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阅读之 论辩

2022-03-09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苏洵事理剖析

考情分析

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突出对考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体现高考命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关注,激发考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注重对考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论辩类文章是中国古代散文中最为发达的文体之一,先秦诸子散文开启了论辩文的端绪,汉代政论文名篇迭出,到了唐宋时期,八大家贡献了许多词锋犀利、雄辩滔滔的论辩文,在思想的表达和艺术技巧方面拓展了崭新的局面。在这些文章里,他们或就某种理论主张或政治制度,或就某些社会习俗或社会弊端,从根本上进行考察和探讨,以辨别是非真伪,表明自己的主张。因此也在高考重点考查的范围内。

备考锦囊

从形式上看,论辩文常有“……论”“……辩”“……解”等文题标志。一般说来,“论”注重从正面确立观点,然后围绕它作逻辑严密的论证,“辩”和“解”则带有辩驳、辩说的意味。这些文章援事引例,引经据典,极具逻辑力量,也带有很强的文学性,是我们学习议论文写作的典范。

1.把握“两论”

前人提出文章要讲究义理、考据、辞章。所谓义理、考据、辞章,就是观点、论据和表现形式;讲究义理、考据、辞章,就是要求文章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有适合内容的完美形式。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没有中心论点的文章难以成为文章,而观点又必须有足够的论据支撑,没有充分的论据,论点就难以成立。我们在阅读论辩文时,除了要了解相关背景外,还要抓论点和论据,看文章究竟提出了哪些看法,哪一个看法是主要看法;为了论证论点,文章用了哪些道据,其中哪些是事实论据,哪些是道理论据。有了这样的阅读和思考,我们就能迅速掌握文章的要旨。

2.理清思路

古人讲,文章要起承转合,今天我们写作议论文一般要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进行,这二者说法不同,实质相同。论辩文是通过论据来证明论点,显示自己主张的正确性。但论点和论据不是拼盘式的随意凑合,它们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有机组合起来的。如韩愈的《原毁》旨在探究毁谤的根源,从古今君子对比入手,先古后今,由正到反,最后揭示根源,间架细密,环环相扣。再如欧阳修的《朋党论》开头一段即为全文奠定对比的基调;接着从朋党的性质、结朋的基础、朋党的表现三方面将“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进行对比;然后通过史实层层对比,进一步深入论证。事与理的结合,对比手法的反复运用,收到了化深奥为浅显的艺术效果。

【程鸣/供稿】

针对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

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者,何也?是有三蔽焉。其尤蔽者,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材之得失无补于治乱之数;又或谓吾之爵禄足以诱天下之士,荣辱忧戚在我,可以骄天下之士,而其将无不趋我;又或不求取用之道,以为天下实无材。此三蔽者,其为患则同。然而,用心非不善,而犹可以论其失者,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盖其心非不欲用天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

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异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画策而利害得,治国而国安利。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审用之,则虽抱皋、夔、稷、契之智,且不能自异于众,况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曰:“人之有异能于其身,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故未有有其实而不可见者也。”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马之在厩也。驽骥杂处,饮水食刍,嘶鸣蹄啮,求其所以异者盖寡。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然后骐骥与驽骀别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

【甲】是知虽得天下之瑰材桀智,而用之不得方,亦若此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于是铢量其能而审处之,使大者小者、长者短者、强者弱者无不适其任者焉。其如是,则士之愚蒙鄙陋者,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况其贤能智力卓荦者乎?呜呼!后之在位者,盖未尝求其说而试之以实也,而坐曰天下果无材,亦未之思而已矣。

或曰:“古之人于材有以教育成就之,而子独言其求而用之者,何也?”曰:天下法度未立之先,必先索天下之材而用之;如能用天下之材,則能复先王之法度,能复先王之法度,则天下之小事无不如先王时矣,况教育成就人材之大者乎?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也。

(取材于王安石《材论》)

1.下列对句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特未知其故也(只不过)

B.惟其遇事而事治(治理)

C.求其所异者蔑矣(微小)

D.然后骐骥与驽骀别矣(区分)

2.下列各组句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其将无不趋我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B.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

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苏武传》)

C.人之有异能于其身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

D.尽其道以求而试之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之道》)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担心在上位的人不想让士有作为)

B.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这只是看到了锥子放在布袋里的情形)

C.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都能发挥他们的智慧,来效仿小的事情)

D.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也(这就是我只讲寻求和使用人才方法的原因)

4.将下面的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三则材料中,哪一则最适合作为论据放在文中的【甲】处?请根据文章及所选材料的大意简述你的理由。

材料1:弓所以为正者,材也。相材之法视其理,其理不因矫揉而直,此弓人之所当知也。

材料2:六国合从,而辩说之材出;刘、项并世,而筹画战斗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谟谋谏诤之佐来。

材料3:南越之修簳,加强弩之上而彍之千步之外,此天下之利器,决胜之所宝也。用以敲扑,则无以异于朽槁之梃也。

〔注〕簳:小竹,可做箭。梃:棍棒。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高中生限于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其既有的认知水平,分析议论还有诸多“心有余而力不足”之处。考生可以学习古代论辩之法,增强自己的论证力度。下面就以苏洵的《六国论》为例,给大家以启示。

1.剖析事理要分步推进

高中生剖析事理的缺陷是什么?一步到位,直接从起点跨向终点,没有推进的过程分步展示出来。那么苏洵是如何来剖析事理的呢?请看:

分论点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分论点2: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苏洵在剖析事理时,剖析“分论点1”的推进过程是“赂秦→力虧→破灭”,剖析“分论点2”的推进过程是“赂者丧→(不赂者)失强援→(不赂者)不能独完而丧”。正因为分步推进,事理才剖析得明了透彻。

2.论证方法要随机应变

高中生运用论证方法的缺陷是什么?单打一,而且多半为例证法,往往不能根据论证的实际需要选用最给力的论证方法。那么苏洵除了例证法之外,还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呢?请看:

(1)六国破灭,其根本原因在“战”还是“赂”?一比即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对比论证)

(2)“赂秦”能息战吗?一喻即明: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比喻论证)

(3)齐、燕、赵亡于用兵抗秦吗?把历史假设一下即晓: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假设论证)

(4)北宋朝廷以赂求和是明智之举吗?把古今类比一下即醒: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类比论证)

苏洵在综合运用上述论证方法时,既能因需而选,又能各尽其用,值得考生借鉴。

猜你喜欢

苏洵事理剖析
苏洵发愤读书
阐释现象 揭示事理——说明文写作六步曲
一元一次方程错解剖析
剖析高考数列创新题
论苏洵的史学成就
“几何图形初步”错解剖析
苏老泉大器晚成
一语中的
微精事理 宏揽全局──《战时美国的欧洲战略》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