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2022-03-06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第一小学张丽颖

黑河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技能教学模式思维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第一小学 张丽颖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体育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越来越被广大小学体育教师所重视。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在认知方面还只是停留在感性层面,对体育学习还不能完全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要想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必须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主动提升教育理念,以积极创新的姿态,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一、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模式落后

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主动性主要来源于其内在、自觉的学习兴趣,而学生的兴趣大都来自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模式中。当前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尚存在着许多不足,如教学模式的固化老化、教学观念的陈旧落后、教学方式的乱用等,导致小学体育常规教学形式化和任务化,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加上许多教师还存在着应试教育思想,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忽略学生的差异性,将所有学生视为一个层级,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喜爱程度没有深入研究,机械地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相对单一,致使学生良好的学习愿望和学习兴趣受到极大遏制,制约了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不足。

(二)教师专业素养不高

教师是核心素养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执行者和关键性因素。但在当前,许多学校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师的选用上要求比较低,对教师是否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没有过高要求,很多时候都是由其他教师兼任。可想而知,选用只是爱好体育而非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师进行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关键性、技能性指导的能力弱,体育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

(三)体育器材使用率不高

许多学校对创建平安校园在认识上有偏差,认为小学体育是风险学科,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出风险,别弄伤学生,家长就不会来找学校,学校就会平安。因此,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出现了减少体育活动、室外体育教学频次的现象,导致学校体育活动减少,体育器材使用率不高。这样一来,全民体育大打折扣,教师在实施体育教育教学时存在着很多困境,如无法通过器材让学生实际操作训练学到相关体育知识,只是简单地通过教材或视频动作分解进行了解。

二、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就必须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动力,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因素和基础条件。为此,教师要牢固树立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学生所想,一切为了学生而为。如采取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带着良好的情绪参与到体育学习和训练中来;也可以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中,增强学习体验,享受学习的成功与快乐;还可以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觉参与到体育训练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鼓励学生主动提问

问题是引发学生思考的催化剂,是培养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必不可少的手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更要善于鼓励学生通过认真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学生如果能够主动提出问题,说明他们在主动接受知识、积极参与学习的同时有了新发现、新分析和新探索。在鼓励学生主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摒弃师问生答的传统方法,要把课堂建立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之上,留给学生更多分析、思考、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要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交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敢于质疑、敢于提问。在学生敢于提问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引导学生乐于提问,注重提问的价值性,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别、体质的不同分成多组,让学生先在组内进行练习,掌握一些必须的体育知识与技能,给学生创设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让问题以小组的形式来提出,教师再施以重难点上的指导训练,这比教师预设的提问更加有效。对于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动作,教师可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先在组内尝试,通过实践来质疑,找出问题的关键点,然后再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示范指导,强化训练,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积极开展合作学习

体育是一门实践活动很强的学科,也是比较讲究群体合作的科目。通过开展合作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身体素质,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协作创新意识。如教师可结合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开展结对训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带,相互监督,共同掌握动作要领,完成动作训练,这比教师逐一按人指导更加有效;可以结合任务型教学开展帮带协作活动,让学生自己选人编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还可以通过学生比较喜爱的小组竞赛、组间对抗、趣味游戏等活动,发挥合作学习自主性、协作性和激励性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共同完成实操训练,达成学习目标。这些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共同出主意、想办法,并在理论知识学习和实操训练中发展创新思维。

(四)恰当运用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是调控、保持学生体育课堂学习情绪,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热情的有效手段,是学生创新思维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灵活恰当地运用好体育课堂评价,可适时集中学生的有效注意,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的学习状态,时时受到鼓舞,增强学习信心。当然,小学体育课堂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可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况灵活确定。如对学生课堂上的好说乱动或突发事件进行个别评价提醒,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有效控制课堂教学进程;当一节课的全程活动进行完之后,教师可针对学生的体能、参与程度、技能形成、合作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价,做到在一节课中点面结合地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总结;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目标、技能形成、学习效果等开展课后自我评价,或针对分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生生间、小组间的客观互评。在运用课堂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研究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讲究课堂评价的实施运用策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进行评价,做到恰到好处,在保护好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同时,保持学生的学习情绪稳定,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创新思维得到有效提升。

总之,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体育教学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结合日常体育教学深入地反思、探索和总结,从意识深处主动自觉地转变体育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整合体育教育资源,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小学体育教学,为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体育人才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技能教学模式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维跳跳糖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画唇技能轻松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