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辨析概念,展开论证”教学设计

2022-03-02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阿甘仁爱辨析

李 革

【教学目标】

1.重点:从思辨的角度引导学生将论证引向深入,让言语更加缜密。

2.难点:核心概念的辨析、推论的展开(演绎论证、归纳论证)。

【教学过程】

理性思辨是议论文的灵魂,思辨主要是通过概念分析判断、推理的形式,阐明道理,从而达到说服的目的。为了使议论文更显思辨性,可以通过概念分析法诠释观点中的核心概念,确定论域,通过演绎与归纳的逻辑推理方式,使论证语言显得更加缜密。

在议论文写作中,要对核心概念进行正确的界定、辨析和澄清。一个核心概念一般只能表达一个确切的含义,并且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文章里要始终保持一致。

一、辨析核心概念

《奇葩说》第六季有一期非常精彩的辩论,辩题为“年纪轻轻‘精致穷’,我错了吗”。正反双方都对“精致穷”有了自己观点统辖下的定义。正方定义“精致”为物质追求和消费主义,反方则认为所谓的“精致”不过是在艰苦生活中给自己的勇气和鼓励。

正反方两个维度的冲击可谓精彩纷呈。有弹幕说道,“正方偷换概念”“反方的回应和正方根本不在一个点上”,其实辩论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辩题解析成对自己强有力的概念,然后守着这个概念回击,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而若跟着对方的概念走,那么肯定会落入他们的陷阱。

我们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核心概念的界定也是如此,主要目的就是要将核心概念从众多可能意义中剥离出来,并赋予它只有在本文语境下才成立的特定意义。

1.清晰界定核心概念

2005年上海卷高分作文《杂——多元、包容、多角度》的开头写道:

“杂”常常和杂乱、繁杂同生,在人们心中就是“杂七杂八”“七上八下”“脏、乱、差”。我倒不这样认为。可曾听说“杂学”一词?杂,既然能提到学问的高度,可见杂也有杂的妙处。

点拨:此文中的核心概念“杂”比较模糊,似乎有很多阐释角度,让人无从下手。该考生就把核心概念具体化了,也可以叫“排除杂念、定于一统”。

2.界定核心概念的方法

观点中的核心概念决定着文章的论域,用概念分析法明确核心概念在该语境下的内涵和外延,不仅可以使观点更明确、集中,防止偏题,还可以帮助我们明确思路,由此而结构全篇,深刻论证。

合作探究一:下面语段中界定核心概念运用了哪些方法?

例1:善良是一种仁爱,它让人忘却了一己私利,远离了狭隘偏见;善良是一种传递,能在人与人之间架起美好的桥梁。

善良是人内心的柔软,善良是心底里的慈悲;善良是帮助人的快乐,善良是体谅人的爱心。

点拨:定义式。也就是说明概念“是什么”,是一种最简洁的概念阐释方式,有利于直观地把握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运用时可以用具体的场景来描述概念的内涵,使立论更形象、更有新意。

例2:善良,犹如一杯清水,透明而纯净;宛若一朵荷花,淡雅而芬芳;恰似一篇乐章,美妙而动听。

点拨:譬喻式。这是一种形象化的概念阐释方式,即说明概念“像什么”,这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而含蓄地呈现概念内涵,使说理论证更蕴藉,更有味道。

例3:真正的善良不是软弱更不是退让,而是从不去主动伤害别人;真正的善良不是一味付出,不是毫无底线,更不是失去自我,而是必须要带上一些锋芒的。

点拨:比较式。用相邻、相关的概念或者用相对、相反的概念与核心概念进行对比,即说明概念“不是什么,而是什么”,以达到明确概念范围、论点立得更稳的目的。

二、推论的展开(演绎论证、归纳论证)

世上千般道理、万般议论都离不开“归纳与演绎”推理形式,这两种推理论证形式,可以使推论的展开更具逻辑的严密性。

1.演绎论证

演绎论证是从已知的一般原理、规律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推知个别事物本质特征的论证方法,即“从一般到个别”,先提出论点,再用一系列事实证明之。

合作探究二:运用演绎论证的方法,列举事实证明观点。

论点:善良是一种仁爱的美德,它让人忘却了一己私利,闪烁的人性光辉始终温暖着人间。

事例1: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2: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事例1:被称为“持灯女神”的南丁格尔,每个晚上,她都手执风灯去观察伤兵们的身体状况,像一位慈善天使。她所到之处,伤兵们都能感受到无限的温暖和爱意,忍不住俯下身去亲吻她的影子。因为善良,她闪现出的仁爱的光辉足以穿透灾难的阴影,创造生命的奇迹。

事例2:特蕾莎修女对世间的弱者充满了尊重的仁爱。她的一生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把一切都献给了世间苦难者。她以善良的人格和博爱的精神,给予世间苦难者有尊严的爱,使他们感受到关怀和爱,也为通往社会正义和世界和平,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2.归纳论证

归纳论证是通过对一系列个别可靠的事实进行概括后,归纳出其共同属性,从而得出一个普遍性论点的方法,即“从个别到一般”,先摆出一系列事实,然后归纳得出论点。

合作探究三:运用归纳论证的方法,归纳出事实所证明的观点。

事例1:《阿甘正传》中的阿甘就是善良和真诚的化身。阿甘虽智商不高,但是善良的心灵使得他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够以善待人,不求回报地付出真心。大智若愚的阿甘最终用善良与真心换回了他期待已久的真爱,并未错失美好的人生。

事例2:《菊次郎的夏天》中,一个游手好闲、缺点不少的邻居大叔菊次郎,陪同正南一起上路去寻找未见过面的妈妈。寻找之旅中,木讷善良的正南悄悄地改变着菊次郎,这个浑浑噩噩的大叔心中也慢慢有了善念和爱。

事例3:无法被忘记的1200名犹太人的生命拯救者——辛德勒最大的希望是,那一张张名单上打着的不是一个个简单的名字,而是站立在眼前鲜活的生命。至善无界,大爱无疆,辛德勒表现出的人性的温存和善良就是由救助一个人,到救助一群人,最后救助了一个民族。

归纳论点(参考示例):善良,会让你找到爱和希望,终会使你受益匪浅。

猜你喜欢

阿甘仁爱辨析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英文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成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浅析《阿甘正传》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因为《阿甘正传》我来到了美国
藏在心底的自责
论“仁爱”与“兼爱”之异同
“征、伐、侵、袭、讨、攻”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