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幼儿园创意性美术活动的实践策略

2022-03-01山东省邹平市孙镇中心幼儿园王文文

新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贺卡美术创作

□ 山东省邹平市孙镇中心幼儿园 王文文

一、营造活动氛围,提升幼儿创作兴趣

创意性美术活动的切入点便是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环境对于幼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能给幼儿带来艺术的熏陶和享受。幼儿通常都具备较为感性的特性,相比起动脑思考,他们更容易受到情感牵动。让幼儿自由自在、轻松地进行美术创作活动,能调动幼儿的创作情绪,并且维持其身心健康。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轻松自在的活动环境,保持师生各自的独立性,不仅能提升幼儿的创作兴趣,还能培养其主观意识。

在某次创意性美术活动时,教师组织幼儿画小动物,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儿歌《走路》,歌曲的节奏轻快而欢快,歌词的内容是描述各种动物的走路方式。教师利用道具和宣纸,将课室布置成“森林”场景,宣纸有绿色和灰色两种,分别代表草地和小路;并且用卡纸制作了树木、蘑菇等立牌伫立在道路两侧。幼儿被这样的场景所吸引,在其中自由玩耍。教师让幼儿跟随着《走路》的音乐伴奏,模仿各种小动物的走路姿势,幼儿都玩耍得很开心。教师准备了水粉颜料,以及毛笔和调色盘,给每位幼儿分发小动物线稿,根据自己对动物特征的理解来上色,并且给背景涂上环境色。幼儿理解:兔子走路蹦蹦跳跳,十分欢快,应该用红色的背景;乌龟在地上慢慢爬,很沉重,应该涂黑色。在涂色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强迫幼儿接受固定的思维,而是任幼儿自由发挥,询问幼儿的创作意图,并且表示理解和赞赏。教师布置场景、播放音乐,为幼儿创设好活动情境,营造艺术氛围,让幼儿先自由玩耍,在玩耍的过程中进行涂色练习,大大提升了幼儿的创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术学习同样需要热情的支持,幼儿对美术活动有特殊参与积极性,这是极为难得的。教师借助媒体播放儿歌展开调度,让幼儿先建立活动仪式,然后逐渐进入到美术学习环节,成功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主动性。

二、丰富活动形式,激发幼儿创作潜能

创意性美术活动有众多表现形式,不仅仅只有绘画,也包含手工、泥塑、欣赏等各种美术活动。对于幼儿而言,绘画是比较简单上手的美术启蒙活动,应从绘画开始,一步步深入其他美术活动,将绘画与其他形式的美术活动进行巧妙的结合,使创意性美术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创意性美术活动最首要的原则应是贴合幼儿的生活,让幼儿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感知来进行创作。成年人和幼儿眼中的世界有较大差距,教师应该站在幼儿的角度来组织活动,尊重幼儿的想法,多让幼儿接触生活化的活动内容,激发幼儿的创作潜能,从而使其创作出生动鲜活的作品。

为了丰富活动形式,教师将绘画、手工相结合,开展“借物拓画”活动,以此为创意性美术活动。教师先让幼儿谈论平日里如何作画,大部分幼儿称用水彩笔、蜡笔、颜料画画,教师导入在水里也能进行绘画的话题,并且利用课件播放“湿拓画”的视频,视频中展示了如何在水中进行湿拓绘画。随后,教师让幼儿阐述视频内容,讲讲如何进行湿拓画的创作。教师又展示了湿拓画的作画步骤,按照盛画液、滴颜料、用画棒划、用纸拓印、铺平晾干五步进行创作。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尝试,随后发现了很多问题,教师再为幼儿逐一解答问题。有些幼儿不敢动手,害怕失败,教师进行温柔的鼓励,让幼儿不要因为害怕失败而放弃,只有动手才能学会。幼儿大胆进行拓印,通过动手操作总结了一系列经验,幼儿之间互相分享,并且传达给教师成功的秘诀,得到了教师的肯定和夸赞,创意性美术活动圆满完成。教师丰富了创意性美术活动的形式,用谈话和多媒体进行活动导入,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在一定限度内对幼儿的创作活动进行指导,大部分时间让幼儿独立思考和动手实践,大力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潜能。

教师推出创意性学习活动,对幼儿学习心理形成冲击。幼儿有一定生活经历,其学习体验也比较鲜活,在活动中展开创意操作,符合其学习特点。幼儿主动参与实践操作活动,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增长信心和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实践奠定基础。

三、整合活动材料,培养幼儿创作能力

创意性美术活动要展现多元化,应从最基本的美术材料入手,配合幼儿发散的想象力,给幼儿准备多种美术材料供其选择,让幼儿尽情施展自己的创作力和想象力。但是,美术材料的投放不是越多越好,还是要有一定的针对性。首先要考虑材料的安全问题,保证材料不会伤到幼儿,有良好的人体工学;其次,即便是同一个年龄的幼儿,也会有较大的差异性,材料也要兼顾所有幼儿的能力,让每位幼儿都能动手创作,而不会因为材料过于繁杂导致无从下手;再者,所选取的美术材料要真正对幼儿的智力、动手能力、审美有帮助,能为其美术作品锦上添花。美术材料的科学选取,能够提升幼儿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培养其创作能力。

教师在开展创意性美术活动时,让幼儿制作贺卡,送给想要祝福的人。教师出示了几种精致的贺卡,例如新年贺卡、生日贺卡、母亲节贺卡等,让幼儿互相传递进行欣赏。幼儿看到漂亮的贺卡,十分爱不释手,开始讨论要赠送贺卡的对象。教师为每位幼儿都准备了一个贺卡模板,以及胶水、贴纸、彩纸、花边胶带等手工材料,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材料制作贺卡。教师考虑到男孩和女孩的爱好不同,也针对这点做好了两种风格材料的准备。随后,教师进行基础指导,并且强调要为收到贺卡的人传递自己的感情,组织幼儿自由创作。在创作过程中,教师播放了舒缓的轻音乐,在旁边来回巡视,观察幼儿的制作情况,及时为幼儿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让幼儿预演一下赠送贺卡的情形,让幼儿抒发感情,同时向其他幼儿进行展示,呈现的活动成果绝佳。教师为幼儿准备充足的创作材料,依据幼儿的性别特性进行差异化选材,通过为幼儿灌输祝福的情感,让幼儿怀着感情进行美术创作,进一步培养了幼儿的创作能力。

美术操作需要更多材料的支持,教师适时做出材料准备,能够为幼儿带来更多学习激发,特别是材料的科学利用,让美术活动材料发挥了教育功能。教师对美术制作材料做创意设计和分配,给不同群体幼儿带来不同学习启迪,让更多幼儿能够顺利进入到学习探索环节,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成长美术素养。

四、延伸活动训练,历练幼儿实践能力

幼儿对实践性学习活动有浓厚参与兴趣,教师在具体组织时,要结合教学条件,以及幼儿生活学习环境特点,设计一些可操作性的活动任务,借助家庭力量展开实践体验,这样能够带来全新训练效果。美术实践活动关涉诸多制约要素,如安全问题,教师不能随意带领幼儿参与一些社会性的美术活动,不妨调动家长的参与,让家长带领幼儿参观美展,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写生活动,或者是借助网络软件做美术创作,都能够给幼儿带来学习契机。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交互平台,指导家长进行亲子美术创作活动,这对全面提升幼儿美术认知能力有一定帮助。

幼儿进入到美术创作活动环节,其学习思维呈现活跃性,教师适时做出组织和指导,无疑能够带来丰富激发动力。如生活美术写生活动,幼儿年龄较小,美术学力基础也普遍较低,本来没有写生创作的能力,但教师做出巧妙设计,一样能够激发幼儿写生的欲望。如观察一些静态的建筑、花草等物象,幼儿能够建立比较完整的印象,展开美术写生是完全可行的。教师要求家长陪同孩子对一些特点鲜明的静态物品做观察,然后利用画笔将其描绘出来,幼儿都能够积极响应。在具体操作环节,教师利用微信群做调度,组织更多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动交流,还可以鼓励幼儿做互评,这样能够形成更多调度动力。再如美展参观活动,教师先与家长沟通,协商参观美展的事宜,并设定一些参观要点,适时对幼儿做启迪,让幼儿在观赏体验中建立美学认知。

幼儿正处于一张白纸的阶段,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创意性美术活动对于幼儿美术素养的初步形成有很大的帮助,教师要以提升幼儿素养为目标来开展创意性美术活动,做好活动的准备,把握好活动的进程,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想法,挖掘幼儿的美术潜能,为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贺卡美术创作
新年贺卡
创意美术
中秋贺卡
豆娃娃送贺卡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一墙之隔》创作谈
贺卡里的爱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