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个冬季没去看芦花

2022-03-10贾建新

绿色中国 2022年1期
关键词:西溪飞雪芦花

贾建新

2021年已经来到岁末,很多想做的事情都没有做,比如,冬季再去一趟杭州的西溪湿地欣赏芦花。

自古以来,人们对杭州的西湖情有独钟。殊不知西湖的三堤十景耗费了多少文人的笔墨,千百年来从文字到书画直至近现代的摄影已经将这曾经的南宋都城赞誉得无与伦比。然而,在人们陶醉于西湖碧波栖霞胜景的时候,不少人却忽略了杭州的迤逦其实是由“三西”既西湖、西泠和西溪组成的。西湖、西泠的美自不必说,今年入冬后,一直让我向往的则还是离西湖五公里之外的西溪湿地。

几年前,一部电影《非诚勿扰-1》造就了西溪湿地如此盛名,当然,还有那句“西溪且留下”。传闻宋高宗赵构南逃曾路经杭州西溪,见西溪景色优美,就说了“西溪且留下”这样一句话。之后,这里的小镇被取名“留下”。今年七月莲花盛开的季节,我冒着暑热来到西溪,来到这个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想象和诗意的地方。

西溪湿地面积很大,据说内河流总长100多公里 ,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沼泽等水域,堪称杭州之肺。

我是坐摆度车加步行来到游船码头。由于是暑期,游人相对较少,租条木船很便捷。乘摇橹船穿梭于无数条静静的河间可以说是“最西溪”的感受,本来与船家约定的是游览一个小时,但船老大在水巷慢悠悠行进中娓娓道来的一个又一个有关西溪的故事传说和他自己见证西溪这些年发展变化的感慨,让我听得入神。他从捕鱼捉蟹说到打工赚钱,生活从贫穷到富裕很是知足。他还说西溪在20年前其实已经很荒凉破旧了,是杭州政府从2003年启动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撤村建居、引水入城改善湖水环境才有了今天的西溪。自己也从西溪的原住民加入到旅游公司做起了艄公。每月有固定的收入……故事感人,风景入胜不由决定再加一个小时的游程。

在来西溪湿地之前,我做了一些功课,其中郁达夫的那篇《西溪的晴雨》的确给了我不少启迪,受益匪浅。其中那段关于芦花的描写很是吸引我。“星期假日,日暖风和,并且在报上也曾看到了芦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斜,老龍夫妇,又来约去西溪,去的时候,太晚了一点,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弹指楼上,消磨了半日。一片斜阳,反照在芦花浅渚的高头,花也并未怒放,树叶也不曾凋落,原不见秋,更不见雪,只是一味的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肠腑”。望着身边的荷花和绿墙般的芦苇荡,我问船老大:“你说什么时节来西溪最好”?他说:“春天。春天水巷两岸各种树开满各种花。”我问他:“冬天来怎么样,据说这里的芦花是冬季观赏的特色”。他说:“那当然,秋芦飞雪嘛,西溪的十景之一呀”。是啊,可以想象, 秋末初冬季节,这里四处芦花摇曳,一经风吹,芦花白而轻如棉絮,如漫天飞雪,肯定美到极致。

不知不觉船摇到位于中心水域的秋雪庵,这也是当年郁达夫一行聊天品茶的所在,号称是“西溪最美的地方”,是西溪景区内唯一需要坐船才能到达的景点。登岛后站在弹指楼高处纵目远眺,远山近水尽收眼底,西溪仿佛一幅淡淡的水墨画,让我不经意间撷取了一片曾经的心愿:驾一叶扁舟,赏一方山水,问一次人生。在天目山的遮掩中,我与西溪相遇。在与船老大的闲谈中,唤醒许多尘封的往事,由此生出许多幽长的遐想。郁达夫的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我心中没有这样的比较,但纵观历史,因为西溪,南宋王朝留在了杭州,杭州城至此迎来了蓬勃的发展期。宋高宗与西溪的不解之缘,也注定了西溪将被世人记住。“西溪且留下”,留下的不仅是西溪的湖光山色,更是千年的历史文化。

在回程的路上,我对船老大说:今年冬季,我一定来西溪看芦花,到时还坐你的船,听你的故事。这仅是一个约定。

“总要到阴历十月的中间;若有月亮,更为出色。” 秋雪庵老僧无相的话总在耳畔响起,住在西溪的人有幸拥有迷人的“秋芦飞雪”世界,令人羡慕不已。如今秋水庵的老僧虽已不在,但与西溪“秋芦飞雪”有约定的人,我想不止我一个。欣赏秋雪滩上芦花摇曳也不会仅仅是愿景。

归棹茭芦苇岸,白鹭锦鳞为伴,闲卧水云间,但见碧波清浅,当断,当断,飘絮一身纷乱。今年西溪的芦花一定比往年繁盛吧。

3763500338211

猜你喜欢

西溪飞雪芦花
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西溪文学社
偶见飞雪闲吟
芦花谣
凯旋归来,致敬英雄!
借一支芦花赞美祖国
飞雪迎春到
Artist Focuses on Beautyof Jiangnan
吟雪
芦花和大雄的幸福生活
第九朵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