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2022-03-02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课外导图课外阅读

王 雪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汪家寨镇初级中学 贵州 六盘水 553000)

英语阅读是一项系统的、具有综合性的活动,需要多个感官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这不仅是在进行个体阅读活动的时候,并且在进行集体的阅读活动的过程中亦是如此。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往往只将重点放在了“读”这一方面,却没有重视其他方面的互动。然而,站在核心素养的角度来说,阅读离不开听、读、说、画、写这五个方面的有机融合,如此,才能够使构建的阅读模式具有多元化、立体式、创意性等特征,能从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读”的兴趣起到激发作用,使学生“读”的事业得到拓展,也此来帮助学生提高“读”的能力。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一)没有选择合理的阅读教学方式

阅读训练方法陈旧,对阅读材料的整体信息把握不够。教师在进行学生阅读的材料的选择时,通常会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内容,自己比较了解的阅读材料或者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相对比较简单的内容进行选择,没有意识到初中生的心智发育还不够成熟,没有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学生的学习、研究、理解、概括、分析的能力不够了解。这就导致了教师自认为所选的英语阅读教材适合学生的学习,但实际上却没有办法被学生所接纳和理解,从而使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活动的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导致教学目的无法达到。另外目前市场上所出版的阅读材料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缺少能够符合初中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特点的阅读材料,因此导致教师在选择阅读理解材料进行教学时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1]。

(二)缺乏对内容的整合

在英语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部分老师为了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阅读理解的成绩,在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一味地对文中所遇到的重要的语句和语法进行解释,并且对学生就这种句型展开一而再再而三地练习,从而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该种语法或者句型。这种机械式的训练方法没有遵循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把相关的句型单独拎出来,脱离了材料单独进行讲解,没有重视培养学生对整篇文章内容的掌握能力,没有及时地对学生展开正确的知道,导致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缺少了师生的互动性,也导致学生对英语阅读材料的学习失去了兴趣,使文化知识无法得到很好的传递,学生无法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视野。

(三)不注重课外阅读

目前,很多教师依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依旧把分数作为教学的总指挥,考试考的内容就是重点,考试不会考到或者是教材之外就不会讲,因此很多教师也就忽视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延伸,教师认为学生基础薄弱,无法接受课外拓展的内容[2]。

(四)过于被动地阅读习惯

由于目前教师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对阅读教学的特点和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对英语阅读教学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教学方法缺乏了一定的科学性,教学成果无法达到预期的程度,也不符合《英语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目的。教师作为讲授课程的主体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也无法发挥其自身的主导作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无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导致学生在进行学习和接受知识时显得尤为被动,这不仅无法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对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无法提高,理解能力低下。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一)使用情景教学的方式

初中英语知识与初中英语知识不同,初中英语知识多在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意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在学习中可以拥有坚实的阅读技能,为学生日后的英语学习提供帮助。而初中英语知识要求学生,需要对自身的阅读能力进行提升,使学生可以快速对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阅读。因此,教师应积极使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3]。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go for it》教材中的“good morning”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采用英文歌《good morning》来热身,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在英语阅读课堂中,可以让学生借助表演的方式模拟材料中的情境,如此可以帮助他们对阅读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地提升,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拓展,确保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快速地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通过对英语知识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

语言是文化的反应,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学生的阅读学习中,加强学生的文化学习尤为重要。据此,教师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中,必须要结合初中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知识结构,并创设出良好的文化氛围,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会下降并对英语这门课程产生反感,严重会导致学生的对学习有一定的抵触。因此,教师应当创造这种文化氛围,使得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文化的熏陶,进而使得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学习,并养成文化的品格,完成核心素养的要求。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go for it》教材中的“My n ame's Gina”时,英语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采用各式各样的英文名来加强学生的阅读,渗透中西方不同的名字表达方式的策略,可以让学生掌握不同文化的特点,并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可以将阅读方法、技巧教给学生让学生阅读完文章对文章进行一个总结,分析一下英文名的由来等。借助不同的文化来引导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自主探索文章的内涵,这样一来有助于加强学生的阅读,与此同时也有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对学生本身和教师都有着莫大的帮助[4]。

(三)利用思维导图激发阅读兴趣

在对初中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必须要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对思维导图进行应用。在具体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鉴于英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以及学生的身心不够成熟、词汇量有限等现状,可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阅读学习能力等,对必要的思维导图类型进行选择。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充分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如果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这一方面进行阅读教学,那么思维导图的效果将会适得其反,对思维导图的应用的进度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来进行开展阅读拓展活动,这样一来对学生自身有着很大的帮助,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能有效快速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对教师的教育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教师可参考相应的思维导图教学内容,并对相关的思维导图进行收集,对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行激发让学生通过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对导图框架结构进行绘制,并且让学生将重要的文本内容在框架中进行填写。在这样的方式下,学生能够通过层次的把控对文本内容进行更好地理解,使学生能够从理解和认知方面得到能力的提升,实现更好的阅读学习。

(四)开展合作阅读

阅读是英语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分工合作、取长补短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这样是小组合作办学模式中采用的方式,其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之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学生,还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除了可以使学生之间的感情得以增进之外,还能够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得到增进。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可以使自身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使自身的动手能力得到加强,并且,还能够帮助其在未来的英语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例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go for it》教材中的“Is this your pencil”时,需要让各小组成员能够拥有充分的时间对课文进行快速地浏览,并通过对“this、that”等代词加以寻找,对特殊的疑问句进行归纳。然后,需要进行合作,在组内以分工的形式找出物品所有者。学生可以对段落大意进行直接归纳,也可以对文中某一信息进行选取,如此可以对学生的把握能力进行考查。由于学生在组内有着不同的学习成绩,所以,各自需要承担的任务也有所不同。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对问题的难度进行不同的设计,使问题的设计能够具有针对性。最后,需要让学生进行讨论,各组选取一名代表对段落大意以及获取到的信息,通过英语的形式对其他组员进行传达。然后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指导和纠正[5]。

(五)以比赛形式对阅读习惯的培养

初中尚处于生长发展的初级阶段,兴趣持续性较弱,且耐性不足,不能奢望学生能长期主动的阅读课外书籍。故而,教师便可以举办一些读书活动来促进学生对于课外书籍的阅读。比如小组的比赛形式,能促进学生主动阅读,增强学生的阅读意识。

比如,人教版七年级《go for it》教材中的“This is my sister”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比赛,看哪个小组知道的家庭成员最多,在比赛的过程增加课外知识,也促使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举行类似的活动,比如,故事分享大赛,让学生分享交流自己在课外了解到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童话故事、名人故事等等,比比哪个小组分享的故事多,然后进行适当的奖励。再比如,诗词大赛,学生在课外了解到的诗词,可以进行吟诵比赛,也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词的理解等等。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这样能增强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总而言之,不管以什么形式展开的活动,都能让学生在其中发觉阅读的趣味,增强学生阅读意识,随之提升学生自主性阅读的能力。

(六)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初中学生尚处于生长发展的初级阶段,兴趣持续性较弱,且耐性不足,不能奢望学生能长期主动的阅读课外书籍。故而,教师便可以举办一些读书活动,来促进学生对于英语课外书籍的阅读。教师可以采用小组的比赛形式,能促进学生主动阅读,增强学生的阅读意识。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比赛,看哪个小组知道课外阅读书籍最多,在比赛的过程增加课外知识,也促使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举行类似的活动,比如,故事分享大赛,让学生分享交流自己在课外了解到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童话故事、名人故事等等,比比哪个小组分享的故事多,然后进行适当的奖励。再比如英语诗歌大赛,学生在课外了解到的英语诗歌进行吟诵比赛,也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等等。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这样能增强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总而言之,不管以什么形式展开的活动,都能让学生在其中发觉阅读的趣味,增强学生阅读意识,随之提升学生自主性阅读的能力[6]。

(七)分层评价法

除了需要做好课堂教学工作之外,还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评价模式就是教师提出阅读要求后学生的完成表现,以及作业的完成和考试成绩等。分层评价的具体体现为,阅读能力高的学生,教师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评价。让他们不断挑战自我,提高自我。阅读能力一般的,教师可以适当采用相对能力高的学生较为宽松的评价体系,在他们的学习中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完善他们的阅读能力。而对于阅读能力差的学生,教师要不断鼓励他们进行学习,为他们制定具体的阅读方法,耐心指出存在的问题就行指导,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结束语

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素养和逻辑思考能力的都有着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需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丰富阅读教学模式,通过综合手段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更多地课外阅读,增加知识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能更好地成长发展。

猜你喜欢

课外导图课外阅读
烃思维导图
小满课外班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第6章 一次函数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