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

2022-03-07

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董卿东莞图书馆

主题阐释

书籍是我们观察世界的窗口,阅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就像交了一个益友。书山策马,能使我们攀学术之峰;书海畅游,能解我们求知之渴;书林漫步,能让我们尽享阅读之乐。

人物传奇

董卿:从书本中找到自信

董卿连续八年被评为“央视年度十佳主持人”。作为央视主持的中流砥柱,她十分注重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其实,在刚考上上海戏剧学院时,董卿发现班里的女同学一个比一个漂亮,自卑的情绪一直困扰着她。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是书籍给了她力量。在班里所有同学中,她是看书最多的,每次文化课考试,她也总是名列前茅,她因此树立了自信心。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她出口成章,对每一个选手的点评都恰如其分,一字一句都透着自信,散发着书香的魅力。

如今,即使生活越来越忙碌,董卿仍然保证每天一小时的阅读时间。

解读

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董卿的美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美,而这种美来自于她走过的路,读过的书,还有经历过的那些困难。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个人在阅读里付出的一切,岁月都会还给他!

董卿说:“主持人是文人,不是演员,不读书就像没有吃饱饭一样,精神上是饥饿的。”读书是我们认识世界最快速、最低成本的方式。高尔基曾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伴侣和导师。”其实,何止是主持人和青年人,各行各业、男女老幼,阅读当是所有人生命进阶的云梯。

曹中希:高校里的“诗人”快递员

1964年出生于山东临沂费县的曹中希,以一个快递员的身份成为了“全国十大读书人物”,被誉为“全民阅读楷模”。曹中希自幼家境贫寒,高考落榜后,他就外出打工,在此期间,他每天都坚持阅读。

2000年,曹中希来到北京,负责北京师范大学的快递收发。这不仅为他读书提供了更好的机会,也使他想帮助更多人爱上阅读的心愿得以实现。他参加了北师大的“燕文化传统知识”“樱花诗会”“爱与诗”等活动,将自己的阅读感悟分享出来,鼓励毕业生珍惜当下,享受读书之美,学成回报社会。

解读

历经挫折不忘梦想,矢志不渝终有所成,阅读是曹中希飞往成功的翅膀。贫穷的经历让他倍加珍惜读书的机会,每天除了收发快递,他把剩余的时间都用来读书。他说:“读书带给人动力,使人积极向上,最重要的是可以改变人的生活状态。”

生活的态度决定幸福的程度。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曹中希选择借助阅读丰盈自己的人生,坚持10年阅读和写作,并将这一美好的生活方式传递给了无数身边人,以一己之力带动了全民阅读的热潮,他是当之无愧的阅读楷模。

杨云宝:双目几近失明仍读书不辍

杨云宝从小酷爱读书,经常沉浸于书的世界难以自拔,有时晚上停电,他只能借着蜡烛和煤油灯的微光通宵达旦地看书,以至于视力不断下降,眼睛近视度数不断加深。2014年,杨云宝不得不申请视力残疾评定,视力为0.04,配镜2600度,双目几近失明。

早在1990年,出于对读书的酷爱,杨云宝主动放弃干部身份,成为了一名图书编辑。从此,读书成了杨云宝职业生涯的主旋律。他参与和主持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科技部项目,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等媒体上发表文章、著作、书评约150万字。他担任编辑和策划的出版物获得众多国家级奖项,他个人荣获“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全国中青年优秀编辑奖”等奖励。

2017年,通过手术,杨云宝的视力恢复到0.8,摘掉了戴了近50年的眼镜。

解读

“活着就是为了读书,为了更多的阅读须长久健康地活着,是我老年生活的信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矢志不渝的人生追求。”对于杨云宝来说,读书的快乐难以言表。读书于他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自己主动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也铸就了他的人生境界和生活趣味。

姚振林:捐一座图书馆,

成就乡村孩子的美好人生

几缕温暖的阳光洒进福建南安市洪梅镇“新起点书苑”,来这里读书的大人、小孩都有,更多的還是附近的中学学生。虽然人多,但书苑里静悄悄的,孩子们坐在书苑的书桌边,或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或认真做着作业。姚振林老人看着这一幕,开心地说:“这里成了孩子们读书的好地方,我所有的付出,都值了。”姚振林老人小时候家里穷,“吃了没读书的苦”,他无私地捐出自家800多平方米的房子,并多方募集资金,建成了读书馆,就是希望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让孩子们能以这里为“新起点”,多读书、读好书,将来学有所成。

解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姚振林老人辛苦打拼一生,深切认识到读书对一个人的重要意义。他深知多给孩子们一个读书的机会,就是多给他们创造了一份成才的希望。尤其是在当下,许多年轻父母在外工作,留守儿童课余阅读生活几乎是空白,而乡村读书馆的及时建立,能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具有开智启智的重要意义。

读书是孩子们认识世界最快速、最低成本的方式,它就像一盏灯,能照亮孩子最遥远、最晦暗的生活道路,引领他们走向更远的未来。

吴桂春:在泥泞生活中坚守精神富足

为生计所迫,在东莞务工17年的农民工吴桂春决定返乡,他退办了东莞图书馆的读者证,并写下留言:“我来东莞十七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十二年,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东莞图书馆……”东莞图书馆也作出回应:“感谢,我们一直在,等您再来!”

17年来,吴桂春在打工的工厂和出租屋之间奔波,过着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但在并不多的空余时间里,他仍选择让书香浸润自己。一有时间,他就会去图书馆读书,从最开始的字典、四大名著,到现在较为艰深的大部头,读得入迷时,甚至会忘记吃饭。

解读

书籍永不会辜负人,吴桂春短短一百多字的留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农民工被生活淬炼和打磨过后的那份温和与坚定。毛姆曾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这个“避难所”不需要门票,只需要打开一本好书,就能使深陷生活泥泞的人,不至于失去希望和勇气。

在窘迫的环境中坚守精神的富足,这份真挚的感情流露和对知识的敬畏,足以让人感佩。有人说,如果世上有天堂,那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读书让人们的身份、社会地位都被隐去,人人都是平等地面对伟大的思想。哪怕生活不尽如人意,但至少,我们还有书籍。

猜你喜欢

董卿东莞图书馆
东莞,东莞
莞香
有一种友情叫倪萍与董卿
2018年广东东莞荔枝收成看好
图书馆
董卿最有才华的四次救场
董卿的宝贝
去图书馆
央视花旦董卿:枯萎的爱情树怒放友谊花
走进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