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联聚丙烯酰胺(CPA)匹配缓释肥对春玉米产量及农艺指标的影响研究

2022-03-07孙丽惠李中强刘晶常

辽宁农业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开花期丙烯酰胺株高

孙丽惠李中强刘 晶常 程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161)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作物。缓释肥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玉米机械化生产,节约了劳动力成本投入,促进了玉米生产节本增效。聚丙烯酰胺俗称保水剂,交联聚丙烯酰胺(CPA)是其中一种,是具有高吸水性的新型高分子聚合物,其安全环保、无毒无味,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铵态氮,能够吸收数十倍乃至数百倍于自身体积的水,且可重复吸水放水[1],使用寿命很长。聚丙烯酰胺对土壤结构影响的研究表明,聚丙烯酰胺短期内对小的团聚体粒径影响不大,但对于增加大的团聚体粒的含量有明显效果[2~3],由此可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提高土壤质量[4~5],能够显著降低土壤尿素淋失,增强土壤持肥能力与持水容量[6~7]。聚丙烯酰胺对地上作物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认为,在干旱区聚丙烯酰胺提高了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水分生产率[8~9],邢睿等在玉米育苗基质中加入CPA,提高了玉米苗磷素含量及吸收量,适量浓度的CPA能够提高玉米苗的生物量[10]。也有报道得出,聚丙烯酰胺提高作物产量是有施用量范围的,超量后增产不显著[11]。单德鑫等通过常规化肥匹配不同浓度聚丙烯酰胺的研究认为,聚丙稀铣胺的施入可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容重,提高入渗率,增加含水量,提高株高,增加产量,但差异不显著[12]。基于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CPA浓度对土壤结构、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等研究,而结合生产中广泛采用的长效缓释肥配伍施用的效果研究鲜见报道,且前人结论中对玉米产量及产量形成影响的研究仍存在不一致性,因此本试验设置不同缓释肥与CPA匹配处理,研究其对春玉米产量及生理指标的影响,旨在为春玉米生产的节本增效、高产稳产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20年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沈北小洋河试验基地进行,以高产中晚熟玉米品种辽单575(LD575)为试材开展大田试验。试验设置为3个缓释肥(中农舜天生态肥业有限公司,N∶P∶K=26∶10∶12)及3个CPA(北京汉力淼新技术有限公司)施入量,为随机区组设计,共计9个处理,3次重复(见表1)。种植密度为4 000株/667m2,小区面积18.0 m2,春季播前各处理肥料侧深施,田间管理同大田。

表1 试验处理Table 1 Experiment set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1.2.1 生育时期记载记载播种、出苗、拔节、大喇叭口、抽雄、开花、成熟、收获等时期。以群体有1/2植株达到某个生育时期为判定标准。

1.2.2 生理指标测定于喇叭口期、开花期与成熟期关键时期分别进行株高、叶面积及干物质、茎节横截面积等测定。干物质积累为关键时期每处理取3株代表性植株烘干后测恒重。茎节横截面积为开花期测定地上茎基部第三节茎节长、宽数据,依据S=a×b×0.785公式计算,其中,S为茎节面积,a为茎节粗长,b为茎节粗宽。

1.2.3 收获测产、考种成熟时每小区收取中间6 m2果穗脱粒、测含水量、计产,产量折算成标准含水量(14%)的产量。每小区选10穗代表性果穗进行室内考种,调查穗长、穗粗、秃尖、穗粒数、百粒重等指标。

1.3 气象数据

2020年度气象数据见图1。

图1 2020年气象数据Figure 1 Meteorological data in 2020

1.4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2013和DPS 18.1进行数据处理、作图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株高的影响

由图2可见,T5、T6和T9处理的株高较高(311.7 cm、312.3 cm和312.4 cm),而T1和T4较低。缓释肥量的增加和CPA的施入均提升了植株株高。

图2 肥料与CPA匹配对开花期株高的影响Figure 2 Influence of fertilizer matching CPA on plant height in flowering period

2.2 不同处理对茎节横截面积的影响

图3所示,T5、T6、T8、T9处理的基部茎节横截面积较高,而T9处理茎节横截面积最大,为571.5 mm2。增施缓释肥和CPA均增大了茎节横截面积。

图3 肥料与CPA匹配对植株茎节横截面积的影响Figure 3 Influence of matching fertilizer and CPA on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plant stem nodes

2.3 不同处理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随着生育期进程推进,各处理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升高。喇叭口期T6和T9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9最高为82.0 g/株;开花期T5、T6、T8和T9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9最高,为243.9 g/株;成熟期T8和T9处理高于其他处理,其中T9最高,地上总干重为431.8 g/株(图4)。

图4 肥料与CPA匹配对植株单株干物重的影响Figure 4 Influence of matching fertilizer and CPA on dry matter weight per plant

2.4 不同处理对LAI的影响

由图5所示,缓释肥和CPA的增施,提高了植株LAI。试验中,T6、T8和T9处理LAI高于其他处理,T9处理最高(4.98),T8处理次之(4.94)。

图5 肥料与CPA匹配对植株花期叶面积指数的影响Figure 5 Influence of fertilizer and CPA matching on leaf area index (LAI) in flowering period

2.5 不同处理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间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T9产量最高,折核产量达到了845.4 kg/667m2;T6折核产量位居第二(833.5 kg/667m2);T5折核产量位居第三(819.2 kg/667m2),此3个处理间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表2)。

表2 CPA与缓释肥匹配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Table 2 Influence of CPA and slow-release fertilizer matching on yield components

比较产量构成因素得出,各处理间单位面积穗数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而穗粒数和百粒重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T6的单位面积穗数最多(3 990穗);T9处理穗粒数和百粒重最大(777.3粒/穗,33.0 g)。

2.6 不同处理经济效益计算

通过肥料与CPA投入及增益的效果分析,相对于常规对照T7,T6增益最高,为162.7元/667m2,其次为T9(158.7元/667m2)和T5(137.0/667m2)。

表3 效益分析Table 3 Benefit analysis

3 结论

缓释肥施入量在50 kg/667m2和60 kg/667m2处理下,产量高于40 kg/667m2水平;CPA在1.00 kg/667m2水平下,植株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过程中优于不施入和0.75 kg/667m2施入量。CPA与肥料配伍对玉米产量及植株生长发育影响显著。本试验中T9处理显著提高了花期株高、干物重、茎粗、LAI,成熟期干物重,穗粒数和百粒重,最终获得了最高产量845.4 kg/667m2,其次为T6处理,二者差异不显著。通过效益分析,T6增益最高,为162.7元/667m2,其次为T9(158.7元/667m2)。因此,综合产量及效益,T6(缓释肥50 kg/667m2匹配CPA 1.00 kg/667m2)增产增益效果较好,其次为T9(缓释肥60 kg/667m2匹配CPA 1.00 kg/667m2)处理。本试验仅对玉米地上部植株指标进行了分析,需进一步对根系及土壤进行完善研究,同时计划进行多年试验验证,增强结论适应性。

猜你喜欢

开花期丙烯酰胺株高
河南省干热风发生规律及其与小麦开花期的关系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食品中的丙烯酰胺
透过剂量,看星巴克“致癌”
2017年铜川市樱桃开花期推迟的温度分析
牡丹不同品种开花时间的差异性研究
种球冷处理时间对水培风信子性状的影响
不同栽培密度对柴胡生长的影响
玉米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系中基因的序列变异及与株高等性状的关联分析
玉米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系中基因的序列变异及与株高等性状的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