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物流设施与货运通道融合规划布局研究

2022-03-03董道建

交通企业管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南昌市货运设施

□ 董道建

城市货运交通规划是结合货运交通系统发展现状和需求,对特定时期内货运交通系统中的物流设施、货运通道、管理政策等进行系统性、前瞻性的分析和规划,是一项集物流设施布局、货运通道构建及货车运营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规划,其目标是通过用地空间布局的合理安排和交通管理政策的综合运用,实现安全有序且高时效的货物运输。国内有学者在物流设施和货运通道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大都将城市物流设施同货运通道规划布局分开研究,对于城市货运交通的整体考虑不足,与国土空间开发的“一张图”规划思维不符,且并未从城市物流设施与货运通道融合规划的角度提出解决货运交通发展现存问题的措施。而物流设施必须依托高效顺畅的货运通道网络,方可促进其高质量服务民生、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益。

一、规划布局原则

1.城市物流设施方面

(1)结合货运交通枢纽设置,依托发达的干线道路网络。

(2)位于中心城区外围或城市中心区周围,邻近物流园区或大型专业市场。

(3)承担物流园区的城市内外物流转换功能,尽量集中布局以形成规模效应。

(4)满足生产、生活、商贸等多样化需求,空间布局适度分散。

2.城市货运通道方面

(1)同城市干线客运通道分离,不对城市生活交通造成干扰。

(2)高效衔接城市货运交通枢纽,满足货物高效配送需求。

(3)有利于形成多式联运,提高货运组织效能。

(4)特殊货物应根据货物属性、运输特征和货运需求规划专用货运通道。

3.融合规划布局原则

(1)要满足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等上位规划及铁路、港口、机场等重大枢纽设施专项规划的管控要求,并与国民经济与产业结构相协调。

(2)货运交通由物流设施、运输方式、运输线路等多个环节构成,应将所有的交通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组织、调配,以达到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优化,并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

(3)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业未来发展的弹性空间,适度超前、着眼未来,要充分考虑城市空间的外拓,有效避免物流设施的频繁外迁。

(4)要引导区域产业发展,带动区域货运需求;并注重交通与环境的可持续关系。

二、典型问题分析

我国在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然而以物流设施为核心的物流体系建设与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且货运通道缺乏系统而科学的规划,货运效率低、能耗高、环境负面影响大等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存在的典型问题:①物流设施分级缺乏统一认识,且各城市在实际工作中的理解和把握不同,不利于城市标准物流体系的有序构建;且货运结构单一,综合运输能力弱,大多以公路为主导,多式联运发展不足;②主要货运通道的选择不合理,大多城市的货运交通仍停留在客货混行阶段,缺乏客货分流及货运专用通道的规划建设理念;③物流设施的规划建设缺乏全局最优的考虑,与货运通道的融合不够;④货运空载率高,城市货运吞吐量不平衡,货运共享信息化平台建设滞后。

三、案例分析

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例,笔者通过分析其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基于上述规划布局原则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现状问题分析

南昌市已被确定为陆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并于2019年被国家邮政局授予“中国快递示范城市”称号。南昌市正着力打造成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而加快构建国家级货运交通枢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1)现状发展分析。①物流设施分布小而散,集散功能不强,已建物流园区与产业园区之间未形成有机衔接和协同联动。据统计,南昌市目前物流仓储用地总计不足15平方公里,且物流园区的信息化程度低、集聚功能弱,未能形成有效的辐射能力。全市A级物流企业仅32家,全省排名第3位;5A级企业仅3家,且远低于武汉等其他中部省会城市。南昌市无上市物流企业,且无全国50强企业。目前,南昌市有8个工业园区,仅3个国家级工业园区,且各个工业园区之间“各自为政”,未能形成集聚发展效应。②城市空间逐步拓展,但较大部分物流用地处于城市中心区。目前,南昌市的物流发展主要依托城市外围综合交通枢纽,但随着城市空间的逐步外拓及用地布局的不断优化,既有物流设施布局、货运通道分布与城市整体交通系统不协调的问题逐渐凸显。随着未来南昌市北二环、高新大道等快速货运通道的打通,城市货车限行区将不断扩大,但经开区、九龙湖等中心城区境内,现存较大部分的物流设施用地,已对城市生活区造成了一定的货运干扰,产城矛盾已然显现。③公路货运为主且保持较快增速,主要货运覆盖范围较小。根据近5年各货运方式的统计数据,南昌市目前的综合货运方式分布为公路货运为主(占比90%)且保持较快增长、水路货运次之(占比8%)且总体增速缓慢,铁路货运发展平稳,民航总体体量较小。随着南昌市城市干线货运通道和对外公路货运通道系统的逐步建设和完善,公路货运在所有运输方式中的占比将会进一步提升。货运运距方面,南昌市公路货运主要服务范围为大南昌都市圈内,而水路货运覆盖江西省域及浙闽粤等地区。省外货运联系方面,主要为浙江省、广东省,其次为福建省和湖北省等邻近省份,且以公路运输方式为主;其中,同浙江省和福建省的水运往来较为频繁。省内货运联系方面,与九江市和赣州市的联系最为紧密。

(2)主要问题分析。①物流枢纽园区布局不合理,物流设施(货运枢纽)空间布局与用地布局不协调。②物流枢纽集散能力不强,货运枢纽与周边区域货运联系弱,与干线路网衔接不畅。③物流市场主题不强,专业化、智能化水平不足,货运基础设施与发展需求不匹配。④物流发展环境有待优化,货运通道建设滞后,货运交通与生活交通混杂。⑤货运结构不合理,各货运方式衔接不足,多式联运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相关改善措施

(1)物流设施方面。①按分级及布局原则有序规划建设城市物流设施,将影响城市生活的物流设施(含市场)分类有序外迁。构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及末端服务设施等结构分级明晰的物流节点体系,并明确各自适宜的用地规模,按分级及布局原则有序规划建设城市物流设施。将与城市空间规划布局不协调的物流、商贸设施用地有序外迁。在主城区保留升级生活服务型物流设施及批发市场,向副城及城市外围区域疏解二级物流设施及批发市场等。②着力打造大型物流综合枢纽,并稳步提升枢纽的智能化、信息化运营水平。积极发挥区域性物流综合枢纽及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功能,同赣江(国家物流枢纽)、九江等加强货运联系,做大做强物流综合枢纽集群。同时,着力打造昌北智慧空港,高效整合乐化物流园、龙头港等物流设施,形成密切协作的物流集群;充分利用向塘国际陆港初步形成的公路、铁路复合基地格局,加快推进规划建设姚湾市汊港区,做大做强城市南部物流综合枢纽。

(2)货运通道方面。①构建“双循环”截流、过境交通多向集散绕行的对外公路集散体系。谋划北二环高速公路,形成“两环十二射”高速公路网体系。向西北方向谋划新增南昌至武汉等城市直达通道,加强与安义、靖安、武汉等区域的联系,向南新增南昌到南丰高速公路,加强与抚州、赣州等城市方向的交通联系,适时拓展福银高速、沪昆高速等高速通道的容量,增强昌九、昌高、昌抚城镇发展密集带的通道数量,规划新增昌抚大道、昌高大道,同时提升既有干线道路等级,形成“一环十三射”的干线公路路网方案。构建形成“双循环”截流环线,过境交通通过射线公路多向集散绕行的对外公路集散体系,城市外围放射状的高速公路截止于绕城高速(外环)或环线快速路(由现状绕城高速公路改造提升而形成的内环),通过环线高速绕行或通过城市道路衔接进入城市中心。外围国道、省道等公路截止于国道环线(中环快速路),通过国道环线绕行或通过城市道路衔接进入城市中心。②公路外迁,减少过境交通,减弱过境交通对中心城区的影响。优化调整穿城国省道,促进交通与城市协调发展。对G105、G320、G316等穿越集中建设区的公路进行线位调整,并在线位调整后对原道路进行市政化改造,如适时对现状西外环、北外环等开展市政化改造,以逐步减少过境货运交通,减弱过境交通对中心城区的负面影响。③通过加快构建通达四方的区域协同通道,提升南昌市的货运辐射范围。东部构建昌鹰(南昌至鹰潭)物流通道,基于上饶国际陆港、鹰潭现代物流园和鹰潭国际综合港经济区等物流枢纽,辐射至长三角片区。南部构建昌吉赣(南昌经吉安至赣州)物流通道,基于吉安国际陆港和赣州国际陆港,辐射至珠三角片区。东南部构建昌抚(南昌至抚州)物流通道,基于海西综合物流园,辐射至福建、厦门等海西经济区。西部构建昌宜(南昌至宜春)物流通道,基于仙女湖中心物流园、彬江铁路综合物流园、赣西(宜丰)国际综合物流园和赣西国际陆港,辐射至赣西南及长沙片区。北部构建昌九(南昌至九江)物流通道,基于九江国际水港,辐射至北京、天津、武汉、郑州等超大城市。

(3)融合协调规划。①结合物流设施迁移将干线货运通道逐步外迁,逐步彻底实现“客货分离”。通过G320改线工程将现有南部货运通道外迁,随着北二环、西外环、洪州大桥等干线货运通道的建设,可实现城市货运通道的进一步外迁,而货车禁行区域也应依据物流设施及货运通道的调整进行相应完善。在规划货运通道时,应充分利用已有通道资源。新建城市货运通道时,往往涉及大量的拆迁和土地征用;而改扩建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利用现有通道资源,既节地又省材。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大环境下,公路货运通道的更新应尽可能地利用原有通道。②努力搭建城市物流设施及货运通道融合发展的“一张网”。物流业正向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构建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实时共享,为客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是物流业发展的新趋势。借助智慧物流和信息化建设,努力搭建城市物流设施及货运通道融合发展的“一张网”是实现二者融合协调发展,持续提高物流业服务水平的必备环节。③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全面提升干线货运通道的集疏运效能。依托规划浙赣粤运河建设契机,打通内河航运主通道,鼓励水运企业提供多式联运服务,提升江海联运揽货能力和运输效率。强化铁海联运。大力发展南昌至厦门、福州、深圳、宁波、上海等城市的铁海联运班列。提升陆空联运水平,大力推进空港物流枢纽建设,完善空陆侧交通通道和机场内货站中转通道。打造多式联运示范基地,以向塘铁路物流园为南翼,以乐化铁路物流园为北翼,北部的樵舍港区利用既有新昌线,龙头岗港区规划疏港铁路专用线接入乐化站,南部的姚湾港区、市汊港区通过新建铁路专用线接入向塘站。

四、结语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点状设施须与线性设施做好无缝衔接,才能发挥空间资源的最大效用。融合规划的城市货运交通系统(主要包含点状城市物流设施与线性货运通道)能保障城市生产、生活及商业活动的正常运转,并能适应技术发展、产业组织和商业模式改变带来的货运需求变化。高效的城市货运交通系统,会大大增强城市生产贸易竞争力、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并最终促进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南昌市货运设施
模拟成真
民生设施非“摆设”
江西南昌市1169个建制村实现通客车
考了个大的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吃两个
波音公司试飞电动垂直起降货运无人机
AT200大型货运无人机实现首飞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