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师范类音乐专业课程建设的探究与实践

2022-03-02罗超

艺术评鉴 2022年3期
关键词:师范类音乐专业

罗超

摘要:本文旨从《计算机音乐制作》课程建设的角度出发,结合当下地方高校师范类音乐专业学生的就业要求与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和设置教学内容与培养模式。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为地方师范类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为地方教育事业以及更广阔领域的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计算机音乐制作  师范类  音乐专业  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3-0118-03

以20世纪60年代为起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向前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提高,音乐与科技的结合促使现有学科分裂和发展,产生出许多相关学科,并且迅速发展。计算机音乐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新的音乐创作形式,它以电子合成器、硬件音源或软件音源作为创作资源,结合传统的作曲理论知识和现代音乐理论进行音乐创作,且最终制作出“有声”音乐的一种创作形式。

20世纪80年代末,武汉音乐学院设立全国第一个由政府批准的“音乐音响导演”专业;随后,武汉音乐学院开始招收“音乐音响导演”专业四年制本科和硕士学位研究生;2001年,中央音乐学院开设本科的电子音乐专业;2003年,首都师范大学创立音乐科技系;2007年,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建立录音艺术专业……计算机音乐专业由武汉地区辐射至北京、上海、南京等全国范围内,呈现出多样的专业门类,衍生出相关专业课程,就此开始了计算机音乐专业由专业艺术院校到各大综合类高等院校,直至地方师范类高等院校的普及、发展和研究,这为培养复合实用型音乐人才,促进我国音乐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满足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需求,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日益增长,在国力不断攀升地发展机遇中,国内师范类高等院校的音乐专业建设发展迅速,越来越多院校的音乐系扩建为二级音乐学院。特别是作为地方高校的师范类音乐专业来说,在发挥师范教育特色的基础上,按照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科体系,不断增设作曲、配器、和声等相关专业课程,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专业学科体系。计算机音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化,以其高度的学科融合性、知识综合性和科技前沿性,为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培养和成才奠定基础。

一、地方高校的一般情况

《计算机音乐制作》作为计算机音乐专业的基础性课程,无论是在单独设立了计算机音乐相关专业的高校,还是在仅开设了计算机相关课程的高校;无论是在独立的艺术类院校,还是在综合性高校或地方师范类高校,《计算机音乐制作》课程的开设都是最具有广泛性的一门课程。在以往的调查中显示,在81所设立了音乐院系的高等院校范围内,有74所高校在其院系内开展了与计算机音乐有关的教学或研究活动。在这74所高等院校的相关教研活动中,有关基础知识类的课程开设频率最高,开设比例达到了64.8%,即一半以上的院校(所)都为学生开设了基础知识类课程。课程内容通常包含计算机音乐的历史介绍、常用的计算机音乐软件和硬件知识介绍、一种或几种音乐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以及绘谱软件的使用教学,有的院校在这类课程中还包含一些声学知识和声音处理技术的介绍等①。

目前,地方高校师范类专业教学环境中的硬件设施,与计算机音乐教研有关的投入实际,大致是如下情况:钢琴即兴伴奏课和钢琴小组课等课程的数码钢琴教室、基础理论教学的现代多媒体教室、计算机音乐制作课程教学的MIDI计算机音乐教室;此外,许多高校也纷纷建立了用于计算机音乐制作、编创、研究与实践于一体的计算机音乐实验室,以及用于音频技术处理、录音实践、音频混缩及应用的录音棚等等。

《计算机音乐制作》課程最主要的应用教学场所是计算机音乐教室与计算机音乐工作室(录音棚)。计算机音乐教室包括一套集成的计算机音乐教学系统,硬件包括:计算机、输入设备(数码钢琴、MIDI键盘、话筒等)、输出设备(音箱与耳机)、连接设备(集成声卡或独立声卡)。软件包括:音频工作软件(Cubase、Logic、Cakewalk Sonar等 )、制谱软件(Sibelius等)、插件(软音源、音频效果器等)。计算机音乐工作室(录音棚)所包含的软硬件内容将更加全面化、专业化。以上只是一般院校的基本情况,根据不同地方院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程度不同,所涉及到的内容和层次体现出差异性。

二、师范类音乐专业培养目标

关于计算机音乐的学科发展,我国的高等音乐院校一直以扎实的学科基础、前沿的专业眼光引领着该学科的发展。从初立到全面发展,从国内探索到国际间的交流,高等音乐院校深耕学科高层次研究和技术创新,培养专业型人才;其他的艺术院校、影视传媒院校在电声学科教育的背景下,融合录音专业数字化发展和音频技术,不断丰富学科体系的同时,进一步扩大社会需求覆盖面,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两类高校的培养目标为我国各行业领域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和技术人才,也在不断推动着计算机音乐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作为师范类高校,其所处的综合性学科大融合的高校环境,拥有了更广阔的学术土壤和平台资源,有着将音乐与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跨学科教学研究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一方面,结合师范专业培养的办学特色,计算机音乐相关课程的开设从基础到深入、从普及教育到专业研究,是发展计算机音乐教育理论研究的基地。另一方面,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为目标的师范类高校,提高所培养人才的计算机音乐专业水平和计算机信息化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小学生的音乐教学课堂,带来更为多元化的教学感受,以及更为有效地计算机信息化基础的普及教育,这也极大地推动了音乐课堂教学的数字化程度,提高了中小学计算机音乐的整体教育水平,促进了计算机音乐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师范类高校的独特定位,为社会培养综合性的复合型人才,对提升基础教育的整体计算机信息化水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地方高校师范类专业来说,一方面,将延续着师范类高校的重要作用和独特角色定位,培养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为基础音乐教育的普及发光发热,同时也承担着传播和普及音乐与科技融合的重任。另一方面,从地方性高校的定位来看,在办学特色的基础上,应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结合各地方、各领域不同的发展程度、人才需求以及文化背景等,把地方师范类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做得更加具有针对性与综合性,为地方的教育事业、文化艺术系统以及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助力。

三、《计算机音乐制作》课程设置

在科技不断高速发展的大趋势下,计算机音乐的改革与创新紧密贴合时代要求,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未来音乐艺术的方向和推广。地方高校因其独特的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的定位,其师范类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必须抓准定位、因材施教,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课程设计,开拓计算机音乐专业的全新平台,让学生能够在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前提下进行音乐创作,实现音乐教学现代化的最终目的②。

《计算机音乐制作》作为音乐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是音乐基础课程中一门融合性最高,与计算机技术结合最为紧密的课程,在进入此课程学习之前,必须有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配器等课程的基础学习。开设此课程的时间一般为大二下学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音乐综合素质和基本的理论基础。同时,在计算机音乐制作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夯实了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

《计算机音乐制作》课程的内容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一)基本理论和操作

1.计算机音乐的一般情况。了解电子音乐的发展历程、赏析不同时期的计算机音乐作品、学习声音及音频的有关基础知识、熟悉现当代计算机音乐的潮流与方向,从中建立起关于计算机音乐学习的一般性思维。

2.计算机音乐制作软件的学习。这是最基础的一部分内容,主要围绕着音乐制谱软件Sibelius、数字音频处理工具Sound Forge与数字音频工作站Cubase(或Logic、Pro Tools等软件)。

3.计算机音乐制作相关硬件设备。如话筒、声卡、调音台、均衡器、压缩器等等。对于一门实操性的课程来说,除了需要掌握理论知识以外,这些周边硬件设备的了解和学习,能够让计算机音乐制作课程的学习更加具体化与立体化。

(二)音乐理论和实践

1.配器知识及制作技巧。对于一般地方高校的师范类专业来说,由于生源、师资及硬件条件的情况不同,尤其是对于非作曲专业来说,作曲四大件(和声、曲式、配器、复调)开设门类并不齐全,其中的复调与配器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处于被“弱化”的状态,但是其作用和功能却极其重要,特别是对于计算机音乐制作课程来说。对于已开设相关课程的地方高校来说,课堂上会更注重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对于未开设相关课程的高校来说,应当在课程中涉及此方面內容的学习,这一点很重要。学习和巩固配器知识,一方面可以为音乐专业学生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即作为一种音乐常识的学习。另一方面,音乐理论课程的学习,便于优化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和能力。配器及制作技巧,应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交响乐队双管编制乐器内容(包括木管组、铜管组、弦乐组、打击乐器组和色彩乐器组)。在乐器法的内容基础上,还应该学习各组别的编配技巧和制作技巧,以及和声织体及色彩的编配技巧等内容。系统学习该方面的知识,不仅能够了解各乐器特性,增加乐队音响经验,提高音乐作品分析和学习能力,还有助于把控大型作品的编配,提高音乐编配、制作水平。

另一方面,流行音乐编曲四大件乐器内容(包括钢琴、吉他、鼓、贝斯)。学生能够了解流行化原创音乐及商业音乐作品的编配、制作等相关计算机音乐制作技巧,为后续的风格化写作做好内容铺垫。

2.计算机音乐的作品结构。这一部分是曲式结构的相关内容,音乐结构在作品中很重要,对音乐创作也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同样,在音乐的编配和制作中,主题的呈示、强化、对比、展开、音色的变化与强弱浓淡等技巧的运用,都与音乐的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3.计算机音乐的风格化作品。这一内容包括风格化作品的分析与写作。音乐作品的风格多种多样,计算机音乐作品由于其电子化手段的运用,风格化更具特色,所呈现的艺术效果更加丰富和个性,更具有传统乐器和演奏达不到的音响效果。这些风格化包括:爵士风格、乡村风格、民谣风格等各类流行音乐风格,电子舞曲风格,影视配乐等等。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主要通过MIDI工程文件深入分析相关风格化作品,了解其创作及制作技巧。由此再延伸至自身创作,进行风格化模拟的写作练习,再根据掌握程度的深浅,有选择性地进入风格化音乐作品的创作中。

四、结语

总之,在音乐与科技日益交融的时代背景下,音乐专业的发展需要素质全面的技术人才。随着全面推行素质化教育,认真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艺术教育也被放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就音乐基础教育而言,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是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未来的音乐教师应当在学校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获得基本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计算机音乐是科学技术与音乐艺术相结合的发展产物,横跨文科与理科,所涉及的专业层面十分广泛和丰富。

作为科技与音乐结合最为紧密的一门课程,《计算机音乐制作》课程内容的合理设置,为培养计算机音乐的专业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许多学生在课程中不仅可以了解学科内容,还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身实际情况,从中找寻今后所从事并热爱的专业发展方向;作为师范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能够让未来的音乐教师具备良好的音乐综合素质、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在传统音乐教育的基础上,更加多元化、科技化、前沿化地发挥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刘健,钱仁平,冯坚.电子音乐创作与研究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2]庄曜.计算机音乐制作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2(01):57-59.

[3]杨万钧.高师音乐专业计算机音乐课程体系建设经验谈[J].中国音乐教育,2011(12):35-38.

①于淼兮:《从学科建设角度对全国高师计算机音乐教育的调查与思考》,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②黄宗权:《落其实者思其数树,饮其流者思其源——“第二届国际作曲技术理论专业交流暨弗兰克尔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音乐》,2019年,第6期。

猜你喜欢

师范类音乐专业
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师范类专科体育教学优化研究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作品选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师范类专业将实行三级监测认证
音乐
中小学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异状况及成因分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