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教”理念下《财务管理》课堂教学研究

2022-03-07叶盈吟

理财·市场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理念财务管理

叶盈吟

所谓“三教”理念,具体就是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让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体验后的心得,通过语言的形式清晰地表达出来。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三教”理念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尤其在《财务管理》课堂当中,“三教”理念更应该得到广泛应用。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背景下,《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应该及时进行调整,而且在原有的《财务管理》教学体系基础上,相关教师也要根据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合理地进行完善和补充。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财务管理》课程几乎都侧重研究财务现象中的因果关系,注重探究学科规律,但对学生创造能力方面的培养还有待加强,这很可能会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产生局限。《财务管理》课程的相关知识带有明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点,努力打牢学生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2.《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填鸭式教学依旧广泛地存在于《财务管理》课堂中,教师还是占据课堂的绝对主导,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依然较差,师生间的课堂互动和交流也普遍较少。另外,部分教师一味坚持自己固有的教学模式,很少会更新教学内容,这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兴趣程度和课堂注意力大幅下降,他们只是在机械性地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这种典型的传统教学方法显然已经很难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很不利于激发学生对《财务管理》的兴趣,同时还会使学生理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下降。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学习的主观性和创新能力也会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导致学生有关财务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基础不够牢靠,造成学生财务知识面窄、洞察力差、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教学方法是不可或缺的,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财务管理》课堂研究策略

1.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教会学生正确思考,提升学生思考能力是“三教”理念的重要内容。因此,在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当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较为被动,很难真正有机会去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这就需要教师对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进行有效创新。

首先,教师应该在课堂中营造思考氛围。在传统教学观念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绝对权威,即便教师偶尔在教学中出现失误,学生也很少会提出反驳和质疑,这很不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要有效改善这一情况,作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合理增加和学生的互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以此来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将师生关系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引导学生敢于争辩,敢于大胆说出自身的疑惑,带领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其次,教师应该合理规范学生的思考方式。一切思考活动都应该建立在理性的思维之上,尤其在《财务管理》课堂中,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更应该以理性思维为基础,而教师则要在逻辑层面上给予学生一定的示范和训练,有效引领学生对问题展开思考,这种思考要完全从客观角度出发,尽可能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并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最后,教师应该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时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民主精神,给予学生充分的发言权,努力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话题讨论中来,并以语言交流的形式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如辩论赛、讨论活动等。在这一过程中,课堂氛围会逐渐从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模式转变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思维碰撞,学生的思考能力自然会得到有效提高。比如,教师完全可以开展和《财务管理》课程相关的辩论赛,辩题可以是: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哪一方更重要?在辩论赛中,教师可以充当裁判的角色,把控正常比赛的节奏,确保辩论往正确方向发展。在学生们唇枪舌剑的辩论过程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而且师生间的距离也会被拉近,同时学生也能站在理性的角度对辩题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实现学生思考能力的提高。

2.提供体验实操平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对于《财务管理》课程来说,在牢记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更好地贯彻“三教”中的“教体验”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输送更多应用型、实操型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学不能够与社会和企业脱节。学校可以与当地企业联合,例如企业派出先进的财务管理人员到学校进行讲座和会谈,或者学校派出教师去企业一线学习,确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符合企业的需求。

另外,企业可以给予学生实际操作的平台,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财务管理》课程的应用,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的同时,更直观地了解这个学科所涉及的工作。在校内,学校也可以通过“工作模拟”的方式,利用企业所遇到的各种经典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和学习。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确保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能够符合企业需求,从而不与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脱节。加强校企合作是为学生提供体验实操的基本保障,同时也是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以提前考察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并给予其就业机会,而院校也有了实践操作的平台和场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學方法。在模拟相应的工作环境进行工作时,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财务管理》课程的魅力,了解《财务管理》的工作范围和各种职能,明确自身可以为企业创造什么样的价值。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热情,清晰自身的职业规划和方向,更好地帮助学生摆脱“不了解专业未来发展”的迷茫困惑。同时,在体验过程中,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喜好,明确自己的不足和短板,从而在学习中也能够更加有针对性,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促进《财务管理》课程不断发展。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财务管理》课堂中,教师应该注重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三教”理念中,培养学生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样是较为关键的部分。在开展《财务管理》教学时,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同时,给予他们更多的语言交流机会。比如,教师可以定期在课堂上开展相关的话题讨论,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平台,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该正确加以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和兴趣,争取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过程中来,这样一来,不仅是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有效提高。讨论的主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最好结合当下行业的最新发展和热点话题,这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现阶段的会计师诚信问题、今年的会计准则制定权问题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话题应用到课堂讨论环节当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三教”理念已经广泛渗透到各个阶段、各个学科的教育工作中,尤其是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在《财务管理》课程中融合“三教”理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给予学生良好的课堂体验感。因此,作为高校教师,应该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积极融入“三教”理念,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理念财务管理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小小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