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茅洲河

2022-03-02

中国生态文明 2022年1期
关键词:流域河流整治

◎茅洲河

◎茅洲河治理前

◎ 突出问题

茅洲河是深莞界河,流域面积388平方公里,干流长31.3公里,流经深圳市光明区、宝安区和东莞市长安镇,汇入珠江口。长期以来,受经济、人口爆发式增长和环保基础设施滞后、环境管理薄弱等因素影响,茅洲河污染负荷远超环境承载力,全流域水质长期劣于V类,氨氮、总磷甚至超过V类标准10多倍,成为珠三角地区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深圳这座靓丽城市的“一道疤”。

◎ 主要做法

一是推行全流域治理、大兵团作战的建设模式。采用EPC+O(工程总承包+运营)等方式,充分发挥“大兵团包干”优势,高峰时期一线施工人员超过3万人、施工作业面1200多个,单日敷设管网4.18公里、单周敷设24.1公里,有效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

二是坚定不移推行“正本清源、雨污分流”的治理路线。逐个小区、逐栋楼宇、逐条管网排查改造,“十三五”期间新建污水管网2053公里,完成小区、城中村正本清源改造2628个,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81万吨。整治暗涵暗渠138公里,复明4公里,实现“污水入厂、清水入河”。

三是实施“全要素管控”、专业化管养。以水质为导向,统筹“厂、网、河、站、池、泥”六大要素,实施挂图作战,做到源头管控、过程调控、结果可控,最大程度发挥设施系统的整体效能。推行排水管理进小区和河流水质科技管控,为流域内52条河流、304个小微黑臭水体、4000余个建筑小区的排水设施配备专业“管家”。实施“利剑”系列行动,累计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780宗、整治“散乱污”企业6127家、淘汰重污染企业77家。

四是创新“水产城”共治。建成6座生态湿地、24个沿河驿站、45.6公里休闲漫步道,以碧道为纽带串珠成链,重塑宜居宜业的城市发展空间。将滨海明珠工业园改造成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校区,将200多家分散的电镀、线路板企业纳入江碧环境生态产业园集聚发展,吸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相继入驻,治水成为助推产业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五是上下游、左右岸联防联治。针对跨市域河流治理难题,建立深莞茅洲河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协调会机制,共召开16次茅洲河深莞联席会议,通过会商调度、联合执法,有效推动茅洲河界河段清淤、塘下涌污染整治等重点工作,有效提升联防联治水平。

六是建立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治水模式。组织护河志愿者、“河小二”等民间群体巡河管理,发挥社会力量,形成治水合力。

◎ 治理成效

茅洲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共和村国控断面氨氮由2015年的23.3毫克/升下降至2020年的1.15毫克/升,实现从重度黑臭到地表水Ⅳ类的跨越;重现渚清沙白、水草丰美、白鹭翔集的美景,消失多年的当地螺、蓝尾虾、黑鱼和彩色蜻蜓重回茅洲河,国家濒危植物野生水蕨被首次发现,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明显提高;停办多年的龙舟赛重新开赛,外迁26年的深圳船艇队终于“回家”,沿河生态长廊人流如织,小区居民自发挂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条幅。茅洲河不仅治出了秀水美景,更治出了百姓口碑。

◎ 经验启示

茅洲河流域治水之所以能成功,归根到底是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探索运用“全流域统筹”“大兵团包干”“全要素管控”等治水新模式,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有效破解了城市重污染河流治理难题,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茅洲河治理经验做法可为广东省乃至全国重污染河流综合整治提供示范和借鉴。

猜你喜欢

流域河流整治
压油沟小流域
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趋势、治理历程及成效
“六乱”整治绘就宜居底色
沁水县端氏镇『六乱』整治不松劲
昌江流域9次致洪大暴雨的空间分布与天气系统分析
河流
环境卫生,靠整治更靠素质
流放自己的河流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全国集中开展整治酒驾、醉驾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