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受语言的魅力 感悟思想的伟力
——研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体悟

2022-03-07黄正平杨帆

新阅读 2022年10期
关键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总书记

文/黄正平 杨帆

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到第四卷,深刻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魅力张力的艺术美,深刻领会到人类文明互通互鉴的重要性,深刻感悟到习近平总书记人文视野、思维逻辑、学理路径和文化审美中彰显出的理论伟力、思想伟力,并因之体验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醇厚绵长的真理甜味和昂扬生动的实践活力。越是深入溯源、研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越是体悟到习近平总书记丰富厚实的文化积淀、广博宏大的知识储备、开阔超绝的理论胸襟、谨严旷远的文化历史观。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充分利用和发扬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悠久文明历史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深切的认知,在不同场合发表的讲话、报告、演讲中,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哲语、典故、古诗、成语等信手拈来。不论是阐述观点、阐发立场,还是阐弘要旨,他都能从深厚的传统历史文化、渊博的传统政治智慧中汲取有益的养料,从而大大提高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生动性、有效性和广泛性。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在参观完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展览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一文中,巧妙地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著名诗句,准确形象地概括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明天,力透纸背地展现了总书记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豪、自信和自励之情,感同身受地催发了读者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满腔激情。2013年10月21日,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接连用了“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囊萤映雪”四个成语,对广大留学生寄予殷切希望,以名人典故的成语故事进一步增强了说理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说服力。

国际舞台更是传播中华文化的最好场合。讲到应对现实问题时,在《加强政党合作,共谋人民幸福》一文结尾处,总书记用“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表达国际合作道路的曲折性和前途的光明性,说理隽永通畅,令听者对国际合作充满信心。讲到国际关系,在《上海合作组织要在人类共同发展宏大格局中推进自身建设》一文中化用《东周列国志》“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的表述为“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比原有说法更显通俗通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五十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讲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运用了唐代王昌龄《送柴侍御》中的两句诗“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充满了诗情画意,更饱含了文学韵味、时代道理。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精彩演讲,阐发中国在文化上的重大立场和鲜明观点,其中列举“通西域”的张骞、“下西洋”的郑和,讲到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先后传入中国等,强调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交流互鉴而丰富多彩史,揭示出人类从历史中走来、走向未来世界的大同方向。

● 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广泛借鉴和吸收

习近平总书记熟稔融通世界史、人类文明史,以及不同国家、地区文明发展史,在文明的互通互鉴中善于吸收和运用别国、特别是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进和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走向等主题深切表达关心、关怀、关爱,充满人文情怀、体现世界格局、着眼未来期许。总书记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驰骋于各种外交场合、国际舞台。他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会开幕式上发表的《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主旨演讲,一开头就引用英国文学家狄更斯的一句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体现了总书记对逆全球化思潮的担忧和推进效率、注重公平,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好处的思考。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演讲时,深情回忆道:“我参观过法国卢浮宫,也参观过中国故宫博物院,它们珍藏着千万件艺术品,吸引人们眼球的正是其展现的多样文明成果。”并通过中法文化观、中埃文化遗产进行类比、对照,阐明文化多样性的历史意义。他引用法国前总统希拉克的话说,“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他每到一个国家访问,都会就同一话题中国与该国各自表述进行类比和对比,推己及人地说明问题、阐明观点,彼此同理共情。

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先引用李四光的观点,“科学的存在全靠它的新发现,如果没有新发现,科学便死了”,接着借引法国作家雨果的名言,“已经创造出来的东西比起有待创造的东西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表达了对创新的不竭追求和对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期待。

访问俄罗斯时,习近平总书记论及俄罗斯“大船必能远航”与中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哲语共通之处。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讲中国人“穷变通久”与阿拉伯人“没有不变的常态”哲学观点的一致性。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中国古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阿拉伯谚语“金字塔是一块块石头垒成的”和欧洲民谚“伟业非一日之功”来表达久久为功、持之以恒的人类共同价值取向。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至四卷中,随处可见一个个鲜明对比、有序排列的例子,充分体现出深入浅出的哲学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时空论,把时间和空间作为观察世界、认识问题的两个基本视角,并善于从时间、空间两大重要维度来审视历史、观照现实、分析成因、思考举措,从而形成正确的实践方略。如在论述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时,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改革的时空论指导工作,其中“攻坚期”讲的是时间,而“深水区”讲的是空间。又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论述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时空论发展马克思主义,其空间是中国,时间是21世纪。总书记坚持时空相统一,既是唯物辩证法的体现,也是科学方法论的运用,他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更是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时空观的具体表征。

● 人民群众渊博生活智慧的深入总结和汲取

“修辞”一词最早见于《周易·乾·文言》的“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一语中。鲁迅在《书信集·致李桦》中说:“正如作文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也就不能达意。”修辞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精粹,掌握自如,运用得当,可以更好说理达意。习近平总书记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基础扎实,思想理论和文化艺术修养高,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说道理、谈观点、讲人和事,阐发鲜明立场、表明清晰态度。生活永远是大众话语的丰沃土壤,人民群众渊博的生活智慧给了习近平总书记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滋养。他常把生活中的现象和常理用比拟、借代、互文、双关等修辞手法表现出来,显得更加具有生动性、亲和力和说服力。

2020年1月8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持续推动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讲话中,列举了一系列现象批评党内不担当的作为,其中讲到“洗碗越多,摔碗越多”的顾虑。以百姓家常“洗碗”“摔碗”现象的具体生活体验,来比喻干部干事与出错的正相关性,并要求在工作中建立容错机制,以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通过日常浅显的生活现象的借喻,特别容易让受众理解和接受。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一带一路”倡议时,提到过去工作是“写意画”,今后要求是“工笔画”。用国画中的不同创作手法来讲解“一带一路”倡议的工作方式,既普及了国画绘艺知识,又简单明了讲清楚道理,更体现了他深厚的传统文化学养。同样,在讲到反腐败时,习近平总书记用“打虎拍蝇”形容对待贪污腐败分子的态度和手段,生动、传神、形象、贴切,既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贪腐现象的深恶痛绝,又彰显了党中央对查处贪腐的果决态度。

作为知青在梁家河插队七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北的生活十分熟悉,对缺水现实深为担忧。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中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这一重大命题时,要求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结合西北百姓日常生活,用了“有多少汤泡多少馍”的比喻来说明道理,可谓一语破的、直抵本质。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走好今天的长征路》的讲话,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比喻为今天的新长征——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讲到民族团结,用了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的形象作比喻。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一文中,在“坚持人民至上”后加上“生命至上”,观点鲜明,态度一贯,那即是党与人民永远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人民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经常说的“补短板”,借用了西方“木桶理论”。在党纪国法论述中,提到不能成为“橡皮泥”“稻草人”,认为改革要破除“玻璃门”“旋转门”“卷帘门”,告诫领导干部不能做“老好人”“太平官”“墙头草”。讲到利益调整的时候,用“蛋糕”既要“做大”还要“分好”来生动表明改革的目的和方法。在教育党员领导干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时,提出理想信念是“压舱石”。在对县委书记这一群体寄予的厚望时,认为县委书记不能把“班长”当成“家长”。在讲到净化政治生态时,习近平总书记说,“明规矩”名存实亡,“潜规则”大行其道,用的正是“对比”的修辞手法。再如,在《建设更紧密的“一带一路”伙伴关系》一文中又形容“一带一路”倡议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习近平总书记都是通过善于运用精彩比喻和生动例子,形象生动、浅显易懂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蕴含的道理。

良好的口语表述和书面表达,包括它的准确性、可理解性和感染力,并且是符合自己的表达目的,适合对象和场合的得体的、适当的表达。习近平总书记话语体系中经常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因为句式整齐,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大大增强了语言文字的表现力量。如2015年9月28日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开头就用三段话构成排比:70年前,我们的先辈经过浴血奋战,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70年前,我们的先辈以远见卓识,建立了联合国这一最具普遍性、代表性、权威性的国际组织……70年前,我们的先辈集各方智慧,制定了联合国宪章,奠定了现代国际秩序基石……层次清、分量重,层层推进,震撼力强,让听者心潮澎湃、为之感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突出重点》讲到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四句话清晰明了、浅显深刻。

习近平总书记借用佛教用语“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来说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意识和使命担当。在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讲话中,用元代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来表示“我们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词,我们一贯欢迎客观的介绍和有益的建议”。习近平主席在故宫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时,这幅画挂在了会见厅的正面,也是别有一语双关的意味。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特别是在国际场合、国际组织发表讲演,他更多是用讲故事的办法,以例说理、例理结合,带头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2019年3月22日,在会见意大利议长菲科时,习近平主席讲了个故事:一个举重运动员,最开始只能举起50公斤的杠铃,经过训练,最后可举到250公斤。他以此例说明一个通俗的道理,“我相信可以通过我的努力,通过全中国13亿多人民的努力同心来担起这副重担”。如此生动形象的例子,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体系中不胜枚举。

● 结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灵魂。人无精神不立、国无文化不昌。新时代精神文化是中华民族复兴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和不竭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文字彰显了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磅礴力量,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升华,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思想的旗帜、精神的旗帜。

猜你喜欢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总书记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总书记心系千万家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三任总书记哀悼105岁老红军
秘鲁各界热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五种民文版出版发行
英国热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法国作家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