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教学探索

2022-03-01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教师发展中心王晓栋

新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动手美术材料

□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教师发展中心 王晓栋

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中,教师利用多种辅助手段,创设一些动手实践的机会,能够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创造条件。生活写生、材料搜集、绘画创作、手工制作等,都属于美术学习活动范畴,而且都带有动手特征,学生对丰富多彩的操作活动有更多参与兴趣,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实际,为学生提供更多操作体验的机会,能够有效提升学科教学品质和效率。

一、创设情境,激发生本动手热情

美术学科教学启动后,教师要推出更多情境设计方法,对学生形成感官冲击,以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展开美术操作性学习,其学习体验更为丰富,学习认知也会更深刻。美术学习情境创设方法众多,展示优秀制作、推出操作任务、媒体展示信息、教师示范操作等,都能够对学生形成感官冲击,教师要在操作要求、方法应用、程序设定等方面做出设计和组织,为学生顺利进入操作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学生对展示性情境比较有感觉,教师抓住学生学习期待展开设计,组织学生参与展示活动,其助学效率会更高。如教学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我的小天地》,教师在课堂导学环节,要求学生自行介绍一下自己居住的房间,体现一定的美学观点。学生都能够主动发言,对房间的特点做介绍,教师及时做出干预和指导,让学生结合文化、习俗等要素做具体展示,将学习推向高潮。为了学生增加动手操作机会,教师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可以找到的材料,制作一间小卧室,以模型的形式呈现其特点。学生对制作任务比较感兴趣,教师顺势展示一些房间小模型,学生开始参观和构思,准备自己的制作方案。经过一段实践的努力,学生大多能够完成制作任务,并将自己的作品带到教室内,教师组织学生做互动评价,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动手操作学习活动有更多期待,自然会主动参与其中,在实践中建立学科认知能力。

二、整合课程,增加生本动手机会

美术有比较固定的教材,教师围绕教材执行教学设计,这是最为常见的操作。为丰富学生直观体验,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需要,以及学校办学条件现实,推出一些个性化美术课程,无疑是比较有创意的设计。民间美术资源比较丰富,如果教师能够做延伸设计,能够推出更多美术新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机会。

学生对传统民间美术制作比较感兴趣,教师对教材内容做整合处理,组织一些生活化美术制作学习活动,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动手机会。如教学《民间面塑》这部分内容,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面塑作品图片,要求学生做仔细观赏,组织学生对这些作品做鉴赏评价。学生大多有彩泥制作经历,自然能够结合自身经历做展示交流。为创造更多动手制作的机会,教师鼓励学生回家之后,准备一些适合的材料,开始制作面塑作品,不妨深入生活,与家长做制作探讨,设计制作出自己的面塑作品。教师针对学生生活经历推出制作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从学生学习表现可以看出,教师设计是比较到位的,学生都能够主动响应,深入到生活之中,与家长做互动,建立更多学习契机。学生大多有橡皮泥制作经历,这也属于面塑范畴,教师从材料搜集、制作步骤、设计方法、操作要领等角度展开传授和指导,确保学生都能够顺利进入到动手环节,在实践操作中建立美术认知。民间面塑是一种传统文化呈现形式,也是美术展示方式,如果将其当成一门美术课程加以推广,可以为学生创造更鲜活的学习活动,其训练效果会更为突出。

三、准备材料,丰富生本动手手段

美术实践活动设计时,教师要考虑活动的材料应用情况,如果有需要,不妨让学生参与美术制作材料的准备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体验,对促进活动顺利完成也有积极帮助。特别是废旧材料的利用,能够形成更多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进入动手环节,在深入探究中成长学科认知基础。

学生对材料制作类活动比较有感觉,教师鼓励学生参与材料的搜集整理工作,能够顺利启动学生学习思维,在实践操作中形成学科认知基础。在教学《冰棒棍玩具》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课前布设材料搜集任务:深入到生活之中,搜集冰棒棍、小木棒、竹签子等材料,然后准备彩色纸、胶水、彩笔等工具,准备在班级内制作动物、人物小玩具,看谁的制作更有特点和创意。课堂学习程序打开后,学生都能够将找到的材料展示出来,教师指导学生做手工制作,如制作的步骤、操作的技巧等,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逐渐形成认知积累。成果展示环节,教师挑选一些优秀制作,要求学生自行介绍制作经验,组织学生做互动评价,从美术审美角度做点评,现场制作学习活动圆满结束。学生参与制作材料搜集活动,这本身就是一种学科学习,而且带有动手特点,学生对材料做比较分析,设定制作方案,促进其美术素养的成长。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美术制作材料的搜集,需要给出具体的要求,还要鼓励学生做创新思考,这样才能获得预想效果。

四、丰富活动,强化生本动手体验

学生对美术实践性活动有特殊参与意识,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动机,教师要做好活动方案的设计,推出更多崭新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这对全面提升学生学习品质有一定帮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活动,或者是亲子活动,让学生发挥创造思维,借助现有生活条件,展开创意学习探索活动,在动手操作中建立学科能力。剪纸、编织、刻板、贴画、泥塑、美展、参观等,学生有足够的热情参与这些活动,教师针对学生学习需要做设计,强化学生动手体验。

教师设计一些互动性训练任务,学生会主动响应。如教学《植物籽粒拼图》,教师推出的活动任务是:自行组建合作团队,深入家庭,或者其他地方,搜集一些植物的籽粒,集体讨论设计出拼图方案,集合集体力量,拼出一幅完整的图案,准备参与班级评比活动。学生开始行动起来,成立其合作团队,开始研究操作方案,对植物籽粒搜集渠道做探索,对拼图主题做研究,教师深入到学生之中,根据学生讨论情况,及时做出指导,给出一些建议,确保这项操作活动能够顺利展开。学生深入到生活之中,搜集需要的植物籽粒,学习活动向生活方向延伸,教师利用多种渠道做指导和辅助。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植物籽粒拼图活动获得丰富成果,学生拼出很多个性化图案,参与班级评选活动。教师对学生拼图做专业点评,推选出优秀作品,将其拍成照片,发送到家校微信群中,让更多家长和学生都能够欣赏到。学生对集体性操作活动有更高参与热情,教师抓住学生心理做组织,获得丰富教学成效,教与学达成更多和谐。

五、延伸实践,培养生本动手习惯

美术实践活动形式众多,教师需要有延伸设计意识,针对学生学习需要,推出更多实践性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操作习惯。生活观察、美术写生、人物素描、手工制作、网络交互、材料搜集等,都属于延伸性训练内容,教师要做好对接设计,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自操作体验中成长学科认知。

学生对实践性学习有更高期待,特别是趣味性制作活动,学生参与热情高,教师需要做出学法指导,展开延伸设计。如教学《面具》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展示一些面具样品,让学生做观察,然后推出制作任务:回家之后,选择适合的材料,制作喜欢的面具。学生愉快接受任务,纷纷展开讨论,展示自己的打算。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情况,为学生介绍面具制作步骤:先制作面具底坯,可以选择报纸、旧挂历等材料,设计好制作主题,然后是剪、折、卷,制作成人物的五官及其其他部件,紧接着是开始粘贴,将五官做分步粘贴,注意先后次序,依次粘贴眼睛、眉毛、鼻子、嘴巴,再考虑其他部位的操作,最后是做修饰。经过一番操作,面具制作获得圆满成功,学生将面具带到班级参与集体展示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做互动评价,课堂学习气氛活跃起来。教师推出手工制作任务,学生都能够积极接受,说明教师布设任务是适合的,学生都主动参与其中,从中获得的学习认知会更为丰富。

教学实践证明,为学生创造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学生对这些操作活动有特殊参与情结,其训练效果更为显著。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中渗透动手学习内容,教师需要做好材料准备、方案设计、活动组织、技术支持,为学生顺利展开操作学习创造良好条件,以满足更多学生学习需求。美术写生、美术制作、美术调研、美术展览、美术参观等,都带有动手学习特点,学生认同感更高,助学效果更好。

猜你喜欢

动手美术材料
我也来动手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创意美术
动手画一画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动手演示找错因
最美材料人