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水彩大师关广志的身份嬗变对创作的影响

2022-03-03张琪

文学天地 2022年1期
关键词:水彩画身份

摘要:水彩画最早以地形图的方式问世,19世纪至20世纪水彩画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一时期出现众多画家。在我国老辈画家中,关广志大师在水彩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本文对水彩画传入初期水彩的历史进行梳理,并通过对关广志不同阶段的身份创作的作品进行分析,结合画家教育经历,进一步挖掘不同身份对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关广志、身份、水彩画

一、水彩画传入初期的本土化发展

进入20世纪,中国在对西方写实绘画的引入,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终于有了自己的面貌,这个过程被称为西画的“本土化”过程。“本土化”作为一个动词,不仅意味着绘画工具、技法的转变,更是多种文化元素相互碰撞、冲击甚至是相矛盾的文化趋于融合、发展的过程,它使水彩画拥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更多的可能性。

水彩画在中国的本土化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并呈现出多种形式面貌。一是五四运动前,一批商业美术家绘制的月份牌在沿海地区销路甚广,成为早期中国水彩画在专业美术领域之 外得到广泛传播的主要途径。二是由学校教师教授的水彩课。商务印书馆的《水彩画范本》和市场上各种版本的摹本成为学校老师让学生描摹的对象。三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批留洋艺术家回国,在脱离异域环境之后,这些画家的作品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带有中国传统艺术色彩。

二、关广志大师绘画艺术形成的背景

关广志对西方水彩画的学习以及向本土回归的过程极具个人特色,通过分析画家作品并结合其创作背景,将关广志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在吉林一中和沈阳美术专科学校的早期求学经历;二是留学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在法、意、德等国进行艺术考察时期为第二阶段;三是20世纪30年代回国至建国初期,此一时期的艺术创作风格成熟稳定,技法纯熟又感情真挚,成为北京为数不多的能以卖西画生活的水彩画家之一。

三、关广志身份嬗变对创作的影响

(一)国内求学

20世纪一二十年代,关广志分别在沈阳、上海、北京等地求学访友,在沈阳曾跟随英国传教士和水彩画家安娜·哈赤喀斯学习素描、水彩,这一经历使关广志在民族艺术陶养的基础上对西画体系中的素描、色彩有了清晰的的认知。他对中、西艺术的学习从未中断。水彩画传入中国初期的情况是,面对刚刚普及的新画种,中国画家大多将其视为一种比油画更便捷、比水墨画更易操作的较为折中的画种,在创作中,精准的透视、适当的比例等被贴上科学标签的西方绘画标准,与根植于中国文人心中的传统艺术追求常常产生冲突,这种不易调和的矛盾在当时的水彩画中是普遍现象。另外,当时画水彩画的大多是水平有限的商业画家,他们常常因为西画技法不精到或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不深厚而使作品显得不伦不类,关广志早期作品也没有突破这一时代造成的局限性。《长白云霭》中,透视法的熟练运用使画面空间深邃,柔和的光线散漫在水面,远山以平涂法绘之,颇有意境,不失为一件佳作。但从水彩画艺术语言方面来看,更像是以西画材料与中国水墨画法的简单结合,色彩使用略显沉闷,暂未形成个人风貌。

(二)留学生

20世纪30年代,关广志曾自费留学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学习水彩。他作为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的第一位中国留学生,专心研习水彩画、水粉画。后又师从铜版画家马勒卡姆·奥斯本学习铜版画。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水彩作品他在水彩艺术语言方面的精进。

从《英国爱丁堡之晨》《贝尔法斯特海滨》等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在画家笔下,光线柔和、色彩清澈透亮,山石、水面变化丰富,云气缭绕的远山得以充分体现,显示出印象派对其光色表现的影响,且带有英国水彩画轻薄透亮又强调质感的特点。画家已不再拘泥于精准的远近空间透视、物体比例等问题,而是极力探索水彩材料中“水”与“彩”结合的独特性。关广志以“留空填色”法大量运用在建筑之外的配景中,使画面透气而不沉闷,他画建筑时大多是以标准的比例、透视画建筑轮廓,并施以一次绘成的清澈透亮的色彩,这时期的《琉璃塔》,建筑物庄重沉稳又具灵动之感,用笔细腻,收放有度。关广志先生擅长的“留空填色”画法使树木灌丛显出阳光下影影绰绰的效果。他将西方古典绘画中对造型的严谨与中国水墨灵动恣意的笔法相结合,表现出具有印象派特殊光色效果和中国民族风味的古建筑,显示出关氏特有的水彩建筑风格此时已趋于成熟。

关广志先生作为中国留学生,前期在创作上建筑体积庞大且缺乏灵动之感,在绘画作品中往往会显得板滞,这也成为我国以建筑为主体的绘画受到文人画家诟病的主要原因。

后期在在构图与对象的择取上,传统中国画对关广志的影响多于英国风景画。论及西方水彩画对关广志造成的影响,关广志先生吸收了透纳以威尼斯为题材而作简笔渲染的、充满诗意的水彩风景画,突出光与色,和康斯坦布尔的水色淋漓以及法国维格业尔的雄伟幽雅之风等特长,而非其早年精细的地志型风景画。

(三)爱国画家

中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人对中国大陆的再发现和日本主义的文化入侵,他们对北京的风土民情有着浓厚的兴趣。梅原龙三郎、大桥城等日本帝国主义画家企图呈现北平殖民地的地方特色和塑造大日本国家认同的政治文化需要,因此他们描绘了许多带有“东方色彩”、记录北京周围的风俗画。他们在沦陷区宣传大东亚共荣圈及兴亚的主张与绘画,进一步刺激并引发起关广志等画家的爱国情绪。关广志水彩画所捕捉的山水,无论是《九龙壁》还是《景山》《佛香阁》,都是为了记忆与回忆,他力求找回中华民族之魂的理想情境,并借由拉近他与中国之距离,来恢复文化本位的补偿心理,将失落的中国文化加以赎回,而不是地志型风景画的简单记录,因此他画中对“东方色彩”的建构便与日本帝国主义画家有所不同。当时的关广志尽管在教育上倾向于建筑学,但仍然不忘坚持水彩画写生,描绘的也多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景色风光。关广志笔下幻化明丽可爱的北京山水传递出一种深刻的文化内涵。

关广志大师后期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关广志在任教期间创作《北京中山公园》最吸引人的就是其色彩,猛一看犹如色彩未干,浓郁而透亮,可以看出用透明和不透明水粉颜料相结合在有色纸上面作画的技法。用湿画法在屋檐、树和石头等暗部上有丰富的肌理,在用干画法准确的覆盖出画面的亮部。从而使整个画面产生了色彩简洁而不失丰富,浓郁不失透亮的艺术效果。

此时关广志先生都以建筑为主题进行水彩画的创作,他的建筑水彩画,一是强调表现建筑物的结构严谨、规矩;二是强调用色彩表现光影对照的鲜明、强烈;三是强调艺术本体语言的运用,点、线、面的表现坚实有力、生动准确;四是强调对建筑物神韵、意境的体现,使建筑主体置于协调的幽美环境之中。他的作品格调清新、色彩明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既体现了古建筑的庄重与沧桑,又不失水彩艺术的特色。

四、不同身份对创作的影响

关广志拥有一手熟悉的西洋技法,完全可以把北京风景中鲜明的光与色,体现在英国样式的水彩画中,英国不透明水彩画讲究的速写性,强调表现印象的率性洒脱,关先生的水彩畫严谨,强调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造型之美,同时又不失色彩的魅力,有着不同的冷暖基调。在作画之前在有色纸上做出符合画面色调又有丰富肌理的效果底色。起稿线条有轻重虚、滞色流畅的变化,有国画工笔线描的韵味。在着色过程中,暗部用色稀薄透明,层次变化微妙,类似国画院晕染,亮部又施浓色,使之厚实饱满又明快响亮。即秉承了英国水彩画的正统,又处处洋溢着中国传统艺术的意蕴。关广志的绘画作品,既有欧洲传统绘画的庄重气质,又有欧洲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的油画情趣。

作者简介:张琪(1998.7.27)女 汉族 河南 江汉大学 当代水彩画研究与创作方向 21级在读研究生(指导老师:黄晶晶)

猜你喜欢

水彩画身份
假如你和孩子互换身份......
关于“take”的其中身份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