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之脉

2022-03-09陈忠实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村人毛笔字红纸

年轮上的故事

主题阐释

对于人类来说,树桩上的年轮多增长一圈,就代表着自己年纪又增长了一岁。时光如流水,在不知不觉间悄然而逝。而成长,是时光的礼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许多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美好的瞬间。我们将它们藏于心间,就如同心中有了一束光,它不但照亮了我们来时的路,也让我们沿着光亮继续前行。感谢在成长中托起我们的人,是他们让我们看得更高、走得更远!

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下,父亲把一支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父亲又说:“你跟你哥伙用一只硯台。”

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里面乱扔着一堆书。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栗子大的字问父亲:“是你读过的书吗?”父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那是你爷爷用毛笔抄写的。”我大为惊讶,原以为是石印的,毛笔字怎么会写得和我的课本上的字一样规矩呢?父亲说:“你爷爷是先生,当先生先得写好字,字是人的门脸。”在我出生之前已谢世的爷爷会写一手好字,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

父亲的毛笔字显然比不得爷爷。然而父亲会写字。大年三十的后晌,村人夹着一卷红纸走进院来,父亲磨墨、裁纸,为村人写好一副副新春对联,摊在明厅里的地上晾干。我瞅着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村人围观父亲舞笔弄墨的情景,隐隐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

我的儿女都读过大学,学历比我高了,更比我的父亲和爷爷高了。然而儿女唯一不及父辈和爷辈的便是写字,他们一律提不起毛笔来。村人们再不会夹着红纸走进我家屋院了。

父亲是一位地道的农民,比村子里的农民多了会写字、会打算盘的本事,在下雨天不能下地劳作的空闲里,他就躺在祖屋的炕上读古典小说和秦腔戏本。他注重孩子念书学文化,他卖粮卖树卖柴,供给我和哥哥读中学,至今依然在家乡传为佳话。

从做私塾先生的爷爷到我的孙儿这五代人中,父亲是最艰难的。他的耐劳、他的勤俭、他的耿直和左邻右舍的村人并无多大差别,他的文化意识才是我们家里最可称道的东西,却绝非书香门第之类。

这才是我们家几代人传承不断的脉。

(选自《原下的日子》)

赏析

一脉相承的家道家风是读书与文化,这也能从另一个侧面来证明作家陈忠实的成功之由。

文章娓娓道来,语淡情深,不粉饰,不做作,纯是从胸中流出,却自有其感动人心的艺术魅力;对我们当下倡导“传承家风、弘扬家教”更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深刻的启迪意义。

1060501705335

猜你喜欢

村人毛笔字红纸
岳流波
刘老汉的烦恼
毛笔字的《体育课教案》
我的课余生活
毛笔字,我的好朋友
书法课
英雄的三世际遇
红白纸换位魔术
称谓的变迁
巧算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