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双线融合教学的实践

2022-03-06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陈胤榕

黑河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双线教学资源教学活动

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 陈胤榕

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线上与线下教育模式的融合为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可以促进学生生物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得到更好发展。

一、双线融合教学

线上、线下融合教育就是依托于互联网平台,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将传统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融合,实现混合式教学。该方法在教育工作中的运用,不仅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而且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素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教育工作中,双线融合教育的利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使学生拥有更加独立的学习空间,并在多种不同学习途径上使学习能力得到发展。

二、当前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资源有限

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教材与课堂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途径,各种信息软件、书籍、报刊逐渐成为学生了解外界的重要媒介。在此背景下,高中生物以教材为核心的教育模式逐渐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在教育工作中,需要教师认识到这一问题,提高对教学资源创新的重视,打破教材资源的局限性,为教育工作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促使教育工作稳定进行。

(二)教学模式落后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利用不同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但是,通过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情况的分析,发现部分教师存在创新意识差的情况,忽略教学手段的更新与完善,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教学模式落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教学理念方面的问题。受应试教育影响,高中师生认为只有拥有好的学习成绩才能考上理想的学校,成为优秀的人,实际上并非如此。第二,教学压力大。在高中阶段,不仅学生有升学的压力,教师也有这方面的压力。在此影响下,教师容易忽略教学模式创新,使教学模式单一。

三、高中生物双线融合教学策略

(一)立足教材,筛选多种教育资源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为了提升双线融合教育效果,使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活动中了解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可以将教材作为资源选择的依据,利用互联网选择多种不同的教育资源,为双线融合教育工作开展提供资源保障。生物教学中,以教材内容为主,互联网资源为辅,以适合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主动探究课本知识,感受生物学习的重要性。

以《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为例,这一内容主要介绍了蛋白质的种类与功能。教材设计非常有特点,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出与蛋白质有关的信息,让学生了解蛋白质在生命体中的作用。在教学资源整合过程中,可以将教材中描述的内容作为基础,将生活中的蛋白质以课外教学资源的方式呈现出来,丰富课本知识,使学生对蛋白质的功能、种类有更多认识。

(二)构建线上学习平台,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

线上学习平台建立的目的,就是为学生课下学习提供便利,为高质量教育工作开展做好铺垫。教育工作开始前,需要对不同类型的线上学习平台进行分析,了解每个平台的特点和优势,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自身教学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平台,为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做好准备。通过对以往学生生物学习情况的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被动学习,对教师产生非常强的依赖性。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模式,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强调对学生学习主动性、自主性的培养。但是,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并没有体现出新课程教育理念要求,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双线融合教育解决了学生学习中互动性差的问题,为学生课本知识学习提供便利,促使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渗透与实施。在双线教育融合教学活动中,需要明确教学方式,通过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线上交互、课堂讨论、线上作业的方式,完成教育工作。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将自主学习任务、教学资源、课后作业等提前设计好,并通过线上学习平台这一途径分享给学生,由学生完成一系列学习任务。

以慕课为例,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根据教材内容将提前准备的教学材料整合成线上教学资源的模式,并将重难点内容展示出来,根据登录指南引导学生在课前观看学习内容,了解新知识。在该软件的课程学习界面上,有资料、讨论、作业、考试等模块内容,当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后,可以点击“资料”,阅读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与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则点击“讨论”,与教师、同学共同探讨,最后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补充、讲解,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学结束后,可以通过“作业”这一模块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三)利用双线教学,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是学生学好文化知识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品质。若是学生不具备这一能力,那么也不会达到理想的学习状态,无法实现高品质学习。在以往的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会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组织课堂活动,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无论对与错,都会将问题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忽略对学生思考过程的指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提升学生生物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开展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思考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科学探究精神。在课堂活动中,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空间,并适当提出一些问题或者想法,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提升教育工作质量。

以《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为例,教学活动开始前,将自主学习任务提前分享给学生,让学生有初步的认识,为构建高效课堂打下基础。课前将教学资料及学习任务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分享给学生,然后学生自主预习,了解教材内容。课堂上,根据预习任务及教学内容进行提问,让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回答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并说出自己的答案。通过这种方式,为学生创建独立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在学习中提升思维能力与思考能力。

(四)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形式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单一教学方法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无法提升生物教学质量。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采用多种不同方法讲解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在双线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不同方法融入教学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升学生对学习的热爱,提高课本知识教学效果。以合作学习方法为例,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将线上教学与学生合作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在线上讨论生物知识,并通过课堂活动展示出最终的讨论结果。

例如,进行《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雨课堂开展教学活动,利用雨课堂全覆盖的教学优势传授生物知识,让学生在线上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快乐。雨课堂覆盖了课前、课中、课后,为线上学习与课堂学习的结合搭建了桥梁,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将提前准备好的教学资源分享至微信,当PPT 传进微信后,教师可以用语音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醒或指导,让学生边看边听。课上,教师可以利用雨课堂弹幕功能,与学生进行线上互动,了解学生的观点及想法。为了提升学生对生态系统结构的理解,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发题,发考卷,并设置考题考卷的答题时间,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实时把控学生情况。当线上互动结束后,则利用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就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课堂上,教师可以就线上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以小组方式讨论,以此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当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进行总结,并在雨课堂中上传一些例题,学生在课后复习中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双线教学效果。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通过双线融合方法的运用,能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课堂教学中,加强该方法的利用,能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双线教学资源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中老铁路双线区段送电成功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双线自动闭塞轨道电路故障时发车进路准备的探讨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双线模式下概念教学的探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高职动漫专业双线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