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间银行视角下“第六险”探索创新研究

2022-03-05王馨阳赵芷渔邹馨珈梁乐凡吴宇飞

商展经济·下半月 2022年2期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时间银行人口老龄化

王馨阳 赵芷渔 邹馨珈 梁乐凡 吴宇飞

摘 要: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多,我国已经成为老龄人口总数第一的国家,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我国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与时间银行模式,并在多地试点,同时进行了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目前,长期护理保险与时间银行模式仍存在资金紧张、人手紧缺及群众普及度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长期护理保险与时间银行模式相结合,有效缓解资金与人手紧缺的问题,大幅度调动群众力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并提出政府应加大对长期护理保险与时间银行模式的宣传、增加对相关机构的补贴和健全评估机制等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营造积极的老龄化氛围,建立我国特色养老新模式。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时间银行;人口老龄化

本文索引:王馨阳,赵芷渔,邹馨珈,等.时间银行视角下“第六险”探索创新研究[J].商展经济,2022(04): -077.

中图分类号:F840.67 文献标识码:A

目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借鉴国外将时间银行运用于互助养老的成功经验,对于应对我国缓解养老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时间银行的内涵及其在互助养老方面的优势进行阐释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提出其对我国互助养老方面的启示。

1 研究意义

长期护理保险即“第六险”,由国家为失能罹患老人提供物质与资金补偿,可以有效缓解家庭养老负担。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就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可以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聚集社会力量,共克养老难题。

纵使长期护理保险与时间银行具有独特优势,但在试点过程中仍出现了不少问题。长期护理保险的问题主要是商业保险参与度较低、缺乏合理的衡量标准、筹资支付方式不成体系等。时间银行的问题则集中表现在志愿者数量紧缺、人民普及度不高。这些问题将额外增加国家成本、限制长期护理保险与时间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将时间银行与长期护理保险相融合,则可以有效互补,使两者能够更好地融入我国现有养老体系,缓解老龄化问题。

(1)从国家发展战略来看,该模式有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加快实现共享发展改革成果,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从建立和谐社会来看,该模式不仅可以深入群众,还可以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提高社会参与度。不仅如此,时间银行还为养老服务搭建了新的社会支持网络,提供了科技手段支持,摆脱了传统养老服务资源供给有限、无法流通的困境。

(3)从构建幸福家庭来看,该模式大大减轻了家庭与国家的经济负担,并且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

2 基于时间银行的养老服务模式创新

通过对现行时间银行与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调研发现,普遍存在资金与人手短缺等问题,同时两者处于起步阶段,无法发挥范围无限性的优势,没有广泛普及,民众对时间银行不了解、不重视。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了结合时间银行和长期护理保险的养老创新模式。

2.1 创新模式运行机制

长期护理保险与时间银行相结合的创新养老模式运行机制分为四个模块,即系统维护、服务管理、账户管理、会员管理。

(1)系统维护:時间银行的运行依托于软件的数据处理。除了必要的时间储蓄与转赠外,系统还需要时刻根据老人的需求发布新的服务要求。服务是老人与会员的双向选择,双方输入服务要求后进入系统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开启志愿服务,同时系统会对志愿者及服务对象的个人信息进行严格保密。

(2)服务管理:会员在按照需求提供服务后,需要对服务进行审核。需要专人对服务对象进行电话回访,证实服务质量或了解需要改进的方法。志愿者除了通过服务兑换相应时间外,还需要保证信誉分。在回访后,如果服务对象不满意或者志愿者没有完成规定服务,志愿者就不会得到相应时间甚至扣除信誉分。另外,在服务过程中,志愿者如果出现殴打、虐待老人等恶劣行为,就会被永久封号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3)账户管理:“时间银行”,顾名思义是“银行”的一种形式,与银行的运行模式较为相似。会员在获得时间后,会自动存入账户,按照规定的利率可以获得相应的利息。会员还可以通过App查询自己的时间余额,在未来自己需要养老服务时,可以选择兑换时间获得相应的服务,也可以转让时间给他人。

(4)会员管理:分为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管理。志愿者先通过实名申请,再参加相应的会员培训,通过相关考试后才能成功注册成为时间银行会员,也可以以团体形式注册。服务对象通过实名注册,在系统内进行信息匹配,同时需要对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进行登记(见图1)。

2.2 养老服务机构注册时间银行项目点与运行模式

设置了长期护理保险的养老服务机构,可以通过申请考核的方式,在参加培训并完成考核后,获得在该机构中成立时间银行项目的资格。养老服务机构中,申请长期护理保险的老人可根据自身需求在时间银行相关App下单,以获取时间银行志愿者提供的助餐、助疗、助洁等服务。

2.3 养老志愿服务时间在时间银行的承兑、储存、转让

时间承兑可以在已经设立时间银行项目点的养老机构进行,类似于不同银行之间的转账,减小时间计算的大小,以每个养老机构为单位计算。志愿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其他时间银行养老机构,也可以将自己赚取的时间跨地区转让到其他地区时间银行养老机构。如小李与父母不在同一地区生活,小李就近选择设立时间银行项目点的养老机构做服务赚取时间,将时间转账到父母所在的养老机构,让父母可以享受相关养老服务,在计算量减少的情况下,保证时间转让的灵活性。

2.4 养老服务机构相关监督系统

政府在长期护理保险相关部门设立时间银行监督分支,对申请设立时间银行项目点的养老机构进行审核,养老机构设立专项负责部门向政府报备。时间对应的服务价值由政府统一规定,养老机构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政府会对养老机构进行定期检查,也会不定期对养老机构进行抽查。

养老机构对志愿者进行审核,有权取消志愿者的服务资格和时间。政府对养老机构进行审核,对审核不过关的养老机构根据相关实际情况,进行通报批评与警告或取消时间银行资格。政府在长护险时间银行专区设立投诉渠道,志愿者和老人可以通过此渠道进行投诉或意见反馈。

3 时间银行和长期护理保险发展对策和建议

3.1 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参与热情

政府是国家意志和人民利益的执行方,需要对我国养老现状高度关注。同时,有关部门要对养老时间银行和长护险的职能进行充分了解,需要加强舆论引导和推广,可以制作宣传片让各个街镇时间银行和社区服务点进行政策宣传,安排社区与各单位进行养老方面的交流合作。高校可以安排大学生做养老志愿服务,让时间银行和长护险的概念深入人心,使得养老时间银行和长护险两种养老方式更具普遍性、持续性。

3.2 引入多方资源,落实经费保障

政府可以制定统一的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在时间银行的实施过程中,吸引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并提供相应的经济和技术支持,也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对企业进行激励,形成良性竞争,在降低相关养老成本的同时,有助于养老时间银行方案的实施。政府对养老机构也应发放运营补贴,缓解机构资金紧张的问题。

4 结语

通过以上对现行养老模式的研究,本文提出结合时间银行与长期护理保险的创新养老模式,使时间银行发展得到延伸,长期护理保险养老机构解放日常照顾部分,减轻医疗方面的压力。通过总结调研数据,对时间银行与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4.1 内容总结

本文在新时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将时间银行与长期护理保险相融合,营造老龄化的积极氛围,建立我国特色养老新模式。不仅有利于适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医养结合效用的强化,还能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4.2 创新点

揭示了基于时间银行养老服务系统的运行机制,分析了当前国家养老现状,结合国内有效养老措施,同时根据实际走访调查了解长期护理保险及时间银行在实施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了长期护理保险与时间银行相融合的养老模式,为解决当前国家人口老龄化提出了新思路。

创新养老模式的优点:

相较单独的两种养老模式,传统的“时间银行”依赖单一中心节点,易形成时间币流通过程不透明、时间币存兑缺乏流通性、结算高度依赖中心化结算机构的问题。结合长期护理保险的时间银行,可以大量减少数据处理在计算减小的情况下保证时间转让的灵活性、減少匹配时间、快速满足老人需求。同时,时间银行可以有效解决长期护理保险养老机构人力与资金短缺而导致专业医疗服务方面发展的短缺,有助于医养结合的有效推进,在现在“养”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丰富服务项目,增强“医”的部分,如开设居家医疗护理服务项目、心理服务项目等,满足失能人员的各项需求。

养老服务中心兼职系统管理、服务管理、账户管理、监督志愿者工作,节约时间银行管理资源,服务回访更加便利真实,老人可以向养老服务中心直接反馈。同时,政府对养老服务中心进行监督,防止出现对时间划拨不公正的现象。

结合长期护理保险与时间银行的创新养老模式,不仅缓解了长期护理保险运行的财政压力,还解决了“未富先老”问题,为下一代老人提供了养老新形式。

参考文献

程成.基于时间银行的居家互助养老模式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黎昌珍,蒋媚.区块链嵌入“时间银行”优化策略研究[J].长白学刊,2021(4):120-126.

童馨乐.农户借贷行为及其对收入的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

杨帆,曹艳春,刘玲.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基于AHP方法对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模型的修正[J].社会保障研究,2019(4):78-86.

陈际华.“时间银行”模式发展难点及应对策略[N].中国人口报,2020-10-16(3).

李军.长期护理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2):19-23.

陶秀彬,匡霞.国外老年长期护理服务供给体系及启示[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8):1967-1970.

王晓迪,王力,郭清.医养护一体化:新型医养结合老年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构建与发展趋势[J].健康研究,2017,37 (1):33-37.

陈功,王笑寒.我国“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理论学刊,2020(6):132-140.

猜你喜欢

长期护理保险时间银行人口老龄化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可视化分析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模式探索
山东推出“时间银行”应对老龄社会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开展城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问题研究
老龄事业
对江西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设计的思考
在瑞士,“时间银行”能“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