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游”与“栖”

2022-03-09张琳钦

收藏与投资 2022年2期
关键词:山水画

摘要:山水画蕴含着人们对大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向往,《论语》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借山水以比德。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山水并不完全是依据真实风景的写生,其中包含着画家的个人情感。构图上讲究“龙脉”“开合”,在散点透视中注重山水画空间关系的表现,使观者的视线(即视觉中心)既能在画面中游走,也能停驻于一处。

关键词:山水画;散点透视;空间关系

一、山水画的演变与由来

山水画是中国画系的一大画科,纸本山水画在魏晋南北朝逐渐发展,多为人物画的背景,直到隋唐才逐渐独立成科。更早时期的山水画出现在墓室壁画、石窟壁画中,造型多朴拙,缺少空间层次和结构关系。以此为开端,后来的山水画家在此基础上对山水画有了新的发展和认识。

如内蒙古鄂托克旗凤凰山壁画中的山水画,其造型仅仅是突出山的外廓,山包整齐地排列在一起,动物、树木被置于山石中。画面中的山石、树木和动物并没有表现出体积感,显得拙朴又有趣。不一样的是,作画者又将树木紧贴山石轮廓,画面空白处(天空)的飞鸟、建筑具有透视感,能看出作画者对空间概念的处理。但把动物置于山包之中,动物没有可踏足的坚实表面,悬浮于山间空白,没有前后概念意识,稍显不和谐。画家对空间概念有一定的认知,可能是想营造动物隐现于山石之中的场景,但作画者还无法巧妙地将山石的弧线与动物形象贴合;又或许画家只是想利用单个的动物形象在空白处进行点缀和装饰。

最早的壁畫山水多采用概念化的山峦和树木,主要作为装饰性背景或者填充空白,画师尚未注意到对山水画空间构成的把控。陕西靖边杨桥畔二村渠树壕的墓室壁画与凤凰山壁画同情形相同,其树木也被绘于山包之间的空白处,概念化、象征性的特征更加显著。有趣的是,该壁画中的山林不再是对一些宗教性活动的描绘和宗教教义的宣传,而是以一些可爱的马、羊、鹿等动物形象为主体,由此可以推想,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可能已经成为描绘生活情趣、抒发个人情感的一种手段,不再具有浓烈的宗教色彩。

山水画在隋唐时期独立成科,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山水画论,为后来山水画的独立发展奠定了基础。隋唐时期,纸本山水画有了很大的发展,山水画不再是人物画的背景和附庸,反之,人物和建筑成了山水画的点景,画作的大小比例、远近关系也更加和谐。如唐代青绿山水画家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画中人物仿佛正在出游,人物从右边的山林中走出,画面中有正在行走或原地歇息的游人、有受惊的马儿,游人绕过了山林,走进左边的小道,消失于视野之中。观画者的视线也不自觉地跟着游人移动,这就是这幅画的“可游”之处,以游人为线索,为观画者提供了一条读画的路径。

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他提出了“高远”“深远”“平远”的透视概念[1],强调绘画创作要注重山水的空间构成,令观者的视觉在画面中能游动,同时要有能吸引观者停驻视线的精妙之处。宋代山水画更加注重画面的空间构成和意境,宋代山水是画家思维中真山真水的空间意识的叠加,被称为“心理上山水空间的再现”[2]。很多画家不注重写生,甚至从不写生,专注摹仿,对名作进行重组再造,就能“创造”出一幅新的画作。这种“创作”往往带有不可避免的重复性、程式化和堆砌感,画面与名作的相似度过高,也会导致画中缺乏有新意的“可游”与“可栖”之处。

二、古人传统山水画的创作

唐代李思训的《江帆阁楼图》与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在构图和空间构成上都有相似之处,前者像是后者的一角。半边的山脚、湖中石的位置、人物的位置和山林中建筑的位置都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唐代的赋色比前代更加华丽富贵。画面中的点景人物和建筑成就了中国画创作所注重的视觉点,从画面中的建筑景物来看,虽然还不能与宋代界画“阴阳向背,折算无亏”的立体效果相比,但已经摆脱早期山水画“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朴拙。

三、山水画中的“游”与“栖”

“游”是观者视点在山水画中的游动,比如观者视线跟随前景处的人物往远处行进,跟随一条小路的“开合”,又或者跟随隐隐约约流入山底的山泉之水。几乎所有的传统山水都有“可游”之处。但在北宋时期,全景式山水构图形成定式,画家构图大都非常相近,导致画面中的“可游”之处也稍有雷同。在中国画创作中,若要“可游”,就要注重山峦的“龙脉”“开合”,注重“气”与留白在画面中的呈现。中国画创作不像西方绘画对风景进行如实写生,画家会对所见的景物在画面上进行重组排列,将主要创作点转移到探索山水空间的表现力上,对山水画空间的概念不断探索,使画面更具生趣。若要把自然景观转化为山水画,画家就要根据构思和立意,对山石树木进行局部或者整体的调整。

“栖”,汉字本意指鸟类在树枝或者巢中停留,也泛指居住和停留。笔者用“栖”来表示山水画中观者视线在画面中的短暂停留,“可栖”之处,也就是画面中最能吸引观者注意的精彩部分。此概念与西方绘画的视觉中心点、焦点透视并不相同,中国画是散点透视,没有完全固定的视觉中心,它是指观者在“可游”的山水中移动视线时,中途遇上有趣之处,视线经此短暂停留后,又会接着原有路线继续游动。

在画面中体现“游”与“栖”,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创作追求,几乎所有传统山水画都注重空间意境的创造。将画面的虚拟空间转换为真实空间,就是将二维的平面空间转换为三维的意识空间,虚拟空间永远处于同真实空间的互动之中[4]。

山水画中的“山”,并不只是简单的山峦,而是包罗万象的宇宙,细节无穷。一棵树、一座峡谷、深山中的草堂楼阁与栈道、山间的泉水溪流与小道、出游与劳作的人物,每当观者注意到其中一个细节,画的维度和意义就得到了扩展,变得更有深度[5]。当观者在一幅画前长久驻足,并注意到这些细节时,视线的移动便会放缓,乃至暂时停留,久不能去,仿佛将自身置于画中。

四、结论

山水画牵动观者的视觉,得益于空间构图,始于位置经营,为观者提供了一条读画的路径。画家根据自身的意图对绘画对象的位置进行重构,不必考虑透视和科学性,采用散点透视,让观者的视点在画面中游动,精彩的景物、建筑和人物又可使观者的视点短暂停留。传统山水画相比写实绘画,更注重画面的空间构成。一幅山水画,只有空间安排妥当,才能使观者获得最好的观感,将自身置入画中,游于山水之间。

作者简介

张琳钦,1998年生,女,汉族,福建三明人,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画创作。

参考文献

[1](宋)郭思.林泉高致[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边凯.宋代山水画空间研究[J].中华书画家,2020(10):108-117.

[3]董欣宾,郑奇.中国绘画对偶范畴论(中国绘画原理论稿)[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

[4](美)巫鸿.“空间”的美术史[M].钱文逸,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5](美)巫鸿.时空中的美术:巫鸿古代美术史文编二集[M].梅玫,肖铁,施杰,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猜你喜欢

山水画
赵卫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彝族美神故里 生态山水画廊
英国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杨留义城市山水画学术研讨会纪要
纸巾山水画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