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知识变得唾手可得

2022-03-07陈平原

读者 2022年6期
关键词:读书人检索维度

陈平原

每天睁开眼睛,看电视、上网或者上街,都会被塞入一大堆广告——大部分的文字是没有意义的。现在的读书人和以前的读书人相比,更加需要选择的眼光、阅读的定力和批判的思维。我知道阅读形式在变化。今天的人们不一定捧着一本纸书在读,也可以读电子书,但书中的内容和网上的报道、新闻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说,读书更加需要投入。读书是和前人、今人、外人、不熟悉的人对话。

书籍的载体、阅读形式的变化导致了思维的变化。

第一个是发散性思维。古人读经,一个月,一年,集中在一点,与一部经书不断对话,一个字一个字斟酌。现在不行了,人们的思维会不断地跳跃,好处是具有活跃性,坏处是无法集中精力在一段时间里做一件事情。

第二个是表述的片段化。如今,人们习惯于写一百多字的微博,养成这个习惯后很难改变——能够写几句俏皮话,却写不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我们今天过多地强调知识的广度,很少强调思维的深度。

以前,思考是时间维度的;现在,思考是空间维度的。海南、桂林、南极、北极……每个人都能跳跃式地和你聊一大堆,但不具备深谈的功夫,比如谈自己的家乡、社区,就很难深入根本。思考有广度,缺深度,这和我们的阅读习惯有关系。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记忆力的衰退。如今,我们把记忆力交给了电脑,把所有的知识交给了数据库。我们以前必须记忆很多东西,所谓“读书破万卷”。今天大家已经不再背书,而是在查书了。阅读被检索取代是一个很可怕的问题。

以前我们总想记住某些东西,现在却没有这种动力了——“没关系,我的电脑里有”“我的手机里有”。我常跟学生说,检索能力是很容易学的。全世界的图书都在一个“云”里,将来稀缺的是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不依附于前人、今人,不盲从于社会。

读书最关键的功能并非求知,而是提升自我修养。

知识变得唾手可得之后,读书原有的三个功能——阅读、求知、修养,都受到影响。我们以前读书,求知和自我的修养是同步的。现在求知这个层面被检索取代,只要知道一个书名或人名,检索就行了,而且现在的阅读更强调娱乐功能。原来苦苦追寻、上下求索的状态消失之后,知识有了,但修养没有了。

我们以前推崇苏东坡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多了,平常人说的书卷气就出来了。今天,阅读和修养不再同步之后,读书对人格、心灵、气质、外在形象的塑造都被切断了,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在信息铺天盖地的时代,要建立自己的阅读趣味,要让自己的立场、视野和趣味不受周围环境的诱惑,这是很难的。有了大众传媒以后,阅读的同质化太严重了。

其实每个人的阅读都是不一样的,一个数学家、一个文学教授,他们的阅读趣味不一样是完全正常的。读书人首先要建立自己的阅读趣味和基点,有了基点之后再谈读书。

古今传诵的众多有关读书的名言,其实大部分是针对特定人群的。比如王国维借宋詞来谈的读书“三境界”,就更适合学者,而不适合其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真正好的状态是不断总结自己的道路,然后自己做调整。任何一个读书人,他的读书方法基本上都只适合他自己。

章太炎先生曾经再三强调,平生学问,得之于师长的,远不如得之于社会阅历以及人生忧患的多。也就是说,从老师那儿学到的远远不及从社会阅历以及自己的人生经历里获得的多,所以我总结了他读书的体会:第一,学问基本上是以自修为主的;第二,实在搞不明白的可以请教他人;第三,读书必须将人生规划和书本知识相结合,如此才能有真正深入的体会。

(芊 芊摘自《北京日报》,陈 曦图)

猜你喜欢

读书人检索维度
如何促进我国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基于FSO框架的分析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CNKI检索模式结合关键词选取在检索中的应用探讨
通过实际案例谈如何利用外文库检索提高检索效率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我是快乐读书人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英国知识产权局商标数据库信息检索
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