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渝昆高铁斜坡软土地段方案研究

2022-03-09

铁道勘察 2022年1期
关键词:土工斜坡软土

张 翔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308)

在复杂山区,工程地质问题是影响铁路方案的重要因素。在勘察设计过程中,因局部工点勘探资料相对滞后,可能导致线位调整,将造成勘察设计工作反复,对工期影响较大[1]。为确定合理的方案,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控制因素,结合工点处理措施,确定最优方案[2-3]。已有许多学者开展相关研究,范俊怀等基于杭绍台铁路穿越硅藻土地质条件分析,对线路走向方案进行研究[4];彭学理对宜万铁路绕避危岩落石、岩堆和古滑坡各方案进行分析,推荐绕避方案[5];王凯在渝西高铁大巴山地区选线研究中,围绕地质构造、岩溶分布、危岩落石等不良地质进行方案比较,最终选择地质条件相对较好,风险相对较小的经达州方案[6]。不难看出,不良地质风险是影响线路方案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在探明工点地质情况后,应对工点措施进行全面分析以确保铁路安全;如不能保证,则应选择绕避[7-9]。以渝昆高铁某工点为例,重点分析斜坡软土特性对工程的影响,并提出工程可行、经济合理的方案[10-11]。

1 概述

1.1 项目概述

渝昆高速铁路 (重庆—昆明)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是我国规划的 “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北京至昆明大通道的一部分,目前处于建设阶段。线路自重庆西站引出,沿途经过重庆江津和永川区、四川泸州和宜宾市、贵州毕节市、云南昭通和曲靖市后,接入昆明南站,线路全长699.325 km。渝昆高铁建成后,可串联成渝城市群、滇中城市群,进而连接关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京津冀经济区等经济中心,重庆至昆明运行时分将缩短为2.6 h,将形成云南与重庆、四川之间快速旅客交流新通道,从而进一步辐射西北地区。其速度目标值为350 km/h[12]。

1.2 地形地貌及地质特征

线路自四川盆地至云贵高原,总体地势为北东低、南西高,主要经过四大地貌单元:重庆至永川段属四川自地川东平行岭谷“隔档式”褶皱区,由一系列北东—北北东向的高背斜山脉及向斜谷地组成;永川至筠连段属四川盆地川中丘陵区,为典型的红色丘陵景观,浑圆、宽平的缓丘及丘间宽谷相间;筠连至昭通段属高原斜坡地带低-中山峡谷区,褶皱构造强烈,河谷深切,山坡陡立;昭通至昆明段位于云贵高原,地形波状起伏,以侵蚀、溶蚀、构造、断陷形成的山原地貌为主。沿线出露地层时代较齐全,自第四系至震旦系地层均有出露,其中以中生界、古生界地层为主[12]。

1.3 斜坡软土工点工程性质

斜坡软土工点位于滇东高原区,属低中山地貌。线路走向方向地形平坦,垂直线路方向地面自然坡度为5°~10°。斜坡软土工点覆盖层厚为20~55 m。依据GB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该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30g,属于Ⅷ度地震区。对斜坡软土工点进行稳定性检算时,应考虑发生Ⅷ度地震对工点稳定性的影响[13]。斜坡软土工点现场照片及卫星影像见图1。

图1 斜坡软土地段现场照片及卫星影像

斜坡软土存在含水量高、压缩性大、强度低等特点。粉质黏土和黏土的孔隙比为1.29~1.49;天然含水率达50%;压缩模量为3.66~4.76 MPa;黏聚力为20~22 kPa;内摩擦角为5.5°~8.7°,斜坡软土工点地层分布见图2,岩土物理参数见表1。

图2 斜坡软土工点地层分布示意

表1 岩土物理参数

由图2、表1可知,工点斜坡软土最大深度为50 m,天然含水量高,黏聚力及内摩擦角均较小,压缩性大,强度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一般地段工后沉降要求≤15 mm;0.30g地震工况下,稳定性安全系数应≥1.15。因此,该工点设计较为困难[14]。

2 斜坡软土工点路基、桥梁方案研究

2.1 路基方案

拟对水泥搅拌桩、CFG桩帽网结构、桩板结构3个方案进行比选,经检算,仅桩板结构工后沉降(为8 mm)符合小于15 mm的要求,故推荐采用桩板结构。

该方案采用埋入式桩板结构,桩和板梁均为C35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桩长为30~55 m,φ1 m,纵、横间距均为5 m。桩顶铺设板梁,板梁厚0.8 m,板梁长25 m,宽15.0 m。板梁底部平铺0.2 m厚碎石垫层。线路右侧设置侧向约束桩,桩间距5 m,桩长24 m,φ2.5 m[13]。桩板结构方案布置见图3,在沉降满足要求情况下,对其进行稳定性检算,稳定性检算滑面见图4。

图3 桩板结构方案布置示意

图4 稳定性检算滑面

(1)稳定性计算方法

路堤及地基的整体稳定性按圆弧滑动法考虑,采用瑞典条分法分析[15-16],见图5。

图5 瑞典条分法计算示意

稳定安全系数Fs计算公式为

(1)

式中,下标i表示土条底部的滑裂面在地基土层内,下标j表示土条底部的滑裂面在路堤填料内;Pt为各土条在滑弧切线方向的下滑力的总和,有

Pt=∑Wisinαi+∑Wjsinαj

Si为地基土内(AB弧)抗剪力,Sj为路堤内(BC弧)抗剪力,有

Si=Wicosαitanφqi+cqiliSj=Wjcosαjtanφqj+cqjlj

其中,Wi、Wj为第i、j土条重量,Wi=Wti+Wdi,Wdi、Wti:当第i土条的滑裂面处于地基内(AB弧)时,分别为滑面以上该土条中的地基自重及路堤自重;i、j为第i、j土条底滑面的倾角;l为第i、j土条底滑面的长度;R为滑动圆弧半径;cqi、qi:当第i土条的滑裂面处于地基内(AB弧)时,分别为该土条所在土层的天然抗剪黏聚力、内摩擦角;cqi、qi:当第j土条的滑裂面处于路堤内(BC弧)时,分别为该土条所在路堤填料的黏聚力与内摩擦角。

(2)推力计算方法

最不利圆弧滑动面滑坡推力可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17],公式为

Ti=KWisinαi+ψTi-1-Wicosαitanφi-ciLi

(2)

ψ=cos(αi-1-αi)-sin(αi-1-αi)tanφi

(3)

式中,Ti为第i个条块末端的滑坡推力(含地震力);K为安全系数(由工程的重要性、外界条件对滑坡的影响、滑坡的性质和规模、滑动的后果及整治的难易等因素),本次计算取1.15;Wi为第i个条块滑体的重力;αi为第i个条块所在滑动面的倾角;αi-1为第i-1个条块所在滑动面的倾角;φi为第i个条块所在滑动面上的内摩擦角;ci为第i个条块所在滑动面上的单位黏聚力;Li为第i个条块所在滑动面上的长度;ψ为第i-1个条块的传递系数。

(3)稳定性检算结论

结合斜坡软土工点岩土物力参数及特性,按瑞典条分法及传递系数法计算,在0.30g地震工况下,稳定性系数最小值为0.67(<1.15),存在深层滑面,且深层滑面出口处推力较大,最大推力达5 000 kN/m,施工及运营安全存在风险。

2.2 桥梁方案

经比较,(60+100+60) m连续梁方案仅有2个桥墩在斜坡软土范围内,且埋深分别为30 m、50 m,桩基处理后,工后沉降满足要求。

在桥墩四周布满圆形桩基进行抗滑处理,并对其进行稳定性检算。0.30g地震工况下,按照圆弧滑面法计算,深层滑面出口处最大推力达5 000 kN/m以上,桥墩管桩不能保证其稳定性,施工及运营安全存在风险。桥梁方案布置见图6。

图6 桥梁方案布置

2.3 研究结论

通过对斜坡软土工点工程措施的研究,采用路基方案和桥梁方案抗滑稳定性均不能满足时速350 km高速铁路相应技术要求,施工及运营存在较大风险,故需研究绕避方案。

3 线路方案研究

随着地质勘察工作的深入,除该工点外,区域内沟谷两侧存在软土的斜坡区域较多,且沟谷内软土厚度>50 m,在0.30g地震烈度下,路基、桥梁工点稳定性均无法满足规范要求。为绕避区域内斜坡软土,研究了东侧隧道方案(方案Ⅰ)、西侧隧道方案(方案Ⅱ)、沿沟谷取直方案(方案Ⅲ)3个方案(见图7)。

图7 线路方案比选示意

3.1 方案概况

(1)东侧隧道方案(方案Ⅰ)

线路自方案比较起点引出,东移绕避斜坡软土后,以隧道形式自刚纪村、羊毛冲村、倪家村东侧通过,穿越倪家村隧道后至方案比较终点。该方案穿越软土段长1.8 km,软土最深为50 m,但均处于比较平缓地段,斜坡稳定性影响较小。线路全长24.724 km,桥隧比为95.5%,投资37.35亿元。

(2)西侧隧道方案(方案Ⅱ)

线路自方案比较起点引出,西移绕避斜坡软土后,以隧道形式从大横山西侧通过,穿越倪家村隧道后至比较终点。该方案穿越斜坡软土长2.5 km,软土最深为50 m,地震工况下存在深层滑面,稳定性系数最小为0.72,远小于规范值的1.15。深层滑面的出口处推力最大,最大推力达4 500 kN/m,斜坡稳定性较差。线路全长25.124 km,桥隧比为96.4%。投资38.77亿元。

(3)沿沟谷取直方案(方案Ⅲ)

线路自方案比较起点引出,以桥梁、路基工程沿河谷两岸行进,经刚纪村东侧、羊毛冲村和倪家村西侧通过,穿越倪家村隧道后至方案比较终点。该方案穿越了4.5 km斜坡软土,软土深度最深60 m,地震工况下,按瑞典条分法计算,存在深层滑面,稳定性系数最小为0.67,远远小于规范值的1.15。深层滑面的出口处推力最大,最大推力达5 000 kN/m,斜坡稳定性风险相最高。线路全长24.682 km,桥隧比为93.6%。投资为36.48亿元。

3.2 方案比较

各方案主要工程数量及投资比较见表2。

表2 工程经济比较

由表2可知, 沿沟谷取直方案(方案Ⅲ)投资最少,东侧隧道方案(方案Ⅰ)投资适中,西侧隧道方案 (方案Ⅱ)投资最高。

各方案优缺点分析见表3。

表3 方案优缺点综合评价

3.3 方案比选推荐意见

经分析,东侧隧道方案(方案Ⅰ)地质条件最好,工程投资适中,施工、运营安全风险均最小,方案可实施性强,在高烈度地震工况下,斜坡软土是否产生深层滑移尚无成熟经验情况下,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斜坡软土对高速铁路安全影响,故选择东侧隧道方案(方案Ⅰ)为推荐方案。

4 结语

(1)通过对斜坡软土工点设置路基、桥梁方案的分析研究,得出地震工况下,斜坡软土工点稳定性系数仅为0.67(小于规定值1.15),且存在深层滑面,安全隐患大。在此基础上,对线路方案进行比选,推荐东侧隧道方案以绕避斜坡软土地段。

(2)在0.30g地震工况下,斜坡软土工点稳定性系数最小值为0.67,存在深层滑面,且深层滑面出口处最大推力达5 000 kN/m,施工及运营安全存在较大风险。建议山区铁路选线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斜坡影响,必要时在选线阶段进行稳定性检算,以免发生方案反复,影响工期进度。

猜你喜欢

土工斜坡软土
土工袋修复膨胀土边坡抗滑稳定分析与摩擦特性试验
软土、填土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研究
重力式门架围护结构在软土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岩土工程勘察土工试验数据科学性及准确性的提升
钻孔灌注桩+三轴搅拌止水在软土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土工合成材料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讨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信仰的“斜坡”
梦是长长的斜坡(外一首)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土工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