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人也讲“环保”

2022-03-07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鸟兽世界观山林

内容介绍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许多人认为“环保”是在现代社会才引起重视的新观念,但其实早在西周时期,中国古代就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管仲认为:“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山林菹泽,不可以为天下王。”荀子说:“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可见,古人早就有了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农林牧渔的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思想。

文化链接

中国古代的“护林员”

早在几千年前的五帝时代,人们就非常重视生态保护。当时管理山泽鸟兽的官员被称为“虞”。大禹治水时,舜帝任命益为“虞”。现在看来,“虞”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生态保护机构和官职,而益是世界上第一位生态保护官员。

《周礼》中详细记述了周代管理山林川泽官员的建制、名称、编制及职责等。周代设地官,地官大司徒是六卿之一,分管农、林、牧、渔等生产部门。而下属管理山、林、川、泽的官吏分别称为山虞、泽虞、林衡、川衡,并按山林川泽的大小制定了大、中、小三类机构及员工的数目编制。可见当时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机构是相当健全的,其职责也很明确。周以后的朝代多数也设置了虞、衡等机构来保护环境和野生动物。

古代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法”

公元前11世纪,西周颁布的《伐崇令》说:“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勿赦。”这一法令将树木與房屋、水井、牲畜一同视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资,严禁砍伐破坏。春秋时,齐国规定山林水泽应按时封禁和开放,《管子·地数》载:“苟山之见荣者,谨封而为禁。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可见当时对于违反规定的处罚十分严厉。《吕氏春秋·士容论·上农》中也记载,当时制定了春夏秋冬的禁令,规定在生物繁育时期,不准砍伐山中树木,不准在泽中割草烧灰,不准用网具捕捉鸟兽,不准用网下水捕鱼等。

这些机构的设置和法令的逐步完善,为后来各个时期的野生动物保护奠定了基础。

精品展示

天人合一

——传统文化中有机整体的生态世界观

◎张 涛

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始终是一个核心理念和重要命题。作为中国传统生态世界观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天人合一”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根本意蕴就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陈寅恪先生指出:“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儒、释、道在比肩而立、相伴而行的过程中,都对“天人合一”情有独钟、多所阐扬、屡有创获,并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儒家主张“赞天地之化育”,其核心思想“仁”不仅仅针对人际交往,也包括对大自然、对生态环境的热爱和友善,希望最终能够协助天地化育万物,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孔子具有效法天地而感化万物的优秀品质,“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将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推及自然界。孟子的“仁民爱物”也有按照自然时节进行生产、生活的思想取向。经过历代大儒的传承、发挥,到了宋代,张载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中国传统生态世界观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被尊为道家和道教始祖的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则进而强调:“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道教也继承了这种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思想观念。佛教中“众生平等”“依正不二”等主张,也都体现了与“天人合一”异曲同工的生态世界观:人与自然构成了紧密的共生关系,这种关系存在于世间万物之中,所有事物都显现着这种关系,所有事物也都因为这种关系而平等。人类保护了生态,也就是保护了人类自身。

以上各家尽管在具体表述上有一定差异,但都致力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发展,而且都强调人的主体意识和能动作用。例如,《周易》要求顺天而动、适应自然,但又强调“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使大自然造福于人类。又如,《老子》有云:“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这也是在凸显人在天人关系中重要的主体作用。我国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天人合一”传统生态世界观在当代的进一步延续和发展。

(选自《光明日报》2016年10月10日,有删改)

赏读感悟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古代贤哲对“天人关系”“人地关系”不仅有深刻的认识,而且提出了极为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并且以其指导人们的实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从儒家的孔子、孟子、张载,到道家的老子、庄子,再到佛教的“众生平等”“依正不二”,无不强调了要将天、地、人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考虑;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生产活动,从而建立一种共生共荣、和谐发展的关系。可以说,“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在对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知识拓展

网开三面

网开三面,意思是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比喻采取宽大的态度,给人一条出路。这则成语出自《史记·殷本纪》,讲的是商汤到野外散步,看到有人四面张起网来捕鸟兽,还祷告说:“从天上下来的,从四面八方来的,所有的鸟兽统统进入网内。”他听了不禁感叹:“哎,你这样会把鸟兽捕尽的,太过分了!”于是撤去网的三面,并祝祷说:“要想到左边去的,就去左边;要想到右边去的,就去右边;不要命的,就进我的网中来。”诸侯听说了这件事,都说:“商汤的恩德已经到极点了,甚至施到了禽兽身上。”后来,人们就用这个成语形容从宽处理,给人一条弃旧图新的出路。亦作“网开一面”。

竭泽而渔

竭泽而渔,意思是排尽湖中或池中的水来捕鱼。比喻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打算。出自《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春秋时期,晋文公率军在城濮与楚国对峙,他问狐偃如何战胜强大的楚军。狐偃献计用欺骗的办法。他又问雍季如何处理,雍季说,抽干湖水来捕鱼,怎么可能捕不到?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怎么可能打不到?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欺骗和作假的方法,即使今天侥幸有用,以后不会有第二次了,这不是长久的方法。后来,晋文公用狐偃的计策打败了楚军,但在论功行赏时,雍季的功劳却在狐偃之上。他说:“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更重要呢?”

里革断罟匡君

《里革断罟匡君》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出自《国语》。讲的是鲁宣公在夏天到泗水撒网捕鱼,大夫里革出来制止,他割断渔网,力陈自然界万物皆有生长规律,须按季节捕猎,不可贪得无厌,滥捕滥杀。鲁宣公欣然接受了里革的意见,停止了夏季捕鱼的活动。这篇文章强调利用开发大自然要顺时有度、适可而止,这样大自然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供给人类;绝对不可以用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方式,无度、违时地开发。

猜你喜欢

鸟兽世界观山林
BALCONY
雷的尸体
潜入鸟兽争霸战
智能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雕塑遗产》
无问西东,看风过山林月掠海
远洋东方境世界观售楼处
城市山林
走向理性:近代以来中国世界观的嬗变
如果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