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具行业信息

2022-03-02

模具工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数控系统工业

[导读]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8月全国生铁、粗钢产量分别为58 217.1万吨、69 314.9万吨,同比分别下降4.1%、5.7%。

9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7.2万辆和261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1.5%和9.5%,同比分别增长28.1%和25.7%。

数据统计

1~8月钢铁行业运行情况

(1)钢铁产量有所下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8月全国生铁、粗钢产量分别为58 217.1、69 314.9万吨,同比分别下降4.1%、5.7%。

(2)钢材进出口量总体下降。据海关总署数据,1~8月全国累计出口钢材4 623万吨,同比下降3.9%。其中,8月出口钢材615万吨,同比增加21.9%,环比下降7.8%。1~8月全国累计进口钢材745万吨,同比下降21.2%。其中,8月进口钢材89万吨,同比下降15.9%。

(3)钢材价格有所回升。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监测,8月末中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14.37点,环比上升2.91点,升幅为2.6%。

(4)进口矿有所下降。据海关总署数据,1~8月全国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72 292万吨,同比下降3.1%。其中,8月全国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9 621万吨,同比下降1.2%。

9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9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7.2万辆和261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1.5%和9.5%,同比分别增长28.1%和25.7%。

9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40.9万辆和233.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1.7%和9.7%,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2.7%。分车型看,轿车产销分别完成113万辆和10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9%和38%;SUV产销分别完成112.8万辆和11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6%和30.5%;MPV产销分别完成11.9万辆和10.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6%和9.3%;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2万辆和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9%和29.3%。

9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6.3万辆和27.9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0.5%和7.9%;同比分别下降15.6%和12.5%。分车型看,货车产销分别完成22.3万辆和23.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7.5%和14.4%;客车产销均完成4万辆,产量同比下降3.1%,销量同比增长1.1%。

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5.5万辆和70.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倍和93.9%,市场占有率达到27.1%。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7.8万辆和5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8%和77.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7万辆和16.9万辆,同比均增长1.8倍;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3辆和202辆,同比分别增长18.1%和16.8%。

9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3%

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3%(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84%,1~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制造业增长6.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股份制企业增长6.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5.4%;私营企业增长4.4%。

分行业看,41个大类行业中有32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7.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4.5%;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5.5%;纺织业下降1.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2.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0.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0.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7.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9%;汽车制造业增长2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7.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5.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0.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

国际资讯

戴姆勒和德国威步采用华曙开源设备实现3D打印汽车配件分布式制造

戴姆勒卡车股份公司、德国威步信息系统公司、华曙高科三方合作,推出3D打印汽车零部件服务在线商店。传统的OMNIplus运营平台能提供高效有序的零部件服务,然而订购、发货和运输零部件耗费时间,这意味着运输服务没有得到保证,车辆闲置和等待急需的零部件造成了收入损失。因此,戴姆勒公司决定去掉中间商,让客车运营商通过智能在线商店购买和生产经过许可的3D打印零部件。

客户在商店购买后会收到3件数字产品:使用威步系统CodeMeter保护技术加密的零部件数据、打印准备许可证和打印许可证。前者需要使用华曙高科Buildstar软件来准备打印任务,后者则限定了客户在认证的华曙3D打印设备Makestar®软件中生产的零部件数量。整个流程在CodeMeter软件监控下进行,Code‐Meter提供严格的加密算法,确保零部件数据不会被逆向工程或其他方式篡改,其智能跟踪功能与戴姆勒客车SAP系统集成保证了OMNIplus服务客户只能生产他们购买的零部件数量,并且只为他们真正需要的零部件付费。

西门子助力Desktop Metal工业化3D打印产业规模化应用

10月14日,西门子和Desktop Metal达成了新的伙伴关系,这项交易将促进西门子的操作、信息和自动化技术整合到Desktop Metal的3D打印机中,将有助于其进一步实现增材制造的数字化、工业化转型。

这些3D打印机还将完全集成到西门子用于机器和工厂设计的模拟和规划软件中,这意味着可以创建这些系统的数字孪生来设计和优化桌面打印机,而siemens Advantage可以模拟装订网和工厂规划,这不仅可以让用户加强零件生产,还可以绘制理想的生产工厂。

这项合作将西门子和Desktop Metal的各种产品有机联系起来,同时还将在与数据处理和环境、健康和安全等主题有关的具体工业规模项目上合作,粘结剂喷射是合作的重点,因为它将作为一种高效生产的方式来推广。

行业观察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数字化转型价值效益参考模型》国家标准发布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22年第13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批准国家标准GB/T 23011-2022《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数字化转型价值效益参考模型》(简称《数字化转型价值效益参考模型》)正式发布。

该标准是我国发布的首个数字化转型国家标准,立足两化融合发展过程中数字化转型效益衡量这一关键需求,对以标准引领两化深度融合、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标准聚焦价值体系重构这一数字化转型根本任务,针对两化融合价值效益“有哪些”“怎么创造和传递”及“怎么获取”等问题,给出价值效益分类体系、基于能力单元的价值创造和传递体系以及基于新型能力的价值获取体系等参考模型,阐明以价值为导向,将价值效益要求贯穿数字化转型全过程的方法机制。

首个中国主导的机床数控系统系列国际标准ISO 23218正式发布

9月27日,由通用技术集团机床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通用技术机床研究院)牵头研制的国际标准ISO 23218-2《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机床数控系统第2部分:系统集成要求》正式发布。

ISO 23218系列国际标准面向机床数控系统厂商,站在全球化的视角,考虑数控系统对气候、机械、电气环境条件与安全防护等要求,建立了数控系统基本性能指标评价体系,确立了复杂环境下的适应性条件阈值,突破了关键指标解耦测试技术等关键技术,攻克了“开放平台同一、安全门槛同一、测评尺子同一”的核心问题,解决了数控系统标准技术要求统一难、厂家利益协调难、标准条款制定难等难题。

ISO 23218系列国际标准是04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它的发布表明我国在04专项支持下建立的“高档数控系统关键技术标准体系”成果得到了国际认可,成为国际上机床数控系统行业规则的制定者,标志着我国在机床数控系统国际标准领域实现“零”的突破,数控机床“大脑”国际标准将采用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区域报道

汇专超声绿色系列机床及相关技术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近日,汇专科技集团和广东工业大学合作完成的“难加工材料高效高质超声绿色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科技成果通过鉴定。鉴定委员会在听取项目成果汇报,并经充分质询和讨论后,认为“项目技术难度大,创新性强,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高转速超声主轴技术和HfBN抗粘结涂层技术处于国际同类技术领先水平”。

汇专科技集团在循序完成系列涂层刀具设计制备、绿色切削成套装置及功能部件研发、超声绿色技术与加工机床整机集成应用研发的基础上,实现了产品从零件级、部件级到整机级的跨越,创造性地将超声技术和绿色技术有机结合,研制了系列超声加工机床及超声绿色加工机床,并实现批量生产和大规模应用,解决了我国消费电子、半导体、航空航天、医疗、汽车制造等领域多型金属材料、复合材料、超硬材料的高效、精密加工难题。

2022 中韩智能制造产学研合作发展论坛在宁波举行

9月29日,2022中韩智能制造产学研合作发展论坛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在浙江宁波举行,论坛以“中韩见智,科创共赢”为主题,邀请中韩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企业高管,探讨中韩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并举办企业路演,共谋务实合作。

韩国京畿大学校长李仑圭和宁波大学副校长吕朝锋共同签署宁波大学-京畿大学联合培养人才合作协议。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韩国人工智能区块链融合院首席理事李承财、京畿大学软件经营学院教授权基贤作主旨演讲,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教授吴飞、京畿大学人工智能工学部教授林贤基等学者分别在线上开展学术研讨。

产业对接环节,中韩分别由宁波LG甬兴化工有限公司、AIDOT株式会社的企业代表进行经验分享;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Neuralworkslab株式会社、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K2C株式会社等中韩企业代表就目前两国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展开交流探讨,充分展现中韩在智能制造、信息通讯、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先进制造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合作趋势。

华中数控荣获2022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0月20日,2022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公布,由西安交通大学牵头、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的“高速精密数控机床误差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技术发明类一等奖。

华中数控与西安交通大学在高速精密数控机床误差控制关键技术方面开展了系列科研和技术合作,围绕高速精密数控机床热误差测量与补偿技术、空间几何误差快速测量与补偿技术开展应用开发,研究基于华中8型数控系统的高速精密数控机床误差控制技术及应用。通过华中8型数控系统的开放式平台与二次开发软件包,导入西安交通大学开发的高速精密数控机床误差控制补偿数据,实现了对数控机床热误差和空间误差的补偿,取得了良好效果。该技术和成果的应用拓展了华中数控系统产品误差控制功能和产品应用范围,提升了用户对选择华中数控系统认可度。

中白创新中心落户沈阳工学院

10月25日,沈阳工学院与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共建的“中国-白俄罗斯机械零件硬化、修复和保护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白创新中心)在沈阳工学院举行启动仪式,在科研与教育开展深层次合作,为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舍列格·瓦列里·康斯坦丁诺维奇院士出席启动仪式并受聘为沈阳工学院科技顾问。中白创新中心占地面积2 024 m2,设有激光、喷涂、材料制备、表征等6个实验室。围绕材料表面工程与激光加工技术等10余项关键技术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共同建设科学设施和研发平台,面向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发展需求,解决制约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将在航空、航天、汽车、模具等领域以及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德园与国家级前沿科学中心共建技术创新中心

10月20日,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管委会与东北大学工业智能与系统优化国家级前沿科学中心共建技术创新中心签约仪式在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会议中心举行。

技术创新中心拟选址在中德园工业互联网创新基地核心板块,采用“1+N”建设模式。由东北大学工业智能与系统优化国家级前沿科学中心牵头,联合相关研究机构作为总部,与N个传统产业的龙头企业和新兴产业的引领企业共建技术创新中心,形成稳定的从事工业智能与系统优化技术创新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技术创新中心将聘请欧洲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工业智能与系统优化前沿技术开展深入合作,从工业智能化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出发,面向钢铁、装备、物流、能源等企业提质增效的迫切需求,通过工业数字化与智能化,实现传统工业进化升级的高质量发展。

技术创新中心旨在解决工业智能“卡脖子”共性底层技术,攻克国家亟需的工业软件系统,实现核心技术与工业软件自主可控,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提质增效难题,推动工业智能技术赋能的有组织制造,满足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大需求,以沈阳为中心将辽宁打造成从制造到智能的“智谷”。

广东省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5.0%

10月27日,广东省统计局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广东经济运行简况》表明,前三季度,广东省生产总值为91 723.22亿元,同比增长2.3%。

前三季度,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9.4%;其中,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增长5.9%。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4.6%;其中,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装备、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分别增长9.5%、10.1%、16.1%。

另外,制造业发展新动能快速培育,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5.0%,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27.3%。网络购物释放消费潜力,全省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14.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11.6%,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

猜你喜欢

数控系统工业
谁将成为工业互联网的“BAT”?
工业互联网,在路上
工业人
基于FANUC 32i A数控系统的外部测量设计
西门子840D sl数控系统在SC125大型车铣镗床技术改造中的应用
基于FANUC Oi mate TD数控系统的手动功能开发
数控系统中GUI软件平台设计和实现
GNC61数控系统的斜面加工功能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