻人和传承传统乡村文化的乡民完成现代化思想与理念上的转换与提升,激发他们潜藏在民族血液里的智慧和创造力,形成合力完成这一光荣的使命。

(二)调查与实践结合

首先确定典型乡村作为试点,专业的人才进行主导调研方案的设计与过程的把控,调动农民自身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调查过程中注意数据的真实性、内容覆盖面的广度和调查方法的科学性,同时还要与历史资料比对,确保细节与结论、事实的契合。在试点实验中制定计划,鼓励创新探索,形成多方向、多团队的平行探索推进。同时也要注意“基础性、实际性和普遍性”问题的探索,为后续的推广做铺垫。待方案基本完善,逐步跨区域、跨领域进行表证推广,实现目标的稳步推进,使探索成果最大化转化。

(三)开放交流

1.通过平台建设构建通道

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建立专门化的人才引进平台来保障人才生活福利;建立经验交流平台,保障不同团队和地域人才的经验分享、交友与技术探讨等活动的开展,实现思想的碰撞;组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合作联盟,与各类企业、单位开展金融服务合作、农业技术研发等。

2.通过引才服务借智

由于乡村文化的内生性特点,可以优先利用乡愁情怀和政策帮扶引导本地学子回乡,这类群体能起到更好的沟通与连接作用。同时,多通道吸引国内外有志向、有才华和热情的青年人才在乡村的热土上实现梦想,并探索一种与城市生活相比独具特色的乡村生活模式。积极引导乡村传统文化能人回归,将他们的价值发挥到传统文化的传承构建上,为乡村铸魂。做好人才的服务保障工作,解决医疗、教育和文化服务保障需求,确保建设者能够全身心投入乡村建设事业。

3.其他资源合作借力

利用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为主体的制度优势,发挥政府的组织与主导优势,在不同的环节和领域加强与国有和地方企业、各级公办高校、各级专业协会、研发机构、文化艺术团体、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的合作。构建一种良性的城乡合作、工业与农业合作模式,实现互利共赢,注意品牌打造和龙头合作企业培养。

4.宣传与交流以实现开放互动

做好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建设的理论总结和探索实践的宣传工作,讲好中国人新时代乡村建设故事,让更多人深入了解中国,见证与参与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建设的过程,扩大影响力。有条件和余力的情况下,将中国乡村建设经验推广到世界其他地方,为全人类的文明发展作贡献。

四、结 论

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建设路径的研究对彻底改变乡村面貌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以晏阳初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以河北定县试点为起点展开和推广的乡村治理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造福了苦难历史条件下广大中国乡村甚至城市地区的人民,以及东南亚和美洲地区的农村人民。从晏阳初的经验分析出发,结合当下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建设的使命和要求,进行创新转化。这种转化和创新思考对我们当今乡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和启发性。

猜你喜欢

晏阳初中国式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构造等比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教育的“逆袭”
华工教育了教育者
晏阳初为办教育卖张学良赠车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研究
中国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